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下载本文

8÷2= 9÷

3= 10÷5=

(三)看谁算得有对又快。

10÷2= 12÷6= 8÷4= 5÷5= 4÷2= 9÷3= 6÷2= 12÷4= 8÷2= 10÷5= 12÷2= 6÷3=

(四)一共有( )片枫叶,每( )片一份,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 )÷( )=( ) 四、目标检测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可以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我发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最简便。我还知道了乘法和除法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动的故事比枯燥的数学题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新课伊始,我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并把它编成了一个小故事:猴妈妈分桃子,学生听到故事时,都特别兴奋,精神都高度集中了起来。通过比较让学生悟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最简便,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理解,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6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让学生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会运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掌握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

12÷6= 10÷2= 12÷4= 5×7= 6÷2= 8÷4= 9÷3= 5×6= 4×8=

2.谈话导入,并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教学例2

师:同学们,阳光餐点的张师傅正在出售蒸好的包子,我们来看看他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数学信息?请仔细观察(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主题图例2)

学生可能回答:

每屉有4个包子,有6屉。

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回答:

(1) 每屉有4个包子,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

(2) 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每屉多少个包子? (3)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4个,可以装几屉?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你们能独立解答这三个问题吗? 师:好,请你们尝试解答并思考以下问题:

(1) 你是怎样解答的?和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的想法?(生生互动) (2) 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师:组内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探究过程(生生互动)。

学生可能回答(师生对学生的回答做及时评价——多鼓励):

(1) 每屉有4个包子,求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用乘法计算:4×6=24(个),我是这样想的,要求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就是求6个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想口诀:四六二十四。

(2) 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要求每屉多少个包子,就是把24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多少个,所以用除法计算:24÷6=4(个),想:(四)六二十四。

(3)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4个,要求可以装几屉?就是求24里面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24÷4=6(屉),想:四(六)二十四。

??

师:同学们想一想: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可能回答(生生互动,并及时评价):

(1) 它们都用同一句口诀(四六二十四)来计算得数。

(2) 第一题求总数用乘法计算,后两道是求每份数和份数所以用除法计算。

(3) 我们还可以根据第一道乘法算式来计算后两道除法算式的得数。

??

2.练习应用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 做完后交流汇报求商方法

(2) 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 做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快速求商的 三、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21页第5题。

独立完成后让学生结合图意说说:你提出什么问题?你又是怎样解答的。 2.完成书第21页的第6、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求商的方法。 3.游戏:同桌完成书第21页的第8题。

一人说一句乘法口诀,另一人说出相应的乘法和除法算式。然后思考:在所学过的乘法口诀中,哪几句口诀只能算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

四、课尾梳理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指定一名学生上台前来梳理,其他同学听后补充或纠正。

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并理解和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强化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渗透函数的思想,并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7课时)

教学内容:《2013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P23例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感受出发在生活中的作用。

3.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用除法知识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明确平均分的两种分法的联系与区别。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12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我来分一分。

(1)把12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块? 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代替糖) 师:怎样列式?(12÷3=4)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是把12平均分成了3份,求一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计算。)

(2)把12块糖,每份分4块,可以分几份? 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代替糖) 师:怎样列算式?(12÷4=3)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是求12里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 2.看图说话列式。

算式:□○□=□ 引导学生表述图意:8个

,每2个一份,可分成几份?

引导学生表述图意:8个

,每2个一份,可分成几份?

算式:□○□=□

3.揭题: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和“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都是用除法计算,这节课我们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1. 教学例3左图

(1)读题,找出数学信息(师: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所求问题是什么?(生:每个纸盒放几只?)板书:每个纸盒放几只? 师:你怎样来解决?请你来画一画图。 (2)画图理解题意。

学生画图理解题意(教师对画图有困难学生进行指导) 小组交流所画的图,理解题意。 请学生代表汇报:

从图中可知:将15只蚕宝宝平均放在3个纸盒里,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将15平均分成3分,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3)在课件中出示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请学生结合图再说一说。 (4)列式解题。

师:你能列式解答吗? 生:15÷3=5(只)。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