2017协和神经解剖复习题 下载本文

(两个回路)

小脑小球——颗粒细胞树突——平行纤维——梨状细胞树突—— 蒲肯野细胞1——高尔基2型细胞——小脑小球 蒲肯野细胞2——篮状细胞——梨状细胞胞体 2 种调节:

①梨-高2-小脑小球,意义:进来的信息和加工完出去的信息对比,通过小脑小球调节误差

②平行纤维-篮-梨胞体反馈调节

顶核:主要接受古旧小脑(蚓部:小结、蚓垂和蚓锥体)的纤维,发出的纤维到双侧前庭神经核团(下1/3绕过小脑上脚到对侧,钩束;上2/3终结于同侧前庭神经核团),通过内侧纵束(前庭内侧核)和前庭脊髓束(前庭外侧核)影响脊髓(网状脊髓束) (绒球发出纤维不中继)

栓状核、球状核(中间核):接受旧小脑皮质(小脑半球)的纤维,发出纤维通过小脑上脚到对侧红核大细胞处红核脊髓束(被盖腹交叉)到脊髓5678板层;到间脑腹外侧核和腹前核到对侧大脑皮层,又通过皮质脊髓束回到脊髓

齿状核:只接受新小脑的纤维,发出纤维通过门部、走小脑上脚交叉到对侧红核小细胞处到下橄榄核回到小脑;到对侧间脑的腹外侧核和腹前核,再发出纤维到对侧的大脑皮层。

小脑下脚(绳状体)(同侧传导):脊髄小脑后束(来自胸核)、橄榄小脑纤维(主

要组成)、楔小脑束、脊髄小脑吻侧束、前庭小脑纤维、网状小脑纤维;小脑前庭纤维、顶核前庭纤维、顶核网状纤维

小脑中脚(脑桥臂):桥小脑纤维、网状小脑纤维

小脑上脚(结合臂)(对侧传导):脊髄小脑前束、脊髄小脑吻侧束、三叉小脑束;齿状核、球状核、栓状核发出的小脑传出纤维(主要组成)

发出的纤维都通过小脑上脚,小脑中脚桥小脑纤维,小脑下脚主要是传入纤维,只发出前庭神经核团通过下脚。

除颗粒细胞为兴奋性(谷氨酸),其他细胞均为抑制性(γ-氨基丁酸GABA)。

哪个结构不参与小脑小球? A A 攀缘纤维 B 苔藓纤维

C Golgi II细胞的轴突 D颗粒细胞的树突 E Golgi II细胞的近端树突

攀援纤维直接在分子层与梨状细胞的树突形成突触

哪个核团直接接受来自新小脑皮质的传出纤维 B A 下橄榄核 B 齿状核 C 红核

D 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E 丘脑的腹前核

新小脑皮质的传出纤维在齿状核中继后,通过小脑上脚交叉止于对侧的红核和背侧丘脑的腹前核、腹外核(注意没有腹后核,腹后核接受的是脊髓丘系、三叉丘系和内侧丘系)

攀缘纤维来自哪个核团(下橄榄核、前庭神经核、脑桥核)

往年:描述小脑传出纤维的二次交叉

小脑上脚纤维交叉,经对侧丘脑皮质束至对侧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及对侧红核,而皮质脊髓侧束和红核脊髓束又反向交叉回同侧(所谓“二次交叉”)

11. 古旧新小脑纤维联系、功能及损伤表现

绒球+小结(绒球小结叶、前庭小脑):古(原)小脑——绒球发出的纤维直接进入脑干;其余(小结)经过顶核中继,经小脑下脚进入前庭神经核和网状结构,通过前庭脊髄束、网状脊髄束、内侧纵束影响支配躯干肌的运动神经元;接受的纤维也是从同侧前庭神经(核)经小脑下脚过来——平衡觉

前叶、蚓锥体、蚓垂(旧小脑、脊髓小脑):接受和发出(红核脊髓束)的纤维 主要接受脊髄小脑前、后束的纤维及部分下橄榄核发出的纤维

传出纤维:(1)发自蚓部皮质的纤维由顶核中继(传出通路如古小脑)控制运动中的躯干肌和肢体近端肌张力和协调;(2)发自半球中间部皮质的纤维经球、栓状核中继,经小脑上脚投射到对侧红核(大细胞部),大部分越过红核止于对侧丘脑腹外侧核(+腹前核),由此再投射到对侧大脑皮质运动区,这样,红核和大脑皮质红核脊髄束,皮质脊髄束影响同侧脊髄前角运动神经元,控制运动中肢体

远端肌张力和协调。 与脊髓有关:管理肌肉张力

后叶+其它蚓部(新小脑、大脑小脑):接受纤维从大脑皮层到对侧脑桥核经小脑中脚来的纤维;发出纤维经齿状核中继,组成小脑上脚的主体,经红核(小细胞部)或直接投射到对侧丘脑中继,回到端脑皮质运动区,发出皮质脊髄束,返回同侧脊髄前角,控制运动神经元活动。——调节运动中肌肉的方向、力度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