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相寺导游词一 下载本文

常常以一杖挑一布袋入市,见物即吃,出语无定,形似疯癫。世人称布袋和尚是弥勒佛的化身。后人根据他的形象写了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奉劝人们要有宽阔的胸怀,不要过份计较世间索事。人们还传说?摸摸佛的手,能活九十九,摸摸佛的身,事事都顺心。?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摸一下。 大雄宝殿介绍

现在大家看到的大雄宝殿是宝相寺景区的主建筑,它的设计是由我国著名建筑历史研究专家于振声教授指导,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式仿宋建筑,外面彩绘是宋代?五彩遍装?,是最高级别的。大殿于2006年年底竣工,占地面积2560m2,建筑面积1703 m2,地面以上相对高度24.1 m,殿长46.7 m,宽29.05 m,站台宽9 m,九开间,五进深,是宫殿建筑中级别最高的,在佛教殿堂建筑类别中地位也是非同一般。我们现在的大雄宝殿作为佛教殿堂不是最高,但面积全国最大。

大雄宝殿是寺院的核心建筑。何为?大雄???大雄?是佛门弟子对释迦牟尼佛道德无上,法力无边的尊称。 ?大雄宝殿?匾额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

(下面请到大雄宝殿内参观) 大雄宝殿全堂佛像介绍 [释迦牟尼佛]

- 5 -

我们看到大殿正中是娑婆世界之教主、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释迦?是部落名称,意为?能?,?牟尼?意为?仁?,合为?能仁?,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佛祖的尊称。

(以下佛祖生平部分可有选择性的讲解)

佛教的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关于他的生平与历史,一直是学术界和宗教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根据小乘佛教合乎自然的记录与在尼泊尔等地出土的佛陀遗骨,没有理由否认佛陀的历史存在。

悉达多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今尼泊尔境内),父亲首图陀那(净饭王),释迦族,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的君王(事实上即城邦邦主,如中国的市长)。母亲摩耶(MAYA,无明幻觉)乔达摩(瞿坛)族,刹帝利种姓,是与迦毗罗卫隔河相望的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40岁时,梦六牙白象,后得孕。按习俗回娘家生产,在路上,逢暴风雨。她在蓝毗尼园一树下躲雨时,生下太子。由于是大龄产妇,生产时遇暴风雨,产后七日辞世。佛祖自小丧母,是由姨母抚养长大的。 净饭王中年得子,对小王子生活上娇生惯养,但对知识的培养上,又非常严格。悉达多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思想非常活跃,虽然在少年时受过婆罗门的知识传授,但与当时的沙门思想,也有不少的接触。虽然长了个九尺高的身躯(大概现在2.14米左右),但心肠又很柔软脆弱,对种姓制度心里也很有看法。由于是由姨母养大(后来成了后母),对父

- 6 -

亲是敬而远之,对妇女与贫民的地位,表现出极大的同情。悉达多16岁结婚,后生一子,名罗睺罗,过着十分奢华的宫廷生活。

关于他出家的原因,一般说他感于生老病死的痛苦,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但也有史料证明,他的出家与他的国家当时的环境有关。当时,释迦族正受拘萨罗国的威胁,旦夕有被毁灭的可能。据说是在宫廷政变中,在仆人的帮助下,骑马乘乱逃出来的。为避免追杀,才削发为沙门的。 这年,悉达多29岁。面对自己尘世生活的痛苦,悲欢离合的境遇,以及对生老病死的恐惧,他对婆罗门的教义产生了怀疑,他觉得自己应该找到解决疑惑的答案。

首先,他拜会了跋伽仙苦行林中的苦行者,看到他们自惩性的修道方式,不禁大惊。以树皮树叶为衣,只吃些草木花果,一天只吃一顿饭,甚至两三天才一餐。有的苦行僧奉日月为教,有的则奉水火为教。有的翘起一脚,只用另一只脚站立;有的就睡在尘土中,有的甚至睡在荆棘之上,还有的成天睡卧在水火之侧,使身体经受水深火热般的考验。而这一切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升天。悉达多觉得这些仙人修炼种种苦行,都不是自己想找的解脱之道。在苦行林中只呆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便和他们告别,往北而行。 悉达多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之后,终于见到了阿罗逻仙人。阿罗逻仙人对他的到来非常高兴,向他传授了婆罗门的

- 7 -

教义以及修习禅定的方法及境界。但悉达多最终还是辞别了阿罗逻仙人。

悉达多又到迦兰仙人的住处,与迦兰仙人反复议论问题,结果也就像在阿罗逻仙人处所得到的一样,同样不能感到满足。太子于是又辞别而去。

转眼之间,几年过去了,他仍没有为所要解决的问题求得明确答案,他的心由于不断失望而变得躁动不安。每天每时,他都在苦苦地思索,都在寻求超越痛苦之海的答案,然而他没有成功。

一刹那,他突然明白过来,他目前这样四处寻仙访道,到处漂泊,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最后终究不会有任何结果,唯一的办法是从自身的修持中得到解脱的途径。所谓求人不如求己,一切法则都在自己的心念及修行之中。 于是悉达多渡过尼连禅河,进入摩揭陀国伽阇山苦行林,在尼连禅河岸边树林下静坐思维,观察众生本源所在。尼连禅河奔腾不息的滔滔逝水,眼前葱郁的树林与苍翠的高原,他感受到了孤寂无边的天地和悠悠不绝的生机。悉达多的心情平静下来,他静静地而又坚定地进入求取解脱的禅定世界中。

苦行一开始,悉达多就坚定地使自己清心净虑,严守戒律;同时,为达到苦行的效果,他还给自己订下了严格的饮食规律,每天只吃一麻一米。饥饿的煎熬并没有使他中止自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