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或议论性的语句等。之后,可以大略读一下后面的题目,以便于为第二步的阅读确立重点。因为命题人往往是根据文中所需要重点理解的内容而设计题目的,读题目,实质上也就是接受了命题人给你的什么是材料重点的暗示,这样后面的阅读就会具有针对性。例如在读朱自清的散文《春》时,课文后面就有一个习题,“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春天的景像的”,这个题目就暗示我们文章是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描写春天的,明确了这一点,下面再读时很自然就会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也就比较容易地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内容。
2、精读 通过浏览,我们对于本文的文章体裁,文章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本文所应该重点把握的内容也已经心中有数。于是可以进行第二遍的阅读了。这一遍阅读,因为我们对于什么是本文的重点已经大致清楚,因此便会有的放矢,对于重点要仔细阅读与思考。还是以读朱自清的《春》为例,因为我们通过浏览已经知道了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的“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春”,所以我们就会自然地在文章主体部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上更加注意,实际上我们已经把握了文章的重要内容。
在这一遍的阅读过程中,我们结合第一遍所做的重点语句的勾画,还应该基本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整篇文章的大致结构。以便为下一步作好准备。
由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阅读材料难易程度的不同,也许在有时候还需要进行第三遍的阅读,如果读第三遍的话,因为这个时候对于文本内容及应该理解的重点和难点都有了大致了解,所以可以进行跳跃式的阅读,即重点阅读那些你还没有读懂的、与后面题目直接相关的、对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有重要提示的句子或语段。 第三,仔细审题,找准答题区间
经过前面的两个步骤,一些题目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不少考生在这个时候也会急于答题。其实,这个时候你不防冷静下来,再仔细的读一下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行百步者半九十”,在最接近成功的时候,也是最容易犯错误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因为审题失误而导致答非所问,实在是非常可惜的,因为你并不是不能答,而是因为粗心或急躁而答错。对于一般的考生来说,语文考试的时间是比较充足的,这个时候仔细理解题目的要求,力求一次性的准确答题,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在经过仔细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之后,结合前面两个步骤对文章材料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大致找到回答这个题目的区间了,即这个问题的答案大致是在某一句或某几句话或是在某一段某几段中,我们心中已经大致有了判断,用你手中的笔在这个区间作上标记,你离成功已经很近了。
第四,提取符合题目要求的主要词句,推敲组织答案。
考生在这个时候容易犯的错误是,根据自己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及对题目要求的掌握,已经在材料中找到了解答题目的大致区间,就想当然的写答案了。这样写出来的答案往往是似
是而非,沾边而不准确,这就是考生们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中总不得高分的重要原因。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的是,阅读理解题的答案一般都是从文章中来。其中有的是可以在文中找到现成的语言直接作答,譬如有的题目中明确指出“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而有的学生偏偏忽视了这一点。有的则需要对文中的语句进行适当的增补替换,以形成最准确、最简洁的答案。而有的则是在理解原文,把握原文的主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已的语言概括作答,要注意的是,这一类的答案也不是可以由你随心所欲的,答案语言虽然是由你自己组织,但是答案的内容还是由材料内容决定的。
为什么强调是提取文中的重点词句加以组织形成答案而不是用自己的话作答呢?这是因为我们自己组织的语言,一般来说,要么不如原文中的词句准确,要么不如原文中的词句具有概括性,这都是影响答案得高分的重要原因。
以上所说的是解答阅读理解题的一般方法及步骤,下面我把近年来常见的阅读题型的解题技巧罗列出来,以飨读者。 一,词句理解题
该题型具体表现形式举例:“请你谈谈对文中的某一个词或短语或句子的理解”、“请你谈谈某一个词、短语或句子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请你说说这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解答该题型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切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这是解答该类型题目的重要原则。
2、联系文章的主旨来理解它在文中的具体含义。要知道,文中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直接或间接为主旨服务的,所以联系主旨来理解句子在文中的重点含义,是把词句的含义理解得深刻的重要原则。
3、分析修辞手法,根据修辞特点来理解表达效果。
4、从形式(结构,表达效果等)和内容两个方面来理解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二、内容概括题
该题型具体表现形式举例:“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的”、“文章写了哪几件事”、“文章围绕写了哪些内容”等。 解答该类型题目应注意如下方法:
1、总揽全文,宏观把握 学生在做这种类型题目时容易犯顾此失彼、概括不全的毛病。要完整正确的回答该题,需要我们站在全文的高度来审视作答,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度,要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看清题目的题眼,如“哪几件事”中的“事”,“表达了哪些情感”中的“情感”等,这样才能保证答语和题干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不至于答非所问。 三、作品感受题
该题型具体表现形式举例:“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的理解”,“你生活中这类似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样想的”等。
回答该类题目时学生往往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或者是思维的不开阔,觉得没有类似的生活经历,所以觉得无法回答。其实,上文说过,答案是从文章中来的,你只要认真阅读材料中的事例,仔细回忆生活中的点滴,是一定可以作答的。即使万一没有或是想不出这样的事例,你也可以依照材料中的事例,依葫芦画瓢,编造一个事例。
作答时,要先亮出看法,表达感受,再联系实际。这样使得条理清晰,让人一目了然。还应注意的是,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时,应有较具体的时间,人物,事件,这样才能让人明白你是在联系生活。而事件的具体内容则可以高度概括,而叙述的重点则应该合乎题目要求,以便让你的答案简洁明了。
最后还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阅读理解题答案一般有如下要求:简洁性,准确性,通俗性,另外,一定要与题干衔接紧密。 1、简洁性。
答案忌重复累赘,特别是在选用原文中的句子作答的时候,要将原文中那些枝叶成份,与题目要求不相干的成份删去。有的同学在回答时生怕不够完整,故而想答得越多越好,如果多而无当,是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的。 2、准确性。
用语要求准确,如果答案中有错别字或是病句,是会影响得分的。所以做完之后 有时间一定要检查,看看你的答案是否通畅明确。另外,有时文中可供作答案的可能不止一个句子,我们应该选择最适合的作答。 3、通俗性。
原文中的用来参考作为答案的句子有时候是形象化的句子,比如,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把这样的语言作为答案时,要注意把形象化的句子转换成通俗明了的句子。 4、答语要与题干有紧密的逻辑关系。
答案从材料中来,这是作答阅读理解题的不二原则。但有的题目不能把原句子直接作为答案。虽然答案在这个句子之中,但在把它作为答案时,有时需要将原句子作必要的语序调整或是增删替换,以使答案与题干衔接紧密,逻辑严谨。
以上是作者在几年的教学经历中所总结解答阅读理解题所总结出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因为手头资料缺乏,故而文章示例不够充分,有些大而化之,如果你能仔细品读,能从中受到一些启迪,我将不胜欣慰。所缺失的范例,以后我或许还会补充上来,以期对你有更大的帮助。
方法不是万能的,要想阅读理解能力有一个大的飞跃,除了掌握方法之外,还需要在平常学习和生活中多阅读多思考,提高你的文化涵养,增强你的思维品质,毕竟,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特别是语文,需要你日积月累,日有所思,月有所获,年有所进,持之不懈,方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一)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读材料
所谓“读材料”,就是要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内容广泛,题材各异。以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析,人们常常把它们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的感知和记忆;所谓深层理解是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
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
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
有的学生要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学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最后寻
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解答这类题的中心步骤就是阅读,既要阅读短文,又要阅读题目。阅读时要注意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文章后面所给的问题,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