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重要馆藏解说词 下载本文

高5厘米,射径7.1~7.4厘米。1982年11月于青浦县福泉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大墓中出土,距今4000多年。良渚文化因1936年首次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的良渚镇而得名。

琮形玉镯系透闪石青玉琢制,呈湖绿色,晶莹滋润,有透光性。形制为短方柱体,上大下小,内圆外方,中间对钻一大圆孔,孔壁磨光,镯面以减地法凸出四块角尺形方座,以横槽分为上下两节,并以四角为中线展开纹饰。上节有两条平行的横凸棱,上刻数道弦纹,在两条横凸棱中间,填刻以云纹,横直线组成的几何形图案,其下为两个圆圈和一个凸横档,组成一个带冠的神睑。下节有椭园形的眼睑,桥形的额和凸横档的鼻所组成的兽面。在椭园形眼睑中以重圈为睛,在二条长横棱之间,眼睑内、额上和凸横档上填刻以横直线、云纹组成的图案。在神睑和兽面的两侧各刻一只飞鸟,以卷云纹、长短弧线和横直线刻出鸟首、身和翼,全器共有16只飞鸟,刻纹纤细如毫发。全器造型规整,构图对称和谐,形象庄严生动,线条纤细流畅,表明我国玉雕工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达到了很高水平,是良渚文化玉器中的稀世瑰宝。

现藏上海博物馆。 2.良渚文化 玉钺

高17.1厘米,刃宽10.9厘米。1982年11月于青浦县福泉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大墓中出土,距今4000多年。玉色青绿,滋润透光,钺体长方扁薄,厚仅0.6厘米,刃部弧凸,并略为外翘,纯口,无使用痕迹。上端中间有一圆孔系用管钻对钻。在玉钺的一面圆孔上部和器身右侧,有弧形制作痕迹。整器形制规整,给人以刚劲有力的感觉。器表经高度抛光,光洁明亮鉴人,是一件选料和制作都极为精致的玉器珍品。

钺是斧的一种,一般用作武器。由带柄穿孔石斧发展而来,玉钺是当时王权显贵的权杖,军事首领权力的象征物。玉钺随葬,是墓主人在氏族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的证物,是探讨良渚文化时期社会性质和我国文明起源重要的实物资料。

现藏上海博物馆。 [良渚文化玉钺] 3.龙山文化 玉人

高10.3厘米,宽3.5厘米。玉呈淡青色,圆雕,人物作站立姿态,头戴平顶冠,橄榄形眼,宽鼻大嘴,双耳饰环,拱手,两腿微曲,腹部有弦纹,从头顶至裆处穿一直孔,可供系挂,是串饰上的祖件。雕技熟练,似为龙山文化的遗物。

现藏上海博物馆。 [龙山文化玉人]

4.商 兽面纹玉戈

长25.3厘米,宽5.8厘米,礼仪用器。玉质呈青灰色,局部有褐色浸蚀。扁平体,两面饰纹相同,援部平直,边有刃,中间有三道直线弦纹,援近内浮雕兽面纹。内作长方形,底端亦雕一兽面纹。采用商代典型的阴线双勾技法,琢工规整,装饰精致。中部有穿孔,可供执柄缚系。

商代玉戈与同代青铜器风格相近,一般光素无纹。此玉戈饰华丽的兽面纹,十分稀见,当是王室成员的用品。

现藏上海博物馆。 [商兽面纹玉戈] 5.北齐 释迦牟尼佛石像

通高161厘米,螺发肉髻,眼光下敛,两耳垂肩,唇角微露笑意,面相秀润;双手残缺,尚可见其作说法姿式,结跏趺坐于双重覆莲座上。身着通肩法衣,衣褶施双线,轻薄贴体,雕刻手法柔和简洁,体态优美,表情生动。佛的背光亦十分华丽,在犹如熊熊燃烧的火焰纹中,烘托着五尊坐莲化佛;宝珠形头光,中心为莲花纹,外缘是一圈荷莲唐草构成的图案。从整体上看,此像已经不同于南北朝前期佛像的那种清癯质朴的风格,释迦像气度雍容,表现出明澈、智慧、慈祥的神情,而其头光、背光以及佛座的制作更为精细富丽,代表了北齐一代雕像艺术成熟时期的新风格。是中国佛教艺术在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成功地吸收民族传统的创造性实例。

现藏上海博物馆。

6.南朝 梁中大同元年释慧影造释迦如来漆金石像

通高34.2厘米,清同治年间江苏吴县出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梁代造像的代表作。 释迦面相饱满壮严,发髻呈螺旋状,刀法简括,眼睑半启下视,表情慈祥亲切。着通肩大衣,衣裙垂于台座,半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座正璧浮雕一对狮子,中作博山炉。主尊头光分二层:内层为莲花纹,外作一素面莲瓣形。其两旁内侧为阴刻线型的佛弟子阿难、迦叶像,作仰视主尊之状;外侧是高浮雕两胁侍菩萨像,高冠,宝缯垂至两肩,双眼微开,面含笑意,其左尊双手合十,右尊手托法器,有宝珠形头光,赤足立于莲花座上。三尊像后衬以莲瓣形背光,背光上线刻佛传故事《释迦如来初转法轮》,表现佛陀成道后,首先到婆罗奈斯城,时值盛暑,降雨频繁,佛在雨中说法。最上刻端坐佛像,旁立二胁侍菩萨,左右作听经众人像,地刻山石云气及繁密之波浪纹,以示雨水洋溢。实为梁代稀见的优美佛像故事画。

像的背光后镌刻“梁中大同元年太岁丙寅十一月五日,比丘释慧影奉为亡父亡母,

并及七世,久远出家师僧,并及自身,广及六道田生,一切眷属,咸同斯福。”54字。其中“六道田生”当是佛语“六道四生”之误刻。

现藏上海博物馆。

[南朝释慧影造释迦如来漆金石像] 7.唐 拨镂鸟兽花卉象牙尺

长30.25厘米,宽3厘米,厚0.55厘米。用象牙刻镂而成。正反两面都以单线为栏,内以双线等分十格,每格为一寸(唐尺合今尺0.3公尺,即每格3厘米)。格内刻镂花、鸟等纹饰,格间和尺的周边细刻小朵海棠,精致绝伦,是盛唐时代牙雕艺术的代表作品。

两面刻镂之纹样,竖式排列。正面单数方格内浅刻鸟兽,均取写实方法:第一方格刻一对展翅欲飞的鸳鸯,雄者引导在前,雌者追随于后,形影不离,上端空间点缀三只小飞鸟。第三方格刻一头肉角麒麟,寓意“祥瑞”。第五方格刻一只衔嘉禾的飞鹭,空中祥云朵朵,含有“五谷丰登”之意。第七方格刻梅花鹿一对,雄者平视远眺,雌者昂首回顾,空中四只小鸟飞翔,地上三簇小花开放,意为“长乐未央”。第九方格刻双鸠,相对而立,一鸠前视,一鸠俯首,周饰花卉,并有三蜂采花。第二、四、六、八复数方格内均刻花卉图案,使鸟兽与花卉相间排列。背面,七方格刻禽兽和花卉,二方格刻亭台建筑。

白居易《谢中和节赐尺状》所记赐尺事,即唐俗之一。唐代,朝廷常在中和节以此类镂刻精美的牙尺和木画紫檀尺赐给王公大臣。《大唐六典·尚署令》:“每年二月二日进镂牙尺及木画紫檀尺。”

1953年上海博物馆从叶叔重处购得。 [唐拨镂鸟兽花卉象牙尺] 8.宋 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

纵107.5厘米,横108.8厘米,幅式很大,色彩丰富,丝缕匀称,层次分明,是现存宋代缂丝的杰出精品。

朱克柔,字强、刚,女,云间(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以缂丝著名,所作人物、树石、花鸟均极精巧。其运丝如运笔,明代文从简称她的作品“古澹清雅”,为“一时之绝技”。

缂丝,也叫刻丝,将绘画移植于丝织品,我国特有的一种工艺美术品,盛于宋代,主要产地苏州。织造时以素色蚕丝为经,彩色蚕丝作纬。各色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不贯穿全幅,称之谓“通经断纬”,既有绘画原作的风格,又有丝织物的细

腻特长。

此图双鸭浮游于荷叶绿萍间,有一稚鸭相随,并有翠鸟、蜻蜓点缀期间。岸石青色,质感凝重,旁有白鹭红蕖、慈菇、花草等,色彩雅丽,具有莲塘的自然生趣。图间缂制:“江东朱刚制莲塘乳鸭图”,“克柔”朱文印一方。

1952年12月庞秉礼捐赠上海博物馆。 [宋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 9.元 剔红《东篱采菊图》盒

高3.9厘米,径12厘米,木胎。1954年出土于上海市青浦县元代任氏墓。色泽鲜红,刻工浑厚圆润,是一件罕见的雕漆艺术珍品。

剔红,又称雕漆。是在器物的胎上涂漆,干后再涂,一般涂漆数十层,多者百余层,然后在漆上精雕细刻各种具有深浅层次的人物、楼台、山水、花鸟等图像。唐宋雕漆已不易看到,元代雕漆亦属罕见。

此盒雕刻的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归隐后闲适悠然的生活情景。盒面正中,陶渊明身着宽袖长袍,头戴小巾便帽,右手曳杖,迎风而立,一幅悠然自得的样子。侍童双手捧一盆刚采摘的秋菊,随侍其后。右侧为篱笆一角,后面伸展出一株虬枝老松;左侧为山石及树木,点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的主题。

此盒构图寓意深远,菊花、松树,隐喻陶渊明的人格和气节。菊花,霜寒色更鲜,古人常喻为君子;松树,临寒而不凋,人们用来赞誉高风亮节。

现藏上海博物馆。

10.明 朱缨透雕《刘阮入天台图》竹香筒

高16.5厘米,口径、底径3.9厘米。1966年4月上海宝山县顾村乡明代朱守成夫妇墓出土。同墓出土石买地券,记载朱守成之妻“殁于万历九年正月初”,是至今唯一有确切出土年代的嘉定竹刻。

朱缨,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五年(1520年),卒于明神宗万历十五年(1587年)。字清父(甫),号小松,上海嘉定人。工小篆及行草,擅丹青,亦能诗,尤工刻竹木,与父朱鹤,子朱稚征共创嘉定竹刻艺术,合称“嘉定三朱”。

香薰,流行于明清。此香筒两端有紫檀木制的盖和底,上刻浅浮雕螭虎纹图案,内壁中心有一小孔,使用时插上点燃的线香,盖上盖,缕缕香烟就从竹筒的镂空处袅袅而出。画面所刻“刘、阮入天台”的民间神话故事,叙述汉末(公元三世纪初)刘晨、阮肇上天台采药,山中迷路,返回家乡时人间已过了七世。画面表现了刘、阮和仙人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