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下册习题解答 下载本文

9-4 试为图9-46所示三个零件选择粗、精基准。其中图a是齿轮,

m=2,Z=37,毛坯为热轧棒料;图b是液压缸,毛坯为铸铁件,孔已铸出;图c是飞轮,毛坯为铸件。均为批量生产。

答:1)图a中,精基准选择齿轮的中心孔,粗基准选择两待加工表

面中的一个。

2)图b中,精基准选择端面,粗基准选择不加工的外圆面。 3)图c中,以两不同直径的内孔互为精基准,用不加工的端面作为粗基准。

9-5 图9-47所示零件除

孔外,其余表面均已加工好,试选择加

孔时使用的定位基准。(图见教材)

解:

9-6 试提出图9-48所示成批生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从工序到

工步),并指出各工序的定位基准。

答:第一步:铣削端面;翻转工件铣削另一平面;基准分别为端面,互为基准;

工步为:粗铣——半精铣——精铣

第二步 钻Φ20H7的中心孔,然后再钻三个均布Φ10H7的孔;基准均为外圆中心线;

工步为:钻Φ20H7——扩孔——粗铰——精铰 Φ10H7:钻孔——粗——精铰

第三步 插键槽,去毛刺;基准为Φ20H7孔的外圆;基准为端面。

9-7 如图9-49所示的毛坯,在铸造时内孔2与外圆1有偏心。如果要

求获得:①与外圆有较高同轴度的内孔,应如何选择粗基准?②内孔2的加工余量均匀,应如何选择粗基准?

答:① 保证外圆内孔同轴度,则以外圆1表面为粗基准。

② 为了保证内孔2的加工余量均匀,则选择内孔2表面本身为粗基准。

9-8 图9-50所示为一锻造或铸造的轴坯,通常是孔的加工余量较大,

外圆的加工余量较小。试选择精基准。(图见教材) 解:粗基准:外圆

精基准:孔

粗、

9-9 何谓“工序集中”“工序分散”?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各有什么优

缺点?目前的发展趋势是那一种?

答:1)工序集中是指在每道工序中所安排的加工内容多,则一个零件的加工就集中以在少数几道工序里完成,这样工艺路线短,工序少。

工序集中的优点是在一次装夹中,可以完成多个表面的加工,这样可以减少工件的安装误差,较好的保证这些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同时可以减少装夹的次数和辅助时间有利于缩短生产周期。可以减少机床的数量,并相应的减少操作工人,节省车间面积简化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工作。缺点是机床结构和调整复杂,精度虽然高,但是成本也高。

2)工序分散是指在每道工序中所安排的加工内容少,把零件的加工内容分散到很多工序里完成,则工艺路线长,工序多。

工序分散的优点是机床设备、工装、夹具等工艺装备的结构简单,调整比较容易,能快速的更换、生产不同的产品。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低。

由于数控机床的应用越来越多工序集中的程度相应的提高。故目前发展趋势是向工艺集中发展。

9-10 试述机械加工过程中安排热处理工序的目的及其安排顺序。

答:按照其目的,热处理可分为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 在零件机械加工过程的预备热处理阶段,①在粗加工前通常安排退火或正火,以消除毛坯制造时产生的内应力,改善工件材料力学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②调质处理常安排在粗加工后,半精加工前进行,用于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有利于消除粗加工中产生的内应力。③安排多次时效处理,是消除毛坯制造和机械加工中产生的内应力。

最终热处理包括:①淬火、渗碳淬火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之间,用于提高零件的硬度和耐磨性。②渗氮后的零件再进行精磨或研磨,用于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和耐腐蚀性。③表面处理一般安排在工艺路线最后,可以提高零件的抗腐蚀和耐磨性,并使表面美观。

9-11 什么是加工余量?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有哪些?确定余量的方法

有哪几种?抛光、研磨等光整加工的余量应如何确定?

解:加工过程中,从某一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为加工余量。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有:

1)上工序的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2)上工序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的深度 3)本工序的装夹误差

确定余量的方法:经验法、查表法、分析计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