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习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第一章 导论

一、名词解释 1. 资金运动 2. 财务计划 3. 财务控制 4. 财务预测 5. 财务管理 6. 财务 7. 财务活动 二、单项选择

1.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 )。

A. 资金运动及财务关系 B. 财务关系 C. 货币资金及短期投资 D. 实物资产 2. 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是( )

A. 财务计划 B. 现金及其流转

C. 财务控制 D. 投资、融资、股利等财务决策 3. 财务分析的一般目的不包括以下内容中的( )

A. 财务风险分析 B. 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 C. 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 D. 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4. 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是( )

A.财务计划 B.现金及其流转

C.财务控制 D.投资、融资、股利等财务决策

三、判断并改错

1. 股东与经营者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信息的来源渠道不同。( ) 四、回答问题

1. 简述公司财务关系的内容。 2. 简述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 3. 简述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 4. 企业在编制财务计划时应注意的原则 5. 什么是财务控制?财务控制有哪几种类型?

6. 什么是财务关系?企业在财务活动中存在哪些财务关系? 7. 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

第一章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资金运动:资金的筹集投入、资金的使用耗费、资金的收回分配以及资金的循环周转

2. 财务计划: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反映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及其来源、财务收入和支出、财务成果及其分配的计划。

3. 财务控制: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利用有关的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调节,以便实施计划所规定的财务目标。

4. 财务预测是财务人员根据历史资料,依据现实条件,运用特定的方法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所作出的科学预计和测算。

5. 财务管理就是对资金的收、支、运用、分配等方面的事务进行安排、计划、协调、监督等的实务。 6. 财务:企业资金运动及其所产生的经济关系。广义上的财务包括国家财务、企业财务、家庭财务等。

7. 财务活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的各方面的事务,它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二、单项选择 1.A 2.B 3.A 4.B 三、判断并改错

1. × 股东与经营者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是行为目的不同。 四、回答问题

1. 简述公司财务关系的内容 (1)企业与国家之间的财务关系 (2)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3)企业与内部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4)企业与其他企业、单位和个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5)企业内部各部门、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2. 简述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 (1)筹资管理 (2)投资管理 (3)分配管理

3. 简述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 (1)财务预测与财务决策 (2)编制财务计划 (3)组织日常控制 (4)严格财务监督 (5)开展财务分析

4. 企业在编制财务计划时应注意的原则 (1)财务计划的指标应有先进性 (2)财务计划的实施应有可行性 (3)财务指标的确定应留有余地 (4)财务计划应和生产经营计划相结合

5. 财务控制是指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以便实现计划所规定的财务目标。

(1)防护性控制。是指财务活动发生之前,就制定一系列制度和规定,把可能产生的差异予以排除的一种控制方法。 (2)前馈性控制。是指通过对实际财务系统运行的监视,运用科学方法预测可能出现的偏差,采取一定措施,使差异得以消除的一种控制方法。

反馈性控制。是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差异,确定差异产生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的一种控制方法。

6. 财务关系是企业在财务活动过程中同有关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 (1)企业同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2)企业同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3)企业与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关系 (4)企业同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5)企业内部各单位的财务关系 (6)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7. 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 (1)资金时间价值观念 (2)投资风险价值观念 (3)法制观念

(4)效率观念和节约观念 (5)盈利观念

第二章 财务管理的目标与环境

一、名词解释 1. 财务管理目标 二、单项选择

1.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 )。 A. 利润最大化 B. 企业价值最大化 C. 每股盈余最大化 D. 市盈率最大化

2. 以资本利润率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存在的缺陷在于( )。 A、 不能用于同一企业不时期进行比较 B、 不能反映企业资本的获利水平 C、 没有考虑风险因素和时间价值因素 D、 不能用于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

三、回答问题

1. 所有者与经营者财务管理目标应如何协调?

2. 试述“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之处和缺陷? 3. 财务管理的目标。

4. 企业目标对财务管理提出了哪些要求?

第二章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财务管理目标:理论上讲是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因素的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 二、单项选择 1. B 2. C 三、回答问题

1. 所有者与经营者财务管理目标应如何协调? (1)解聘 (2)接收 (3)激励

2. 合理之处:促使企业讲求经济核算、加强内部管理、改进工艺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降低成本、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缺陷:(1)利润概念模糊不清。

(2)没有考虑利润发生的时间,即资金的时间价值。 (3)没有考虑企业经营的风险。

(4)往往会使企业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的倾向。 3.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多层次的。 理论上出现了几种观点:

(1)利润最大化目标,该目标的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也没有考虑股东投入资本与所获利润的相对关系,可能导致短期行为。

(2)每股盈余最大化目标,仅仅弥补了第一种观点的股东投入资本与所获利润的相对关系的缺点

(3)股东财富最大化,该目标体现了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以及股东投入资本与获利能力的关系。因此,理论上认为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4. (1)生存目标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力求保持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减少破产的风险,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地生存下去。

(2)发展目标对财务管理的要求: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3)获利目标对财务管理的要求:通过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使企业获利。

第三章 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

一、名词解释 1. 永续年金现值 2. 交易成本 3. 资金时间价值 4. 投资风险价值 5. 永久年金 6. 购买力风险 7. 市场风险 8. 财务风险 9. 贝他系数

二、单项选择

1. 企业发行总面值100万元长期债券,年票面利率为10%,筹资费率5%,所得税率33%,则下面的( )是正确的。

A. 若发行价为120万元,其债券成本率为7.05% B. 若发行价为120万元,其债券成本率为5.88% C. 若发行价为100万元,其债券成本率为5.88% D. 若发行价为80万元,其债券成本率为7.05%

2. 对于借款企业来说,在市场利率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使用( )有利。 A. 加息利率 B. 浮动利率 C. 固定利率 D. 贴现利率 3. 每期期初收款或付款的年金是( )。 A. 普通年金 B. 期首年金 C. 永久年金 D. 递延年金 4.每期期末收款或付款的年金是( )。 A. 即付年金 B. 后付年金 C. 递延年金 D. 永久年金

5. 第一次收付款发生的时间不一定在第一期期初或第一期期末,而是间隔若干年后才发生的系列等额收付款项,称为( )。

A. 递延年金 B. 预付年金 C. 永久年金 D. 普通年金

6. 某企业按年利率10%从银行借人资金100万元,银行要求企业20%的补偿性余额,因此,企业实际承担的年利率为( )。

A. 12.5% B. 10% C. 8.33% D. 8%

7. 证券发行人无法按期支付利息或偿还本金的风险,称为( )。 A. 期限性风险 B. 购买力风险 C. 流动性风险 D. 违约风险 8、企业进行短期证券投资的目的主要是( )。 A. 为了获得经济利益

B. 调节现金余额,使之达到合理水平 C. 为了现金的保值增值 D. 以上三个均正确

9. 债券的票面利率大于市场利率时,债券发行应( )。 A. 溢价发行 B. 面值发行 C. 折价发行 D. 协议价发行

10. 复利计息下,当计息期短于1年时,实际利率同名义利率关系表现为( )。 A、 实际利率小于名义利率 B、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C、两者相等 D、不能确定大小 11. 如果投资组合包括全部股票,则投资者( ) (3) A、不承担任何风险 B、只承担市场风险

C、只承担公司特有风险 D、既承担市场风险,又承担公司特有风险

12. 进行投资方案组合决策时,在资金总量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每个项目应按()的大小,结合净现值进行组合排队,确定最优投资组合。

A、净现值 B、内部收益率 C、现值指数 D、投资回收期 13. 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大小与( )。 A、 折扣百分比的大小呈反方向变化 B、 信用期的长短呈同方向变化

C、 折扣百分比的大小、信用期的长短均呈同方向变化 D、 折扣期的长短呈同方向变化

14. 投资者甘愿冒风险进行投资,是因为( )。 A、 进行风险投资可使企业获得报酬 B、 进行风险投资可使企业获得利润

C、 进行风险投资可使企业获得等同于资金时间价值的报酬 D、 进行风险投资可使企业获得超过资金时间价值以上的报酬 15. 从投资人角度看,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有些风险可以分散,有些风险则不能分散 B、 额外的风险要通过额外的收益来补偿 C、 投资分散化是好的事件与不好事件的相互抵销 D、 投资分散化降低了风险,也降低了预期收益

16. 一项500万元的借款,借款期5年,年利率8%,若每半年复利一次,年实际利率会高出名义利率( )。 A、4% B、0.24% C、0.16% D、0.8%

三、判断并改错

1. 在不同时间里单位资金的价值是相等的。( ) 2. 每期期末收款或付款的年金为即付年金。( )

3. 系统风险是可分散风险或公司特别风险,是某些因素对单个证券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可通过证券持有的多样化来抵消。( )

4. 内部收益率是指在项目寿命期内能使投资项目的现值指数等于1的折现率。( ) 5. 风险报酬斜率越小,风险报酬率越大。( )

6. 所有的货币资金在任何情况下都会生产时间价值。( )

7. 在股票每股收益确定的情况下,股票市价越高,市盈率越低,投资风险越小。( )

8. 在利率和计息期相同的条件下,复利终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年金现值系数和年金终值系数也互为倒数。( )

9. 风险程度越大,则风险报酬率越大;风险报酬系数越大,风险报酬率也越大。( )

10.调整各种证券在证券投资组合中所占的比重,可以改变证券投资组合的β系数,从而改变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和风险收益率。( )

11.财务风险是指举债经营可能使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率提高,也可能使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率降低。( ) 12.并不是所有货币都有时间价值。只有将货币作为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才能生产时间价值。( ) 四、计算

1. 某投资项目,预计今后10年内每年能获得收益(年末得到)如下表(万元) 年次 收益 10%复利现值系数 1 -100 0.909 2 -200 0.826 3 300 0.751 4 500 5 500 6 500 7 500 8 500 9 500 10 100 0.386 如果利率为10%,6期年金现值系数为4.355,9年期的年金现值系数为5.759 要求计算这一系列资金的现值。

2 企业拟筹资500万元投资一个项目,有两个筹资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发行普通股股票300万元,每股发行价20元,共15万股,筹资费率为4%,第一年年末每股股利为2.5元,预计股利的年增长率为5%;银行借款200万元,利率为6%,筹资费率为0.1%。

乙方案:发行5年期的债券400万元,面值发行,票面利率为8%,筹资费率为3%,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银行借款100万元,利率5%,筹资费率为0.1% 企业所得税率为33%。

要求:计算甲乙两方案的综合资金成本率并选择方案。

3. 某公司拟按7%的资金成本筹集100万元进行投资,市场上目前有以下三种方案可供选择(假设各方案风险相同)。

(1)投资于A项目,5年后可一次性收回现金144万元;

(2)投资于B项目,于第4年开始至第8年,每年年初收回现金55万元; (3)将现金存入银行,复利计息,10 年中每年末等额收回现金25万元 。 要求:计算比较(1)、(2)、(3),并作出投资决策。

4. 某公司2001年6月16日平价发行债券,每张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8%,5年期,每年6月15日付息,到期一次还本。

要求:(1)计算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2)假定发行时市场利率为5%,债券的发行价格应定为多少比较合适?

(3)假定2002年6月16日该债券的市价为1100元,此时购买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为多少?(可按近似公式计

算)

(4)假如你期望的投资报酬率为10 %,2001年6月16日债券发行价格为980元时, 问你是否购买?

5. 某人作了一项长期计划:

(1) 从25岁至34岁的十年间,每年年未向银行存入现金2万元。假设银行存款的年利率前5年为3%,后5

年为5%,且复利计息。问34岁的年未能从银行取出多少资金?

(2) 将从银行取出这笔资金。其中一半投资于某项目,估计该项目在十年内可使资金增加至原来的四倍,问该项

目的投资报酬率是多少?

(3) 从银行取出的另一半购买某基金,若基金的投资报酬率为10%,问需要多长时间可使资金增长两倍。

五、综合分析

1. 某公司取得3年期的银行借款1000万元,银行要求的还款方式为在未来3年每年底偿还相等的金额,并且银行要按贷款余额的6%收取利息。试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条件下编制如下的还本付息表:

单位:万元

年度 1 2 3 合计 支付额 利息 本金偿还额 贷款余额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第三章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永续年金现值:永续年金又称永久年金,永续年金现值是指无限期的连续收款或付款的年金现值之和。如企业的优先股股息、商誉的估价等都是永续年金的现值。

2. 交易成本:企业降低现金持有量,会加大有价证券的变现次数,而每次变现都需要花费经纪费用,称为交易成本。 3. 资金时间价值:一定数量的资金经过周转使用后,由于时间因素而产生的差额价值,即既不考虑风险因素,又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差额价值。

4. 商业信用:商品交易中的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所形成的借贷关系,是企业之间的一种直接信用关系。它包括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及预收帐款等。

5. 永久年金:无期限的连续收款或付款的年金。如企业的优先股股息等。

6. 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商品价格和生活费用的变动而使投资者获得的报酬的购买力发生变动的风险。

7. 市场风险是指那些对所有的公司产生影响的因素引起的风险,如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利率变动等。这类风险涉及所有的投资对象,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来分散,又称不可分散风险。 8. 财务风险是指因借款而增加的风险,是筹资决策带来的风险,也叫筹资风险。

9. 贝他系数是反映个别股票相对于平均风险股票的变动程度的指标。它可以衡量出个别股票的市场风险,而不是公司特有风险。

二、单项选择

1. B 2.C 3.B 4.B 5.A 6. A 7. D 8.B 9.A 10.B 11.B 12.C 13.D 14.D 15.C 16.D

三、判断并改错

1. × 在不同时间里单位资金的价值是不相等的。因为存在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 2. × 每期期末收款或付款的年金为后付年金

3. × 非系统风险是可分散风险或公司特别风险,是某些因素对单个证券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可通过证券持有的多样化来抵消。 4. √

5. × 在风险程度一定的情况下,风险报酬斜率越小,风险报酬率越小。 6. × 所有的货币资金在投入周转使用后都会产生时间价值。

7. ×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盈余,在股票每股收益(每股盈余)确定的情况下,股票市价越高,市盈率越高,投资风险也越大。

8. × 在利率和计息期相同的条件下,复利终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年金现值系数和年金终值系数不是倒数关系 9. √ 10. √

11. × 收账费用与坏账之间呈反向变动的关系,发生的收账费用越多,坏账损失就越小 但当收账费用达到一定数额后,坏账损失变化不大

12. √ 四、计算

1. 投资项目各年收益现值=-100×0.909-200×0.826+300×0.751+500×4.355×0.751+100×0.386=1643.1025(万元) (式子3分,计算2分)

2. 甲方案综合资金成本率

={(300/500)×[2.5/10(1-4%)+5%]}+{(200/500)×[6%(1-33%)/(1-0.1%)]} =10.81%+1.61% =12.42%(3分) 乙方案综合资金成本

={(400/500)×[8%(1-33%)/(1-3%)]}+ {(100/500)×[5%(1-33%)/(1-0.1%)]} =4.42%+0.67% =5.09%(3分)

应该选择乙方案。(1分)

3. NPV(A) = -100 + 144*(P/F,7%,5)=2.67(万元) (2分)

NPV(B) = -100 + 55*(P/A,7%,5)*(P/F,7%,2) =96.86(万元) (2分) NPV(C) = -100 + 25*(P/A,7%,10) =75.59(万元) (2分) 因为NPV(B)> NPV(C) NPV(A),故应选择投资B项目。 (1分)

4.(1)典型债券平价发行,其到期收益率=票面利率=8% (1分) (2)债券的发行价格P=80*(P/A,5%,5)+1000*(P/F,5%,5)

=1130元 (2分)

(3)到期收益率=[80+(1000-1100)/4]/(1000+1100)/2=5.24% (2分) (4)债券价值V=80*(P/A,10%,5)+1000*(P/F,10%,5)

=924元<980元,故不应购买。 (2分)

5. (1)十年后可从银行取出金额:

F=A*(F/A,3%,5)*(F/P,5%,5)+A*(F/A,5%,5)

=24.603万元 (3分)

(2)将一半投资于某项目,(F/P,I,10)=4

用插值法,求其中的I=14.83%,即为投资报酬率 (2分) (3)购买某基金,(F/P,10%,n)=3 用插值法,求其中的n=11.51年 (2分)

五、综合分析

1.由于是等额偿还,具有年金性质。因此每年年底的本息支付额可计算为: 每年支付额=l000/(P/A,6%,3)=374.11(万元) 第一年利息=l000*6%=60(万元)

第一年本金偿还额=347.11- 60=314.11(万元) 第一年贷款余额= l000-314.11=685.89(万元) 第二年利息= 685.89 * 6%= 41.15(万元) 第二年本金偿还额= 374.11- 41.15=332.96万元) 第二年贷款余额=685.89-332.96=352.93(万元) 第三年利息= 352.93* 6%= 21.18(万元)

第三年本金偿还额= 374.11-21.18=352.93(万元)

第三年贷款余额=352.93-352.93=0(万元) 将以上计算结果填人表中可得:

单位:万元 年度 1 2 3 合计 支付额 347.11 347.11 347.11 1122.33 60 41.15 21.18 122.33 利息 本金偿还额 314.11 332.96 352.93 1000 贷款余额 685.89 352.93 0 (上表中每一空格1分)

第四章 企业价值评估

一、名词解释 1. 财务风险 2. 公司特有风险 二、单项选择

1. 某公司当年税后利润为10万元,支付优先股股息每股10元,当年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5000股,优先股800股,如果该企业的市盈率为5.2,则该公司普通股的市价为( )。 A. 104元 B. 82.48元 C. 95.68元 D. 89.65元

2. 企业拟发行债券300万元,每张100元,共发行30000张。该债券的票面利率为10%,期限5年,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如果市场利率为(

12%时一张债券的价值为( )元?

11?0.62092,?0.56743) 55(1?10%)(1?12%)A. 93.138 B. 85.1145 C. 100 D. 103.564

3. 市场上面值为10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为10%,每年支付一次利息的新发行债券,某投资者对该债券要求的收益率为12%,则该投资者对该债券价值的估计为( )。 A. 等于1000元 B. 小于1000元 C. 大于1000元 D. 以上都不对

4. 目前市场上的无风险收益率为10%,市场平均的股票收益率为14%,甲公司的股票β系数为0.6,则该股票预期的收益率为( )。

A. 10% B. 14% C. 12.4% D. 12%

5. 如果无风险收益率为9%,市场平均风险股票收益率为13%,那么公司股票β系数为1.5时,其普通股资金成本率为( )。

A 10% B 14% C 15% D 16%

6. 市场上面值为10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为10%,每年支付一次利息的新发行债券,某投资者对该债券要求的收益率为10%,则该投资者对该债券价值的估计为( )。 A 等于1000元 B 小于1000元 C 大于1000元 D 以上都不对

7. 目前市场上无风险收益率为10%,市场平均的股票收益率为15%,公司的β系数为1.5,则投资者预期的收益率为( )。

A 17.5% B 16% C 15% D 10%

8. 企业发行100万元债券,票面利率为15%,筹资费用率为5%。如果企业免征所得税,则其债券筹资成本为( )。 A 0 B 15.79% C 15% D 无穷大

9. 证券组合投资的主要目的是( )。

A 追求较高的投资收益 B 分散投资风险 C 增强投资的流动性 D 以上均正确 10. 利率升高对证券投资的影响为( )。

A 股票价格上升 B 债券价格上升 C 股票价格下降 D 对证券价格没有影响 11. 债券的票面利率小于市场利率时,债券发行应( )。 A 溢价发行 B 面值发行 C 折价发行 D 协议价发行

12. 下列关于β系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β系数可用来衡量可分散风险的大小

B、某种股票的β系数越大,风险报酬率越高,预期报酬率也越大

C、β系数反映个别股票的市场风险,β系数为O,说明该股票的市场风险为零 D、某种股票的β系数为1,说明该种股票的风险与整个市场风险一致

13. 投资某公司股票期望报酬率为10%,该股票上期每股股利为1元,预计股利固定增长,增长率为3%,则该股票的内在价值约为( )元。

A、10 B、15 C、20 D、33

14. 一般而言,下列证券的风险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 政府证券、公司证券、金融证券 B、 金融证券、政府证券、公司证券 C、 公司证券、金融证券、政府证券 D、 政府证券、金融证券、公司证券

15. 下列各种证券中能够更好地避免购买力风险的是( )。 A、国库券 B、普通股股票 C、公司债券 D、优先股股票

三、判断并改错

1. 债券的票面利率越高,售价越低。( )

2. 在收益率一定的条件下,债券的回收期越长,其市价的变动幅度就越小。( ) 3. 股票β系数大于1,表明该股票的风险率较市场全部股票的风险率小。( ) 4. 如果利率上升,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会提高,债券的市价会上升。( ) 5. 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低于债券的票面利率时,该债券会折价发行。( )

6. 由于优先股也要定期支付股息,所以在不考虑筹资费用且利率相同的条件下,其资金成本与债券资金成本相同。( )

7. 有效地进行证券的组合投资几乎可以完全消除证券投资的系统风险,当股票种类足够多时,几乎能把所有的系统风险分散掉。( )

8. 系统性风险不能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来分散。( )

四、回答问题

1. 证券投资及其目的。

2. 证券投资者应承担哪些风险?

3. 投资者预期收益率和市场全部证券收益率线的关系 五、计算

1. 公司发行面值为100元、票面利率为12%、期限为10年的债券,每年末付息一次,债券发行时若市场利率分别为

10%、12%和14%,计算债券的发行价格。(10年期10%、12%、14%的年金现值系数分别为6.14457、5.65022、5.21612)(10年期10%、12%、14%的复利现值系数分别为0.38554、0.32197、.026974)

2. 某投资者拟购入企业在两年前发行的债券,每张面值为100元,该债券的票面利率为10%,期限5年,单利计算,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如果市场利率为9%,那么,该投资者应以多少价格购入才合算?如果他准备投资1万元,最多可买到多少张该债券?

3. 公司普通股上年支付股利1元,预计头5年该公司股利将以每年10%的增长率增长,从第6年开始每股股利将以每年5%的增长率增长。投资者对该股票的预期的收益率为8%,计算该股票的价值。

利率、年次 系数 复利终值系数 复利现值系数

4. 某投资者拥有优先股10万元,每年年末可取得1.2万元股息,要求计算: (1)如果市场利率为10%,该优先股的价值; (2)该投资者预期的收益率为15%,该优先股的价值;

(3)如果该优先股市价为9.23万元,该优先股的投资收益率为多少?

5. 市场上面值为10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为10%,每年支付一次利息的新发行债券,要求计算: (1)某投资者对该债券要求的收益率为8%,该债券价值为多少? (2)某投资者对该债券要求的收益率为12%,该债券价值为多少?

(3)某投资者对该债券要求的收益率为8%,该债券市价为106元,该投资者是否应该买入?

8% 12%

6. 某企业拟购买另一家企业发行的利随本清的公司债券,该债券的面值为1000元,期限为三年,票面利率为10%,不计复利,当前的市场利率为8%,该债券的发行价格为多少时企业才能购买?如果上述债券以折现方式发行,其价格为多少时,企业才能购买?

7. 某企业的债券还有4年就要到期,其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8%,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

要求:(1)若该债券当前的市价分别为825元或1107元,分别计算债券到期的 收益率。(用近似公式计算)

(2)若当前你期望的投资报酬率为10%,问你愿以多少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

8. 某投资者获知甲公司普通股去年发放股利0.9元,并预期该公司今后将按照5%的增长率增长,该投资者预期的收益率为15%。

要求计算:(1)股票价值为多少?(2)如果该投资者预期的股利增长率为8%,则股票的价值为多少?(3)如果该投资者预期的收益率为10%,则股票的价值为多少?

9. 公司发行面值为100元、票面利率为10%、期限为10年的债券,每年末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债券发行时若市场利率分别为8%、10%和12%,则债券的发行价格应分别定为多少?

利率 8% 10年期的年金现值系数 6.7101 10年末复利现值系数 0.4632 3期年金现值系数 2.577 2.402 3期复利现值系数 0.794 0.712 1 2 8% 3 4 5 1 1.10 2 1.080 1.166 1.260 1.361 1.469 10% 3 4 5 1.210 1.331 1.464 1.610 0.926 0.857 0.793 0.735 0.680 0.909 0.826 0.751 0.683 0.620 10% 12%

6.1446 5.6502 0.3855 0.3220 10. 企业拟发行债券300万元,每张100元,共发行30000张。该债券的票面利率为10%,期限5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如果市场利率为9%、10%、12%时该债券的价值分别为多少?

(5年期末9%、10%、12%的复利现值系数分别为0.64993、0.62092、0.56743) (5年期9%、10%、12%的年金现值系数分别为3.88965、3.79079、3.60478)

11. 据调查股票A在未来2年股利将高速增长,增长率为10%,在此以后转为正常增长其增长率为3%,A股票最近一年的股利是每股1元。假设目前无风险报酬率为5%,股票平均风险报酬率为12%,A股票的β系数是1.5。试计算A股票的投资价值。

12. 某企业的债券还有4年就要到期,其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8%,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要求: (1)若该债券当前的市价分别为825元或1107元,试分别计算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可用近似公式计算) (2)若当前你所期望的报酬率为10%,问你是否会以900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为什么?

13. 某企业持有由甲、乙、丙三种股票构成的证券组合,它们的β系数分别为2.5、0.9和0.6,它们在证券组合中所占的比重为60%、30%和10%,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18%,假设无风险收益率为10%,试计算这种证券组合的风险收益率及组合投资收益率。

第四章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财务风险:企业筹资活动中给企业和普通股股东所增加的风险,尤其是指通过使用债务和优先股,从而增加普通股股东的风险。

2. 公司特有风险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如产品开发失败、质量出现问题等。这类事件是随机发生的,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来分散,又称可分散风险。

二、单项选择

1.C 2.B 3.B 4.C 5.C 6.A 7.A 8.B 9.B 10.C 11.C 12.A 13.B 14.C 15.B

三、判断并改错

1. × 当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时,会溢价发行,当市场利率不变时,债券的票面利率越高,售价越高。 2. × 在收益率一定的条件下,债券的回收期越长,其市价的变动幅度就越大。 3. × 股票β系数大于1,表明该股票的风险率较市场全部股票的风险率大。 4. × 如果利率上升,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会提高,债券的市价会下降。 5. × 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低于债券的票面利率时,该债券会溢价发行。 6. × 优先股股息税后支付,而债券利息税前支付。

7. × 有效地进行证券的组合投资几乎可以完全消除证券投资的非系统风险,当股票种类足够多时,几乎能把所有的非系统风险分散掉。

8. × 非系统性风险不能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来分散。如税收政策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遵守和承担的,并不能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来分散。

四、回答问题 1. 证券投资及其目的

证券投资是指把资金投放于购买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以获取收益或控制对方的行为。(2分)其目的:

(1)获利,这是投资的最基本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风险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应投资于经济效益较好企业的股票和利率较高的债券。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要尽量降低风险程度。(1分)

(2)参与经营决策,以参股控股为目的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从而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开拓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1分)

(3)投机,通过证券市场买卖价格的波动,获取买卖价差收益。

2.证券投资者应承担哪些风险? (1)利率风险 (2)财务风险 (3)购买力风险 (4)政策风险

3.投资者预期收益率和市场全部证券收益率线的关系。

市场全部证券收益率线反映了投资者在每一时点上对风险与预期收益率两者进行权衡的情况。(1分)在一个时期内,这条线可能随着利率和投资者心理状态的变化而变化。(1分)如果金融市场上的各种利率即将普遍提高,市场全部证券收益率线会向上移动。因为投资者认为市场一般的投资风险增大了,所以对任何投资的收益率的要求都要增大。(1分)如果投资者对经济发展前景的展望从悲观到乐观转变,则市场全部证券收益率线的斜率变小,而不是全线向下移位。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对无风险证券要求的收益率一如既往,但他们对一切有风险的证券要求的收益率却降低了。(1分)因此两者的关系是一种正比例关系,但在一个时期内这种关系并不稳定。(1分) 五、计算

1.(1)市场利率为10%时的债券发行价格

=100×12%×6.14457+100×0.38554=112.28884=112.29元

(2)市场利率为12%时的债券发行价格

=100×12%×5.65022+100×0.32197=99.99964=100元

(3)市场利率为14%时的债券发行价格

=100×12%×5.21612+100×0.26974=89.56744=89.57元

2.债券单利计息,债券价值=

100?(1?5?10%)?115.83元

(1?9%)3投资者以115.83元的价格购入才合算。如果有资金10000元的话,他最多可以买到86张(10000/115.83)

3.头5年股利按10%增长时各年股利为:1.10、1.210、1.331、1.464、1.610 将各年的股利以8%折现率折现之和

=1.10×0.926+1.210×0.857+1.331×0.793+1.464×0.735+1.610×0.680 =3.11元

第5年末股票市价=1.610×(1+5%)/(8%-5%)=56.35元 第5年末股票市价现值=56.35×0.680=38.318元 该公司股票的价值=3.11+38.318=41.428元

4.(1)如果市场利率为10%,该优先股的价值=1.2/10%=12万元 (2)该投资者预期的收益率为15%,该优先股的价值=1.2/15%=8万元 (3)如果该优先股市价为9.23万元,该优先股的投资收益率=1.2/9.23=13%

5. 市场上面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为10%,每年支付一次利息的新发行债券,要求计算: (1)某投资者对该债券要求的收益率为8%, 该债券价值=10×2.577+100×0.794=105.17元 (2)某投资者对该债券要求的收益率为12%, 该债券价值=10×2.402+100×0.712=95.22元

(3)某投资者对该债券要求的收益率为8%,该债券市价为106元, 该投资者不应该买入

6. (1)P=(l000+ l000* 10% * 3)/(l+8%)^3= l032(元) (2)P= l000 *(P/F,8%,3)=794(元) 7. (1)当市价为825元时,

实际收益率=[1000*8%+(1000-825)/4]/(1000+825)/2=13.56% 当市价为1107元时,实际收益率=5.05% (2)当期望报酬率为10%时,债券的价值为: V=Σ80/(1+10%)^t +1000/(1+10%)^4=936.6元 即愿以936.6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

0.9?(1?5%)?9.5元

15%?5%0.9?(1?8%)(2)投资者预期的股利增长率为8%的股票价值=?13.89元

15%?8%0.9?(1?5%)(3)投资者预期收益率为10%的股票价值=?18.9元

10%?5%8.(1)投资者预期收益率为15%的股票价值=

9. 市场利率为8%时的债券的发行价格=100×10%×6.7101+100×0.4632 4 =113.421=113.42元

市场利率为10%时的债券的发行价格=100×10%×6.1446+100×0.3855 =99.996=100元

市场利率为12%时的债券的发行价格=100×10%×5.6502+100×0.3220 =88.702=88.70元

10. 市场利率为9%时债券价值=300×10%×3.88965+300×0.64993 =311.6685万元

市场利率为10%时债券价值=300×10%×3.79079+300×0.62092 =299.9997=300万元

市场利率为12%时债券价值=300×10%×3.60478+300×0.56743 =277.5624万元(2分)

11. 投资A股票的期望报酬率=15.5% 前2年股票的价值V(1)=1.86(元) 第二年末股票的价值V(2)=9.97(元) 该股票的价值V=V(1)+V(2)/(1+15.5%)^2=9.33 (元)

12. 当市价为825元时,其到期收益率=13.56%

当市价为1107元时,其到期收益率=5.05% 当期望报酬率=10%,该债券的价值=936.60元>900元

故应购买。

13. 证券组合的β系数= 60% * 2.5+ 30%* 0.9+ 10%* 0.6= 1.83 证券组合的风险收益率= 1.83*(18%- 10%)=14.64% 证券组合投资收益率=10%+14.64%=24.64%

第五章 资金成本及其运用

一、名词解释 1. 边际资金成本 二、单项选择

1. 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资金而增加的成本,称为( )。 A 资金成本 B 边际资金成本 C 取得成本 D 机会成本

2. 公司赊购商品一批,价值为100万元,(付款条件是2/20,n/45)如果一年以360天计算,则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为( )。

A 29.39% B 36.73% C 31.24% D 16.33%

3. 公司的长期债券收益率为11%,所得税税率为33%,风险补偿率为4%,则该公司普通股资金成本率为( )。 A 15% B 14% C 10.05% D 12%

4. 在筹资突破点范围内筹资,原来的资本成本率不会改变;超过筹资突破点筹集资金,维持现有的资本结构,其资本成本率一般会( )。

A 增加 B 不会增加 C 保持不变 D 降低

5. 企业发行面值为500元、年股息率为5%、筹资费率为2%的优先股股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其优先股资金成本率为( )。

A 3.42% B 3.57% C5.1% D 4.32%

6. 企业发行债券1000万元,票面利率12%,偿还期5年,发行费率3%,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所得税率33%,则债券资金成本率为( )。

A 8.29% B 8.04% C 12.37% D16.45%

7. 如果无风险收益率为9%,市场平均风险股票收益率为13%,那么公司股票β系数为1.5时,其普通股资金成本率为( )。

A 10% B 14% C 15% D 16%

8. 如果无风险收益率为10%,市场平均风险股票收益率为14%,那么公司股票β系数为1.5时,其普通股资金成本率为( )。

A 10% B 14% C 15% D 16%

9. 某股份公司发行优先股,面值总额为200万元,年股息率为15%发行价格为400万元,筹资费率为2%,所得税率为33%,则优先股资金成本率为( )。 A 7.5% B 7.65% C 5.13% D 10.26%

10. 某投资方案贴现率为16%时,净现值为6.12,贴现率为18%时,净现值为-3.17,则该方案净现值为0时的报酬率为( )。

A 16% B 16.5% C 17.32% D 18%

11. 为比较期望值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案的风险程度,应采用的标准是( )。 A、概率 B、标准差 C、标准离差率 D、风险报酬率 12. 下列个别资金成本中,通常资金成本最低的是( )

A、债券成本 B、优先股成本 C、银行借款成本 D、普通股成本 13. 在下列各种资金来源中,通常资金成本最高的是( )。 A、发行债券 B、银行借款 C、发行普通股 D、发行优先股

14. 在全部资金利润率( )借款利息率的情况下,借入资金越多,企业的自有资金利润率就越低。)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确定

三、判断并改错

1. 在特定条件下,负债资金与权益资金可以互相转换,如可转换债券等。负债资金可以转换成权益资金的同时权益资金也可以转换成为负债资金。( )

2. 发行普通股筹资没有固定的利息负担,因此其资金成本较低。( )

四、回答问题

1. 资金成本的性质和用途。

2. 什么是资金成本?资金成本在企业筹资决策中有什么作用? 3. 什么是借款合同的保护性条款?其内容主要有哪些? 4. 资金成本的概念和性质。

5. 试述财务管理中研究资金成本有何意义? 五、计算

1. 企业拟筹资1000万元投资一个项目,该项目的投资收益率为10%,企业所得税率为33%,企业准备发行普通股股票500万元,每股发行价10元,共50万股,筹资费率为4%,第一年年末每股股利为2.5元,预计股利的年增长率为5%;银行借款300万元,利率为6%,筹资费率为0.1%;发行5年期的债券200万元,面值发行,票面利率为8%,筹资费率为3%,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

要求计算该筹资方案的综合资金成本率并分析方案是否可行?

2. 公司发行普通股10万股,每股面值10元,筹资费率3%,如果预计下一年度每股股利为1,股利每年增长率为5%,所得税率为33%,要求计算:

(1)如果该普通股面值发行,则普通股的资金成本率;

(2)如果该普通股以200万元的价格发行,则普通股的资金成本率;

(3)如果该普通股β系数为1.2,市场上无风险收益率为10%,市场平均风险股票收益率为15%,则普通股资金成本率为多少?

3. 公司发行优先股,面值为100万元,股息率为12%,筹资费率为3%,所得税率为33%,要求计算: (1)如果该优先股面值发行,资金成本率为多少?

(2)如果该优先股以200万元的价格发行,资金成本率为多少?

4. 假定(1)企业放弃现金折扣;(2)在信用期末支付货款;(3)一年按365天计算。请计算在各种信用条件下的资金成本:

(1)1/10,n/30; (2)2/10,n/30; (3)3/10,n/60。

5. 某公司拥有长期资金400万元,其中长期借款100万元,普通股300万元。该资金结构为公司理想的目标资金结

构。公司准备筹集新的资金200万元,并维持目前的资金结构。随筹资额增加,各种资金成本的变化如下表所示。要求计算各筹资分界点以及相应各筹资范围的边际资金成本。 单位:万元

筹资方式 长期借款 新筹资金额 40及以下 40以上 发行普通股 75及以下 75以上

6. 某股份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平均股数10万股,面值每股100元,优先股100万元,年股息率9%,负债800万元,年债务利率10%,现需追加资金200万元,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1)甲方案,发行优先股100万元,年股息率11%,发行普通股100万元,每股面值100元,1万股。 (2)乙方案,全部筹措长期负债200万元,年利率为12%。

已知,增资后息税前利润率为12%。要求采用无差异分析法选择最优方案。(所得税率假定为40%)

7. 某公司目前拥有资金5000万元,其中,普通股2500万元,每股发行价格10元;债券1500万元,年利率8%;优先股1000万元,年股利率15%。所得税税率33%。现该公司准备追加筹资1000万元,有下列三种方案可供选择: (1)发行债券1000万元,年利率10%; (2)发行股票1000万元,每股发行价格20元; (3)发行优先股1000万元,年股利率15%。

要求:(1)分别计算三种筹资方案的每股利润无差别点;

(2)如果该公司预计的息税前利润为1600万元,确定该公司最佳的筹资方案。

8. 某企业计划筹集资金1000万元,所得税税为33%。有关资料如下: (1)向银行借款100万元,借款年利率为7%,筹资费率为2%。

(2)按溢价发行债券,债券面值200万元,溢价发行筹资250万元,票面利率为 9%,期限为5年,每年支付一次利息,其筹资费率为3%。

(3)发行普通股400万元,每股发行价格10元,筹资费率为6%。预计第一年每股

股利1.2元,以后每年按3%递增。 要求:(1)计算个别资金成本。

(2)计算该企业综合资金成本。

9. 某企业计划筹集资金5000万元,所得税税为33%。有关资料如下: (1)向银行借款600万元,借款年利率为7%,手续费为2%。

(2)按溢价发行债券,债券面值2000万元,溢价发行价格为2400万元,票面利率为9%,期限为5年,每年支付一次利息,其筹资费率为3%。

(3)发行普通股2000万元,每股发行价格10元,筹资费率为6%。预计第一年每股股利1元,以后每年按3%递增。

要求:(1)计算个别资金成本。

(2)计算该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六、综合分析

1. 某企业原有的资本结构中有四种筹资方式,所得税税率为30%。资料如下:

A. 发行普通股1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筹资费率为2%,预计年股利率为14%,以后每年固定增长5%; B. 银行借款300万元,筹资费率0.1%,年利率6%; C. 发行债券400万元,筹资费率1%,年利率8%;

资金成本 4% 8% 10% 12% D.发行优先股300万元,筹资费率2%,年股息率10%。 企业现在需要增资500万元,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发行优先股300万元,股息率为11%,银行借款200万元,利率为7% 乙方案:发行债券400万元,利率9%,银行借款100万元,利率7% 新筹资方式的筹资费率保持不变。

要求:(1)分别计算原有资本结构中四种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率; (2)计算原有资本结构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3)分别计算甲、乙两方案新增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率; (4)分别计算甲、乙两方案筹资方式所占比重;

(5)分别计算甲、乙两方案筹资方式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6)分析并选择最佳筹资方案。

第五章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边际资金成本: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资金而增加的资金成本。企业不能以固定不变的资金成本取得无限的资金,随着筹资规模的扩大,资金成本会随之增加。在筹资决策时,企业需要确定资金的边际成本最低的筹资规模。 二、单项选择

1. B 2.A 3.A 4.A 5.C 6.A 7.C 8.D 9.B 10.C 11.C 12.C 13.C 14.A

三、判断并改错

1. × 在特定条件下,负债资金与权益资金可以转换,如可转换债券等。负债资金可以转换成权益资金,但权益资金不能转换成为负债资金。

3. × 发行普通股筹资没有固定的利息负担,但是有较高的发行费用和股利的支付不能免税,因此其资金成本也较高

四、回答问题

1. 资金成本的性质和用途

资金成本是指企业取得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其性质有:

(1)资金成本是资金的使用者支付给资金的所有者和中介人的资金使用费和筹资费。(1分)

(2)资金成本需要在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负债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是在税前利润中得到补偿;所有者权益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是在税后利润中得到补偿。(3)既包括资金时间价值,又包括投资风险价值。 其用途:

(1)资金成本是企业选择资金来源的主要依据。 (2)资金成本是评价投资项目可行性的主要经济标准。 (3)资金成本是评价企业经营成果的依据。

2. 资金成本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 (1)资金成本是影响企业筹资总额的重要因素。 (2)资金成本是企业选择资金来源的主要依据。 (3)资金成本是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参考标准。 (4)资金成本是确定最优资金结构的主要参考。

3. 借款合同的保护性条款是指贷款者为确保借款企业财务状况的稳定与良好,以保障其债权的安全,通常会在借款合同中与借款企业签定各种保护性契约条款。 它包括:

(1)一般性条款。如流动资金保持量的规定、现金股利的限制、资本支出的限制、其他长期债务的限制等。

(2)例行性条款。如提交财务报表、限制出售资产、限制融资租赁固定资产、不准抵押担保等。 (3)特殊性条款。专款专用、限制高级管理人员薪金、限制投资项目等。

4. 资金成本的概念和性质。

资金成本是指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它包括资金的使用费和筹资费。 资金成本是资金的使用者支付给资金的所有者和中介人的资金使用费和资金筹集费。

资金成本是企业的资金耗费,需要从企业的经营收入中得到补偿,负债筹资方式的利息费用是在税前利润中补偿,所有者权益的筹资方式的股利是在税后利润中得到补偿的。

资金成本既包括资金时间价值,又包括投资风险价值。风险越大的,其资金成本越高。

5. 对于筹资决策:资金成本是影响企业筹资总额的重要因素;是选择资金来源的主要依据;是选择筹资方式的参考标准;是确定最优资金结构的主要参考。

对于投资决策:资金成本可作为项目决策的折现率;也可作为基准收益率。 资金成本还是评价企业经营成果的依据。 五、计算

1.项目综合资金成本率

={[2.5/(1-4%)+5%]×500/1000}+{[6%×(1-33%)/(1-0.1%)]×300/1000}+ {[8%×(1-33%)/(1-3%)] ×200/1000 =7.60%×50%+4.02%×30%+5.53%×20% =6.11%

因为投资收益率大于综合资金成本率,所以方案是可行的。(3分)1.项目综合资金成本率 ={[2.5/(1-4%)+5%]×500/1000}+{[6%×(1-33%)/(1-0.1%)]×300/1000}+ {[8%×(1-33%)/(1-3%)] ×200/1000} =7.60%×50%+4.02%×30%+5.53%×20% =6.11%

因为投资收益率大于综合资金成本率,所以方案是可行的。

2.(1)该普通股面值发行,则普通股的资金成本率=1/[10(1-3%)]+5%=15.31% (2)该普通股以200万元的价格发行,

则普通股的资金成本率=1/[20(1-3%)]+5%=10.15%

(3)如果该普通股β系数为1.2,市场上无风险收益率为10%,市场平均风险股票收益率为15%, 则普通股资金成本率=10%+1.2(15%-10%)=16%

3.(1)如果该优先股面值发行,资金成本率=12%/(1-3%)=12.37%

(2)如果该优先股以200万元的价格发行,资金成本率=100×12%/[200×(1-3%)]=6.19%

4.(1)1/10,n/30时的资金成本率=[1%/(1-1%)] ×[365/(30-10)]=18.43% (2)2/10,n/30时的资金成本率=[2%/(1-2%)] ×[365/(30-10)]=37.24% (3)3/10,n/60时的资金成本率=[3%/(1-3%)] ×[365/(60-10)]=22.58%

5. (1)计算筹资分界点:

公司理想资金结构为:长期借款/普通股=25/75 长期借款的筹资分界点=40/25%=160(万元) 发行普通股的筹资分界点= 75/75%=100(万元) (2)计算各筹资范围的边际资金成本:

0-100万元范围的边际资金成本=25%*4%+75%*10%=8.5% 100-160万元范围的边际资金成本=25%* 4%+ 75%*12%=10% 160万元以上范围的边际资金成本=25%*8%+75%*12%=11% 6.

(EBIT?800?10%)?(1?40%)?100?9%?100?11%(EBIT?800?10%?200?12%)(1?40%)?100?9% EBIT=175.67万元,

?10?110预计的息税前利润=2100×12%=252万元,因为预计息税前利润大于EBIT,所以,应选择负债筹资方式。

7. (1)发行债券和发行股票两方案的无差别点:EBIT(1)=943.88万元 (2)发行股票和发行优先股两方案的无差别点:EBIT(2)= 1687.16万元

(3)由于EBIT(1)=943.88<1600,故应选择发行债券筹资,此时每股利润达到最大。

8. (1)长期借款成本=4.79% (2)债券成本=4.97% (3)股票成本=15.77%

(4)综合资金成本=10.71%

9. 长期借款成本=4.79%

债券成本=5.18% 普通股成本=13.64%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8.52%

六、综合分析

(1)分别计算原有资本结构中四种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率 普通股资金成本率=14%/(1-2%)+5%=19.29%,比重=50% 银行借款资金成本率=6%×(1-30%)/(1-0.1%)=4.2%,比重=15% 债券资金成本率=8%×(1-30%)/(1-1%)=5.66%,比重=20% 优先股资金成本率=10%/(1-2%)=10.20%,比重=15% (2)计算原有资本结构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19.29%×50%+4.2%×15%+5.66%×20%+10.2%×15% =12.94%

(3)分别计算甲、乙两方案新增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率 甲方案:优先股资金成本率=11%/(1-2%)=11.22%

银行借款资金成本率=7%×(1-30%)/(1-0.1%)=4.9% 乙方案:债券资金成本率=9%×(1-30%)/(1-1%)=6.36% 银行借款资金成本率=7%×(1-30%)/(1-0.1%)=4.9% (4)分别计算甲、乙两方案筹资方式所占比重 甲方案:优先股比重=60% 银行借款比重=40% 乙方案:债券比重=80% 银行借款比重=20%

(5)甲方案筹资方式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11.22%×60%+4.9%×40%=8.41% 乙方案筹资方式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6.36%×80%+4.9%×20%=6.07% (6)分析并选择最佳筹资方案

因为乙方案综合资金成本率低于甲方案,所以应该选择乙方案。

第六章 财务杠杆和资金结构

一、名词解释 1. 经营杠杆 2. 复合杠杆系数 3. 资金结构 4. 财务杠杆系数 5. 最佳资金结构

二、单项选择

1. 资本结构决策方法有( )。

A 因素分析法 B 比较资金成本法 C 销售百分比法 D 净现值法

2. 公司全年的息税前利润为150万元,全部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负债占全部资金的45%,负债利率为10%,则财务杠杆系数为( )。

A 1.43 B 1.32 C 1.56 D 1.86

3. 企业每月货币资金需要量为40000元,每次变现的成本为30元,有价证券的月利率为0.6%,所得税税率为33%,则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为( )。 A 20000元 B 13400元 C 30000元 D 40000元

4. 根据题7资料,每月有价证券转换为货币资金的交易次数为( )。 A 3次 B 2次 C 4次 D 无法计算 5. 根据题7资料,交易一次所需天数为( )。 A 10天 B30天 C 15天 D 无法计算

6. 无差别点分析法是以企业( )为分析判断标准来确定企业的最佳资金结构的一种决策方法。 A 每股利润最大 B 经营杠杆最大 C 内部收益率最大 D 净现值最大

7. 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是指两种筹资方案下,普通股每股利润相等时的( )。 A 成本总额 B 筹资总额 C 资金结构 D 息税前利润

8. 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为140万元,长期资本总额为890万元,债务资本占总资本的45%,债务资本利率为10%,则财务杠杆系数为( )。 A 1.5 B 1.4 C 1.3 D 1.2

9. 下列属于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是( )。 (6) A、材料价格上涨 B、产品质量下降 C、银行借款增加 D、产品销售量减少

10. 在全部资金利润率( )借款利息率的情况下,借入资金越多,企业的自有资金利润率就越高。(6)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确定 11. 调整企业资金结构并不能( )。6

A、降低资金成本 B、降低财务风险

C、降低经营风险 D、增加融资弹性 12. 不存在财务杠杆作用的筹资方式是( )。6 A、发行普通股 B、发行优先股 C、发行债券 D、长期银行借款 13. 关于经营杠杆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其他因素一定时,产销量越小,经营杠杆系数也越小 B、在其他因素一定时,固定成本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 C、当固定成本趋近于0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1 D、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反映企业的风险越大

14. 复合杠杆是( )变动会使每股收益产生更大的变动。 A、销售额 B、息税前利润 C、固定成本 D、每股利润

三、判断并改错

1. 财务杠杆效益是指利用债务筹资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收益,但与财务风险无关。( ) 2. 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化所引起的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化程度。( ) 3. 当边际贡献大于固定成本总额时,企业是亏损的。( )

4. 企业固定经营成本具有放大销售变化对企业息税前利润的影响的能力,称为财务杠杆。( ) 5. 当边际贡献小于固定成本时,企业盈利。( )

6. 最优资金结构是使企业筹资能力最强,财务风险最小的资金结构。( )

7. 在筹资额和利(股)息率相同时,企业举债筹资产生的财务杠杆作用和发行优先股产生的财务杠杆作用是相同的。( )

8. 没有财务风险的企业,也就没有经营风险。( )

9. 在筹资额和利息(股息)率相同时,企业借款筹资产生的财务杠杆作用与发行优先股产生的财务杠杆作用不同,其原因是借款利息和优先股税前股息并不相等。( )

10. 在一定的销售额与固定成本总额的范围内,销售额越多,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越小。( ) 11. 负债资金较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企业在选择筹资渠道时,往往将净利润作为筹资的第一选择渠道,以调整资金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

四、回答问题

1. 影响企业资金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五、计算

1. 企业拟筹资500万元投资一个项目,有两个筹资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发行普通股股票300万元,每股发行价20元,共15万股,筹资费率为4%,第一年年末每股股利为2.5元,预计股利的年增长率为5%;银行借款200万元,利率为6%,筹资费率为0.1%。

乙方案:发行5年期的债券400万元,面值发行,票面利率为8%,筹资费率为3%,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银行借款100万元,利率5%,筹资费率为0.1% 企业所得税率为33%。

要求计算甲乙两方案的综合资金成本率并选择方案。

2. 公司上年全年实现净利润为1000万元,未分配利润390万元,本年度预计净利润将增长5%,法定盈余公积、公益金提取比率为15%,年度内有一个大型项目上马,该项目的资金为2500万元,若保持负债比率为40%的目标资金结构,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当年能否发放股利?

3. 某企业购入另一企业的优先股股票,该股票的面值为900万元,每年按照6%的比例发放股利,投资人要求的投资收益率为10%。

(1) 如果企业准备长期持有该股票,则该股票的发行价格为多少时可以购买? (2)如果该股票的股利以每年2%的速度递增,则该股票的发行价格为多少时可以购买?

4. 企业年销售额为210万元,息税前利润60万元,变动成本率60%,全部资本200万元,负债比率40%,负债利率15%。试计算企业的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复合杠杆系数。

5. 企业需要资金1000万元,预计营业利润率(息税前利润/资金总额)为12%,借款利率为8%,要求计算(1)负债:自有资本为1:4时的财务杠杆系数;(2)负债:自有资本为1:1时的财务杠杆系数。

6. 某公司本年度只经营一种产品,息税前利润总额为9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40%,债务筹资的成本总额为4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100元,销售数量为10000台。 要求: (1)计算该公司经营杠杆系数; (2) 计算该公司财务杠杆系数; (3) 计算该公司复合杠杆系数;

某公司2001年资产总额为1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40%,负债的年利率为8%,全年固定成本总额为120万元,利息保障倍数为2.5倍。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1)计算该公司2001年的息税前利润;

(2)计算该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复合杠杆系数。

7. 某企业每年销售额为7000万元,变动成本率60%,年固定成本总额为1800万元(不包括利息),所得税税率为33%,资本总额为5000万元,其中普通股股本3000万元(发行普通股3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债务资本为2000万元,年利息率为10%。

(1) 该企业复合杠杆系数为多少?要使每股利润增长70%,企业的销售额应为多少? (2) 企业决定追加筹资2000万元,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发行普通股2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10元; 方案二,发行2000万元长期债券,年利率为15%。

试计算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如果增资后企业的销售额预计最高可达10000万元,选择哪种筹资方式更好。

(3) 若增资后变动成本率保持不变,固定成本增加200万元,销售额为10000万元,试计算不同筹资方案下的经

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复合杠杆系数,说明什么问题?

8. 某公司 2001年的财务杠杆系数为 l.5,净利润为 6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 40%。该公司全年固定成本总额 1500万元,公司当年初发行了-种债券,数量为 1万张,每张面值 1000元,发行价格为1050元,债券年利息为当年利息总额的20%,发行费用占发行价格的2%。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如下指标: (1)2001年利润总额; (2)2001年利息总额; (3)2001年息税前利润总额; (4)2001年利息保障倍数; (5)2001年经营杠杆系数;

(6)2001年债券筹资成本(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9. 某公司目前的资金结构为:长期债券600万元,年利率为8%;银行借款400万元,年利率为5%;优先股200万元,年股利率为9%;普通股 1000万元,年股利率为10%,年增长率为2%。该公司现需筹资500万元,有以下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银行借款500万元,年利率为6%,此时普通股年股利率增加到12%,股利年增长 率为3%。

方案二:发行优先股400万元,该股的年股利率为10%;另外向银行借款100万元,该借款的年利率为5.5%。 若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不考虑筹资费用。试选择最佳筹资方案。

10. 某公司原有资产1000万元,权益乘数为2,普通股每股面值10元,每股净资产16元,公司的变动成本率为60%,全部固定成本(不包括利息)为200万元,债务利率为10%,所得税税率为33%。现公司拟追加投资300万元扩大业务,固定成本增加了30万元,变动 成本率降至原来的75%。其筹资方案有二:

方案一:全部发行普通股30万股,面值10元; 方案二:按面值发行300万元债券,票面利率为12%。 要求:(1)计算每股利润无差别时的销售额及此时的每股利润;

(2)上述两种筹资方式在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条件下的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复合杠杆系数是多少?说明什么问题?

(3)若下年公司的销售额可达到800万元,则宜采用上述何种筹资方式。

11. 某公司资金总额为250万元,负债比率为45%,负债利率为14%。该公司年销售额为320万元,息税前利润为80万元,固定成本为48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试分别计算该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复合杠杆系数。

六、综合分析

1. 某企业原有的资本结构中有四种筹资方式,所得税税率为30%。资料如下:

A. 发行普通股1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筹资费率为2%,预计年股利率为14%,以后每年固定增长5%; B. 银行借款300万元,筹资费率0.1%,年利率6%; C. 发行债券400万元,筹资费率1%,年利率8%; D. 发行优先股300万元,筹资费率2%,年股息率10%。 企业现在需要增资500万元,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发行优先股300万元,股息率为11%,银行借款200万元,利率为7% 乙方案:发行债券400万元,利率9%,银行借款100万元,利率7% 新筹资方式的筹资费率保持不变。

要求:(1)分别计算原有资本结构中四种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率; (2)计算原有资本结构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3)分别计算甲、乙两方案新增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率; (4)分别计算甲、乙两方案筹资方式所占比重;

(5)分别计算甲、乙两方案筹资方式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6)分析并选择最佳筹资方案。

第六章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经营杠杆:企业固定经营成本具有放大销售变化对企业息税前利润的影响的能力。

2. 复合杠杆系数:产销量变动引起的息税前利润的变化程度。它等于财务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 3. 资金结构:企业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即负债占多少,所有者权益占多少? 4.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化所引起的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化程度。 5. 最佳资金结构是指使综合资金成本最低或企业价值最大的资金结构。

二、单项选择

1.B 2.A 3.A 4.B 5.C 5. A 6.D 7.B 8.C 9.B 10.C 11.A 12.C 13.A

三、判断并改错

1. × 财务杠杆效益是指利用债务筹资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收益,负债比例越高,财务风险越大。 2. × 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化所引起的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化程度。 3. × 当边际贡献小于固定成本总额时,企业是亏损的。

4. × 企业固定经营成本具有放大销售变化对企业息税前利润的影响的能力,称为经营杠杆。 5. × 当边际贡献大于固定成本时,企业盈利。

6. × 最优资金结构是指综合资金成本最低或企业价值最大的资金结构。

7. × 在筹资额和利(股)息率相同时,企业举债筹资产生的财务杠杆作用和发行优先股产生的财务杠杆作用是不相同的。

8. × 有财务风险的企业,肯定有经营风险 9. √ 10. √

11. ×;负债资金较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企业在选择筹资渠道时,往往将权益筹资作为筹.资的第一选择渠道,以调整资金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四、回答问题

1. (1)企业产品销售的增长情况; (2)金融市场行情; (3)企业的资产结构; (4)经营杠杆的大小; (5)企业的成长情况; (6)投资者和管理人员的态度; (7)债权人对企业的态度; (8)所得税税率的高低; (9)财务灵活性;

(10)企业从金融市场取得资金的能力。(以上每一点0.5分) 五、计算

1 .甲方案综合资金成本率

={(300/500)×[2.5/10(1-4%)+5%]}+{(200/500)×[6%(1-33%)/(1-0.1%)]} =10.81%+1.61% =12.42%(2.5分) 乙方案综合资金成本

={(400/500)×[8%(1-33%)/(1-3%)]}+ {(100/500)×[5%(1-33%)/(1-0.1%)]} =4.42%+0.67% =5.09%(2.5分) 应该选择乙方案。(2分)

2. 如果采取剩余股利政策,当年股利分配额:

=1000×(1+5%)×(1-15%)-2500×60%+390=-217.5万元,(5分) 该公司不能分配股利。(2分)

3.(l)V= 900*6%/10%= 540(万元) (3分) (2)V=900 *6%/(10%-2%)=675(万元) (4分)

4. 经营杠杆系数=(210-210×60%)/60=1.4(2.5分)6 财务杠杆系数=60/(60-200×40%×15%)=1.25(2.5分) 复合杠杆系数=1.4×1.25=1.75(2分) 5.(1)负债:自有资本为1:4时 6

负债=1000×1/5=200万元,利息=200×8%=16万元, 息税前利润=1000×12%=120万元

财务杠杆系数=120/(120-16)=1.15(3.5分) (2)负债:自有资本为1:1时

负债=1000×1/2=500万元,利息=500×8%=40万元 息税前利润=1000×12%=120万元

财务杠杆系数=120/(120-40)=1.5(3.5分)

6. 变动成本=100万 ,销售收入=250万, EBIT=90万 ,则A=60万 (2分) DOL=(EBIT+A)/EBIT=(90+60)/90=1.67 (2分) DFL=EBIT/(EBIT-I)=90/(90-40)=1.8 (2分) DCL=DOL*DFL=1.67*1.8=3 (1分)

7. 息税前利润=1000*40%*8%*2.5=80万元 (2分)

经营杠杆系数=(120+80)/80=2.5 (2分) 财务杠杆系数=80/(80-32)=1.67 (2分) 复合杠杆系数=2.5*1.67=4.17 (1分)

(1) 复合杠杆系数DCL=7000*(1-60%)/[7000*(1-60%)-1800-2000*10%] =3.5 (3分)

△ EPS/EPS=70%,△S/S=70%/3.5=20%

销售额应为S=7000*(1+20%)=8400万元 (2分) (2) 每股利润无差别点:

[S*(1-60%)-1800-2000*10%]*(1-33%)/(3000+200) =[S*(1-60%)-1800-2000*10%-2000*15%]*(1-33%)/3000 S=17000万元>10000万元 故应选择普通股筹资。 (3分) (3)方案一发行普通股筹资:

DOL=10000*(1-60%)/[10000*(1-60%)-2000]=2

DFL=[10000*(1-60%)-2000]/ [10000*(1-60%)-2000-200]=1.11 DCL=DOL*DFL=2.22 (3分) 方案二发行债券筹资:

DOL=10000*(1-60%)/[10000*(1-60%)-2000]=2

DFL=[10000*(1-60%)-2000]/ [10000*(1-60%)-2000-500]=1.33 DCL=DOL*DFL=2.67 (3分)

债券筹资,财务杠杆系数加大即财务风险增加。 (1分)

8.(1) 2001年利润总额=600/(1-40%)=1000万元 (1分)

(2)2001年利息总额=500万元 (1分) (3)2001年息税前利润总额=1500万元 (1分) (4)2001年利息保障倍数=3倍 (1分)

(5)2001年经营杠杆系数=2 (1分)

(6)2001年债券筹资成本=500*20%*(1-40%)/[1050*(1-2%)] =5.83% (2分)

9. 选择方案一筹资的综合资金成本

=500/2700*6%*(1-33%)+600/2700*8%*(1-33%)+400/2700*5%*(1-33%)

+200/2700*9%+1000/2700*(12%+3%)=8.65% (2分) 选择方案二筹资的综合资金成本

=400/2700*10%+100/2700*5.5%*(1-33%)+600/2700*8%*(1-33%) +400/2700*5%*(1-33%)+200/2700*9%+1000/2700*12%=8.42%(2分) 比较上述综合资金成本, 应选择方案二筹资。 (1分)

10. 因权益乘数=2,则资产负债率=50%,(1分) 负债总额=500万元,债务利息=50万元(1分) 原有股票股数=31.25万股,(1分)

变动成本率=60%*75%=45%,固定成本=230万元)(1分) (1)无差别点销售额=642.73万元(2分) 无差别点每股利润=0.8元/股(2分)

(2)发行股票:DOL=2.86 DFL=1.68 DCL=4.80(2分) 发行债券:DOL=2.86 DFL=3.29 DCL=9.41(2分)

发行债券使负债增加,财务杠杆系数提高,财务风险加大,企业总风险也加大。(1分) (3)若销售额=800万元>无差别点销售额642.73 故应选择债券筹资。(2分)

11. 经营杠杆系数DOL=(320-320*60%)/(320-320*60%-48)=1.6 (2.5分) 财务杠杆系数DFL=80/(80-250* 45%*14%)=1.25 (2.5分) 复合杠杆系数DCL=DOL*DFL=1.6*1.25=2 (2分)

六、综合分析

1. (1)分别计算原有资本结构中四种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率 普通股资金成本率=14%/(1-2%)+5%=19.29%,比重=50% 银行借款资金成本率=6%×(1-30%)/(1-0.1%)=4.2%,比重=15% 债券资金成本率=8%×(1-30%)/(1-1%)=5.66%,比重=20% 优先股资金成本率=10%/(1-2%)=10.20%,比重=15%(2分) (2)计算原有资本结构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19.29%×50%+4.2%×15%+5.66%×20%+10.2%×15% =12.94%(3分)

(3)分别计算甲、乙两方案新增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率 甲方案:优先股资金成本率=11%/(1-2%)=11.22%

银行借款资金成本率=7%×(1-30%)/(1-0.1%)=4.9% 乙方案:债券资金成本率=9%×(1-30%)/(1-1%)=6.36%

银行借款资金成本率=7%×(1-30%)/(1-0.1%)=4.9%(3分) (4)分别计算甲、乙两方案筹资方式所占比重 甲方案:优先股比重=60% 银行借款比重=40% 乙方案:债券比重=80%

银行借款比重=20%(2分) (5)甲方案筹资方式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11.22%×60%+4.9%×40%=8.41% 乙方案筹资方式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6.36%×80%+4.9%×20%=6.07%(3分)

(6)分析并选择最佳筹资方案

因为乙方案综合资金成本率低于甲方案,所以应该选择乙方案。(2分)

第七章 筹资管理

一、名词解释 1. 筹资方式 2. 内部筹资 3. 筹资渠道 4. 直接筹资 5. 现金预算

二、单项选择

1. 资本金筹资方式有( )。

A 发行债券 B 商业信用 C 银行借款 D 吸收直接投资 2. 企业的资金来源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 )。 A 直接资金和间接资金 B 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 C 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 D 内部资金和外部资金 3. 按期限的不同,企业的资金来源可分为( )。 A 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 B 直接资金和间接资金 C 内部资金和外部资金 D 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 4. 按资金筹集的渠道,企业的资金来源可分为( )。 A 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 B 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

C 直接筹集的资金和间接筹集的资金 D 内部筹集的资金和外部筹集的资金 5. 企业对外筹资规模是企业的( )。 A、负债资金规模与权益资金规模的差额 B、筹资总规模

C、筹资总规模与权益资金规模的差额 D、权益资金规模

6. 资本金的筹资方式有:( )

A 银行借款 B 发行债券 C 经营租赁 D 吸收直接投资 7. 资本金的筹资方式有( )。

A 发行股票筹资 B 发行债券筹资 C 融资租赁筹资 D 商业信用筹资

8. 权益资金筹资方式的共同缺陷是( )。

A、资金成本高 B、筹资限制多 C、财务负担重 D、容易分散控制权 9. 下列各种筹资渠道中,属于企业内部筹资渠道的是( )。

A、银行信贷资金 B、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 C、企业留存资金 D、职工购买企业债券资金 10. 采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时,考虑的成本因素是( )。 A、持有成本和短缺成本 B、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 C、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 D、持有成本和转换成本 11. 从资金成本的角度考察,资金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是( )。 A、普通股融资 B、债券融资 C、长期借款融资 D、短期借款融资

三、判断并改错

1. 吸收直接投资的资金成本较低,财务风险较高。( ) 2. 外商资本金是指外国投资者投入企业而形成的资本金。( )

3. 只要在企业的筹资方式中有固定财务支出的债务和优先股,就存在财务杠杆的作用。( )

四、回答问题

1. 什么叫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两者的关系如何? 2. 简述主权资本的筹资方式。 3. 筹资风险及其分类。

4. 企业筹资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 企业为什么要适度举债?

6. 吸收直接投资方式筹集资金有何优缺点?

第七章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筹资方式:企业取得资金的具体方式或形式。如发行股票、债券,申请借款等 2. 内部筹资是指企业内部通过计提折旧而形成资金来源和通过留用利润而增加资金来源。

3. 筹资渠道:是指企业取得资金的来源或途径。目前我国筹资渠道主要有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其他筹资渠道等。

4. 直接筹资是指企业不经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用直接与资金供应者协商借贷或发行股票、债券等方法筹集资金。 5. 现金预算又叫现金计划,是计划预算期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并进行现金收支平衡的预算。

二、单项选择

1.D 2.B 3.D 4.D 5. C 6.D 7.A 8.A 9.C 10.C 11.D

.三、判断并改错

1. × 吸收直接投资的资金成本较高,财务风险较低。

2. × 外商资本金是指外国投资者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投资者投入企业而形成的资本金。 3. √

四、回答问题

1. 什么叫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两者的关系如何?

筹资渠道是指企业取得资金的来源或途径。(1.5分)筹资方式是指企业取得资金的具体方式或形式。(1.5分)一种筹资渠道往往可以通过多种筹资方式来取得资金。如其他单位的资金渠道,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债券、发行股票、商

业信用、融资租赁、联营等多种筹资方式取得资金。(2分) 2. 简述主权资本的筹资方式 (1)发行普通股 (2)发行优先股 (3)吸收直接投资 3. 筹资风险及其分类。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负债经营后产生的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可能性。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现金性筹资风险和收支性筹资风险。(1分)

(1)现金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负债经营后出现的现金流入量小于现金流出量而引起的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性。(2分)

(2)收支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负债经营后出现的收不抵支的情况从而引起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性。(2分)

4. 资渠道是指企业取得资金的来源或途径。(1分) 筹资方式是指企业取得资金的具体方式或形式。(1分)

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同一渠道的资金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取得;而同一筹资方式又往往适用于不同的筹资渠道。企业筹资时两者必须合理配合。(3分)

5. 举债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由于债务利息在税前支付,其成本一般会低于向股东筹资的成本,企业扩大经营后增加的收益,债权人只取得固定的利息,多余的部分会增加股东的收益。(2分)

举债使企业财务风险加大。由于债权人要求获得固定收益,所以所有商业上的变化都要由股东单独承担,负债比率越大,股东风险越大,当销售不景气时,股东的收益将迅速下降,甚至无法偿债而破产。(2分) 因此,企业只能适度举债。(1分)

6. (1)通过吸收直接投资方式筹集的资金属于企业的自有资金,能够提高企业的资信程度和借款能力。

(2)吸收直接投资不仅可以筹集现金,而且可以直接获得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有助于企业尽快获得生产能力。 (3)吸收直接投资筹集资金,企业的财务风险较低。 (4)吸收直接投资的资金成本较高。

(5)吸收直接投资筹集资金,企业无法取得财务杠杆利益。(各1分)

第八章 长期筹资

一、名词解释 1. 融资租赁 2. 经营性租赁 3. 借款租赁 4. 可转换优先股 5. 可转换债券 6. 附认股权债券 7. 返回租赁

二、单项选择

1. 资本金筹资方式有( )。 A 银行借款 B 发行债券 C 吸收直接投资 D 融资租赁 2. 股票按发行时间的先后可分为( )。

A 普通股和优先股 B 始发股和新股

C A种股票、B种股票和H种股票 D 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 3. 按偿还方式,债券可分为( )。

A 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 B 可转换债券和不可转换债券

C 一次到期债券和分期还本债券 D 抵押债券和信用债券 4. 按借款的用途,长期借款可分为( )。 A 固定资产投资借款 B 抵押借款 C 信用借款 D 贴息借款

5. 承租人将其拥有主权的资产出售给出租人,然后向出租人租回该资产长期使用并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租赁,这种租赁形式是( )。

A 返回租赁 B直接租赁 C 经营租赁 D 借款租赁

6. 按票面是否标明金额,股票可分为( )。 A 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 B 面值股票和无面值股票 C 普通股股票和优先股股票 D 始发股和新股 7. 按发行对象和上市地区,股票可分为( )。 A 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 B 面值股票和无面值股票 C 普通股股票和优先股股票 D A种股票、B种股票和H种股票

8. 优先股股东不仅按规定分得当年的定额股利,还有权与普通股一同参加利润分配的优先股股票,这种优先股为( )。

A 累积优先股 B 非累积优先股 C参加优先股 D 以上都不对

9. 累计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总额的( )。 A 25% B 30% C 40% D 45%

10. 一般认为,只有( )级以上的债券才有投资价值。 A bb B bbb C a D aa

11. “承诺费”是在( )的筹集方式情况下才会发生的一项费用。 A、发行企业债券 B、吸收直接投资 C、发行企业股票 D、向银行借款 12. 企业进行长期债券投资的目的主要是( )。

A、获得稳定的收益 B、调节现金余额,使之达到合理水平 C、为了现金的保值增值 D、为了提高企业信誉 13. 与普通股相比较,优先股最主要的特征是( )。

A、优先分配剩余资产 B、优先参与经营管理 C、优先分配股利 D、优先认购新发股票

14. 出租人只垫支购置资产设备所需资金的一部分,其余则向银行借款的租赁方式称作( )。 A、经营性租赁 B、直接租赁 C、杠杆租赁 D、售后回租 15. 债券成本一般要低于普通股成本,其主要原因是( )。 A、债券的筹资费用少 B、债券的发行量较小

C、债券的利息固定 D、债券利息可以在税前利润中扣除

16.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有资格发行公司债券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得低于人民币( )。 A、1000万元 B、3000万元 C、5000万元 D、6000万元

17. 相对于借款购置设备而言,融资租赁设备的主要缺点是( )。A、筹资速度较慢 B、融资成本较高

C、到期还本负担重 D、设备淘汰风险大

18. 企业发行债券,在名义利率相同的情况下,对企业比较有利的复利计息期是( )。

A、一年 B、半年 C、一年季度 D、一年月

19. 下列债券中,风险最小,信用程度最高的是( )。 A、公司债券 B、金融债券 C、政府债券 D、担保债券 20. 关于融资租赁的特点,下列说法不对的是( )。 A、 融资租赁的主要目的是融通资金 B、 融资租赁是一种可解约的租赁 C、 融资租赁的租赁期较长

D、 融资租赁租赁物的所有权不属于承租人

21. 按照有关法规,在股份有限公司的税后利润分配中,普通股股利应在下列( )之后支付。 A、弥补亏损 B、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C、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D、提取公益金

22. 当市场利率大于债券的票面利率时,债券采用的发行方式是( )。 A、平价发行 B、溢价发行 C、折价发行 D、市价发行 23. 与债券信用等级有关的利率因素是( )。

A、通货膨胀附加率 B、到期风险附加率 C、违约风险附加率 D、纯利率

三、判断并改错

1. 公司发行股票,既可筹资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又可集中公司的控制权。( ) 2. 股票上市有利于提高股票的变现能力和降低报告成本、分散公司的风险。( ) 3. 按投资主体不同,股票可分为优先股和普通股。( ) 4. 公司累计发行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35%( ) 5. 在通货膨胀时期,融资租赁能给企业带来资产增值的好处。( )

6.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即使平价发行,其到期收益率与票面利率也不相等。( )

7. 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主体只限于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上市公司。一般来讲,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率要高于不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率。( )

8. 由于普通股的预期收益较高,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因而普通股筹资容易吸收资金。( )

9. 当市场利率小于债券票面利率时,债券应折价发行。( )

10.一般而言,浮动利率债券可以减少投资人的利率风险,但是当市场利率下降时,这样的债券一般对投资者不利。( )

11.公司发放股票股利,不仅可能引起资产增加,而且可能引起股东权益内部结构的变化。( ) 12.信贷额度是银行不具有法律义务地承诺提供不超过某一最高限额的贷款协定;而周转信贷协定则是银行具有法律义务地承诺提供不超过某一最高限额的贷款协定。( )

四、回答问题

1. 公司通过普通股筹资有何优点? 2. 融资租赁筹资方式的优点有哪些? 3. 股票上市的好处。 4. 简述优先股筹资的优点。

5. 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股票上市有何有利之处? 6. 融资租赁有何特点? 7. 普通股筹资的优点。

8. 公司债券筹资的优点。

9. 试述长期银行借款筹资有何优缺点? 10. 企业申请长期贷款一般应具备哪些条件? 五、计算

1. 某公司2002年7月1日计划发行债券,每张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为3%,5年期,每年6月30日付息,到期一次还本。 要求:

(1)若该债券平价发行,则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是多少?

(2)若2002年7月1日的市场利率为2%,则该债券的发行价格多少比较合适?

(3)若2002年7月1日的发行的价格为940元,则此时购买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为多少? (4)若你所期望的投资报酬率为8%,若2003年7月1日该债券的市价为900元,问你是否 购买?

第八章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融资租赁:是由租赁公司(出租人)按承租人的要求出资购买设备,在较长的合同期内提供承租人使用的信用业务。它是以融通资金为目的的租赁。

2. 经营性租赁是指承租人为取得资产使用权而向出租人租用租赁物,出租人提供与租赁有关的服务。

3. 借款租赁是出租人先向贷款人借入一笔长期借款(一般是租赁物价值的60%~80%),然后再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租赁给承租人。

4. 可转换优先股是指股票持有者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把优先股股票转换成普通股股票或公司债券的优先股股票。 5. 可转换债券是指在发行时标明发行价格、利率、偿还和转换期限,持有人有权到期兑现或按规定的期限和价格转换为普通股票的债务性证券。

6. 附认股权债券是附带允许持券人按特定价格认购公司普通股权利的债券

融资租赁是由租赁公司按承租人的要求购买设备,在较长的合同期内提供承租人使用的信用业务。它是以融通资金为目的,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筹资方式。

7. 返回租赁是承租人将其拥有主权的资产出售给出租人,然后又向出租人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回该项资产并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租赁行为。

二、单项选择

1.C 2.B 3.C 4.A 5.A 6.B 7.D 8.C 9.C 10.C 11.D 12.A 13.C 14.C 15. D 16.B 17.B 18.A 19.C 20.B 21.C 22.C 23.D

三、判断并改错

1. × 公司发行股票,既可筹资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但是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 2. × 股票上市有利于提高股票的变现能力和分散公司的风险,但是提高了报告成本。 3. × 按权利与义务不同,股票可分为优先股和普通股。 4. × 公司累计发行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

5. × 在通货膨胀时期,融资租赁不能给企业带来资产增值的好处。因为融资租赁资产所有权归出租方所有。 6. 对

7. 错; 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主体只限于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上市公司。一般来讲,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率要低于不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率。

8. 对

9. 错;当市场利率小于债券票面利率时,债券应溢价发行。 10. 对

11. 错;公司发放股票股利,不会引起资产增加,但会引起股东权益内部结构的变化。 12. 对

四、回答问题

1.公司通过普通股筹资有何优点?

(1)普通股股本是公司永久性资本,没有偿还期,公司可以长期的使用。 (2)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公司的财务压力可以大大的降低了。 (3)公司的筹资风险也相应降低。

(4)增强公司的资金实力,有利于公司的再筹资。

(5)比较容易吸引资金,在通货膨胀时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 2.融资租赁筹资方式的优点有哪些? (1)可以提供广阔的筹资来源 (2)可以转嫁所有权风险 (3)可以保存承租方的偿债能力 (4)可以避免债务上的限制性契约条款 (5)可以享受较多的税收优惠 3.股票上市的好处。 (1)提高公司知名度 (2)可分散公司的风险 (3)便于确定公司的价值 (4)有利于公司再度筹资 (5)提高股票的变现能力 4.简述优先股筹资的优点。 (1)资金没有偿还期 (2)不会分散公司控制权

(3)增强公司的资金实力,有利于举债筹资 (4)可使普通股股东获得财务杠杆收益 (5)可以形成灵活的资本结构 5. (1)提高股票的变现能力。 (2)有利于再度筹资。 (3)可分散公司风险。 (4)便于确定公司价值。 (5)提高公司知名度。

6.(1)融资租赁的主要目的是融通资金; (2)融资租赁是一种不可解约的租赁; (3)融资租赁租赁期较长;

(4)承租期间承租人负责租赁物的维修保养,并定期支付租金; (5)租赁期满,承租人对租赁物可选择留购、续租、退还。 7. 普通股筹资的优点。

(1)普通股股本是公司永久性资本,没有偿还期,公司可以长期的使用。 (2)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公司的财务压力可以大大的降低了。 (3)公司的筹资风险也相应降低。

(4)增强公司的资金实力,有利于公司的再筹资。

(5)比较容易吸引资金,在通货膨胀时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 8.公司债券筹资的优点(与股票筹资相比较) (1)资金成本较低 (2)不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 (3)可使股东获得财务杠杆效益 (4)便于调整资金结构 9. 长期借款筹资的优缺点:

(1) 长期借款筹资速度快 (2) 长期借款筹资弹性大; (3) 长期借款筹资资金成本较低;

(4) 长期借款筹资有利于股东保持其控制权; (5) 长期借款筹资可使股东获得财务杠杆利益; (6) 筹资风险较大; (7) 借款企业受较多限制; (8) 筹资数量有限。

10. (1)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有法人资格。

(2)经营方向和业务范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借款用途属于银行贷款办法规定的范围。 (3)借款企业具有一定的物资和财产保证,担保单位具有相应的经济实力。 (4)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

(5)财务核算制度健全,资金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 (6)在银行设有账户,办理结算。

五、计算题

1. (1)到期收益率=3% (2)发行价格=1047元 (3)到期收益率=4.33%

(4)2003年7月1日该债券的价值=834.39元<900元 , 故不购买。

第九章 短期筹资

一、名词解释 1. 商业信用 2. 置存成本 3. 信用政策 4. 信用标准 5. “五C”系统

二、单项选择

1. 公司赊购商品一批,价值为10000万元,(付款条件是2/10,n/30)如果一年以360天计算,则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为( )。

A 34.23% B 36.73% C 31.24% D 26.43%

2. 具有简便易行、筹资成本较低、筹资弹性较大、限制性条件较少等优点的筹资方式是( )。 A 长期借款 B 长期债券 C 商业信用 D 优先股 3. 现金折扣是指( )。

A、商业折扣 B、价格折扣

C、鼓励客户多买给予的优惠 D、鼓励客户提前付款而给予的优惠

4. 信用标准通常用( )来衡量。

A、预期的坏账损失率 B、应收账款周转率 C、未来收益率 D、未来损失率 5. 企业短期筹资方式有( )。 A 商业信用 B 发行债券 C 发行股票 D融资租赁

6. 下列各项中,属于商业信用的筹资方式的是( ) A、应付工资 B、应交税金 C、应付股利 D、预收帐款 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商业信用的是( )。

A、应付工资 B、应付帐款 C、应付票据 D、预收货款 8. 企业在制定信用标准时不予考虑的因素是()。

A、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 B、企业自身的资信程度 C、客户的资信程度 D、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

9. 公司拟筹集能够长期使用、筹资风险相对较小且易取得的资金,以下融资方式较适合的是( )。 A、发行普通股 B、银行借款 C、商业信用 D、发行长期债券

10. 企业在进行应收账款管理时,除须合理确定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外,还要合理确定( )。 A、信用期限 B、现金折扣期限 C、现金折扣比率 D、收账政策

11. 某企业规定的信用条件是“3/10,1/20,n/30”,一客户从该企业购入原价为10000元的原材料,并于第18天付款,则该客户实际支付的货款为( ).

A、9700元 B、9900元

C、10000元 D、9000元

12. 非贴现评价指标与贴现评价指标是按照( )的标准进行分类而得出的指标类型。 A、 指标计算的难易程度 B、 指标的性质不同

C、 指标计算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D、 指标的数量特征

三、判断并改错

1. 一旦企业将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处理后,就放弃了该项应收账款的索取权。( ) 2. 帐龄分析可以向经理人员显示各顾客的欠款余额和偿还欠款的可能时间。( ) 3.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顾客是否按期付款,并不构成应收帐款的成本。( )

4. 现金折扣是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多买商品而给予的价格优惠,每次购买的数量越多,价格也就越便宜。( )

5. 利用商业信用筹资,与利用银行借款筹资不同,前者总是不需负担资金成本,而后者则需支付利息。( )

6. 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与折扣百分比呈反比,与信用期呈正比。( )

四、回答问题

1. 简述商业信用及其形式

2. 与长期负债筹资相比,短期负债筹资有何特点? 3. 企业发生了应收帐款后应做哪些工作? 4. 企业持有短期有价证券的原因

五、计算

1. 某公司资金成本率为10%。现采用30天按发票金额付款的信用政策,销售收入为72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70%,平均收现期为40天,坏帐损失为1%。公司为了加速帐款回收和扩大销售收入以充分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准备将信用政策调整为“ 2/20,1/30,N/40” 。预计调整后销售收入将增加10%, 销售增加部分的收帐费用和坏帐损失分别占其收入的2%、2.5%。全部销售的平均收现期将缩短5天,有50%的客户在20天内付款,有30%的客户在30天内付款 。

要求: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公司应否改变信用政策 。

2. 企业预计全年现金需要总量为36万元,短期有价证券年利率为10%,一次交易成本为125元,要求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最低总成本、全年最佳变现次数以及置存成本和交易成本。

3. 某企业拟采购一批商品,供应商报价如下:(1)立即付款,价格为9630元;(2)30天内付款,价格为9750元;(3)31天至60天内付款,价格为9870元;(4)61天至90天内付款,价格为10000元。假设企业资金不足,可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银行短期借款利率为10%,每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1)分别计算折扣百分比及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 (2)该企业应选择哪种付款方式。

4. 某公司预测的年度赊销收入为5 000万元,信用条件为(N/30),变动成本率为70%.资金成本率为10%。该公司为扩大销售,拟定了A、B两个信用条件方案。

A方案: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60),预计坏账损失率为4%,收账费用80万元。

B方案:将信用条件改为(2/10、1/20、N/60),估计约有70%的客户(按赊销额计算)会利用2%的现金折扣,10%的客户会利用1%的现金折扣,坏账损失率为3%,收账费用60万元。 以上两方案均能使销售收入增长10%,确定该企业应选择何种信用条件方案。

5. 某公司资金成本为10%。现采用30天按发票金额付款的信用政策,销售收入为72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70%,平均收现期为40天,坏帐损失率为1%。公司为了加速帐款回收和扩大销售收入以充分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准备将信用政策调整为“2/20,1/30, N/40” 。 预计调整后销售收入将增加10%,销售增加部分的收帐费用和坏帐损失分别占其收入的 2%和2.5%。调整后全部销售收入的平均收现期将缩短10天,且有50%的客户在20天内付款,有30%的客户在30天内付款 。

要求:根据计算结果说明该公司应否改变信用政策。

六、综合分析

1. 某企业2001年的销售收人为40,000元,全部为赊销。该企业2001年的变动成本率为70%,固定成本为2000元,销售利润6000元。该企业准备在2002年调整信用政策,在假设企业成本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查研究,制定了甲、乙两种方案,两方案的资料如下:

项 目 信用期限 现金折扣 赊销收入 平均收账期 资金成本率 取得现金折扣比率 坏账损失率 2001年资料 20天 40000 30天 10% 6% 甲方案 30天 “2/10,n/30” 54000 20天 10% 40% 3% 乙方案 40天 “2.5/10,n/40” 63000 24天 10% 50% 2% 要求:计算各项信用政策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并作出信用政策方案的决策。

第九章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商业信用:商品交易中的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所形成的借贷关系,是企业之间的一种直接信用关系。它包括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及预收帐款等。

2. 置存成本:企业存有现金,就会丧失将这些现金投资于其他方面而产生的收益如丧失投资于短期有价证券上的利息收入,这种丧失的收益称为企业持有现金的置存成本。

3.信用政策是指企业利用商业信用的一系列策略,包括信用期限、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

4. 信用标准是指顾客获得企业的交易信用所应具备的条件。如果顾客达不到信用标准,便不能享受企业的信用或只能享受较低的信用优惠。

5. 是指对客户信用品质的评估,这五个方面是: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

二、单项选择

1.B 2.C 3. D 4.A 5.A 6.D 7.A 8.B 9.D 10.D 11.B 12.C

三、判断并改错 1. ×

企业将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处理后,该项应收账款的索取权仍然存在

2. × 帐龄分析可以向经理人员显示各顾客的欠款余额,但是不能分析出欠款偿还的可能时间。

3. ×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顾客是否按期付款,构成应收帐款的成本。因为应收帐款是企业的一项资金占用,是有代价的。

4. 错; 现金折扣是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尽早付款而给予的付款金额的优惠。

5. 错; 利用商业信用筹资,与利用银行借款筹资不同,前者在没有现金折扣或使用不带息票据时不需负担成本,而后者则需支付利息。

6. 错;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与折扣百分比呈正比,与信用期呈反比。

四、回答问题

1. 简述商业信用及其形式

商业信用是指商品交易中的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所形成的企业之间的一种直接信用行为。(它包括 (1)应付帐款 (2)应付票据 (3)票据贴现 (4)预收货款

2. (1)筹资速度快且具有灵活性。 (2)资金成本较低。 (3)筹资风险较大。

(4)可以弥补企业资金的暂时不足。 (5)便于企业资金结构的灵活组合。 4. 企业发生了应收帐款后应做哪些工作?

(1)编制帐龄分析表:了解企业的应收帐款有多少还在信用期内,比重占多少?有多少应收帐款已超过了信用期,比重占多少?

(2)坏帐损失的事先准备:对于可能发生的坏帐损失作事先的准备,按规定提取坏帐准备金,计入管理费用。 (3)实施收帐政策:对于过期长短不等的应收帐款,企业实施不同的收帐政策。如过期很短的顾客,应不予过多地打扰,以免将来失去这一市场;对于过期较短的顾客,应打电话催款等等。 5. 企业持有短期有价证券的原因。

(1)作为现金的替代品,企业现金不足时,可以将短期有价证券出售变成现金,以满足交易性的需要。

(2)作为短期投资,企业持有现金虽然能增强流通性,但是获利能力差,当企业有多余的现金时就可以购入短期有价证券,以获取较高的收益。 五、计算

1. (1)收益增加=720*10%*(1-70%)=21.6万元 (2)收入增加使资金占用机会成本增加

=[720*(1+10%)*70%*35/360-720*70%*40/360]*10%=-0.21万元 (3)增加的收帐费用=720*10%*2%=1.44万元 (4)增加的坏帐损失=720*10%*2.5%=1.8万元 (5)增加的现金折扣

=720*(1+10%)*50%*2%+720*(1+10%)*30%*1%=10.296万元 (6)增加的各项费用合计=-2.1+1.44+1.8+10.296=13.326万元 (7)改变信用政策的净损益=21.6-13.326=8.274万元>0

故应改变信用政策。

2. 最佳现金持有量=

2?360000?125?30000元

10%最低总成本=

2?360000?125?10%?3000元

全年最佳变现次数=360000/30000=12次

30000?10%?1500元 2360000交易成本=?125?1500元

30000置存成本=

3.(1)立即付款,折扣率=3.7%,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15.37% (2)30天付款,折扣率=2.5%,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15.38% (3)60天付款,折扣率=1.3%,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15.81%

(4)最有利的是第60天付款,价格为9870元。若该企业资金不足,可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接受折扣。

4. 项 目 A(N/60) B(2/10、1/20、N/60) 年赊销额 5500 5500 现金折扣 82.5 年赊销净额 5500 5417.4 变动成本 3850 3850 信用成本前收益 1650 1567.5 平均收账期 60 21 应收账款周转率 6 17.14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916.67 316.07 维持赊销所需资金 641.67 221.25 机会成本 64.17 22.13 收账费用 80 60 坏账损失 220 165 信用成本后收益 1285.8 1320.373 应选择方案B 5. 收益增加=21.6万元

资金的机会成本增加= -0.98万元 收账费用增加=1.44万元 坏账损失增加=1.8万元 增加的现金折扣=10.296万元 增加的各项费用合计=12.556万元

改变信用政策的净损益=21.6-12.556=9.044万元>0 故应改变信用政策。

六、综合分析

1.(l)销售增加对利润的影响:

甲方案:(54,000-40,000)* (1-70%)=4200(元) 乙方案:(63,000-40,000)*(1-70%)=6900(元) (2)机会成本:

原方案:40,000 * 70%/(360 / 30) * 10%=233(元) 甲方案:54,000 * 70%/(360/20)* 10%=210(元) 乙方案:63,000 * 70%/(360/ 24)* 10%=294(元) 机会成本增加

甲方案:210- 233=- 23(元) 乙方案:294-233 = 61(元) (3)现金折扣成本:

甲方案:54,000 * 40% * 2%= 432元) 乙方案:63,000 * 50%* 2.5%=787.5(元) (4)坏账损失:

原方案:40000*6%= 2400(元) 甲方案:54000 *3%=1620(元) 乙方案:63000 * 2%=l260(元) 坏账损失减少

甲方案:24OO-l620=780元) 乙方案:2400- l260= l140(元) (5)对企业的利润总额的影响:

甲方案:4200-(- 23)- 432+ 780= 4571(元) 乙方案:6900- 61- 787.5十114O二 7191.5(元) 结论:应选择乙方案。

第十章 项目投资决策

一、名词解释 1. 现金流量 二、单项选择

1. 某投资方案贴现率为16%时,净现值为12.3,贴现率为18%时,净现值为-47.7,该方案净现值为0时的报酬率为( )。

A 16% B 16.41% C 17.88% D 18%

2. 企业计划年度预计的资产总额为180万元,负债总额为100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0万元;企业的税前利润为l00万元,留存收益比率为50%,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则企业计划年度需对外筹资的规模为( )。 A、5万元 B、40万元

C、0 D、35万元

3. 净现值法是考虑了时间价值因素计算投资收益的一种方法,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 )。 A、 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 B、 每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减原始投资额现值 C、 每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

D、 每年净现金流量之和的现值减原始投资额现值 4. 现金预算属于( )。

A、特种决策预算 B、日常业务预算 C、财务预算 D、弹性预算

5. 企业在选择投资方案时,如果没有资金限量的情况下,应该选择( )。 A、内部报酬率最高的投资项目 B、净现值最大的投资项目 C、净现值率最高的投资项目 D、投资利润率最大的投资项目

6. 某企业预测期计划销售收入为400万元,基年实际销售收入为300万元,基年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为60万元,其中6万元为不合理占用额,计划期流动资金加速周转10%,则预测期流动资金需要量为( )。 A 64.8万元 B 130万元 C 72万元 D 100万元

7. 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投资决策的分析评价方法有( )。 A 投资回收期法 B 平均投资报酬率法 C 净现值法 D 会计收益率法

8. 特定方案的机会成本是指( )。

A、未来可能发生的实际支出 B、将来要支付的一笔费用 C、实施该方案发生的实际支出 D、实施该方案失去的收益

10. 折旧具有减少所得税的作用,由于计提折旧而减少的所得税可用( )计算。 A、折旧额*所得税税率 B、折旧额*(1-所得税税率) C、(付现成本+折旧额)*所得税税率 D、(付现成本+折旧额)*(1-所得税税率)

11. 甲和乙两个投资方案的现值指数均大于1,且甲方案现值指数大于乙方案现值指数,则存在以下结果( )。10

A、 甲方案净现值大于乙方案净现值 B、甲方案净现值小于乙方案净现值 C、 甲方案净现值等于乙方案净现值 D、以上三种均有可能

12. ( )适用于原始投资额不同,特别是项目计算期不同的多方案比较决策。 A、净现值法 B、年等额净回收额法 C、内部报酬率法 D、现值指数法

13. 在测算投资项目的内部收益率(IRR)时,如果设定的贴现率(i)使得计算出来的净现值大于零,说明( ),应继续测算。

A、IRR>i B、IRR>0 C、IRR

三、判断并改错

1. 两个投资决策方案,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选择净现值大的。( ) 2. 订货提前期会影响到经济订货量的大小和年订货次数的多少。( ) 3. 投资项目的净现值越大,方案越好。( )

4. 由于长期投资涉及的时间长、风险大,因此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应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

( )

5. 若A方案的净现值大于B方案的净现值,则必有A方案的现值指数大于B方案的现值指数。( )

四、回答问题

1. 投资决策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2. 为什么在长期投资决策中使用的是现金净流量而不是净利润? 3. 投资决策中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有何关系? 4. 项目投资决策的动态评价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五、计算

1. 企业拟筹资500万元投资一个项目,有两个筹资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发行普通股股票300万元,每股发行价20元,共15万股,筹资费率为4%,第一年年末每股股利为2.5元,预计股利的年增长率为5%;银行借款200万元,利率为6%,筹资费率为0.1%。

乙方案:发行5年期的债券400万元,面值发行,票面利率为8%,筹资费率为3%,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银行借款100万元,利率5%,筹资费率为0.1% 企业所得税率为33%。

要求计算甲乙两方案的综合资金成本率并选择方案。

2. 某投资项目,投资总额为6000万元,其中5400万元用于购置设备,600万元用于流动资金投资。预计该项目可使企业销售收入增加,第一年为2000 万元;第二年为3000万元;第三年为5000万元。第三年末项目结束,第四年末收回流动资金600万元。假设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固定资产按三年,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并不计残值,企业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0%。试计算:各年的税后现金净流量;该投资项目的净现值;该投资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判断该项目是否可行?

3. 某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如下所示。(单位:元)

月份 1 2 3 4

4. 某公司准备对原有旧设备进行更新,旧设备的购置成本为18万元,已使用5年,还可继续使用5年,旧设备使用期满后无残值。现在变卖可得价款4万元,使用该设备每年可获收入22万元,每年付现成本14万元。新设备购置成本为26万元,寿命期为5年,期满后有残值5万元,使用新设备后,每年的收入比旧设备可增加14万元,付现成本增加6万元,新旧设备均按直线法提取折旧。该公司的资金成本为10%,所得税税率为33%。 要求:作出该公司是否更新设备的决策。

5. 某投资方案贴现率为16%时,净现值为6.12,贴现率为18%时,净现值为-3.17,要求计算该方案净现值为0时的报酬率。

6. 某公司考虑用一台新设备代替旧设备,以减少成本。旧设备的原值为40万元,已使用5年,估计还可使用5年,如果现在销售可得价款10万元。使用旧设备每年的运行成本是3万元,旧设备的残值为5000元。新设备的购置价款为50万元,估计可使用10年,每年的运行成本是1万元,新设备残值为5万元。假设新旧设备同样满足公司的生产经营需要,公司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10%。 要求:根据计算作出该公司是否应该进行设备更新的决策

每月销售数量(件) 220 240 260 300 总固定成本 80000 80000 80000 80000 息税前利润 ( ) 16000 ( ) ( ) 假设单位变动成本不会随着销售量变动而变动,试计算表中空格内的息税前利润。

7. 投资项目需要投资总额6000万元,其中5400万元用于购置固定资产,600万元用于流动资金,预期该项目可使企业税前现金流量增加。第一年为1500万元,第二年为1800万元,第三年为2000万元,第四年为2000万元,第五年为1600万元,第五年末项目结束, 收回流动资金600万元。假设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固定资产按5年直线法折旧并不计残值,企业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0 %。要求 :计算该项目每年税后现金流量并作出是否投资决策。

8. 企业计划用新设备替换现有旧设备。旧设备预计还可使用5年,目前变价收入6000

元。新设备投资额为150000元,预计使用5年。至第5年末,新、旧设备的预计残值相等。使用新设备可使企业在未来5年内每年增加营业收入16000元,降低经营成本9000元。该企业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所得税税率为33%。 要求:(1)计算使用新设备比使用旧设备增加的净现金流量。 (2)计算该方案的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

(3)若设定折现率分别为8%和10%,确定应否用新设备替换现有旧设备。

9. 某人有资金50万元,现有A、B、C三个项目可供投资。假设三个项目的风险大小不相同,经测算:标准离差率分别为0.2、0.7、0.5,无风险报酬率为3%,风险报酬系数均为0.1。 投资A项目:十年中每年年未可收回现金10万元;

投资B项目:于第4年至第十年每年年未可收回现金15万元; 投资C项目:十年后可一次性收回现金110万元。 要求:试比较A、B、C项目,并作出选择。

10. 某公司准备以15%的贷款利率借入资金100万元投资购买一台先进设备。设备的使用寿命为5年,期满无残值,使用期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公司预计设备投入使用后每年可以获得税前净现金流量40万元。如果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30%,试计算这一投资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及净现值,并作出项目是否行的决策。

六、综合分析

1. 某公司准备以年利率10%借款购人一台新的先进设备,以扩大生产规模并提高生产效率。现有A、B两个方案可供选择:A方案需要投资10,000元,设备的使用寿命期为5年,采用直线法折旧,5年后无残值。设备建设期为零,投产后经营期每年增加销售收入6,000元,同时增加经营成本2,000元。B方案需要投资12,000元,并增加流动资金3,000元,于设备建设期起点一次投入,建设期为零。设备采用直线法折旧,使用寿命期为5年,5年后有残值2,000元。设备投产经营后,经营期每年增加销售收人8,000元,同时使经营成本也增加,第一年为3,000元,以后随设备磨损陈旧逐年增长400元。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收回。假设公司所得税税率为40%,试分别采用净现金流量法、回收期法、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比较分析A、B两个方案并作出选择。

第十章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进行实物性项目投资时,从项目筹建、设计、施工、正式投产、完工交付使用直至项目报废为止整个期间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数量。 二、单项选择

1.B 2.A 3.B 4.C 5.B 6.A 7.C 8.D 9.A 10.D 11.B 12.A

三、判断并改错

1. × 两个投资决策方案,在资本不限量的情况下,都选择净现值大的方案为最佳方案。

2. × 订货提前期不会影响到经济订货量的大小和年订货次数的多少。仅仅是把订货的时间提前了。 3. × 在资本不限量的情况下,投资项目的净现值越大,方案越好。

4. 对

5. 错;若A方案的净现值大于B方案的净现值,则A方案的现值指数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B方案的现值指数。

四、回答问题

1. 投资决策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投资决策的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评价方法如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另一类是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评价方法如投资回收期法和平均投资报酬率法。 第一类方法是投资决策的主要方法,而另一类是辅助方法

2. (1)整个投资有效年限内,净利润总计与现金净流量总计是相等的。所以,现金净流量可以取代利润作为评价净收益的指标。

(2)利润在各年的分布受折旧方法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而现金流量的分布不受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3)在投资分析中,现金流动状况比盈亏状况更重要。

3.(1)现金净流量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进行计算的项目现金流; (2)净利润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计算的一定时期的财务成果; (3)在整个投资有效年限内,现金净流量总计与净利润总计是相等的; (4)投资项目每年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关系是: 现金净流量=净利润+折旧费

4.(1)净现值法。为绝对数指标,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比较常用的方法;但不能从动态角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

(2)现值指数法。为相对数指标,反映单位投资的收益水平,便于方案之间比较。

(3)内部报酬率法。能够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但计算比较麻烦。 五、计算

1. 甲方案综合资金成本率

={(300/500)×[2.5/10(1-4%)+5%]}+{(200/500)×[6%(1-33%)/(1-0.1%)]} =10.81%+1.61% =12.42% 乙方案综合资金成本

={(400/500)×[8%(1-33%)/(1-3%)]}+ {(100/500)×[5%(1-33%)/(1-0.1%)]} =4.42%+0.67%=5.09% 应该选择乙方案。

2. (1)税后现金流量为:

单位:万元

年数 税前现金流量 折旧增加 利润增加 税后利润 税后现金流量 累计现金流量 0 -6000 -6000 -6000 1 2000 1800 200 134 1934 -4066 2 3000 1800 1200 804 2604 -1462 3 5000 1800 3200 2144 3944 2482 4 600 600

(2)净现值= - 6000+1936/(1+10%)+2604/(1+10%)^2 +3944/(1+10%)^3+600/(1+10%)^4=1285.06万元

(3)投资回收期=2.37年

(4)因为该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故项目可行。

3. 2月份的经营杠杆系数=(80,000+16,000)/16,000=6 l月份相对于2月份销售数量的下降率=(240-220)/240* 100%)=8.33% l月份的息税前利润= 16,000*(l- 8.33%* 6)= 8000(元)

3月份相对于2月份销售数量的上升率=(260- 240)/240* 100%= 8.33% 3月份的息税前利润=16,000*(1+8.33%* 6)=24,000(元)

4月份相对于2月份销售数量的上升率=(300- 240)/240 * 100%= 25% 4月份的息税前利润=16,000*(1+25%*6)=40,000(元)

4. 计算新旧设备现金流量的差量:

销售收入增加=14万元 付现成本增加=6万元 折旧增加=2.4万元 税后利润增加=3.752万元 税后现金流量增加=6.152万元 投资额增加=22万元 新旧设备差量现金流量的净现值为: △NPV=-22+6.152*(P/A,10%,5)+5*(P/A,10%,5) =4.43(万元)>0 故应更新设备。

5. 该方案净现值为0时的报酬率也是内涵报酬率用R表示 10 16% 6.12 R x 0 6.12

18% 2% -3.17 6.12+3.17(4分) x/2%=6.12/(6.12+3.17) x=1.32% R=16%+1.32%=17.32%

6. 计算新旧设备现金流量的差量:

销售收入增加=14万元 付现成本增加=6万元 折旧增加=2.4万元 税后利润增加=3.752万元 税后现金流量增加=6.152万元 投资额增加=22万元 新旧设备差量现金流量的净现值为: △NPV=-22+6.152*(P/A,10%,5)+5*(P/A,10%,5) =4.43(万元)>0 故应更新设备。

7. 旧设备的年平均成本

=10*(A/P,10%,5) + 3 -0.5*(A/F,10%,5) =5.56(万元) 新设备的年平均成本

=50*(A/P,10%,10) + 1 -5*(A/F,10%,10) =8.82(万元)

由于旧设备的年平均成本小于新设备的年平均成本,故不应进行设备更新。 年份 0 1 2 3 4 5 税前现金流量 折旧 利润 所得税 税后利润 税后现金流量 - 6000 1500 1080 420 138.6 281.4 1361.4 1800 1080 720 237.6 482.4 1562.4 2000 1080 920 303.6 616.4 1696.4 2000 1080 920 303.6 616.4 1696.4 1600 1080 520 171.6 348.4 2028.4 该项目的净现值=221.55万元>0,故应接受该项目。

8. (1)△年折旧=(150000-60000)/5=18000(元);

△ 投资=150000-60000=90O00(元);

△年NCF=(16000+9000-18000)(1-33%)+18000=22690(元)。 (2)(P/A,△IRR,5)=90000/22690=3.9665 采用插值法计算得:△IRR=8.25%

(3)△IRR大于8%,应以新设备替换旧设备;

△IRR小于10%,应继续使用旧设备。

9. K(A)=5%

K(B)=10% K(C)=8%

NPV(A)=27.2173万元 NPV(B)=4.8654万元 NPV(C)=0.95万元

NPV(A)>NPV(B)>NPV(C) , 故应选择A项目.

六、综合分析

1.(1)计算净现金流量

A方案经营期每年折旧额=10000/5=2000(元)

B方案经营期每年折旧额=(12000-2000)/5=2000(元) A、B两个方案经营期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列表计算如下: 方案 年份 销售收入 经营成本 折旧 经营利润 所得税 净利润 设备残值 流动资金回收 净现金流量 A方案 6000 2000 2000 2000 800 1200 3200 1 8000 3000 2000 1200 1800 3800 2 8000 3400 2000 1040 1560 3560 B方案 3 4 8000 8000 3800 4200 2000 2000 880 720 1320 1080 3320 30 3080 5 8000 4600 2000 560 840 2000 3000 7840 (2)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 A方案投资回收期=3.125年 B方案投资回收期=4.16年 (3)计算净现值:

NPV(A)=2131(元) NPV(B)=862(元) (4)计算内部收益率: IRR(A)=18.03% IRR(B)=12%

(5)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应选择A方案。

10. 每年折旧= 100 / 5= 20(万元) 每年税前利润=销售收入一经营成本一折旧 =税前净现金流量一折旧

=40 – 20=20(万元) 每年税后利润=20*(1-30%)=14(万元) 每年净现金流量=税后利润十折旧

= 14+20= 34(万元) 投资回收期=100/34=2.94(年) 计算投资项目的净现值:

投资项目净现值= 34*(P/A,15%,5)- 100 = 34* 3.352 – 100= 13.97(万元) 由于项目净现值>0,故该项目可行。

第十一章 流动资产管理

一、名词解释 1. 信用条件 2. 最佳现金持有量 3. 收账政策

二、单项选择

1. 企业考虑订货提前期不会影响到( )的变动。 A 经济订货量 B 年采购次数 C 年需求量 D 以上都对

2. 企业制定收帐政策时,要在收帐费用和( )之间作出权衡。 A 所减少的坏帐损失和机会成本 B 所减少的坏帐损失和增加的机会成本 C 所增加的坏帐损失和减少的机会成本 D 所增加的坏帐损失和机会成本

3. 存货模式中的持有货币资金的置存成本是一种( )。 A实际成本 B 虚拟成本 C理论成本 D 机会成本

4. 具有简便易行、筹资成本较低、筹资弹性较大、限制性条件较少等优点的筹资方式是(A 长期借款 B 长期债券 C 商业信用 D 优先股

5. 企业考虑订货提前期会影响到( )的变动。 A 经济订货量 B 年采购次数 C 年需求量 D 订货时间

6. 企业制定收帐政策时,要在收帐费用和( )之间作出权衡。 A 所减少的坏帐损失和机会成本

。 ) B 所减少的坏帐损失和增加的机会成本 C 所增加的坏帐损失和减少的机会成本 D 所增加的坏帐损失和机会成本

7. 企业上年销售收入为400万元,销售资金率为25%,计划年度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10%,要求流动资金加速周转10%,则计划年度流动资金需要量为( )。

A 110万元 B 100万元 C 99万元 D 90万元

8. 某企业年现金需要总量为360000元,短期有价证券年利率为10%,一次交易成本为125元,则最佳变现次数为( )次。

A 12 B 15 C 10 D 24

9.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信用条件的是( )。 A、现金折扣 B、数量折扣 C、信用期限 D、折扣期限 10. 坏账损失和收账费用是( )需要考虑的因素。 A、制定收账政策 B、制定信用政策 C、制定信用标准 D、制定信用条件

11. 下列各项中会使企业实际变现能力大于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能力的是( ) A、存在将很快变现的存货 B、为别的企业提供信用担保 C、未使用的银行贷款限额 D、存在或有负债及未决诉讼案件

12. 企业预计全年现金需要总量为36万元,短期有价证券年利率为10%,一次交易成本为125元,要求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为( )万元。

A 4 B 3 C 2 D 1 13. 根据上题资料计算最低总成本为( )元 A 1500 B 4000 C 30000 D 3000 14. 根据上题资料计算交易成本为( )元 A 750 B 2000 C 15000 D 1500

15. 某企业预测期计划销售收入为500万元,基年实际销售收入为400万元,基年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为160万元,其中60万元为不合理占用额,计划期流动资金加速周转10%,则预测期流动资金需要量为( )。 A 180万元 B 125万元 C 72万元 D 112.5万元 16. 企业为了存储存货而发生的成本有( )。 A 订货变动成本 B订货固定成本 C 缺货成本 D 储存成本

1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应收账款成本的是( )。(11) A、机会成本 B、短缺成本 18. 某企业将积压的存货若干转为损失,将会( )。(11) A、降低速动比率 B、增加营运资金

C、降低流动比率 D、降低流动比率也降低速动比率 19. 下列有关企业现金流转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 现金流转不平衡的内部原因包括企业盈利、亏损或扩充三个方面 B 现金流转不平衡的外部原因有市场变化、经济兴衰、企业间竟争等 C 任何欲迅速扩大经营规模的企业都会面临相当严重的现金短缺问题 D 盈利企业在迅速扩大经营规模时不可能面临相当严重的现金短缺问题

三、判断并改错

1. 企业持有的现金总额可以小于各种动机所需现金余额之和,且各种动机所需保持的现金也不必均为货币形态。

( )

2. 收账费用与坏账之间呈反向变动的关系,发生的收账费用越多,坏账损失就越小。因此,企业应不断增加收账费用,以便使坏账损失降低到最小。( )

3. 企业持有现金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满足交易性、投机性和收益性需要。( )

四、回答问题

1. 试述现金收支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 2. 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

3. 什么是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过高或过低意味着什么? 4. 影响企业现金余额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五、计算

1. 该公司的新项目所需的A材料可以外购,也可以自制。材料的全年需求量为3600件,储存变动成本为材料价值的20%,如果外购,单价为4元,一次订货成本为10元;如果自制,其单位成本为3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600元,每日产量50件,每日平均需求量为10件。要求计算外购的相关成本、自制的相关成本和选择方案。

2. 某企业年现金需要总量为360000元,短期有价证券年利率为10%,一次交易成本为125元,要求计算:1)最佳现金持有量; 2)最佳变现次数; 3)变现一次所需天数; 4)在最佳现金持有量条件下的置存成本及交易成本; 5)最低总成本。

3. 企业每月货币资金需要量为40000元,每次变现的成本为30元,有价证券的月利率为0.6%,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计算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有价证券转换为货币资金的交易次数及交易一次所需天数。

4. 某企业产品单价10元,单位变动成本8元,生产能力还有剩余。目前的企业年销售额240万元,应收账款周转率为6次。企业考虑放宽信用政策,使新客户的信用期延长到两个月,估计原有客户不会改变付款习惯。预计由此将使销售额增长25%,假定企业的机会成本为20%,请问该方案是否可行?

5. 某企业每年需要某材料6,000千克,该材料的单位购货成本为40元,单位存货平均年存储成本为2元,平均每次进货费用60元。要求: (1)最优经济进货批量; (2)经济进货批量的总成本; (3)经济进货批量的平均占用资金; (4)年度最佳进货批次;

6. 某工厂年耗用某种材料4900公斤,该材料成本为每公斤10元,单位年储存成本为2元,每次订货成本为16元。试求该材料的经济订货量、年最佳订货次数、经济订货量时存货的总成本及资金占用额。

7. 企业预计每年现金需要量为60万元,其现金收支较稳定,每次有价证券的变现成本为1200元,年利率为10%,要求计算(1)最佳现金持有量;(2)最佳变现次数;(3)最低总成本;(4)最佳现金持有量时的置存成本和交易成本。

8. 某企业每年需要某材料6000千克,该材料的单位标准价格为4元,单位平均年存储成本为2元,平均每次进货费用60元。要求:(1)最优经济进货批量;(2)如果供应商规定,客户每批购买量在1000千克以下时,按标准价计算;当客户每批购买量在1000千克以上至2000千克时,可享受2%的折扣;当客户每批购买量在2000千克以上时,可享受2.5%的折扣。此时的最优经济进货批量是多少?

9.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全年需用A零件6480只。该零件公司若自制,日产量48只,每只生产成本为50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300元 ,全年储存成本为 0.5元 /只。若外购,单价为50.5元,一次订货成本50元。 要求:(1)计算自制时的最佳生产批量及外购时的经济订货量。

(2)分别计算最佳生产批量及经济订货量条件下公司为获取A零件的成本,并进行外购或自制的决策。

六、综合分析

1. 企业每年耗用甲材料3600公斤,该材料单位成本为10元,单位储存成本为2元,一次订货成本为25元,单位缺货成本为4元,交货时间为10天,每日需求量为10公斤,在交货期内需求量可能会发生变化:需求量为110公斤的可能性为0.4,需求量为120公斤的可能性为0.04,需求量为130公斤的可能性为0.01,要求计算:

(1)经济订货量(2)一年采购次数(3)采购一次最低总成本(4)经济订货量占用的资金(5)没有保险储备量时的再订货点(6)最佳再订货点及最佳保险储备量。

第十一章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要求顾客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 2. 最佳现金持有量:能使总成本最低时的现金持有量。衡量方法有两种:成本分析法和存货模式 3. 收账政策是指向客户收取逾期尚未偿付的应收账款所采取的方法和程序。

二、单项选择

1.D 2.A 3.D 4.C 5.D 6.A 7.C 8. A 9.B 10.A 11.C 12.B 13.D 14.D 15.D 16.D 17.B 18.B

三、判断并改错 1. 对 2. 对

3. 错;企业持有现金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满足交易性、投机性和预防性需要。

四、回答问题

1.(1)完善现金内部控制制度,防止发生不合理的现金收支和挪用或侵占现金。 (2)加速收款。合理确定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控制现金支出。包括时间上的控制和金额上的控制,最常用的方法是推迟应付款的支付。(2分)

2. 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

(1)交易性动机:企业持有现金是为了满足交易性需要,如支付工资、交纳税金、购买原材料、设备等

(2)预防性动机:企业持有现金,以应付意外事件对现金的需求,如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难;生产事故;主要顾客不能及时付款等。

投资性动机:企业持有现金以备用于不寻常的购买机会,包括投资于股票和其他证券,或其他商品,以获取收益。

3. 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销售成本平均存货的比率。

正常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变现能力。

存货周转率过高,可能企业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存货水平太低,容易造成缺货,采购次数过于频繁,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