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复习题 下载本文

57.关于剪切力描述正确的是( )。

A、是由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滑行所引起 B、由摩擦力与压力相加而成 C、与体位有密切关系 D、长期卧床局部组织承受的持续性压力 E、由两层组织进行性相对移动引起

58.预防压疮护士应做到六勤指的是( )。

A、勤巡视、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B、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C、勤巡视、勤观察、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D、勤巡视、勤翻身、勤观察、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E、勤巡视、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观察、勤更换 59.卧床病人最简单而有效地解除压力的方法是( )。

A、按摩 B、翻身 C、擦洗 D、叩背 E、垫气圈 60.卧床病人一般需几小时翻身一次( )。

A、每半小时 B、每一小时 C、每两小时 D、每三小时 E、每四小时 61.为避免摩擦力与剪切力,卧床病人床头抬高不应超过( )。

A、15° B、30° C、45° D、60° E、90° 62.在压疮伤口愈合中起重要作用的营养物质为( )。

A、维生素A和锌 B、维生素B和锌 C、维生素C和锌 D、维生素D和锌 E、维生素E和锌 63.第二期压疮的表现是( )。

A、红 B、肿 C、痛 D、水泡 E、麻木 64.紫外线照射疗效明显的是( )。

A、一、二期压疮 B、二、三期压疮 C、三、四期压疮 D、一、二、三期压疮 E、二、三、四期压疮 65.下列哪项不属于晨间护理内容( )。

A、刷牙 B、漱口 C、洗脸 D、擦洗背部 E、热水泡脚 66.人体主要散热器官是( )。

A、皮肤 B、肺脏 C、肾脏 D、肝脏 E、肠道 67.临床以冰水湿敷行物理降温是利用那种散热方式( )。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蒸发 E、挥发

68.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通过那种方式散热( )。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蒸发 E、挥发 69.下丘脑后部产热中枢生理作用错误的是( )。

A、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表面血流量 B、减少出汗,抑制汗腺活动

C、血管扩张,增加皮肤表面血流量 D、提高组织代谢率,增加组织氧化率 E、寒战增加产热

70.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换算公式正确的是( )。

A、°C=(°F-32)×5/9 B、°F=(°C-32)×5/9 C、°C=°F×5/9-32 D、°F=(°C+32)×9/5 E、°C=(°F-32)×9/5 71.体温上升期的特点是( )。

A、产热等于散热 B、散热大于产热 C、产热散热在较高水平平衡 D、产热大于散热 E、皮肤潮红、灼热 72.弛张热体温波动特点是( )。

A、体温高,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C B、体温骤升,数小时后降至正常,反复发作 C、体温高,24小时内温差达1°C以上 D、发热无规律,持续时间不定 E、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

73.一般成人体温每升高1°C,脉率约增加( )。

A、5次/分 B、10次/分 C、15次/分 D、20次/分 E、25次/分 74.脉搏测量如何计数( )。

A、正常脉搏15秒×4小时 B、正常脉搏10秒×6 C、正常脉搏12秒×5 D、正常脉搏30秒×2 E、正常脉搏5秒×12 75.关于血压正常值不正确的是( )。

A、收缩压90~140mmHg B、舒张压60~90mmHg C、脉压30~40mmHg D、kPa=7.5×mmHg E、mmHg=7.5×kPa 76.脉压增大不正确的是( )。

A、主动脉硬化 B、心包积液 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动静脉瘘E、甲状腺功能亢进 77.黑—伯反射即( )。

A、肺扩张时,呼气动作抑制产生吸气 B、肺缩小时,吸气动作终止产生呼气 C、肺扩张时,吸气动作抑制产生呼气 D、肺缩小时,呼气动作兴奋产生呼气 E、肺扩张时,吸气动作兴奋产生吸气 78.以下哪项不属于正常呼吸( )。

A、正常成人呼吸频率16~18次/分 B、呼吸与脉搏比例1:4 C、男性以腹式呼吸为主 D、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 E、儿童以胸式呼吸为主 79.影响呼吸生理变化不正确的是( )。

A、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 B、运动可使呼吸加深加快 C、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加强 D、情绪紧张可使呼吸加快 E、环境温度升高可使呼吸加深加快

80.一般体温升高1°C,呼吸频率大约增加( )。

A、3~4次/分 B、4~5次/分 C、5~6次/分 D、6~7次/分 E、8~10次/分 81.呼吸过速常见的疾病不包括( )。

A、颅内压增高 B、发热 C、疼痛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低氧血症 82.混合性呼吸困难常见于( )。

A、支气管哮喘 B、气管异物 C、肺纤维化 D、阻塞性肺气肿 E、喉头水肿 83.体位引流适用于哪些病人( )。

A、高血压 B、心力衰竭 C、支气管扩张 D、高龄 E、极度衰竭 84.体位引流液每日小于多少毫升时可停止引流( )。

A、20ml B、30ml C、40ml D、50ml E、60ml 85.为防止缺氧每次吸痰时间应( )。

A、<5s B、<10s C、<15s D、<20s E、<30s 86.组织性缺氧是由于( )。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

C、组织血流量减少 D、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 E、严重贫血 87.循环性缺氧是由于( )。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 C、组织血流量减少 D、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 E、严重贫血 88.血液性缺氧是由于( )。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 C、组织血流量减少 D、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 E、严重贫血 89.低张性缺氧是由于( )。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

C、组织血流量减少 D、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 E、严重贫血 90.三凹征是指( )。

A、胸骨上、胸骨下、肋间隙 B.胸骨上、锁骨上、胸骨下 C、胸骨下、锁骨上、肋间隙 D、胸骨上、锁骨下、肋间隙 E、胸骨上、锁骨上、肋间隙 91.皮肤血管受何神经支配( )。

A 迷走神经 B 交感神经 C 副交感神经 D 脊髓

92.正常情况下,皮肤血管应处于( )。

A 舒张状态 B 轻微舒张状态 C 收缩状态 D 轻微收缩状态

93.机体用冷或用热多长时间,产生、继发效应( )。

A 15分钟 B 30分钟 C 1小时 D 2小时

94.机体用冷或用热多长时间,应给1小时复原后再使用( )。

A 15分钟 B 30分钟 C 1小时 D 2小时

95.影响冷热疗效的因素( )。

A 时间、方法、环境温度 B 部位、面积 C 个体差异 D 以上都对

96.软组织损伤在什么时间内用冷可控制出血( )。

A 12小时 B 24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97.皮下冷感受器比热感受器多( )。

A 2~4倍 B 4~6倍 C 6~8倍 D 8~10倍

98.冷疗的禁忌部位( )。

A 颈部 B 腋部 C 胸前 D 背部

99.冰囊一般应置于身体( )。

A 大血管走行处 B 枕部 C 胸部 D 腹部

100.冷疗时冰囊应装多少冰( )。

A 1 /2 B 2/3 C 3/4 D 装满

101.冷疗后病人肛温不低于( )。

A 25oC B 30oC C 32oC D 35oC

102.冷湿敷疗法应多长时间更换一次敷布( )。

A 1~2分钟 B 2~3分钟 C 3~4分钟 D 4~5分钟

103.一般冷湿敷时间在( )。

A 5~10分钟 B 10~15分钟 C 15~20分钟 D 20~30分钟

104.机体持续用冷1小时后,出现下列哪种反应( )。

A 小动脉扩张 B小静脉扩张 C 小动脉收缩 D 小静脉收缩

105.冷疗法的作用是( )。

A 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控制炎症 B 降低体温 C 减轻疼痛 D 以上都对 106.温水擦浴的水温是( )。

A 26~28oC B 28~30oC C 30~32oC D 32~34oC

107.温水擦浴全过程不应超过( )。

A 10分钟 B 15分钟 C 20分钟 D 30分钟

108.乙醇擦浴的浓度及温度( )。

A 20~25% ;30oC B 25~30% ;30oC C 20~25% ;32oC D 25~30% ;32oC

109.头部降温时应注意观察病人( )。

A 生命体征 B 耳廓 C 心率 D 以上都对

110.软组织损伤后多长时间内禁用热疗( )。

A 12小时 B 24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111.热疗的禁忌部位( )。

A 枕后、耳廓、阴囊 B 鼻周三角区 C 胸前区 D腹部

112.对老年人、小儿、昏迷等病人用热水是( )。

A 50oC B 55oC C 60oC D 60~70oC

113.热疗法的作用( )。

A 促进炎症消退 B 减轻疼痛 C 保暖 D 以上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