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性学习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综合性学习: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学

设计

人教版第五册语文综合性学习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漳州市龙师附小 林金美

(本篇教学设计荣获2007年福建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安排在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教材用举例的方式提出了活动的指向:民间工艺、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单是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有节日风俗、各地民俗、民族舞蹈等;又如民间艺术,可以分为剪、扎、编、织、绣、雕、塑、绘等种类,也是多彩多姿,异彩纷呈。通过活动,把学生引向社会生活,在生活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并使学生感受到,传统不一定很古,它有时离我们很近,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学情分析: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安排在学完第17课之后,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而且学生已经有了一次综合性学习的经历,所以在开展活动的方法方式上可以更放手一些,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可以让他们自主选择活动伙伴,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自主选择活动方式等。 设计理念:

综合性学习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它重在学习过程,重在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并把能力运用于实践中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就是在以上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设计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和宝贵的民间文化知识。

1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和传统文化的来历。

3、倾听、表达、领悟交际,从而达到听得认真,说得顺口,品得出味儿的目的。 二、能力目标

1、学生在自主分组的基础上合作、探究,在调查访问、分析整理搜集资料、汇报 交流中整合语文学习资源,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培养 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2、通过活动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人合作的能力。在交互的过程中学会沟通。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4、长于表达、善于倾听、乐于交际。 活动过程:

▲搜集信息 (时间:两周)

一、激趣导入,出示学习要求,明确学习目的。

1、同学们,通过学习第17课,我们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老子,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呢?(学生自由发言)

2、这些只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小部分,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仍然可以处处感受到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你们愿意了解更多吗? 3、出示17课课后“综合性学习” 一段话,自己读一读吧! 4、你想不想成为一位研究祖国传统文化的专家啊?(想!) 二、成立活动小组,制定方案,调查研究中华传统文化。

1、自愿组成调查小组。(4-6人)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多个调查小组。

2、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地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在实践调查中发现新问题。 3、填写调查情况表:

活 动 主 题 调查时间 地点

获取资料的途径 调查收获

组长 组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积极进行社会调查,他们不仅亲耳听到了,还亲眼看到了,耳濡目染,使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索取,切身感受到了生活中浓浓的传统文化。】 ▲ 整理信息(时间:一周)

学生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收集来的信息是零散的、繁多的,因此,要求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选择、整理,为我所用。

3

一、围绕主题,确定重点。

1、反映生活中传统文化的材料很多很多。交流时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整理信息时首先要根据收集的内容来确定重点;其次,要围绕重点筛选材料,与重点有关的整理得多一些、细一些、详一些,其余材料可略,甚至可以不用。

2、将学生提出的专题进行归类。如,将陶瓷、剪纸、布艺、草艺、泥塑等归为民间工艺;将杂技、戏剧、邮票、绘画、书法等归为民族艺术??

3、学生归类填写下表: 活动主题 调查内容 民间工艺:陶瓷、剪纸、泥塑、布艺、草艺?? 民族艺术:戏剧、杂技、邮票、绘画、书法?? 古诗、春联赏析:《泊船瓜洲》、《江雪》?? 风俗、风情:各民族的服装、生活习惯?? 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 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 饮食文化:各民族风味小吃??

4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