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学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动中( C )。

A. 代表公众利益,满足公众需要,实现公众的价值 B. 表现出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C. 增加政府透明度,在可能条件下尽量多的让公众了解政府的情况

D. 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在权力运行中彼此配合协调 9.建构政府信任关系的整体性原则要求政府在行政活动中( D )。

A. 代表公众利益,满足公众需要,实现公众的价值 B. 表现出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C. 增加政府透明度,在可能条件下尽量多的让公众了解政府的情况

D. 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在权力运行中彼此配合协调 10.公共政策要体现政府信用,最为根本的是其( D )。 A. 实效性 B. 及时性 C. 系统性 D. 科学性和稳定性

第十一章

1. 行政道德评价的标准的基本特性是(B)。 A.主观灵活性 B.客观性 C.社会通用性 D.强制执行性

2.以下各组范畴属于“自律”与“他律”关系的是(C)。 A. 社会舆论监督与法制规范监督 B. 上级主管部门监督和部门内部监督 C. 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

D. 行政行为习惯与行政人员内心信念 3.上下级之间以工作报告、工作指导与工作督促方式所进行的行政伦理监督通常属于(A)。

A. 自我监督 B.行政监察 C. 审计监察 D.舆论监督 4.分析我国目前行政道德失范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B)。

A. 行政人员既是“行政人”也是“经济人”

B. 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制度监管存在真空地带

C. 公共管理涉及的领域过多,摊子过大 D.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5. 行政道德评价标准理想性与现实性统一表现为(B)。 A.道德标准理论完备,而实际执行不必苛求严格

B.兼顾道德标准要求“应然”向“实然”的转化趋势 C.标准问题的具体性和灵活性

D.道德标准要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实际 6. 行政伦理监督的最终目的就是(C)。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打击违规,预防犯罪

C.保证行政管理目标准确、及时地实现 D.监督与惩罚并重

7.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监督的主要形式是(A)。

5

A.行使工作计划审查权

B.通过报纸、刊物等媒体揭露问题 C.行使职能监督权 D.审计监督

8. 我国行政伦理监察的一部重要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条例》于哪年通过(D)。

A.1980年 B.1957年 C.1987年 D.1990年

9. 行政伦理评价最重要的方式是(C)。

A.行政行为习惯 B.行政人员内心信念

C.社会舆论 D.行政监察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于哪一年正式成立(C.)。 A.1978年 B.1990年 C.1987年 D.1956年

二、填空题 第一章

1. 行政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是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P4)

2. 行政道德是一种权力道德,它既表现为社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在权力运用过程中提出的(道德)要求,又体现着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应追求的(价值目标)。(P4)

3. 行政伦理学与伦理学也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在某种意义上讲,行政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应用伦理学)范畴。(P6)

4. 从主体性来看,行政伦理包含两个层次,即(行政人员个体层次)和(行政组织层次)。(P18)

5. 行政伦理属于一种行政权力的(自律)机制,是行政权力(内在的)一种约束机制。(P19)

第二章

1. 行政效率是(公共行政)追求的目标之一,探索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向来是(行政学)的宗旨。(P26)

2. 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是(重德轻法),因此从总体上讲古代的中国属于(人治)的国家。(P29)

3. 在行政权力所确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掌握行政权力的一方是(权力主体),总是处于主动的和支配的地位,受权力作用的一方是权力客体,总是处于(被动的和服从)的地位。(P30)

4.确立和完善(行政人格)是行政伦理观的(价值目标)。(P33)

5. 行政伦理学的正义观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要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公正地对待(一切社会成员)。(P35)

第三章

1. 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伦理学需要在行政管理这一特

殊职业的意义上来探讨(道德理想)的问题。这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行政伦理学的(特点)。(P58)

2. 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人员应当把承担和履行(服务人民)的社会义务置于其职业追求的首位,并在此前提下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实现社会价值即为人民作贡献)结合起来。(P60)

3. 行政人员所要追求的理想人格就是他的(行政道德素质),即行政道德品质或行政道德操守,表现为(诚信、廉洁、创新、宽容)等优秀品质。(P61)

4.行政态度障碍主要指行政人员形成了不正确的态度或消极态度。常见的行政态度障碍是:(主观武断的偏执己见);(轻视而塞责);敌视而不满。(P74)

5.行政态度的转变方法包括:(输送新知识)和(传递新信息)。(P75)

第四章

1. 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人员(按政策)办事和(凭良心)办事是统一的。(P92)

2. 行政良知是形成(行政良心)的途径;(行政良心)是行政良知的根据。(P103)

3. 行政良知有着两种存在形式,一方面,它是(行政人员个人)的良知;另一方面,它又是(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从业者全体)的良知。(P109)

4. 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需要(行政道德)的支持,需要通过开展行政管理活动展示自己的(道德)能力。(P111)

5. 行政道德是行政技能的(人格特征),行政技能是行政道德的(现实表现)。(P111)

第五章

1. 现代公共行政在直接表现上是以责任体系的形式出现的,行政体系的运行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行过程,同时也是(行政责任)体系产生的过程。

2. 公共权力的行使首先是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目标的,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还是从属于(国家的政治统治)的目的的。

3. 公共行政主体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建立在(行政责任)的基础上的,这是确保整个社会有效约束(公共权力)、确保社会进入良性运行状态的可靠工具。

4. (效率)与(公正)构成了行政体系存在的最基本的价值。

5. 实现(个体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并最终形成群体的行政责任意识,是优化行政管理所要追求的目标。

第六章

1. 行政纪律的作用和目的是行政组织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组织整体利益)。

2. 行政纪律的不断完善是(现代行政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行政伦理道德)制度化的保障。

3. 狭义的行政纪律主要是指(政府中的纪律),广义的行政纪律则包括一切组织中由行政机构所制定并要求其成

6

员遵守的(服务于行政管理需要的纪律)。

4. 从调整对象看,行政纪律规范调整的范围仅局限于行政人员的(公务行为)及(与公务活动有关的其他行为)。

5. 行政纪律生成和运行机制的功能就是解决以(行政条例、规章)等形式出现的(伦理道德禁令)如何监督、规范行政人员行为的问题。

第七章

1. 行政荣誉是(社会舆论)对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的行为做出的肯定性的道德评价以及行政人员的全体或个人对这种肯定评价的(自我意识)。(P169)

2. 行政荣誉按照内容和产生的原因来分,可以分为(职业荣誉)、道德荣誉和(行为荣誉)。(P169)

3.行政荣誉对行政人员个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道德评价作用;(道德)激励和(利益)激励作用;内外监督作用。(P175-176)

4.行政荣誉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导向与示范);第二,(惠及社会)。(P118-179)

5. 授予荣誉的主体可以是(国家机关、社会公众和行政人员自身)。其中,(国家机关)是授予行政荣誉的最重要、最权威的主体。(P191)

第八章

1. 行政人格在行政行为中生成,其本质就是行政人员持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过程。

2. 行政信念是行政理性、行政情感、行政意志的综合与深化,它在行政人格中居(主导)地位,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起(支配)作用。

3. 现实生活中,行政人格的作用表现为一种人格的力量,对于社会有一种(示范和教育)作用,对行政人员自身则有一种人生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4. 对于行政人员来讲,人生修养应着重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政治修养);第二,道德修养;第三,(作风修养)。

5.行政人格最根本的特征是(行政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第九章

1.行政伦理规范的特征包括:(政治性)、强制性、示范性、(程序性)。

2. 行政伦理规范在本质上是(整个社会)对行政人员基于公共秩序所提出的(道德愿望和要求)。

3. (廉洁奉公)是行政人员必备的最基本的行政道德,是行政人员行为的(道德底线)。

4.要做到勤政为民,必须要树立三种意识:一要树立(责任)意识;二要树立学习意识;三要树立(宗旨)意识。

5. 要真抓实干,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以(效率)为本,建设(高效、务实)的责任政府;以创新为动力。

第十章

1. 政府信任关系的特性是:(内隐性)和(稳定性)。 2. 要从根本上克服信任危机现象并建立起普遍的信任关系,一方面需要社会成员个体(道德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是要确立起一种能为社会成员普遍信任的(制度性安

排与制度性承诺)。

3. 公众对政府的合法性认同及其信任投入,主要基于三个来源:一是对产生政府管理的国家主权的信念;二是对政府(管理效能)的相信;三是对政府所能(提供服务)的预期。

4.就我国而言,政府对公民合理预期的回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做到(以德用权);第二,政府需要建立起全新的能够充分体现对公民期待的理解、尊重的(行政文化)。

5.在现实的行政过程中,公共政策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公共政策的效力,严重破坏了政府的公信力。主要问题是:(朝令夕改)和(执行不力)。

第十一章

1. 行政道德评价的目的是使行政人员(自觉地调整行为),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产生积极的影响。

2. 从评价的手段和途径区别,行政道德评价可以分为(社会舆论)、行政行为习惯和(行政人员的内心信念)三种。

3.舆论是行政道德评价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它由(口头议论)和(大众传播)两方面构成。

4.行政伦理监督的基本原则是行政伦理监督所应当遵循的准则和指导思想,它对行政伦理监督的实施工作起着(指导)和(规范)作用。

5. 西方行政伦理监督除了注重制定廉洁从政的法律制度,强调监督机制建设,不断加强行政人员职业伦理教育之外,值得注意的还有两点:一是(在野党)的监督作用日益明显;二是由利益集团和(大众传媒)共同构筑的社会舆论监督比较有效。

三、简答题

第一章

1.中国当代行政伦理有哪些规定?(P17) 答:在当代中国,行政伦理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行政伦理规定,属于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行政伦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第二,强调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2. 行政伦理学与伦理学都要研究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但二者之间还有什么不同?(P7)

答:伦理学是从整个社会出发,着眼于社会的伦理关系和个人的道德发生机制和一般性的伦理道德规范,属于一般意义上的道德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行政伦理学则是研究公共行政领域道德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所要揭示的是道德在行政管理系统和过程中的特殊表现。

3. 行政伦理对行政权力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P19)

答:行政伦理对行政权力的影响即行政伦理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第一,作为一种约束机制,行政伦理有助于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第二,作为一种观念力量,行政伦理可以提高行政权力的合法性,亦即行政伦理在

7

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公众对于行政权力的认同感和支持程度;第三,行政伦理对于行政管理的公正、廉洁与高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行政伦理可以在公众心目中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获取较高的社会支持与服从。

第二章

1. 如果公共行政单纯受到效率观的支配,会导致什么弊端?(P27-28)

第一,使对行政体系以及行政管理活动的评价偏向于投入活动而忽视其效果;第二,会让人们专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合逻辑性、合目的性,而忽视了活动的实质性价值前提;第三,会使人变成为求成功不择手段的非道德主义者;第四,片面的行政效率观不可避免地会伴生数字虚假现象。

2. 什么是公共行政的高效率?(P26)

行政管理应首先确定行政目标,然后尽量少地消耗人、财、物,讲时效、高质量地完成行政目标,实现低成本、高产出的行政管理就是高效率。如果一个行政组织拥有丰富的资源、拔尖的人才、先进的设备,那只是拥有了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当这些条件被用于高效的行政管理,推动该地区的迅速发展,才是行政高效率。

3. 为什么说现代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P31) 现代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其公共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行政权力是公共利益得以实现的工具。属于一个国家中的全社会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第二,行政权力具有超然性。致力于实现以国家利益形式表现的公共利益,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第三,行政权力具有全局性。应着眼于社会中全局性的事务,或关系到整个社会秩序的基本问题。

第三章

1.简述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中廉政与勤政的关系。(P64)

廉政是勤政的前提,而勤政则是廉政目标或结果。 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首先应当是廉洁的,只有在廉洁的前提下,勤政才有意义,否则,勤政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廉洁可以保证公共行政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无私无偏,以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作为行政管理的唯一追求。但是,仅有廉洁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对行政人员的考察中,仅仅做到了廉洁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公务员,他必须在廉洁的同时也积极自觉地做到勤政。所以,廉政需要得到勤政的补充和支持。

2.行政态度对行政人员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72-73)

行政态度对行政人员工作、生活等各方面起积极或消极作用,具有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态度一旦形成便成为个人带有习惯性的反应,使人具有某种不变的固定看法,甚至会影响到个人的知觉、感情与判断;第二,行政态度对于行政人员的成长发生重大影响。

3.行政作风与行政道德的关系怎样?(P81)

行政作风与行政道德有着密切联系,是行政道德的构成要素和行政道德的外在显现,是行政人员对待行政义务、行政良心和行政荣誉的态度,也是行政义务、行政良心和行政荣誉

在行政行为的中表现,是行政人员见之于行动的行政道德,最集中、最突出地表现在行政人员与其服务对象即人民群众的关系方面。行政人员的行政作风反映了行政道德的状况,是行政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章

1. 行政人员的行政良心包括哪些内容?(P96) 一般说来,行政人员的行政良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行政人员在自己违反宪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明确禁止的行为时就会感到一种犯罪感,自觉接受所应受到的惩罚,及时矫正这种行为,自觉履行法定责任;

(2)行政人员不能有效准确地贯彻执行宪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所赋予的职责时应自觉对其后果负责;

(3)行政人员不仅仅应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政,而且也要遵从行政伦理的核心价值,即为公共利益服务。

2. 行政人员的德性和行政良心是什么关系?(P94) 行政人员的德性是行政良心的外在形式,是指行政人员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自己所应承担的行政责任的道德感和自我评价能力以及这种道德感和自我评价能力转化为自觉履行行政责任行为的道德内涵。

德性与良心是一体的、重合的,德性的实质是良心,而良心的外在显现就是德性。

3.简述行政良知的内容。(P105-106)

答:“诚信”和“忠恕”都是良知的完整体现,因而也是行政良知的全部内容。因为,在“诚信”和“忠恕”的要求中包含了行政人员对国家、对人民、对权力、对事业等一切与行政管理相关的人和事的忠诚可信、公正无私与客观理性。

第五章

1. 为什么说行政责任既是制度的又是伦理的? (P122)

首先,行政责任是制度化的责任,不仅法律责任会以制度化的形式存在,而且道德责任也会受到职业道德规范等制度化的道德因素来规范。其次,行政责任的伦理性特征突出表现在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对公共性的遵从,对社会公众的服务要求。在某种意义上,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组织特别是行政人员所承担的一切责任,都是通过转化为道德责任的形式才会使行政责任成为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责任,才会使行政责任得到有效的实现。对行政人员来说,这无疑既是制度上的规范,又是道德上的要求。

2. 行政责任与行政权力之间是什么关系?P134

从总体上讲,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之间存在既相互生成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行政权力引起行政责任,行政责任的设置,就是为了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使其有序化。因而,行政责任对行政权力具有制约作用;另一方面,行政责任的实现与发挥作用,离不开行政权力的因素。行政权力是确保行政责任最终得以实现的保障之一。

3. 行政人员的公正意识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8

P136

第一,行政人员的公正意识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做出公正的行政行为选择的前提;第二,行政人员的公正意识要求行政人员必须办事公道,不徇私情,平等对待不同身份、民族、性别和不同宗教信仰的行政相对人。

第六章

1. 确立严格的行政纪律有什么意义?(P152) 行政纪律通过成文规范的形式,明确行政人员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并采取强制手段保障这些准则的施行,这对于维护行政组织的工作秩序和效率,提高行政人员自觉守法的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第一,行政纪律有利于形成一支优化、廉洁、稳定、高效的国家公务人员队伍;第二,行政纪律有利于实现行政人员管理的规范化;第三,行政纪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

2. 为什么说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但违背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并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P147)

行政纪律是行政组织基于法律的授权而制定的,是法律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规范的具体化。行政组织根据自身利益需要,所制定的行政纪律往往比法律规范更为严格、具体和细致,因而,是一种更高标准的行为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而反之,行政人员违背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并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

3. 简要说明行政纪律责任与法律责任的区别。(P157) 行政纪律责任是指行政人员对在执行公务过程中犯有的尚未构成违法或虽已构成违法但情节较为轻微而不追究法律责任的违纪行为制裁,是依照职务从属关系而承担的责任,由国家行政机关按照行政程序而给予行政处分。法律责任则是指行政人员因普通犯罪行为及职务犯罪行为构成违法的内容所应承担的责任,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而加以追究的责任。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产生方式与调整对象不同;内容和层次不同;责任后果不同。

第七章

1. 如何理解行政荣誉具有道德激励与工作评价相统一的特点?(P173)

(1)行政荣誉的给付是建立在对行政管理组织和行政人员行为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基础之上的。在程序上,它往往是在工作评估阶段之后出现的。在根据行政人员所在职位的要求而对其素质及其工作做出全面的评价之后,给出优秀、称职、不称职的考核结果。。

(2)行政荣誉也是对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的一种道德激励手段。荣誉给人鼓舞和激励,荣誉的获得,是对其工作业绩与成就的肯定与鼓励,也是对其他后来者的一种示范。行政荣誉的获得,能满足行为人员的精神需求,能激励行政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重复和强化被激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