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 下载本文

始于大汶口时期,其西进的历史意义值得重视。 红山文化:以内蒙赤峰红山后遗址命名,距今6000—5000年前的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陶器继续沿用传统的筒形罐,也出现了类似仰韶文化风格的彩陶。 发展巅峰出现在距今5000年前后,位于辽宁凌源县的牛河梁聚落址最能说明这一点 。玉器名满天下,玉器的原料为岫岩玉和透闪石等,说明红山人对玉石知识已有很深了解,应当是承自兴隆洼文化的悠久传统。 良渚文化:距今5500—4500年前长江下游的文化,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巅峰时期。 中心在杭州附近的良渚一带,这是一个面积超过30平方公里的超大型聚落。良渚文化还以琳琅满目的精美玉器而闻名于世。其玉器制作极为发达,器形多种多样,而且各具不同功能,形态和功能直到后世的商周时期还保存下来,成为重要的国家礼器。

第六讲 夏商周考古

夏商周考古的特点:1、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已进入历史时期。2、出现了发达的青铜文化,大部分时间属青铜时代(夏、商、西周),并完成了由青铜时代向早期铁器时代的过渡(春秋、战国)。3、出现了大型都城, 标志着社会形态和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已进入国家时期。

一、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夏商周时期的大部分时间属中国的青铜器时代,但实际上中国铜器及冶金技术,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就可能出现了。目前已发现的史前铜器或与制作铜器有关的遗迹、遗物,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省的龙山时代诸文化中。 青铜器的的优点:一是熔点低:红铜的熔点一般是1083℃,若加锡15%,熔点就降低到960℃;若加锡25%, 熔点就降低到800℃。这样的温度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很容易办到的。 二是硬度大。一般红铜的硬度是布林氏(Brinell)硬度计的35度,加锡5%,其硬度增至65度;加锡10%,硬度就增至165度。这样就可视不同器类的需要,酌情增减锡的成分,铸成硬度不同的器具。

考古发现的商周时期古铜矿采冶遗址主要有: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大井、湖北大冶铜绿山和阳新港下、湖南麻阳九曲湾、江西瑞昌铜岭、安徽铜陵和南陵等多处。

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绝大部分是范铸而成的。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遗址、安阳殷墟遗址、陕西丰西张家坡遗址及东周列国都邑遗址几乎都发现有铸铜作坊遗址,往往出土有坩锅残块、木炭、铜锭、铜渣及数以万计的陶范,说明商周王室及诸侯所用的青铜器大多是就地生产的。

根据考古发现的铸铜遗存的研究和铜器铸造痕迹的观察,铸造一件青铜器需要经过制范、熔铜、浇铸等一系列工序。

范铸法:即通过陶范铸造纹样的工艺,这种工艺是商——战国时期青铜器最主要的装饰工艺。即先在泥模上雕塑出所要装饰的,通过翻范把纹样反印在外范上,合范浇铸后,即可铸造出各种各样的装饰纹样来。

错嵌法:即先在青铜器上铸或凿、刻出口窄底宽的纹槽,然后将金或银或红铜的丝、条片等捶打嵌入槽内,最后错磨平整。这种工艺的特点是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金属的色泽对比形成鲜丽的图案。

镶嵌法:即用漆或桐油等粘合物将蚌片、绿松石(是含铜的磷酸盐,又名土耳其玉,颜色多呈蓝绿色)、玛瑙等物镶嵌在铸就的青铜器表面纹槽中。

錾刻法:即用刻刀在铜器表面錾刻出各种图案。这种工艺出现在春秋晚期,战国时期较为流行;一般刻于器壁较薄的壶、鉴、奁等器物上。纹样主要有人物活动、车马建筑、花草

树木、珍禽异兽等。

鎏金银法:即把黄金在400℃左右的温度下溶解于水银(即汞),制成泥膏状金汞剂,俗称“金泥”(如鎏银则制成银汞剂的“银泥”),涂在铜器表面,再用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逸走,黄金固着于器表。(包金银法:即在铜器表面包一层极薄的金片或银片。)

青铜器铭文:青铜器铭文,也称金文或钟鼎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商代到春秋时期的铭文一般是铸成的,目前已知最早的青铜器铭文是商代晚期的。战国时期的铭文大都是刻成的,一般都很简短,长篇极为罕见。

青铜器的分类

1.青铜容器——<1>炊器

鼎:主要用于煮或盛鱼、肉等。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形状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方鼎。大者高过1米,小者不过10余公分。

列鼎制度: 鼎在先秦时期是一种重要礼器,西周时形成了较为严格的用鼎制度,即在祭祀、宴饮、丧葬、婚冠等活动中,不同等级的贵族使用数量不等的圆鼎。

鬲:《汉书·郊祀志》谓鼎“空足曰鬲”。可知鬲的形状相似鼎而空足,便于炊煮加热。铜鬲最初是仿新石器时代的陶鬲制成的。

甗:相当于现代的蒸锅。全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叫甑,置食物;下部为鬲,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带孔的铜片,叫箅。铜甗流行于商周至战国时期。铜甗有的甑与鬲常铸成一体的合体甗,也有甑与鬲有可分合的分体甗。

(2.)食器

俎是切肉、盛肉的案子,礼器,每与鼎豆相连。《周礼·膳夫》:“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礼记·燕礼》:“俎豆牲体,荐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贵贱也。”

簋: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用以盛黍、稷、稻、粱等。簋的基本形态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商代的簋多无盖,有耳或无耳。西周和春秋的簋常带盖,有两耳或四耳,还出现了圈足下加方座或附有三足的簋。战国以后,簋很少见。

簠(fǔ):食器,用来盛黍、稷、稻、梁等。长方形,盖与器的大小、形状相同,合上为一器,打开则为相同的两个器皿。西周时期出现,流行到战国末年。

盨(xū):食器,用来盛黍、稷、稻、梁等。椭圆形,敛口,二耳,有盖。盖上一般有

4个矩形钮,仰置时成为带4足的食器。盨出现于西周中期,春秋后期消失。

敦:食器,用来盛黍、稷、稻、梁等。圆腹,三短足,有盖。有的盖也能翻转过来使用;有的盖和器都作半球形,合起来成为球形,俗称“西瓜敦”。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豆:用于盛肉酱之类的食物之用。器浅如盘,下有柄及圈足。商代较少见,西周时的铜豆腹多较浅,无盖、无耳。春秋以后的铜豆腹较深,侧有两耳,有的有盖。

匕:即取食物的匙。匕体一般作椭圆形,有的前端作成尖形,匕柄作直式或曲式。盛行于商至战国。

(3)酒器

爵:饮酒器,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口上有二柱(少数为单柱或无柱),旁有鋬(把手),下有三尖足。迄今为止最早的爵是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较盛行,春秋战国少见。

角(jué): 饮酒器,形似爵而前后都是尾,无柱,部分有盖,商和西周时多见。

尊:盛酒器。形似觯而体形较大。侈口、鼓腹、下附圈足,多圆形,也有方形。盛行于商和西周。另有一类模仿鸟兽的特殊盛酒器,统称鸟兽尊

兕觥(sì gōng):盛酒器或饮酒器。椭圆形可方形腹,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有盖作兽头形或长鼻上卷的象形。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

卣:盛酒器。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也有作鸟兽形的。是祭祀时专用盛名为“秬鬯(jù chàng)的香酒的盛酒器,盛行于商和西周初年

彝:盛酒器,或说为调和酒、水之器。高方身,腹较直,带有屋脊形器盖,有的带扉棱。盛行于商、西周。

壶:盛酒器。商代多扁圆形,圈足;西周有圆形和方形,长颈,大腹,有盖,兽耳衔环;春秋战国者有圆形或方形。

斝:温酒器,圆口,三足、两柱、一鋬,无流及尾。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或曰斝也用作祭祀时盛酒灌地降神的灌器。《礼记·明堂位》:“灌尊,夏后氏以鸡彝,殷以斝,周以黄目。

盉:盛酒器,或说是调和酒、水的器具。圆口,有盖,有嘴,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间有链相连接。商代盉多款足(空心足);周代的盉款足较少,多四足;春秋战国出现圆腹有提梁的盉。

罍(lěi): 盛酒或盛水器。《诗经·卷耳》:“我姑酌彼金罍。”《仪礼·少牢》: “司空设罍水于洗东,有枓。”说明罍有盛水盛酒两种用途。罍有圆形、方形两种。圆形者宽肩,两耳,圈足。

斗:用于从盛酒器中取酒,注入饮酒器中。一般作短圆筒形,有柄。有的柄中空,安装上木柄才可使用。

<4>盥洗器

盘:盥洗时的承水器。多圆形,浅腹。商盘无耳,圈足;西周至春秋多附耳,有圈足或三足

匜:盥洗的浇水器。长椭圆形,前有流而后有鋬,也有带盖者。出现于西周中晚期,盛行于东周。

2.青铜乐器——铙

铙 : 青铜打击乐器,形似铃而较大,有中空的短柄可安把。使用时用手执把,铙口朝上,用木槌敲击。特大的铙使用时要插在铙座上。 钟:古代祭祀或宴飨时使用的打击乐器

钮钟:钟口内凹呈弧形,钟顶有半圆形或半环状钮者。始见于西周,盛行于东周。亦多大小相次组成编钟。

镈钟:大型单个打击乐器,又称特钟或镈。钟口平而有悬钮。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是贵族宴飨或祭祀时,与编钟、编磬相和使用的乐器。

鼓: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和宴飨、祭祀的乐器。商至战时的铜鼓,目前仅见两例。1977年湖北崇阳县出土了横置的两面鼓,属商代器。

铃:形似钮钟而小得多,平口或凹口,上有桥形钮,体内有舌,振舌发音。常悬挂于车、旗上或犬马身上。

戈:是商周时期的主要格斗兵器,由铜制的戈头、柲(bì,即柄)和柲的下端的铜鐏(zūn)组成。戈可分为内、援大部分。援有锋刃,“内”用于安木或竹制的柲的,柲端装有铜鐏。用于横击、钩杀和啄击。

戟:是戈和矛的合体,兼有钩、剌两种功能。最早见于将矛和戈用柲联装成一件兵器的例子见于河北藁城台西村商墓葬中,系戈、矛分铸合装;西周出现了合铸为一体戟。春秋战国时期合铸戟少见,多为戈、矛分铸合装者。

钺:用于劈砍的格斗兵器或刑杀器,形似后来的大斧。有内和穿,用于安柄。其中有些装饰精美者,可能用于仪杖,是统率权威的象征

镞: 即弓箭的箭头,属远射兵器。由镞身和连接箭杆的“茎”或“铤”构成。商代的铜镞以扁平凸脊双翼镞为基本形态,两翼侧刃前聚成锋,向后成倒刺。西周时仍有双翼镞,东周时出现三棱式或圆锥式镞,提高了穿透力。

锛:古代常称为斤,是砍削木料的工具。单斜面刃,有銎。铜锛始见于商代,春秋战国时数量增多。

三、西周城址 ——周原(岐邑)

在岐山凤雏和扶风召陈发现了宫殿基址。凤雏基址总面积约1500 平方米;由影壁、前堂、后室、东西厢房组成的前后两进、东西对称的封闭式院落;出土了许多板瓦、筒瓦等建筑材料。这些建筑可能是周人的宫殿或宗庙。

四、东周城址 ——东周王城

城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涧、洛二水交汇处。西周初年,周公东征后,为了镇摄东方各国,曾在洛阳营建东都洛邑。公元前771年,平王迁都洛邑,到公元前 256 年周赧(nán)王为秦所灭, 一直是东周王都所在地,史称王城。因此,王城的兴建,至迟不晚于东周初年

齐临淄故城 :城址位于山东临淄市的西北部。周武王灭商后,封姜尚为齐侯都营邱,至七世献公元年(公元前859)始都临淄,到公元前 221 年为秦所灭,作为齐国都城达 630 年之久。又据《战国策·齐策》记载:齐宣王时临淄有7 万户,是当时最繁华的都市之一。 郑韩故城 :城址位于今河南新郑县。据史书记载,平王东迁后,郑国由原来的封邑郑(今陕西华县北)迁都于此。因是新建,故史称新郑。韩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灭郑,韩自阳翟(今河南禹县)迁都于此。新郑因前后为郑国和韩国所都,故称郑韩故城。

赵邯郸城:位于河北邯郸市区及其外围,是战国中晚期赵国的都城。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自中牟(今河南汤阴)迁都于此,至公元前 222 年赵被秦所灭,前后共历 8 世 158 年。

曲阜鲁国故城:位于山东曲阜县城及周围,是西周至战国的鲁国都城遗址。周成王时周公长子伯禽在此建都。鲁顷公 24 年(公元前 249 年)楚灭鲁后,此地为鲁县县治。西汉时鲁王刘恭以此城为都。

魏都安邑:位于山西夏县西北的青龙河畔,是战国时期魏国前期的都城。相传夏禹曾建都于此,故也被称为“禹王城”;战国初为魏国都,至公元前 361 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