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外国教育史 下载本文

外国教育史

三、伊拉斯漠

伊拉斯漠是16 世纪早期荷兰著名人文主义思想家,杰出的教育理论家。他与《 乌托邦》 的作者莫尔被认为是北方文艺复兴的典型代表,并由于在人文主义教育方面的重要贡献,被称为“欧洲的导师”。其教育方面的代表作有《 论基督教君主的教育》 等。

他的主要教育思想有:( 1 )人性有潜在能力,可经过后天教育充分地、完美地实现;( 2 )家庭、国家、教会都要重视教育,主张国家和教会应重视教师培养;( 3 )强调古典文化的教育价值,反对形式主义,要求因材施教,尊重儿童,反对体罚和羞辱。 四、莫尔

莫尔是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西方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其代表作为《 乌托邦》 。他在《 乌托邦》 中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其主要观点如下。

( 1 )主张实行公共教育制度,即普及教育。所有儿童都要受到良好的初等教育,男女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2 )学校应设置广泛的学科,如读、写、算、几何、天文、地理、音乐、自然科学、本族语、当代外语等,采用本族语进行教学。(3 )重视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4 )德育占最重要地位。莫尔认为,在一切财富中,美德占首位,学位居第二位。主张知识应与道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莫尔还在许多方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的德育观念。如他强调,人们在追求快乐时,他们的行为应以不违反公共利益为前提,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5 )重视美育。强调自然之美与精神之美。(6 )在体育方面,重视对儿童进行身体锻炼,培养儿童的健美强壮的体格。(7 )宗教教育依然占有重要地位。但反对残害人性的基督教,赋予宗教以新的内涵,主张人们崇尚自然。实际上他的至高无上的“神”就是自然。( 8 )教育不只限于儿童和青年时期,而是终生的。从这一点来看,莫尔可以说是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倡导者。 五、蒙田

蒙田是16 世纪法国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作家和教育家,其代表作为《 论学究气》 和《 论儿童教育》 。

蒙田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一种“全新的绅士”,反对经院哲学的学究。这种全新的绅士深谙生活的真谛,具有较强的生活适应能力,掌握对生活有益的知识,表现出谦虚、忠勇、爱国、追求真理的道德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

第 17 页 共 73 页

外国教育史

为实现“全新绅士”的培养目标,蒙田提出应实施一种将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结合起来的“适当教育”。这种适当教育的主要特征在于对实际行动的重视。

第二节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影响和贡献

一、特征 (一)人本主义

人文主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这种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这些都表现出人本主义内涵,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充分肯定。 (二)古典主义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亦具有古典性质,但这种古典主义绝非纯粹的“复古”,实则含有古为今用、托古改制的内涵,尽管它也具有局限性,然而在当时却是进步的。 (三)世俗性

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这是人文主义教育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别。 (四)宗教性

人文主义教育仍具有宗教性,儿乎所有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他们希冀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 (五)贵族性

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并非大众运动)所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的形式;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侍臣、绅士等。 二、影响和贡献 (一)教育内容发生变化

第 18 页 共 73 页

外国教育史

对古希腊罗马的热情使其知识和学科成为教学主要内容。导致了美育和体育复兴并关注自然知识的学习。

(二)教育职能发生变化

从训练、束缚自己服从上帝到使人更好地欣赏、创造和履行地位所赋予人的职责。 (三)教育价值观发生变化

重新发现人,重新确立了人的地位,强调人性的高贵,复兴了古希腊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四)复兴了古典的教育理想

形成了全面和谐发展的完人的教育观念,从中世纪培养教士的目标转向文艺复兴培养绅士的目标。

(五)复兴了自由教育的传统教育推崇理性,复兴古希腊的自由教育。 (六)兴起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用自然来取代《圣经》 作为引证,按照人的天性来生活,按照人的需求和本性来设置课程,尊重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欲望和天性,出现了直观、游戏、野外活动等教育新方法。 (七)出现了新道德教育观

以原罪论为中心的道德教育已开始解体。人道主义、乐观、积极向上、热爱自由、追求平等和合理的享乐等新的道德观在人文主义的学校中开始取代天主教会的道德观。尊重儿童,反对体罚,已成为某些教育家的强烈要求。 (八)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及共产主义的教育思想

在某些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中,首次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以及成人教育的思想。人文主义者莫尔和康帕内拉还提出共产主义的理论以及所实行的教育制度。 (九)建立了新型的人文主义教育机构 (十)促进了大学的改造和发展 (十一)教育理论不断丰富

(十二)推动了教育世俗化的历史进程

第 19 页 共 73 页

外国教育史

第五章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宗教改革时期马丁? 路德等新教领袖针对天主教的腐朽没落,提出了改革,其中包括教育方面的新观点,从而形成了新教的教育主张。天主教也进行了反宗教改革的自我革新,进行了新的教育实践。

第一节 新教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一、马丁? 路德的教育思想

马丁? 路德的教育思想包括以下几点。(1 )提出普及义务教育及其目的。强调教育具有宗教目的的同时也具有世俗目的。宗教目的是使人虔信上帝,灵魂得救,世俗目的是教育有利于国家的安全和兴旺和人才培养。(2 )提出国家在普及义务教育中的责任。强调教育权由国家而不是教会掌握,要求国家推行普及义务教育。对后世的国民教育具有重大影响。( 3 )要求建立包含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国家学校教育新体系。(4 )教育上除了进行《 圣经》 教育之外,还吸收了人文主义教育的方法和内容。要求学习历史、音乐、体育等其他科目和古典学科。废除体罚,满足儿童求知和活动的兴趣,主张运用直观的方法。马丁? 路德的教育思想推动了新教教育的实践,促进了教育的国家化和近代西方普及义务教育的发展。 二、加尔文的教育思想

加尔文教派的思想与路德类似,不过更为重视个人在宗教生活中的地位。政权教权合一,强调天职观念。其教育主张包括:( l )强调教育对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的意义;( 2 )提出普及免费的教育主张,并进行了教育实践,创办了免费学校;( 3 )重视人文学科的价值,将宗教科目与人文科目结合起来;( 4 )学习古典文科中学的管理模式,并创立了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以及日内瓦学院,影响了西方高等教育发展。

第二节 天主教教育

一、耶稣会学校

为了反对宗教改革,天主教自身也加强了自身的变革和对教育的控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耶稣会。耶稣会是反宗教改革运动先锋和中坚,创始人是西班牙人罗耀拉。耶稣会等级森严,纪律严明。耶稣会不仅是宗教团体,还是教育组织,传教和教育都是其使命,并且将教育视为其实现宗教和政治目的的手段。其创办的耶稣会学校质量较高,分布较广,成为16 一18 世纪天主教主要教育机构,挽救了受新教教育冲击的天主教教育的颓势。

第 20 页 共 7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