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下载本文

两位数减一位数口算(退位)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79-80页

教材分析:本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例题仍以三个小朋友交流收集的画片为题材,先教学整十数减一位数的口算,通过用小棒操作过程中将一捆小棒拆成单根的演示,突出口算退位的算理,然后学生交流算法。接着教学几十几减一位数需要退位的口算,让学生根据例题列出算式,启发学生在画法多样化的交流中有序地表达。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的算法,有了利用小棒操作的经验,能将整十分开,学生能够理解。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得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2、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与同学合作的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

教具:教学课件、整捆的小棒4捆、单根的小棒15根。 学具:小棒4捆、单根小棒15根。

教学设计: 一、 复习

43-12 43-10 43-3 43-2 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三位好朋友,小华、小军、小丽收集了一些“数码宝贝”画片,现在他们分别有了多少张画片呢? 小华:我有30张画片。 小军:我有34张画片。 小丽:我有8张画片。

1、 你能根据这三个条件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出

算式吗?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30-8 34-8 34-30

2、 在这三个算式中,哪个算式我们已经学过了?

30-8 、34-8你们会计算吗?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板书课题)

三、 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 探究30-8的计算方法 (1)30-8等于多少?你怎样算的? ①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②学生汇报不同的算法

可能出现以下方法:摆小棒、口算。 (2)建立表象、初步感知

指名摆小棒的学生先汇报,边摆边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演示摆法:摆3捆小棒,先拆开一捆小棒,再从10根中拿走8根,剩下的2根和2捆合起来就是22根。 学生操作小棒,体会退位的算理。 (3)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①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叙述30-8的计算过程、并板书: 30-8= 先算10-8=2 再算20+2=22

②电脑直观演示计算过程,学生完整地说说该题的计算过程。

2、 探究34-8的计算方法

(1) 小组讨论怎样计算,并把不同的方法记录下来。 (2) 学生交流不同的方法,并摆小棒展示。

可能出现:

① 算10-8=2,再算24+2=26 ② 先算14-8=6,再算20+6=26 ③ 先算34-4=30,再算30-4=26 ④ 先算30-8=22,再算22+4=26

(3) 讨论:不管用哪种算法,用小棒操作时,都需要把一

捆小棒拆开,为什么? (4) 你喜欢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 (5) 把你喜欢的这种算法有序地说清楚。

四、 组织练习,深化提出

1、“想想做做”第1题

你能用刚才所学的方法来做做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板演并订正 3、“想想做做”第4题 (1)师读题,让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填写 (3)集体订正

五、总结评析、点拨学法

谈话: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回想一下,你们学到了什么?是怎样学到的?

五、 作业

“想想做做”第3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30-8=22(张) 34-8=26(张) 34-8=26(张)

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学生喜爱收集画法的心理特点,创设了三个小朋友收集画

片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探究“30-8”的计算方法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进行交流,让学生经历一个思考提炼的过程,使学生逐步理解了“个位上0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是10,然后再减”一算理,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在教学学习中获得主动探究的乐趣。

在探究“34-8”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允许并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思路,提倡算法多样化,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激发并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