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答案:对
55、
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 ) A 利他主义 B 以国家为重 C 大公无私 D 无私奉献
您的答案:A
56、
在课堂管理中,面对不太听话的学生,你采取如下哪种措施( )
A 先压住,课后通过交流解决
B 将学生送到班主任或级部主任处 C 与学生当堂争个高低
您的答案:A
57、
仁慈就是具有高度理智性和超越性的爱心和宽恕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
您的答案:对
58、
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 A. 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B.教育对象的影响 C.教育法规的影响 D.教育原则的影响
您的答案:A
59、
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
您的答案:对
60、
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这意味着教师要( ) A. 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C. 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D.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29
1、
科学精神的最高境界是( )。 A. 遵循公正、普遍、创新等
B. 是求真、求善、求美的高度和谐,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C. 实事求是,不固步自封,不迷信一切既定权威 D. 热爱真理,坚持真理
您的答案:B
2、
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少年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承担“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
您的答案:对
3、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最大,对社会影响并不大。
您的答案:错
4、
柯尔伯格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是( )
①超习俗水平②前习俗水平③中习俗水平④习俗水平⑤后习俗水平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您的答案:B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的是 ( )。 A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B 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C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D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团体中充分发表意见
您的答案:D
6、
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
A 教学为主 B 德育为主 C 教师为主 D 学生为主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7、
每个人在兴趣、能力、气质、性格和特长等方面会表现出了千差万别的多样性,就是个性的多样性。
您的答案:对
8、
30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反映的是( ) A 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 D 二因素论
您的答案:B
9、
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 )。 A“双赢”协作原则 B 和平共处原则
您的答案:A
10、
教师能够做到严谨治学,则必然表现出实事求是的工作精神或工作态度。
您的答案:对
11、
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教师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 )。
A 责令其立即改正 B 责令其限期改正
C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 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您的答案:B
12、
(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 视角 B 视敏度 C 视野 D 明适应
您的答案:B
13、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体现的师德规范是( ) A 热爱学生 B 严谨治学 C 为人师表 D 依法执教
您的答案:A
14、
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 A 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
B 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C 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
D 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
您的答案:B
31
15、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是( )。 A. 操守 B.修养 C.内省 D.慎独
您的答案:D
16、
始终做到(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根,力量之源。 A、三个代表
B、以人民利益为中心 C、经济建设为中心 D、国家利益为中心
您的答案:A
17、
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通过大是大非问题的处理来体现,而往往是于“小事”上显风格,于细微处见精神。
您的答案:对
18、
您在与学生交流时( )
A 没有必要听学生的解释,他的行为已经说明一切 B 认为学生只是在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不能听信
C 有耐心的听完学生的表述,宽容和理解学生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A
19、
某校高中班主任胡老师发现学生黄某在课堂上玩手机后,当即将手机收过来,放在讲台前砸烂,然后丢进了垃圾桶。
针对没收、砸毁手机这一行为,说法不当的是( ) A 能起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B 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意识 C 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D 会给未成年心灵种下暴力的种子
您的答案:A
20、
( )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它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起教育心理学体系。
A 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1877年)
B 彼得罗夫斯基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1972年)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