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1.(2019·镇江)1945年9月,毛泽东幽默地说:“国共和谈,宛似两个人谈恋爱,总要论及婚娶。现在吾党有诚意,事情先成功一半。”毛泽东所说的“国共和谈”指的是( D )
A.国民党一大 C.西安事变
B.北平和谈 D.重庆谈判
2.1945年,晏阳初在与蒋介石的一次会面中说:“人民遭受了二十一年的内战,他们流尽了鲜血。现在该是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说:“你是个学者,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对此后蒋介石消灭对手的所作所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A.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揭开了全面内战的序幕 B.渡江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迫使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 C.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D.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由重点进攻转为全面进攻
3.(2019·省实验三模)某班同学围绕解放战争开展多主题探究学习,其中一组同学收集的资料如下,这组同学探究的主题应当是( D )
1947年3月 1947年4月 1947年5月 1947年8月 A.长沙会战 C.百团大战
青化砭战役 羊马河战役 蟠龙战役 沙家店战役 B.徐州会战 D.转战陕北
4.图一、图二分别为人民艺术家古元创作于1947年的版画作品《烧旧地契》和《发新土地证》。这两幅作品反映了( D )
图一 图二
A.抗日根据地土地改革的蓬勃开展 B.边区农村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C.三大改造服务于工业化建设 D.解放区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5.(2019·济宁)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关于右图所反映历史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时间是1946年7月 B.地点在陕西西安
C.此后,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 D.土地改革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6.(2019·郑州实验外国语模拟)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与该材料对应的事件是( D )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转战陕北
D.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7.(2019·河师大附中一模)“1947年……突破黄河天险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惊呼:“这简直是惊人的事件,不亚于当年法国马其诺防线被攻破!”周恩来对此事件的评价:“我们已经越过蒋介石的铁丝网,打进他的内壕了。”该事件有何意义( C )
A.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的大反攻 B.是敌后战场的第一次大捷
C.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8.(2019·开封二模)下图反映了国共两党兵力变化情况。据此图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C )
A.全面内战爆发时 C.三大战役进行中
B.战略进攻开始前 D.渡江战役结束后
9.(2019·衡阳)“毛泽东和中央军委走了两步最关键又最精彩的‘棋’:一是首先歼灭黄伯韬兵团,争取了战役主动权;二是截断徐蚌线……对整个战役的发展起了加速作用。”材料中的战役是( D )
A.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B.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10.(2019·许昌二模)有人认为“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在终点处,这座饱经沧桑的历史文化名城见证的事件是( D )
A.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B.国民政府抗战之后迁都 C.蒋介石建立国民政府 D.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11.(2019·镇江)中国近代史上,不同的阶级都先后提出过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家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摘编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兄弟所最信的民生主义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三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
——摘编自《复兴之路》
(1)材料一中的土地纲领是哪一革命运动颁布的?这一土地纲领的分配方式有什么特点?
太平天国运动。平均分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生主义在同盟会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实现民生主义的具体方法?
平均地权。核定地价。
(3)据材料三指出,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土地改革为哪场战争的迅速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
耕者有其田。解放战争。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不同阶级提出的土地纲领有何共同之处? 目的都是使农民拥有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