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校辩论队队长杨皓辩论心得完整版 下载本文

高中的时候一直听到一句很无敌的话叫做事实胜于雄辩,当时虽然不知道怎么反驳,但隐约觉得很奇怪,如果事实胜于雄辩了,那还要辩论干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打的辩论赛越多就越会明白,真正能够直接论证观点几乎是没有的,事实最多只能作为一种佐证,其本身是不可能作为论证主体的。现在很多新辩手很喜欢举例子,也很怕对方举例子,说到底是因为他们没有注意到,从事例到结论中间还有很大的逻辑空间的,不仅是事例,理论同样是这样,恐怕所有的高中生辩手都会用马克思内因决定外因论,从而论述自律比他律更重要的,但问题在于马克思老爷子有没有说过内因就比外因更重要了呢?为什么A决定了B,A就比B 更重要?在高中生比赛中很少能听到这样的质疑。事实上,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那个理论的结论,而是他得出结论的论证思路,这才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而作为防守方,也可以从当时研究理论的条件与现实条件的差异着手来破解对方理论论证的攻势。

从事例论据来看,一般包括数据和新闻事件等,首先新 闻事件是不能起到比较的作用的,它最多能够说明利的方面或者弊的方面,它本身是无法进行利弊比较的。数据有时候能够进行比较,但是数据的问题在于受到数据采集样本、处理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曾经有个辩题是央视春晚好看还是不好看,正方举出了央视春晚收视率高的数据,反方当即指出这个收视率的计算方式是只要频道停留在春晚节目过,就算春晚的一个收视点,这样的计算方法是不科学的,这样的反驳就会显得很有力很出彩。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都不太喜欢用理论或者事实论据来进行论述的,同样的例子,对于双方都是机会均等的,高明的辩手往往可以利用对方的论据来反证本方的观点,所以大家在使用各种例证的时候请务必慎之又慎,同时也要关注利用对方例证的方法和技巧。4、 承认与否认

每次讲到这个话题,我总会以高中时候一个趣闻作为开头,话说高中辩论赛的时候,有一同学一时激动,把自己的立场给说反了,把利大于弊说成了弊大于利,全场愕然,结果对方更激动,站起来就说,不对啊对方辩友。。。全场晕倒。。。

谁 都知道辩论要去反驳对方观点,但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为什么要反驳对方,于是就会出现为反驳而反驳,为否认而否认的问题,其实,反驳的目的在于反过来论证本方的观点,我们看到很多高手之间的对决看似也是就事例打事例,但深究一下就会发现,他们往往都是在用本方的逻辑体系来反驳对方的逻辑体系,也只有这样系统性的对抗才打得出真正的火花嘛,所以我一贯倡导,不是体现对方论证逻辑的问题可以不回答就不回答,体现对方论证逻辑的问题,就应该用体现本方论证逻辑的方式来进行回答。具体方法和案例在中级篇里再做介绍。

在实战过程中,特别是在攻辩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方不管什么问题通通不同意或者通通想 方设法回避的现象,这当然是一种很保险的做法,也有些教练会告诫辩手万万不可承认对方的问题,这种做法对于初学者来说固然具有可操作性强的优势,但对于辩手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我认为辩手不能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从我自己曾经当二三辩时的经验来看,攻辩手设计攻辩问题总是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不会一上来就放杀招,通常是先问几个无关痛痒的问题,然后试图在不知不觉中偷换掉某个概念或者模糊某层逻辑关系,给答辩者仿佛自相矛盾的感觉,从而从中获利。一般前几次使用效果都会不错,当和一个对手交手过几次以后,当对方摸清了我的攻辩习惯,那么我的攻辩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也反过来证明了一

个道理,没有所谓打不破的攻辩陷进的,而打破攻闫凤娇327M辩陷进的最好方式也不是一味否认问题,而是找出那个偷换概念或者模糊逻辑的关键点,并把它给抓出来,要做到这一点,一则当然是经验,二则是对自己的立论非常清楚熟悉,以及对本方立论与对方立论的根本矛盾点也非常清楚,从我自己的答辩经验来看,只要在对方提问的时候知道对方提问的意图,那就没有打不破的道理,那么在了解对方攻击意图的情况下,将计就计的承认一些常识问题既不违背常理,又显得很有大将分度,何乐而不为呢?大家必须要记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承认常识问题都是不会错的,对方从你的常识问题的回答能够推导出他的结论就说明他一定是用了某种诡辩,只要把这个抓出来就能大获全胜。五、团队架构

辩论赛是一项团队活动,在辩论赛中,一个队的队友之间,或者是不同队的对手之间往往都会结下很深的友谊,这也是辩论赛的一大魅力,而辩论队这个团队的架构也是一个值得一说的话题。由于赛制的关系,每个辩位的辩手职能都不尽相同,所以并不是简单的挑选四个个人能力最强的辩手就能组成一支最强的队伍,辩论队同样存在着所谓的化学反应,好的人员配置能最大程度发挥辩论队的战斗力。

一辩:一辩应当具备最强的陈述表达能力和冷静的思维状态。一份好的一辩陈词不仅要看着条理性很强,还要听着也条理性很强,这就有赖于一辩文字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发挥了,一辩一般语速适中,语调缓和,让人听着悦耳为宜,同时一辩在自由辩论中一般不会是主要火力点,但一辩并非只要做自由辩论的看客就行了,一辩应当始终保持冷静的思维状态,根据赛前制定的自由辩论战术引导全队按照既定战术执行。

二、三辩:在现在流行的攻辩赛制中,二三辩在职能上并没有多少差别,所以就放在一起分析了。二三辩一般具有很强的即兴反应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根据不同辩手的类型,有的气势压迫感强,而有的则显得诙谐幽默,除了上述要求外,区分一个一流二三辩和二流二三辩的分界线就在于是否具有明确的战术意识。一般的二三辩只能做到根据对方的提问或回答见招拆招,而高明的二三辩则能按照本方的立论体系和战术规划来组织更有效的攻防。

四辩:一般来说,四辩是一支队伍中个人能力最强的辩手,具有最出色的大局观和语言表现力,如果说二三辩属于重型战术火炮,那么四辩就应当是精确制导的战略杀伤武器。一个四辩的核心价值就是要能归纳总结出双方整场比赛最重要的分歧点,并从这个根本点上瓦解对方的攻防体系,同时用最具表现力的语言来感染或感动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和评委。

陪练:通常一支队伍不会正好只有四个人,所以总是会有辩手不能上场比赛,只能参与赛前的准备,并为上场队员进行模拟陪练。对于这些同学我们要报以最高的敬意,特别是每一支成功的队伍,背后都会有一支默默无闻却见兢兢业业的陪练团队。而作为陪练队员也并非完全没有学习价值。事实上,陪练队员与正式队员在成长性上的差别仅仅是一个在公开场合表达机会的差别,其他的在分析问题,资料收集,论证表达方面的训练都是一样的,如果能够认清辩论赛本身就是一场训练,那么也就不会太执着于是在场上训练还是在场下训练了。

六、新人养成

没有谁一出生就会打辩论的,也没有谁一上手就能成为辩论高手的,任何一个辩论高手的养成都是经过千锤百炼以后才逐渐成为我们所仰慕的高手的。虽说每一个辩手都有适合自己的辩论发展模式,但在最

早期,应该还是有些定法可循的。

1、 初识辩论:与辩论的第一次相识可能是因为偶然看了一场精彩的辩论赛,也可能是学院或老师布置的一次比赛任务,正好落在了你的头上,不管怎么样,既然要参与辩论赛,首先还是要对辩论赛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到网上看上几场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比赛录像,或许一时半会儿还看不出什么门道,甚至被双方说的云里雾里,但至少知道辩论赛场上大概是个什么情形。

2、 认识辩论:对辩论有了最基本的感性认识之后就可以去进一步了解辩论了,这时就会有大量辩论方面的文章可以供大家参阅,本文也属于这一类的文章,在华语辩论网和争鸣口才网这两个当今最大的辩论网站上有大量的此类文章可以为广大新人答疑解惑。

3、 再识辩论:看过理论之后可能还是觉得一知半解,这时再回过头去看之前看过的那些著名比赛,就会比第一次看更有感觉,会看得出,这个辩手这里用了什么技巧,这个立论是用了什么模式等等,当看到了那些名辩手是如何在实战中运用那些理论性的东西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第四步了。

4、 实践辩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就摸索着开始辩论实践吧,记得在刚刚开始辩论的时候就要强迫自己按照常规的理论和方法一板一眼的来,或许你会觉得很别扭,也会觉得比较麻烦,但在前期养成良好的辩论习惯,对于辩论能力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在比赛中要有意识地去运用学到的各种技战术,虽然可能在开始的时候运用的还很生涩,但只有在不断的运用中才能渐渐娴熟。

5、 反思辩论:其实不只是辩论,任何一项东西的学习都需要时时反思,每一次实践的价值不仅表现为实践本身,更是为你增加了一个反思的素材,回顾自己在整个比赛流程中的表现,归纳出自己存在的不足,然后再回过头去看那些已经看过好多遍的理论或录像,我相信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也只有不断经历实践和反思的循环,一个辩手才能真正获得最长足的进步。

网友回复:

对辩论赛的定义,我想问的是,

“到最后把自己的研究结果有效表达的一系列训练过程。”

既然叫做“赛”,就是要取得胜利,是选择过程还是结果,如果出现“研究结果”与“有效表达”之间的矛盾,如何取舍,二者能否统一?

如何看待理解辩论赛,场内场外,辩论观关系到以后的辩论道路如何走

“辩论赛比的其实就是“说服”,辩论赛的说服对象不是对方,而是台下的观众和评委。”

这点我很认同,水无常势,兵无定法。

追问逻辑

或者说是整场比赛的逻辑吧,大家一定要注意“变量”,正规的经济学教材,还是市面上的流行经济书籍《可乐经济学》之类的,前一两章都会提到“在众多变量中,如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狗身子摇动狗尾巴,而不是狗尾巴摇动狗身子”;打个比方吧,一般人都认为《“司机系安全带”比“不系安全带”死亡率低》,但是否有考虑到“司机因为没系安全带,所以开车更加小心,控制车速; 而有的司机认为系了安全带就麻痹大意开快车呢”

逻辑训练,也应该是中国人思维的弱点,也应该是我们离开辩论的日子中,对自身思维最有用的收获。

事实与雄辩

在“新思考”辩论中(即不是“人性本善”之类的老题),现在越来越少看到有举例的立论,象2004年全国大专的比赛辩词中,一个立论能用一个例子已经很不错啦,在后面的环节也极少出现“举例子”,是否因为“研究结果”无法浓缩成少数文字的“例子”呢?另外,举数字也是,虽说驳得出彩,但也出现“你说你的数字我不怕,骂你的杂志不权威,笑你统计有漏洞,问你数字怎么来”,结果双方都自讨无趣,已经成为死板的表演,楼主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暂时只看了前半段,先下啦,下次上来再和楼主交流

杨皓针对网友回复的回复

既然叫做“赛”,就是要取得胜利,是选择过程还是结果,如果出现“研究结果”与“有效表达”之间的矛盾,如何取舍,二者能否统一?

在实战准备的过程中确实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毕竟辩论赛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真的要把一个道理或对一个问题的研究彻底完整的说明白,无论如何是不现实的,所以在比赛准备的过程中就需要有一个观点的筛选和归纳的过程。我的观点是,在准备的过程中要把问题尽可能研究透,至于把什么观点带上场,怎么表述观点则以表达的有效性为原则,也就是怎么能让观众容易接受就怎么说。

在“新思考”辩论中(即不是“人性本善”之类的老题),现在越来越少看到有举例的立论,象2004年全国大专的比赛辩词中,一个立论能用一个例子已经很不错啦,在后面的环节也极少出现“举例子”,是否因为“研究结果”无法浓缩成少数文字的“例子”呢?另外,举数字也是,虽说驳得出彩,但也出现“你说你的数字我不怕,骂你的杂志不权威,笑你统计有漏洞,问你数字怎么来”,结果双方都自讨无趣,已经成为死板的表演,楼主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在上海现在开始流行奥瑞刚赛制的政策性辩论赛或是用传统赛制来打政策性辩题,由于辩题现实性的增强,就要求辩手不能只像过去那样空谈价值,而要拿出切实的论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辩论的过程中无论是论证还是辩驳都是为了阐述本方的观点,而不是为了为难对方,我也经常看到有的比赛中某方举出一个事例或数据问对方怎么解释,事实上,交待清楚这个事例或数据的来龙去脉以及与论证命题间的联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