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上帝”“天堂”“妖怪”“神仙”等词的词义是( )。
A.不反映现实现象 B.反映现实现象 C.没有现实根据
D.对现实现象的歪曲反映
3.下列各组词中,属于等义词的一组是( )。 A.成果——后果 B.many――much C.替代——代替 D.头颅——脑瓜子
4.下列反义词之间属于非此即彼的一组是( )。 A.白——黑 B.大——小 C.高——低 D.生——死
5.就下列词语来看,只有( )组中的汉字全都能独立地表示语素。 A.山峰 音乐 事理 委员 B.沙发 吉它 卡片 罗马 C.葡萄 玻璃 枇杷 纱门
D.蜘蛛 窈窕 逍遥 逃遁
6.下列文字中属于音节文字的是( )。
A.日文字母 B.英文字母 C.俄文字母 D.法文字母 7.下列文字中属于音位字母的是( )。
A.日文字母 B.英文字母 C.汉字 D.阿拉伯字母
8.从造字方法考察,文字的发展经历了( )三个阶段。 A.表意—表音—表意兼表音 B.表音—表意兼表音—表意 C.表义兼表音—表意—表音
D.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
9.汉字是现行文字中的一种典型的( )文字。
A.表音 B.表意 C.意音 D.音节
10.从偏旁和字音字义的联系情况看,下列各组汉字只有( )是形声字。 A.赶妈想视 B.赵看部路 C.汉地使爨 D.庙春鸡叹 四、综合分析题
1.分析下列同义词的主要差别 A.批评-批判
B.发挥-发扬 C.牺牲-死亡-完蛋
D.成果-结果-后果
2.分析下列词语意义派生的方式。
A.牺牲本义:指祭祀用的牲畜;派生义:指为正义事业献身。 B.Pen 本义:羽毛;派生义:钢笔。
C.铁窗本义:安有铁栅栏的窗户;派生义:监狱。 D.红色本义:红颜色;派生义:革命的。 五、问答题(30分,每小题5分)
1.基本词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之间有什么样的影响?
2.举例说明基本词的能产性特点。 3.词义为什么会有模糊性? 4.词义为什么具有全民性特点?
5.举例说明什么是义素?什么是义场?
6.多义词为什么不影响对语言的理解?
7.汉字能否改革为拼音文字?谈谈你的看法。 8.怎样认识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词汇
2.基本词一般词
3.普遍性能产性稳固性 4.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_ 5.本义派生意义
6.中心意义
7.引申隐喻换喻
8.理性意义范围大小感情色彩(等) 9.绝对反义词
10.语法规则 语义条件
11.时间空间
12.形音义(形体声音意义) 13.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 14.实物记事图画记事
二、判断正误
解题说明: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同时简要说明理由。
1.错误。成语历史悠久,但不是语言词汇中的核心,词汇的核心是基本词。 2.正确。这些词语虽然构词能力不强,但是具有全民常用性,属于基本词。 3.错误。这些词现代一般已经不再使用,是一般词。
4.错误。词义必定要反映现实现象,这些词是对客观现实现象的歪曲反映。
5.正确。词义的模糊性指词义所指外延不确定,不是说词义是不可捉摸、无法把握的。 6.错误。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一视同仁地为人民大众服务,词义作为语言的组成部分必然也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
7.错误。单音节词是从语音角度划分的,在意义上不一定就是单义词。 8.错误。“老”这个词的本义和中心意义是一致的。 9.正确。换喻本义和派生义之间有一种相关的关系。 10.正确。“小鞋”本义和派生义之间有相似关系,是隐喻。
11.错误。“铁窗”本义指“安有铁栅栏”的窗户,派生义指“监狱”,这是换喻。 12.错误。同义词“教育-教唆”的区别是感情色彩不同。
13.错误。大部分汉字可以表示语素,但是有些汉字必须几个汉字结合才能表示语素,例如“窈窕、玻璃、蜘蛛”等。
14.正确。汉字与汉语语素和方言分歧的特点是相适应的。
15.错误。汉字发挥为拼音文字还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产生巨变。
16.错误。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口语促进了书面语的发展。 17.错误。非拼音文字也要记录音。
18.正确。文字是书面上代表语言的符号,既要记录语音,也要记录意义。 19.错误。文字以语言为基础,没有语言,文字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20.正确。没有口语,就不可能有书面语的产生。
三、单项选择题
1.C2.D3.C4.D5.A 6.A7.B8.B9.C10.A 四、综合分析题
1.分析下列同义词的主要差别 A.词义轻重不同,“批评”词义轻,“批判”词义重。
B.搭配功能不同,“发挥”同作用搭配,“发扬”同“作风、风格”搭配。 C.感情色彩不同,“牺牲”是褒义词,“死亡”是中性词,“完蛋”是贬义词。 D.感情色彩不同,“成果”是贬义词,“结果”是中性词,“后果”是贬义词。 2.分析下列词语意义派生的方式。 A.换喻。 B.换喻。 C.换喻。
D.隐喻。
五、问答题(30分,每小题5分) 1.第一,全民常用
所谓全民常用,就是指基本词汇在使用上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体现在不分阶级、阶
层、行业、地域、年龄、性别,各行各业的人都懂得其含义,都要使用,而且经常使用。第二,稳固性。所谓稳固就是指基本词汇很少发生变化,长期地为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第三,有构词能力,所谓有构词能力,就是指基本词汇是构成新词的基础。 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
一个特点的加强、突出,非但没有削弱其它特点的影响,反而使得其它特点也变得更加鲜明突出了,各个特点互相促进,使得基本词汇的社会效用越来越突出了。
2.能产性特点指基本词具有构词能力,就是指基本词汇是构成新词的基础,由于基本词汇具有使用上的普遍性,加之使用时间又很长,非常稳固,影响很大,所以人们在创造新词语时,往往使用基本词汇作为构词要素,这样构成的词语,给人的感觉是既熟悉又新鲜,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人们最容易接受,也最容易普及开来。例如从近代开始一直到今天,以“电”为核心构成的新词,非常多,由于这些新词的构词成分都是人们熟悉的基本词语,所以意义上很容易理解,例如“电力、电动、电话、电线、电视、电流、电脑、电能”等等。
一个基本词汇作为构词要素,往往可以同别的语素组合构成数十、数百个词语。例如“水”可以构成“水坝、水笔、水表、水兵、水彩、水草、水产、水车、水池、水利、水力、水平、水灾、水货、水火、水库、水渠、水源、水准、水藻、水战、水塔、水性、水仙、水路、水田、白水、氨水、汽水、泉水、反水、放水、汗水、海水、流水、墨水、重水、山水、死水、外水、油水、缩水、口水、胶水、水墨画、水银灯、水蒸气、潜水艇、热水器、下水道、落
水狗、抽水机、水落石出、水泄不通、水涨船高、万水千山、顺水推舟、混水摸鱼、萍水相逢、饮水思源、杯水车薪、水滴石穿、车水马龙、洪水猛兽、山重水复、山清水秀、望穿秋水、如鱼得水、一衣带水、落花流水”等等。
3.词义为什么会有模糊性?
一方面,因为客观事物是连续不断运动的,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无法切割,它们按照自身规律运动发展,本身无所谓精确或模糊,人类要认识它、把握它,就只能省略一些环节,使之变得相对清晰明确;另一方面,从主观方面来看,是因为人的个性上的差异,人们的认知水平、心理、态度、爱好及所处环境都有所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都一致,很难有一致的标准。这样,反映到词义上就是词义的模糊性反映。
4.词义为什么具有全民性特点?
词义的全民性指词义反映的现实现象是一个社会集团的全体成员共同认知的,没有阶级、阶层之分,没有阶级性,全民共同理解,都可以使用来表达思想。词义具有全民性特点,这是由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社会职能本身决定的。语言没有阶级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词义作为语言的构成要素,反映的是普遍性的东西,是全社会的成员所认可的,自然也就没有阶级性可言。相反,如果词义具有阶级性,同样一个词的意义不同阶级有不同理解不同解释,那么交际中必然要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不同阶级的人之间是不可能有效沟通的,语言也不可能成为社会大众的交际工具。说词义具有阶级性,就等于说语言具有阶级性,这是十分谎谬的。
5.举例说明什么是义素?什么是义场?
义素是词义最小的语义构成成分。例如“男子”具有成年、人、男性这些义素。义场指一批意义上有共同特征的词聚合在一起形成的聚合体。例如“马、汽车、火车、轮船、飞机”这组词意义差别很多,但是在作为运输工具和交通工具这一方面具有共同特征,就构成了义场。其它如亲属、色彩、民族等都可以构成义场。
6.多义词为什么不影响对语言的理解?
多义词在使用中不会影响到对意义的理解,不会产生混淆,因为在具体的句子中,多义词虽然有多项意义,但是由于有上下文的限制,多义词就只有其中某一项意义与上下文相的意义相适应,排除其它的意义。例如“老”有“年纪大”、“老年人”、“过了适口的时间”、“经常”、“过去的”、“长久”、“陈旧”、“原来的”等等意义,但是在下面的各个句子中,“老”就只有一种意义,多义词就变成了单义的了,其他意义就被排除了:
“人老了,记忆力下降了”。(年纪大)
“鸡蛋煮老了”。(过了适口的时间) “他最近老来这里”。(经常) “我们人人都要尊老爱幼”。(老年人) “咱们在老地方见面”。(原来的) “你老不回应也不合适”。(长久)
“把老厂拆了盖新工厂”。(陈旧) “你老这个样子可不行”。(经常)
“人们扶老携幼,来到公园,观看节日的焰火”。(老年人)
“听说小王他爸老了,他可是身体很好啊”!(死)
“晚饭后我们在老地方见面,不见不散”!(原来的) “我老了,干不动了,以后就要靠你们年轻人啦”!(年纪大) “我们是老朋友了,不必这样客客气气的”。(很久以前就存在的)
7.汉字能否改革为拼音文字?谈谈你的看法。
汉字能否改革为拼音文字取决于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情况,汉语的发展情况。从目前看,汉语方言分歧很大,普通话并不普及,这是不利于使用拼音文字的。同时,文字的发展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8.怎样认识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第一,口语是第一性的,是书面语产生发展的基础,没有口语,就没有书面语的产生,书面语的发展要服从口语的发展;第二,书面语对于口语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书面语比较规范,统一,对于口语具有积极的影响,促进口语的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