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7 - 《企业文化》大纲 下载本文

03297 企业文化

南京大学编 (高纲号 0565)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

企业文化的理论最早出现于美国,而其作为一种主流的管理思想则最早出现于日本。作为管理哲学的企业文化,它是管理实践的结晶,又是管理科学的发展,其基点是以人为本。强调管理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员工的价值,重视人的需求的多样性,运用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进取的企业精神等文化观念,来营造整体的企业人生,使管理从技术上升为艺术。中国企业和学术界明确提出和开展个业文化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但作为一种客观的文化现象,企业文化早在我国近代民族工业企业的民展中就曾有意识地开展,并颇有建树。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在国内越来越得到企业家的重视。直到90年代初,企业在品牌方面的竞争引导他们纷纷开始重视企业的形象,而企业的形象要靠其内总后文化来支撑。正是在这种状态下,中国的企业由开始重视进入到具体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党中央对企业文化给予了正确的领导,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并在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具体企业文化特征的“管理科学”作为现代个业制度的一个重点特点加以明确。近几年,国内的许多企业,纷纷创建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利用文化的力量广泛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企业的向心力。正因为如此,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也把企业文化规定为经济管理类、企业组织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读者接受到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的深层次教育。使之在经济管理及企业管理中,用优秀的企业文化为指导更好的进行自我发挥、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激发企业员工的整体意识,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

文化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意识,它又作为经济发展的环境要素无时不在且无处不在推动或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另外,企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细胞,如果每个都能自觉地利用企业文化进行经营与管理,把人的积极因素,并且通过人的资源把物的积极因素一起调动起来,那就不仅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会极大地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企业文化”教学内容简介

企业文化的内容比较丰富,也比较系统,大纲要求考生完成以下的学习内容。 1、文化、民族文化、企业文化。包括:文化的内涵、民族文化、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包括: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的要素构成、企业文化的功能。

3、企业价值观。包括:企业价值观的含义和特性、地位及形成、企业价值观的塑造。 4、企业精神。包括:企业精神的基本要素、企业家精神、企业员工风貌、英雄人物。 5、企业形象与CIS战略。包括:企业形象、CIS战略、CIS战略的导入与实施企业形象策划。

6、企业文化氛围。包括:企业文化氛围概述、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企业精神氛围的营造。

7、企业文化的运作与管理。包括;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企业文化的运作机制、企业文化的管理。

8、企业文化的传播与沟通。包括:传播沟通概述、企业文化的内部沟通、企业文化的外部沟通。

9、企业文化的大跨文化管理。包括跨文化和跨文化问题、企业的跨文化类型与跨文化管理、企业跨文化管理模式比较及改进。

10、企业文化的评价。包括企业文化评价要素、企业文化评价模型、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

11、企业文化比较与创新。包括:企业文化模式、企业文化模式比较、企业文化的创新。

12、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和历史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智慧、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独特功能和积极作用。

注:把“*”的内容作为熟识内容,不作为考试内容。 三、企业文化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开设企业文化课程,目的是希望参加该高等自学所属专业考试的考生,了解和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一精神核心的基本方法与理论内容,提高用企业文化来进行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用优良的企业文化武装自己,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激励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为此,本课程的学习希广大考生努力做到如下:

1、准确地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课程中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全书内容有十二章,每一章都介绍了某些主题,为帮助读者加深内容的理解,每章后的复习思考题需抽出时间进行习作。

2、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学会对各种企业文化的水平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准确性。努力把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同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的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根据各章后的建议,可进一步阅读某此文献资料,拓展课程的知识面。

Ⅱ、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 文化·民族文化·企业文化 一、考核知识点 (一)文化的内涵 (二)民族文化

(三)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二、考核要求 (一)文化的内涵

1、识记:①人类的文明与文化;

②广义文化与陕义文化,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即表层为物质文化、中介层是制度文化和教育文化、核心层是精神文化)。

2、领会:人类文化的的特性(实践性、人本性、民族性、开放性)。

(二)民族文化

1、识记:传统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①民族精神的凝聚。

②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 2、领会: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3、应用: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关系。

(三)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识记:企业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 2、领会: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范围和重点。

①把价值观、价值体等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企业文化的核心进行研究; ②注重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

③注意吸取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

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企业文化理论指导和总结企业经营管理实践; ⑤注重企业环境与企业文化建设关系的研究; 3、领会:企业管理思想的新发展。

从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现代管理阶段

4、领会:在市场经济的大大潮中建设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第二章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一、考核知识点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二)企业文化的要素构成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

二、考核要求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1、识记:企业文化的概念

2、领会:企业文化的特征(即民族性、功用性、承传性、人文性、革新性、独特性)。 3、应用: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

(二)企业文化的要素构成 1、识记:企业环境 ①企业的外部环境 ②企业的内部环境 2、领会:价值观的含义 3、应用:英雄人物 4、应用:典礼仪式 5、应用:文化网络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

1、领会;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效益功能。 第三章 企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