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外国教育史 下载本文

外国教育史

市学校内部虽然在课程设置、教师成分、学习年限等方面各不相同,但与传统学校相比,城市学校作为一种新的学校类型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在领导权上,最初的城市学校大多由行会和商会开办,以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管理的加强,这些学校逐渐由市政当局接管,由市政府决定学费金额、选聘教师、支付工资、确定儿童人学资格等。从城市学校的归属上看,尽管它与教会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不少教师仍是神职人员,课程内容仍包含不少宗教知识等,但它基本上属于世俗性质。这就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的垄断,应该说,这是欧洲中世纪教育的一个很大的进步。

从内容上看,城市学校强调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的学习,这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容,使学校教育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城市学校,尤其是程度较低的学校,一般都使用本民族语进行教学,这与完全用拉丁语讲授的教会学校形成鲜明对照。

从培养目标上看,城市学校主要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城市学校虽然主要是初等学校,但也具有一定的职业训练的性质。

总之,城市学校是适应生产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利益需要而出现的新型学校。其出现标志着新兴工商业阶级的要求和力量。它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事业的独占权。尽管它曾经遭到教会的多方面反对和阻挠,但仍具有很强生命力。到15 世纪,几乎西欧所有的大城市都办起了城市学校。城市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对处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起了促进作用。

四、中世纪大学

中世纪大学是12 世纪左右兴起的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一般由一名(或数名)在某一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师生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

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因此大学教育往往分文、法、神、医等四科来进行。大学的这种教育目标与当时的教会教育机构明显不同,因此中世纪大学不仅是一种新型教育组织,‘而且代表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精神。最早的大学包括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等。

大学的师生来自欧洲各个国家,具有一定的国际性。中世纪大学已表现出自治的特点,学校

第 13 页 共 73 页

外国教育史

内部事务基本由学校管理。大学自治为西方高等教育的以后发展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大学还利用教会、世俗政权以及各地方当局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为自己争取到不少特权。如大学师生免税、免服兵役,集体迁移的自由等等。中世纪大学按领导体制可分为两种:“学生”大学与“先生”大学。前者由学生主管校务;后者由教师掌管校务。

大学的课程开始时并不固定,各大学甚至各教师自己规定开设的课程。13 世纪以后,课程趋向统一。文科一般学制六年,属大学预科性质,学生结束文科的学习后,分别进人法学、神学或医科,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中世纪大学有学位制度。学生修毕大学课程,经考试合格,可得“硕士”、“博士”学位。

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在当时是进步现象,有积极意义。它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促进了教育普及。它一开始是世俗性教育团体,不受教会统治,使较多的人不受封建等级限制得到教育,符合当时新兴的市民阶级对世俗教育的要求。对于后世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基本上都直接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现代大学的一系列组织结构和制度原则都与欧洲中世纪大学有着直接的历史联系。中世纪大学还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促进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阿拉伯文化等多种科学文化保存、交流和发展。中世纪大学也有局限性。由于当时教会势力强,因此大学的宗教色彩比较浓厚。

第三节 拜占廷和阿拉伯教育

一、主要教育机构 (一)拜占廷主要教育机构

1 .初等学校。招收6 一12 岁儿童,学习文法,算术和《 荷马史诗》 等,保持了希腊化时代的传统。

2 .中等学校。主要是文法学校,学习文法和古典作品。

3 .高等教育机构。君士坦丁堡大学:帝国政府创办,培养国家高级官吏,教师是著名学者,领取国家傣禄并免税。学生修业5 年,以七艺为基础课程。

4 .隐修院学校和座堂学校。培养神职人员,进行神学教育,学习基督教经典和世俗学科,如七艺,古代哲学文学著作,演讲术等。 (二)阿拉伯主要教育机构

第 14 页 共 73 页

外国教育史

1 .昆它布:初级教育场所,通常是教师在家招收少量学生,教简单的读写,教学内容主要是《 古兰经》 、语法、诗歌、算术等,教学重背诵。

2 .宫廷学校和府邸教育:教育政治和宗教领袖的子女,或是贵族请教师来家中教育他们的孩子。

3 .学馆:学者在家讲学的地方。讲授内容较为高深,相当于中等程度教育。是私人讲学的一种重要形式。

4 .清真寺:既是宗教场所,同时也是重要的教育场所。既传授基本知识,也讲授高深知识。将宗教教育与知识传授结合起来。主要科目有学习礼拜、神学、哲学、史学、文学、法学、数学、天文学等。教学既有记诵,也有研究性的讨论。

5 .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与大学既收藏图书,又培养学者,是特殊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 二、历史影响

(一)拜占廷教育的影响

总的说来,拜占廷的教育起了保存和传播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作用。并对东欧、西欧、意大利文艺复兴、阿拉伯教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阿拉伯教育的影响

阿拉伯人由于实施开明的文教政策,广泛吸取被占领地区各民族的文化教育遗产,在融合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伊斯兰文化教育体系。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哲学和文学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方面对西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保存的希腊典籍对西欧重新认识古希腊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在文化教育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发展和文艺复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最为重要的教育是受人文主义影响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和实践。人文主义教育突破神学的藩篱,强调解放人的思想和理性,发展个性和才能,提高人的自我意识,追求德智体的和谐发展。要求冲破教会和经院哲学对教育的栓桔,将教育解放出来,以适应近代社会发展。与此同时人文主义教育复兴了古典的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完人的教育理想,要求培养身心健康,懂得世俗学问和古典知识,有人道主义精神,有德行,具有资产阶级事业

第 15 页 共 73 页

外国教育史

家品质的,懂礼仪,具有开拓精神的资产阶级绅士。

第一节 人文主义教育家

秉持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近代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教育家主要有以下几位。 一、弗吉里奥

弗吉里奥是第一个表达文艺复兴教育思想的人,他曾在巴维亚、威尼斯、米兰、帕多瓦和罗马等地从事教育活动,并对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 一书进行注释,引起了人们对昆体良教育经验的极大关注,同时发表《 论绅士风度与自由学科》 的论文,全面概括了人文主义教育的目的和方法。另外他对“七艺”作了较大的修改,提升了“四艺”的学科地位。他的主要观点有:( 1 )主张对青年实施通才教育以培养事业家;( 2 )认为必须使所学的科目适合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年龄;( 3 )特别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把学识和品行结合起来作为教育的共同目标,并认为德行重于学问。 二、维多里诺

维多里诺是文艺复兴时期影响较大的人文主义教育家,1432 年他在孟都亚公爵冈查加的邀请下,在孟都亚创办了“快乐之家”( House of Jcy )宫廷学校,成为当时欧洲最好的宫廷学校和欧洲大陆人文学校的范例,被认为是人文主义学校的发源地。快乐之家学校环境优美,招收贵族子弟和部分天才贫苦学生,修业15 年,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即“受过良好教育的完全公民”。

维多里诺的主要贡献包括以下几方面。(1 )倡导“自由教育”,培养全人。维多里诺接受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关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思想,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2 )开设以古典语文为中心的内容十分广泛的人文主义课程。课程范围从初步的读写算、拉丁文、希腊文到传统的“七艺”、古代教义著作乃至骑士技艺,包括了当时可以想象到的文化教养,实现了古典文学、基督教和骑士教育理想三者的调和。这种由多方面文化构成的课程内容后来成为欧洲古典中学智力训练的基础。(3 )发展了新的教学方法体系。维多里诺强调尊重儿童的身心特征和个性差别,反对机械背诵,提倡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主张发展儿童的个性和特长,在学习的高级阶段,如发现学生有特殊才能,教师要调整教材,促进儿童特殊才能的发展。另外,维多里诺反对惩戒,禁止体罚。

第 16 页 共 7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