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 - 图文 下载本文

随缘 BMW369369

3.大网膜胃癌转移。 4.肝胃癌转移。 (二)双肺小叶性肺炎 (三)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四)肠道蛔虫和鞭虫 二、死亡原因:全身衰竭

病史摘要:

患者,男,61岁,工人。因上腹隐痛一年余,加重伴头昏、乏力4月,黑便3周入院。疼痛与进食无关,曾在院外服中药治疗效果不佳,疼痛加重,并进行性消瘦。体格检查:体温370C,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70mmHg。消瘦,严重贫血貌。腹部稍丰满,上腹软,明显压痛,未扪及包块。肝在肋下2cm。余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红细胞1.92×1012/L,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4.1×109/L,嗜中性粒细胞0.88,淋巴0.10,单核细胞0.02。粪:隐血试验阳性。X线钡餐:胃内有大小不等充盈缺损及龛影。考虑:胃小弯有大溃疡。入院后给予止血、抗感染、输血、输液及其它对症处理,病情无好转。入院第五天反复呕吐咖啡色液体并出现巩膜黄染,贫血加重,意识模糊,病情继续恶化,终因全身衰竭死亡。

尸检摘要

死者发育正常,营养欠佳,全身皮肤、黏膜、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下肢踝部有凹陷性水肿。腹腔积草黄*色澄清液约2000ml,胸腔积少量草黄*色澄清液。各内脏检查主要发现如下:

胃 胃小弯距幽门2cm处,黏膜面有一个形态不规则的巨形溃疡,面积约6cm×5cm。溃疡深达肌层,底部凹凸不平,边缘隆起呈结节状。溃疡周围胃壁增厚、变硬。病变向胃窦、幽门及括约肌蔓延。镜检:溃疡的边缘及底部有大量异常细胞,该细胞体积较大,呈柱状,胞浆丰富,核大透亮,核仁清楚,核分裂象较多见。这些异常细胞多排列成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腺腔,被数量不等的纤维组织所分隔,少数则作片状浸润,同时肌层被破坏。另外异常细

随缘 BMW369369

胞区域周围胃黏膜及其它部胃黏膜与腺体均有肠上皮化生,尤以靠近细胞团边缘部分为明显。

十二指肠 上部及降部肠壁增厚,黏膜隆起,表面呈颗粒状。镜检:肠壁各层均见与胃内形态相同的异常细胞浸润,尤以黏膜下层及肌层为重。有处见肌层完全被异常细胞所破坏,并侵及浆膜,累及胰腺。

胃小弯及幽门下淋巴结肿大,体积约黄豆至蚕豆大,有的互相融合,切面灰黄*色。镜检:淋巴结内有大量上述的异常细胞。

胰腺 胰头体积增大,质较硬,切面胰腺实质内有灰白色斑点和条纹散在。镜检:胰头实质内有上述异常细胞浸润,其它部位未见异常。

胆道 胆总管及乏特氏壶腹内肿块形成,呈灰白色,部分表面染有胆汁。肿块几乎将管腔完全堵塞。镜检:肿块由上述异常细胞组成,其形态与胃内所见者相一致。

肝脏 重1300g,表面光滑,呈浅黄绿色,有多个圆形的结节,切面颜色与表面相同,结节为灰白色,周界清楚。镜检:肝细胞浆及毛细胆管和小胆管内有较多的胆汁淤积。胆汁淤积明显区域,肝细胞显变性坏死。结节为上述异常细胞。

门静脉血管内有巨大血栓形成,管腔几乎被完全堵塞,其长度上至肝门,下至肠系膜上静脉约0.5cm,肠系膜下静脉约1cm。血栓部分区域与管壁粘连。镜检:大体上所见血栓于镜下见为混合血栓,其中未见杂有上述异常细胞。

胆总管周围及肝门周围淋巴结肿大,体积约玉米至蚕豆大。镜检:淋巴结组织被破坏,有大量上述异常细胞。 讨论:

1. 诊断及诊断依据。 2.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3. 各脏器病变的关系。 4. 死亡原因。

一、病理解剖诊断

(一)溃疡型胃癌伴淋巴道和血道转移

随缘 BMW369369

1.胃小弯窦部溃疡型胃癌。

2.胃小弯幽门下淋巴结、胆总管周围及肝门周围淋巴结癌转移。 3.肝、胰、胆总管及十二指肠癌转移。 (二)门静脉混合血栓形成 (三)其他

1.全身皮肤、粘膜、巩膜黄染。 2.双下肢水肿。 3.腹腔积液。

二、死亡原因:全身衰竭

病例摘要:

某患者,女性,54岁,慢性胃病18年,最近发现腹部包块,消瘦贫血,腹胀,查体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胃镜检查发现贲门部溃疡与灰白色半透明胶冻状物质,显微镜下见到印戒状细胞。

分析题:

请做出诊断并试述其病变可能的扩散。

参考答案:

诊断:胃粘液性腺癌。 可能的扩散:

(1)直接蔓延 瘤细胞连续不断地沿着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或神经束衣侵入并破坏领近正常器官或组织。

(2)转移癌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被带到他处而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 常见的转移途径:

①淋巴道转移:通常先转移到局部引流区淋巴结,如胃及周围淋巴结,再向远处如左锁骨上淋巴结,最终经胸导管入血。

随缘 BMW369369

②血道转移:最容易转移到肝,其次是肺、骨及脑。

③种植性转移:癌细胞浸润至胃浆膜后,可脱落到腹腔,种植于腹壁及盆腔器官腹膜上。有时在卵巢形成转移性粘液癌,称Krukenberg瘤。

病史摘要:

某女,38岁,上腹部隐痛2年余,经胃镜、钡餐等检查为浅表性胃炎。近半年来腹部疼痛加剧,经常呕吐,食欲极差。近半个月来出现低热而收入住院。 体检:消瘦,面色苍白,体温37.8℃,脉搏80次/min,血压13.3/10.7kPa(100/80mmHg),两侧颈部、左锁骨上及腋窝淋巴结肿大,两肺可闻及湿哕音。肝大,脐下两指。 生化检查:血红蛋白90g/L,血浆总蛋白42g/L,白蛋白14g/L。 胸透:双侧肺叶上可见大量直径1~3cm大的致密阴影,边界清楚。 B超:肝组织上有数个直径2cm左右的结节,边界清楚。 入院后经抗感染、抗结核治疗均不见好转,仍有持续低热。半小时前排黑色大便,呕吐大量鲜血,昏迷,经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摘要:

胸腹腔内分别有500ml及600ml淡黄*色澄清液体,双侧肺叶表面可见数个直径2cm大小灰白色肿块,质硬,边界清楚。胃贲门处有一4cm×4cm×5cm肿块,灰白色,质硬,沿胃壁浸润生长,表面有溃疡,出血。胃周围淋巴结、颈部及腋下淋巴结肿大,质硬,切面灰白色。肝大,表面可见数个lcm×lcm×2cm的灰白色肿块,质硬,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腹膜表面较粗糙,可见数个直径0.5~lcm的结节,灰白色。 镜下观:胃部肿瘤细胞形成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腺腔样结构,腺上皮细胞多层,排列不规则,失去极向,核大小不一,核分裂象多见。胃周围、颈部、锁骨上及腋窝淋巴结的正常组织结构消失,代之以与胃部肿块相同的组织。肺部、肝部肿块及腹膜上结节的镜下结构亦与胃部肿块结构相同。 分析题:

1.本例的病理诊断是什么?直接死亡原因是什么? 2.如何解释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