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 下载本文

1、按照材料采购合同、材料采购计划和设备需用计划组织各种材料和设备的进场;保证材料和设备的及时供应,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2、材料的采购要做到货比三家,择优选择供货商;及时收集有关材料信息,为工地经理的合理决策提供第一手详细材料。

3、控制各种进场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材料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技术说明书及有关检测报告;重要材料及构配件采购前要向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进行报验,待认可后方可进场;对不合格材料要及时清除出场,不得使用到工程上。

4、做好材料台帐管理,要求材料分类清晰、工程使用部位准确、进场日期明确,保证记录的准确、真实。

5、做好每月的材料汇总和材料盘点,及时、准确向工地经理和项目部提交每月的进料、消耗和存货情况。

6、对工地各单位使用材料情况进行检查,指导施工队正确合理使用材料,发现异常应及时向生产部和工地经理进行汇报。 (五)核算员

1、按照施工合同和公司与项目部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确定分包工程的价款。

2、根据工程图纸、图纸会审记录及相关定额,负责做出单位工程各分部工程的工程量、人工材料机械分析及相应部位工程价款,作为控制每月核算和向分包单位结算的目标值,根据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分析当月的工程

各项成本超支情况,分析超支原因,提出下一步需改进的措施,并向工地经理和项目经理及时进行书面汇报。

3、负责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及时办理各项工程变更、现场签证所发生的工程预算,收集工程建设期间工程所用材料、人工费等信息,根据合同及时调整工程价款,并办理有关手续。参与工程竣工结算,工程结束后应对整个项目进行成本亏盈分析,向项目部提出最终工程决算报告。

2.2 施工部署原则

本工程单体工期只有180天,中间夹杂着夏秋冬三个季节工期。为了保证基础、主体、装修均尽可能有充裕的时间施工,保证如期完成施工任务,应该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投入充足的劳力、机具设备、材料。如: (1)农忙和节假日期间,我公司将多方组织施工力量,保证在农忙及节假日期间不减员,保证出勤率。(2)在秋收期间考虑施工人员的需要,对个别困难的人员,在不影响工程进度的前提下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可以安排休假,并规定返回时间。 2.2.1 在时间上的部署原则

根据总施工进度的安排,采取科学与经验相结合的专业施工方法,在每一个施工段内可分别组织流水施工,做到施工过程中不窝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工程实施中集中技术力量、配足施工机具、劳动力、周转材料,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劳动积极因素,并采取相应经济激励措施,确保160天完成整个工程。

2.2.2 在空间上的部署原则—立体交叉施工的考虑

为了贯彻空间占满时间连续,均衡协调有节奏,力所能及留有余地的原则,保证工程按照总控计划完成,需采用主体分工种流水施工、室内外装饰及屋面工程同时进行,水电安装穿插作业。 2.2.3总施工顺序上的部署原则

因小区建筑群皆为砖混结构,每栋楼的做法基本类似。根据甲方对工程工期的要求,工程总承包总体上拟采取分区域平行施工的方式,各区域内土方工程采取流水作业,水电等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施工穿插进行。从而进行有组织、科学的施工。

2.2.4 根据基础、结构、屋面、装修、水暖气各个阶段施工不同的特点安排总体施工部署

5 ① 基础工程的施工顺序 场地平整→软弱地基处理→沉管打桩→挖土→做垫层→绑扎钢筋→支基础模板→浇基础混凝土→养护→拆基础模板→土方回填→支柱与剪力墙模板→浇筑柱与剪力墙混凝土→支梁板模板→绑扎梁板钢筋→浇筑梁板混凝土→养护→拆模板→回填土

② 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顺序 放线→绑扎柱子钢筋→支柱子模板→浇筑柱子混凝土→支梁板模板→绑扎梁板钢筋→浇筑梁板混凝土→养护→拆梁板模板→拆柱子模板

③ 屋面工程的施工顺序 屋面找平→屋面保温层→铺设防水层→轻钢屋面

④ 装饰工程的施工顺序 门窗安装→墙面抹灰→楼地面抹灰→外墙涂料、面砖→楼地面整体面层(内外墙装饰同时进行)

⑤水电气等工程的施工顺序 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先将相上下应的水管沟的垫层、管沟墙做好,然后回填土。在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时,应在砌墙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同时,预留上下水管的孔洞、电线孔槽或预埋木砖和其他预埋件。在装饰工程施工前,安设相应的各种管道和电气照明用的附墙暗管、接线盒等,水电气安装一般在楼地面抹灰前或后穿插施工。

第三章 施工准备

3.1施工现场准备

1)建立测量控制网点。按照总平面图要求布置测量点。设置永久件的经纬坐标桩及水平桩、组成测量控制网。

2)搞好“三通—平”(路通、电通、水通、平整场地)。修通场区主要运输干道。接通上地用电线路。布置生产生活供水管网和现场排水系统。按总平面确定的标高组织土方工程的挖填、找平工作等。

3)修建大型临时设施,包括各种附属加工场、仓库、食堂、宿舍、厕所、办公室以及公用设施等。

3.2技术准备

1)审查设计图纸,熟悉有关资料。检查图纸是否齐全,图纸本身有无错误和矛盾,设计内容与施工条件能否一致,各工种之间搭接配合有否问题等。同时应熟悉有关设计数据,结构特点及土层、地质、水文、工期要求等资料。

2)搜集资料,摸清情况。搜集当地的自然条件资料和技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