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解析——教你如何切脉 下载本文

中医脉诊解析——教你如何切脉(二)

脉诊是中医的基本技术。当前的中医脉诊一般是指寸口脉诊,同时多以李时珍归纳的28脉为标准,现今的大学本科教材也多以此为教材,本文也是以此为基础标准。根据学生的要求,结合本人的看法,现修校解析如下,也欢迎中医同道批评指正和探讨。 一、脉诊的基本理论 1、切脉的意义:

脉诊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诊察步骤和内容。脉诊之所以重要,是由于脉象能传递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信息,是窥视体内功能变化的窗口,可为诊断病证提供重要依据。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①辨别病证的部位:如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

②辨别病证的性质: 如迟脉、紧脉主寒,数脉、滑脉主热。 ③辨别邪正的盛衰:如虚脉主正气虚,实脉主邪气实。 ④辨别病证的进退:如外感热病,热势渐退,脉象出现缓和是将愈之像。

2、中医切脉的特点

①中医脉象的构成元素包括脉博的位置、速率、节律、形态、势力(气势力量)五种。

②脉诊学是一门深奥的经验医学知识,具有的技巧很多,必须熟悉理论,然后勤于实践。

③脉象与病症有不相符之处,诊断时要运用从舍方法来处理脉象。 3、脉象的取舍(脉症顺逆与从舍)

1 / 9下载文档可编辑

脉象的取舍是指从脉和症的相对应性来判别疾病的顺逆和何时取脉或何时取症。这说明脉象是疾病表现的一个方面,不是全部,只能把脉象当作一个方面的信息为诊断作参考,要全面运用四诊合参,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①脉症顺逆

脉症顺逆是指从脉症的相对应、不相对应性来判别疾病的顺逆(顺逆是指疾病顺利进展与否,邪气与正气的关系),如:

脉症相应——脉与症候相一致:表证见浮脉,热证见数脉为顺。 脉症不相应——脉和症候不一致,如表证见沉脉,热证见迟脉为逆。

脉症相应——暴病、新病见浮、洪、数、实为顺,说明正气充实能抗邪。久病、旧病见沉、微、细、弱为顺,说明邪衰正复有望。 脉症不相应——新病见沉、细、微、弱,说明正气已衰。久病见浮、洪、实为逆,说明正气已衰,邪气不退。 ②舍脉从症,舍症从脉(症真脉假,症假脉真)

症真脉假——舍脉从症,即不考虑脉象的意义,只考虑症的意义。如:症见腹胀闷,疼痛拒按,大便干燥,舌红苔黄厚焦躁,脉沉细——真症,为里热证,取其症;脉沉细为脉假(脉沉细主虚寒);这时要舍脉。

症假脉真——舍症从脉,即不考虑症状的意义,而考虑脉象的意义。如:症见四肢冷,大便闭,腹痛腹胀,脉滑数——症假(似为寒盛证候),舍症;脉滑数为脉真,是里热壅盛的表现,这时要取脉。

2 / 9下载文档可编辑

4、三部九候的应用

疑难病运用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和三部举按寻,一般情况下不用九候。

5、正常脉象——胃、神、根

在中医理论中,正常脉象可以用“胃、神、根”三个字来概括。正常脉象的形象特征是:寸关尺三部皆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4-5至,相当于72-80次/分(成人),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量,并随生理活动、气候、季节和环境等的不同而有相应变化。 ①有胃

“有胃”是指指下具有从容、徐和、软滑的感觉。平人脉象不浮不沉,不疾不徐,来去从容,节率一致;即使是病脉,不论浮沉迟数,但有冲和之象,也是“有胃气”。 ②有神

“有神”是指脉率整齐、柔和有力。即使微弱之脉,但未至于散乱而完全无力;弦实之脉,仍感柔和之象,皆属“有神气”。反之,脉来散乱,时大时小,时急时徐,时断时续,或弦实过硬,或微弱欲无,皆是“无神”。 ③有根

“有根”主要表现为尺脉有力、沉取不绝两个方面。若病重,但尺脉沉取尚可摸得,则为肾气不绝,尚有生机;相反,若尺脉沉取不应,说明肾气已败,病情危笃。

3 / 9下载文档可编辑

6、脉象的生理变异

①个体因素的影响:性别、年龄、体质、脉位(斜飞脉、反关脉)对脉象的影响。

②外部因素对脉象的影响:情志、劳逸、饮食、季节、昼夜、地理环境等对脉象的影响。 二、病理脉象解析

1、28脉的分析(独立脉象)

① 以脉位异常为主的脉象——浮、濡、芤、革、沉、伏、牢、短、长

“脉位异常”的概念:指脉体位置发生了上下、左右等的位置性质的变化。举例:

1)浮脉: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不足。主病表证、虚证。 2)濡脉:脉象特征——浮而细软,不任重按,重按不显。主病虚证、湿证。

濡脉脉象分析:脉居浅位,即轻按即得,重按不足;脉体细小如线;脉管弹性无力。

3)沉脉:脉象特征——轻取不得,重按始得。主病里证。 沉脉脉象分析:脉位居深沉,轻、中等力量不能按及,重力才能按及。

4)短脉:脉象特征——首尾俱短,不能满部。主病气病。 短脉脉象分析:仅在关部搏动明显,寸、尺部模糊或不明显。 5)长脉:脉象特征——首尾端直,超过本位。主病脉长而强硬有

4 / 9下载文档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