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下载本文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解析)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第一部分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作答在试卷上。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

一、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未来故事:太阳急速老化,人类选择比邻星系作为新家园。人类带地球逃离太阳系期间,暂居在距地面5千米的地下城,并计划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获得动力逃离太阳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电影反映了太阳与人类生存密不可分,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A. 太阳风暴 C. 煤炭形成 2. 木星

A. 一定具有生命的存在 C. 与地球体积质量相当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太阳风暴、极光现象是太阳活动造成的,AD错误;煤炭是植物的遗体化石,与太阳辐射有关,C正确。岩浆活动属于内力作用的释放,与太阳辐射无关,B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A、木星没有生命存

,A错误;

B. 比地球距中心天体近 D. 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 B. 岩浆活动 D. 极光现象

B、木星比地球距太阳远,B错误; C、木星比地球体积质量大,C错误; D、八大行星都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D正确。

故选D。 【点睛】

太阳活动与太阳辐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注意区分。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中继卫星“鹊桥”,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下图为“‘嫦娥四号’登月位置及中继卫星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月球探测器减速着陆时采用反推器,而不用降落伞主要是因为月球上 A. 无大气 C. 引力小

4. 在“嫦娥4号”之前先发射“鹊桥”的原因是 A. 月球背面光线太暗 C. 月球背面通讯不便

5. 对中继卫星传递信息产生明显干扰的是 A. 火山喷发 C. 月球自转

【答案】3. A 4. C 5. B 【解析】 【3题详解】

降落伞主要目的是利用空气的阻力减缓下落的速度。因为月球表面没有大气,近似于真空,所以不用降落伞而用反推器进行减速着陆,从而达到稳定安全着陆,A正确;地势、引力、表面温差对着陆影响不大,BCD明显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B. 太阳活动 D. 地球公转

B. 月球背面距离地球太远 D. 为“嫦娥4号”提供能源 B. 地势起伏大 D. 表面温差大

当卫星位于月球背面时,将阻挡电磁波,为了维持“嫦娥4号”与地球间的正常通讯,才先行发射了中继卫星“鹊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能够对中继星传递信息产生明显干扰的是太阳活动,B对。火山喷发、月球自转、地球公转等,不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A、C、D错。故选B。

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球圈层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为 A. 软流层

B. 地核

C. 岩石圈

D. 地幔

7. 对各圈层位置的正确描述是 A. 生物圈位于地壳内部 C. 软流层位于岩石圈内部

8. 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 岩石圈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 C. 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 【答案】6. C 7. D 8. B 【解析】 【6题详解】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A错误;地核位于地幔以下,B错误;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为岩石圈,C正确;地壳和地幔之间有莫霍界面,二者是地球的两大内部圈层,D错误。故选C。

B.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D. 大气圈的组成物质分布均匀 B. 地核位于莫霍界面以上 D. 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

【7题详解】

A、生物圈位于地壳外部,A错误;

B、地核位于莫霍界面以下,B错误; C、软流层位于岩石圈下部,C错误;

D、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D正确。 故选D

【8题详解】

A、岩石圈是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厚度不一的岩石组成,A错误; B、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B正确; C、地幔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C错误;

D、大气圈的组成物质分布不均匀,大气各层次物质分布不均,D错误; 故选B。

。重要特点 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从地面开始,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还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中的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水圈和大气圈中,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 地壳可分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其中大洋地壳远比大陆地壳薄。 地幔中有一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被称为岩石圈。 地核厚度约3400Km,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比较表 地球的圈层结构 大气圈 外部 水圈 圈层 生物圈 地壳 内部 地幔 圈层 地核

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某市2018年12月15日、16日天气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