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铁路建设弃渣场复垦报告 - 图文 下载本文

~~~~~~~~~二工区小庄子弃渣场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3)《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7月; (4)《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2000年10月1日; (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2000年10月1日;

(6)《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财综[2011]128号); (7)《全国土地分类》(GB/T 21010-2007)。

2.3.4技术资料

(1)《新建铁路――境内施工图设计站前施工技术交底文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11月);

(2)《――县土地利用现状图》;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新建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2010年9月。

7

~~~~~~~~~二工区小庄子弃渣场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3项目概况

3.1 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二工区小庄子弃渣场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 (2)项目单位:--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3)建设性质:新建

(4)建设规模:――线路设计长度509km,--省境内线路长度342.937km (5)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6)正线数目:双线。 (7)速度目标值:250km/h。

(8)最小曲线半径:一般最小3200m。 (9)正线线间距:4.6m。

(10)最大坡度:一般20‰,困难山区不大于25‰。 (11)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12)牵引种类:电力。

(13)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14)调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15)线路地理位臵及径路:线路位于――省中北部地区,行经――山地,连接――。线路北起――。

(16)本报告土地复垦地理位臵:位于--的小庄子自然村。

3.2 项目区自然概况

3.2.1 地理位置

项目区的所在地――西北部,――中段南麓,属北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长江、黄河水系的分水岭。是――南枕的绿色屏障,――的北大门,距――最近距离72km,是关中通往川渝的交通要塞。东接――是――森林工业基地之一,有

8

~~~~~~~~~二工区小庄子弃渣场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动物。有森林4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公路贯穿全境。201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2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已实现4350元。

全县人口密度较低,耕地匮乏。全县境内皆山,群峰耸立,沟谷纵横,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县内交通条件较好但位臵偏远,对外交通主要有穿县境而过的西万公路,项目区有简易公路直通县城。林特产品和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发源于县境内,自北向南流入汉江。农业人口和耕地主要沿其河谷两岸分布。

――走向平纵断面见图3.2-1。

--二工区小庄子弃渣场临时占地位于--。施工临时占地具体位臵见图3.2-2。

图3.2-2 二工区小庄子弃渣场施工临时占地交通位置图

3.2.2 地貌

项目区地形地貌由高、中、低山与河谷川道构成。山地高程1100m以上,河谷川道高程在500~800m之间。境内群山耸立,沟深谷峡,由北向南因构造断裂和河流侵蚀作用,形成自北向南的多条河流。河沟及支沟出口因冲积、洪积作用,形成许多串珠状的坪坝和阶地,成为奇特的――山地农业景观。

项目区属――水系,本项目流域为--,--为――的支流,它发源于――境内的――南麓。--主要支流有西木河、东木河及麻河,上游主要为天华山自然保护区和天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中下游先后流经――从三河口村开始,下游先后流经――。

项目区为--的上游,项目区所处河段切割较浅,耕地由坪坝和河谷阶地构成,呈台阶状分布。全部为坝、坪地貌。沿河两岸的农耕地土壤大部分属冲积—坡积型,其母质除中生代的花岗岩体外,还伴随有石灰岩、页岩及片麻岩等,高程在800m以下。较薄的土层厚约20~50cm,周边自然条件较好,区内水田平地较多,耕地平均高出河床3~5m。项目区流域地面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总体地形北高南低,山势开阔,为典型

9

~~~~~~~~~二工区小庄子弃渣场临时占地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的“U”型河谷。

项目区地形地貌见照片3.2-3。

照片3.2-3 地形地貌

3.2.3 气候

复垦区气候特征:地处北亚热带边缘季风气候区。由于本流域高低悬殊,地貌差异较大,因而兼有暖湿带和中湿带山地气候特征。项目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气候的基本特点是:四季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春季升温迅速,秋凉湿润多连阴雨。

--流域属北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据--气象站1961~2008年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1.8℃,极端最高气温38.7℃(1995年7月12日),最低气温-14.4℃(1991年12月28日);多年平均降水量918mm,多年平均蒸发量1116mm(Φ20cm蒸发皿观测)。多年平均风速2.1m/s,最大风速20.3m/s,以西北风居多。

3.2.4 土壤

――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由于气候、母质、植被、地形、水文地质等条件不同,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在地带性土壤中嵌着区域性农业土壤。项目区的主要土壤类型为在沟谷中经过水耕熟化形成的淹育性水稻土和潴育性水稻土,以及沿河两岸阶地的黄褐土。

淹育性水稻土是在旱地改水田后,种植水稻时地面长期蓄水,由于淹水灌溉,土壤通气受阻,氧气缺乏,使表层铁质还原,土质变灰,而水稻根系由于根系生理活动的结果,使根系四周局部土壤中低铁氧化形成锈斑纹(淹育层),淹育层由于还原作用并不强烈,通常回旱后,仍可恢复原来的土色。该土具有耕层、犁底层有机质含量较高,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