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外国教育史 下载本文

外国教育史

第三编 外国教育史 第一章 古希腊教育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和教育的摇篮。在西方教育的发展史上,古希腊教育(特别是雅典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自由教育理想,以及由此组织起来的多样化的教育制度,是古希腊教育对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贡献。

第一节 古风时代的教育

古风时代,古希腊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传统,但各个城邦对教育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如斯巴达,身体训练占主导地位,强调严格的纪律,具有明显的军事实用目的和国家导向;雅典,则更注重智力和艺术的训练。这也决定了不同的办学方式。在斯巴达,学校由城邦主办,而在雅典和其他地区,学校往往是私立的。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的教育在当时具有代表性,对西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斯巴达教育

在斯巴达,教育被当做一项极为重要的国家事业,完全由国家控制,并由尚武精神所决定,典型特征是实用性的国家导向的军事教育,教育成为斯巴达治国和维持统治的主要工具。 1 .教育目的。培养坚韧不拔的武士和一个绝对服从的公民是斯巴达的唯一目的。2 .教育制度。斯巴达人实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制度。由长老代表国家检查新生儿的体质情况。只有健康的新生儿,才被允许抚养。在7 岁以前,公民子女在家中接受母亲或保姆的养育和照管,但受国家监督。7 一18 岁,儿童离家进入国家的教育机构即军营接受教育。18 一20 岁,进人高一级的教育机构一青年军事训练团(ephebia )开始接受正规军事训练。20 岁,公民子弟开始接受实战训练,开始服兵役。30 岁,正式获得公民资格,有权参加民众大会,可任官职,仍需参战、军训。60 岁,免除兵役。

3 .教育的主要内容。(1 )忍耐劳苦训练。(2 )军事体育训练。以“五项竞技”(即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和投标枪)为主要内容。(3 )道德教育,通过神话、传说,参加祭神、竞技和各种仪式等进行。道德教育的中心是训练绝对服从的精神。从小培养儿童绝对忠于祖国的品质。道德教育贯穿斯巴达教育的全过程。

斯巴达人非常重视女子教育。女子通常和男子接受同样的军事、体育训练,其目的是:( 1 )

第 1 页 共 73 页

外国教育史

造就体格强壮的母亲,以生育健康的子女;( 2 )当男子出征时,妇女能担负起防守本土的职责。

斯巴达教育只重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鄙视思考和言同,生活方式狭隘,除了军事作战,不知其他。这种片面的以国家目的为教育目的的教育实践严重阻碍了斯巴达人的才能发展。同时斯巴达教育中的国家导向型和实用性、专业性教育的模式代表着世界教育史上一种重要的实践方向。 二、雅典教育

雅典教育是一种身心统一和谐发展的教育。雅典人认为一个最好的公民是道德、智慧、健康、美诸品质全都集于一身的人。因此,他们所追求的是身体美与心灵美的结合。在此思想指导下,雅典人反对专业和职业化的训练。同时,雅典人还认为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公民对国家应尽的职责。

1 .教育目的:培养身心和谐(既美且善)的人(公民)。

2 .教育过程和内容:7 岁之前实行家庭教育,7 岁之后人文法或音乐学校,受读写算和音乐舞蹈教育。到13 岁左右,公民子弟一方面继续在文法学校或弦琴学校学习,另一方面则进人体操学校(又称角力学校),接受各种体育训练:游泳、舞蹈、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投标枪,其目的在于使公民子弟具有健全的体魄和顽强、坚忍的品质。到十五六岁,大多数公民子弟不再继续土学,开始从事各种职业,少数显贵子弟则进人国立体育馆,接受体育、智育和审美教育。18 一20 岁,青年进人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到20 岁,经过一定的仪式,被授予公民称号。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品行、阅读、音乐等进行道德教育。强调智慧、正义、节制、勇敢四大美德。雅典的妇女社会地位较低,在家中深居简出,女孩子也只是在家庭中受教育。

雅典教育对理性主义的重视,对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理念的理解,对职业化和专业化教育的反对,对自由教育的强调等对后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具有重大影响。它与斯巴达实用性的国家导向教育形成了对比,成为教育史发展过程中一条重要的冲突线索。

第二节 古典时代的教育

一、“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观念

希腊教育的发展在公元前5 世纪后期随着智者运动的兴起,进人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智

第 2 页 共 73 页

外国教育史

者在进行教育活动的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育问题的见解。

所谓“智者”( sophists ,又称诡辩家或智术之师),是指一批收费传授辩论术和其他知识,并以此(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智者的代表人物主要包括:普罗泰哥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他宣称“无物存在”和“一切意见都是假的”)、普罗狄克斯(苏格拉底称他为老师)、希庇阿斯、安提丰和克里底亚等等。

智者的教育活动也具有高等教育性质,而且开始了集体教学。智者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学会从事政治活动的本领,即训练公民和政治家。辩论术、修辞学、文法(三艺)成为智者们主要的教学科目,甚至自然科学也被纳人智者的教学科目和研究范围。

智者派共同的思想特征是: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在智者看来,一切知识、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都有赖于具体的感知者。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意见。 智者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思想具有素朴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他们关注政治和道德的教育目的,有教无类、学术自由的教学观,三艺教学内容和辩证法教学方式对于此后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二、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与思想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在哲学史和教育史中占有崇高的地位。 (一)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的联系。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人才能趋善避恶。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明确指出,“美德就是知识”。从“智德统一”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进而提出“德行可教”的主张。既然道德不是出自于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么,美德就是可教的。通过传记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具有完善道德的人。因此,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这个见解可以说是近代教育性教学原则的雏形。在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他提出“智德统一”的见解,对于破除贵族阶级的道德天赋的理论,是有着明显的进步意义的。但知识即美德的观念也是不完善的,忽略了道德的其他方面,如情感、行为等。 (二)“苏格拉底方法”

也称问答法,产婆术。在苏格拉底看来,教师教学的过程就像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里

第 3 页 共 73 页

外国教育史

接生出来一样,即思想之接生过程。所以称为产婆术。

产婆术过程分成四步。(1 )讽刺。教师以无知的面目出现,通过巧妙的连续洁问,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有观点的混乱和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认为这一步非常必要,因为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时,才有可能学习知识。(2 )助产。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或答案。(3 )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一般共性和本质。(4 )定义。把个别事物归人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苏格拉底方法的特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强加于对方,而是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达到正确的结论。问和答的对方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讨论,受教的一方必须独立思考,不能生吞活剥地背诵别人的结论。但是,问答法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它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和适度的范围内运用。如受教者须有探求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事实和知识。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J 几幼年儿童。

三、柏拉图的教育活动与思想

柏拉图是古代世界的著名教育思想家,其主要教育活动为创办并主持学园,其主要教育著作为《理想国》 。 (一)学园

柏拉图于公元前388 年创立的西方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学园共存在了九百多年,影响深远,其名称“academ 广也成为后世学术机构的统称。学园开设哲学、数学、音乐、天文学等学科,并实行教学和探索思辨相结合、讲授与自由讨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了大量人才,成为希腊的哲学和科学中心。 (二)学习即回忆

柏拉图所持的一种学习与认识理论。他认为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而是灵魂对已认识而遗忘的理念世界的回忆。他提出真正的知识、真理是人们对所谓理念世界的认识。认识理念世界不能靠感觉,而要靠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因为人的灵魂是永恒的、不变的,灵魂在降生到肉体以前已经认识了理念世界中的一切理念。当灵魂与肉体结合转生为人时,由于对进人牢笼(肉体是灵魂的牢笼)和失去自由而产生惊吓、恐惧,并且受到现象世界中各种欲望诱惑等原因,使本来具有的知识,或已认识的理念遗忘了。不过,这种对真理和知

第 4 页 共 7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