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设计范例 下载本文

②直径

D?4A??4?1269.3??40.2m 本设计D取40m。

校核表面负荷

20000?1.37q实?24?0.90 m3/(m2/h)

1??4024 ③二沉池的污泥浓度

TSBS?式中: TSBS—为二沉池底泥浓度(kg/m3) SVI—为污泥指数,SVI≤100mL/g,沉淀效果好;SVI≥100mL/g沉淀效果差。 取SVI=100mL/g,tE为污泥的浓缩时间,其取值与有无硝化或有无反硝化而不同: 无硝化(仅除BOD) tE=1.5-2.0h 有硝化、有反硝化 tE=2.0-2.5h 有硝化、无反硝化 tE=1.0-1.5h 有生物除磷 tE=1.0-1.5h 结合本工程设计工艺,有硝化+反硝化+生物除磷,故取tE=1.5h ④回流污泥浓度TSRS a.带刮板式刮泥机:TSRS =0.7 TSBS; b.吸泥机吸泥: TSRS=(0.5-0.7) TSBS; c.污泥斗排泥: TSRS= TSBS。 设备选用刮泥机方式 所以回流污泥浓度: TSRS =0.7 TSBS=0.7×11.45=8kg/m3 ⑤设计回流比: R?TSBB (4.28)

TSRS-TSBB10003tE (4.27) SVIR为回流比;TSBB为曝气池污泥浓度,8kg/m3;TSRS为回流污泥浓度,8kg/m3。. ⑥校核比污泥体积VSV≤600mL/L VSV=TSBB×SVI=4×100≤600mL/L

⑦表面污泥容积负荷:qSV(L/m2h)≤450L/m2h

qA?qSV, VSV

qSV = qA×VSV=0.9×400=360 ≤450 L/m2h ⑧二沉池工艺尺寸设计计算

图4.2 二沉池计算简图

a.池子直径:D?40m b.池深

清水区:h1=0.8m

Qmax(1?R)分离区: h2?0.5? (4.29)

(1?SVI?MLSS)0.45?qSV(1?R)缓冲区: h3? (4.30)

500浓缩刮泥区: h4?qSV(1?R)tE (4.31)

300tE?500所以h=h0+h1+h2+h3+h4=0.3+0.8+1.51+0.65+1.14=4.4m取有效水深h′为4m,总高为4.3m。 D40D??10,规范规定辐流沉淀池为?6?12,符合规范要求。 h?h?4Fh?1256?4停留时间 T??4.4h (4.32)

Qmax20000?1.3724(3)进水部分的设计 ①Q进水?Q生物(1?R)?1666.7m3/h?0.463m3/s 管径D1=700mm, 则管道流速为: ②进水竖井 进水竖井的流速为0.15-0.2m/s 设流速取0.2 m/s,设竖井直径为D,则?0.2m/s 122?(D?D出泥)4Q进水出泥管直径为700mm 计算出D=1.85m 取D=2m

则实际流速为0.168m/s,符合设计要求。 出水口尺寸0.5×1.0m2,设计开5个孔。 ③稳流筒设计 筒中流速:

v3=0.03-0.02m/s,取(0.03m/s)f?稳流筒过流面积: 稳流筒直径为: (4)出水部分设计 ①单池设计流量 ②环形集水槽内流量 环形集水槽内流量 ③环形集水槽设计 Q进水0.463??15.43m2 v30.03采用单侧集水环形集水槽计算。取槽宽b=0.8m;槽中流速v=0.6m/s。 槽内终点水深: 槽内起点水深: h3?32h3k?h24 (4.33) h4hk?3?q2gb2 (4.34)

④校核 当水流增大1倍时,q=0.317m3/s;v=0.8m/s 设计取环形槽内水深为0.8m,集水槽总高为0.8+0.3(超高)=1.1m,采用900三角堰(见图4.2),计算如下。 图4.3 三角堰计算简图 ⑤ 出水溢流堰的设计 采用出水三角堰(900) a.堰上水头(即三角口底部至上游水面的高度) H1=0.04m(H2O) b.每个三角堰的流量q1 q1?1.4H1 (4.35) c.三角堰个数m1

d.三角堰中心距(双侧出水)

L1?e.校核出水堰水力负荷

L?(D?2b?2?0.6)??(D?2b)? (4.36) m1m12.5

q?0.317?1.34L/(m?s)?1.7L/(m?s)符合要求

?(D?2b?2?0.6)??(D?2b)(5)排泥部分设计 ①单池污泥量

总污泥量为回流污泥量加剩余污泥量 回流污泥量 剩余污泥量

前面已经计算每组沟的剩余污泥量是1606kg/d(干污泥),设污泥含水率为99.2%,则每天需浓缩脱水的总污泥量为401.5m3/d=16.73m3/h。 则每池的污泥总量为Q =QR+QS=1142+16.73=1159m3/h=0.322 m3/s ` ②排泥管管径 设计流速取1m/s Q实际流速v??0.84m/s 1??D24③刮吸泥设备的选取 表4.13 刮吸水泥机主要技术参数 驱动功率型号 池径(m) (kW) ZBGX-40-II 40 0.55 (r/min) 0.03 运转速度吸管末端最周边线速时间(min) (m/min) 1.8-2.2 68 运行一周的 污泥脱水的方法有自然干化、机械脱水、烘干焚烧等方法,目前污泥脱水主要是机械脱水。 1.一般规定 (1) 污泥机械脱水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污泥脱水机械的类型,应按污泥的脱水性质和脱水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用; ② 污泥进入脱水机前的含水率一般不应大于98%;

③ 经消化后的污泥,可根据污水性质和经济效益,考虑在脱水前淘洗。 ④ 机械脱水间的布置应考虑泥饼运输设施和通道;

⑤ 脱水后的污泥应设置污泥堆场或污泥料仓贮存,污泥堆场或污泥料仓的容量应根据污泥出路和运输条件等确定;

⑥污泥机械脱水间应设置通风设施。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次。 (2)污泥在脱水前,应加药调理。污泥加药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药剂种类应根据污泥的性质和出路等选用,投加量宜根据试验资料或类似运行经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