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 下载本文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方案1:部分习题来自《点拨》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锲而不舍(qì) 驾驭(nù) 咀嚼(jué) ...B.吹毛求疵(chī) 模式(mó) 拮据(jū) ...C.参差不齐(cén) 汲取(jí) 怡情(yí) ...D.孜孜不倦(zī) 繁衍(yǎn) 点缀(zhuì)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右逢源 持知以恒 袖手旁观 B.更胜一筹 十拿九稳 谈笑风声 C.妇孺皆知 无精打彩 眼花缭乱 D.出神入化 矢志不移 差强人意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银杏树根深蒂固,抗风力很强,是扩大绿化面积,治理山河的优良树种。 ....B.他就像一个有无限动力的发动机一样,孜孜不倦地学习到深夜。 ....C.去学校读书,不仅要学习文化,而且要学习做人,这是不言而喻的事。 ....D.我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数学难题。 ....

4.〈云南〉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②麻烦的是

③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④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⑤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A.①②⑤③④ B.③②④①⑤ C.⑤③②①④ D.③②⑤①④

5.〈新题,考查形式新〉成语的意义是约定俗称的,然而,如果你站在新的角度去分析,往往会得出新的见解并赋予其新的含义,请写出你对下列成语的新见解。

示例:一意孤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1)

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文主要阅读方法应用

换个角度看问题

①一家儿童玩具店购进许多新奇玩具,把它们很讲究地摆放在柜台里。出乎意料的是,儿童们来到商店却全然不顾,选择去附近其他玩具店买。后来老板发现了问题:原来,大人容易看到的地方,对于小孩子来说,却是一个死角。于是,店老板一面用膝盖在地板上行走、观测,一面按照小孩子的视线高度,把玩具重新摆放一遍。而后,这家儿童玩具店的生意便空前兴隆起来。

②由此可见,观察事物的角度,确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同是这座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诗);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语)。

③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多向思考,才有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可是,在日...常实践中,我们却经常看到,有些人坚持甲________________思维,考虑问题往往局限在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上,一条道跑到黑,钻牛角尖,闯死胡同,而不愿多想几种可能性,多开辟几条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以前发生过的为了发展粮食生产而毁林开荒、拦海造田的失误,就同这种直线式思维有关系。有些人坚持乙________________思维,头脑僵化,习惯于用过去的教条解释现实,在已知的旧路上徘徊。比如,一谈到防治害虫,人们便习惯地想到种类繁多、浓度不断加大的化学农药。实际上,如果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发现治虫是可以不用农药的。有些植物本身具有毒杀作用,而且为某些害虫所爱吃;有些植物的根、茎、叶、花含有挥发油、生物碱等化学物质,害虫对它们避而远之。如果我们在农作物区选择适当的农业生态体系,利用某些植物的毒杀、忌避作用,不施农药,同样可以防治害虫。

④作战有正攻、反攻和绕到敌人后面或侧面进攻的迂回战术;思维科学中也有反向思考、侧面思考、多向思考等形式。在中国古代,孙膑以减灶擒庞涓,而虞诩却以增灶破羌兵,因时因地制宜,变换战略战术,这是克敌制胜之道。思维活动也是如此,一个方向受阻了,不妨换个角度作逆向思考。《丝路花雨》中英娘反弹琵琶的舞姿,日常生活中“推推不成拉拉看”的俗语,对我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思考,都有直接的启示。

⑤从相反的事物有同一性、既对立又统一这个前提出发,明确思维的多向性,这是开阔

2

思路,克服直线式、习惯性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头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7.请仔细阅读第③段,根据上下文,在第③段的甲乙两处分别填上相应的词语。 8.请指出本文第②、③、④三段的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③段中加点词“有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片段写作

10.宽容是人际交往中的橄榄枝,它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和谐友好;宽容是人性最光辉的星辰,它可以照亮灵魂。请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以“宽容是一种美德”为题写一段论述文字。

答案

五、(一)1.D 点拨:A项中“锲而不舍”的“锲”的读音是“qiè”;“驾驭”的“驭”的读音是“yù”。B项中“吹毛求疵”的“疵”的读音是“cī”;C项中“参差不齐”的“参”的读音是“cēn”。

2.D 点拨:A项“持知以恒”应为“持之以恒”。B项“谈笑风声”应为“谈笑风生”。C项“无精打彩”应为“无精打采”。

3.A 点拨:“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牢固,不易动摇,这里是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4.B

5.(1)示例:把握风向,掌握规律,随时调整策略和方法,理应是智慧的表现。 (2)示例: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我们唯有向行家里手挑战,才能最高限度地提升自我。 点拨:所谓新解,就是不同于常义,反其道而解之。

3

(二)6.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多向思考,才有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 用一个事例引出论题

7.直线(式) 习惯(性)

8.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点拨: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可用分析论证方法四步法,第②段引用苏轼的诗,以及鲁迅的话,属引用论证;第③段从“比如”二字判断是举例论证;第④段从“孙膑以减灶”和“虞诩却以增灶”看出是对比论证。

9.不能删去。“有可能”用在这里说明多角度、多侧面的思考是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的前提条件,但很有可能有考虑不到的地方,如果去掉的话,说法就成了肯定的了,与原义不符,“有可能”这个词语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点拨:本题运用议论文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分析法,抓住“有可能”的限制性作用回答,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三)10.例文:

宽容是一种美德

宽容是一种美德。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小摩擦,待人宽容者,一般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英国保守党党魁卡梅伦在一次竞选拉票活动时,遭到过一位学生的鸡蛋袭击,卡梅伦并没有对此事耿耿于怀。因为卡梅伦的宽容,英国人民选择了他,卡梅伦也由此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可以说,是宽容成就了卡梅伦的政治高度。英国民族党党魁格里芬同样也遭遇过一次鸡蛋的袭击,那是在他当选为该党历史上首位欧洲议员的新闻发布会上,有位抗议者扔出一枚鸡蛋正好砸在了格里芬脸上,他立即恼怒起来,当即取消了新闻发布会赶到广播公司演播室,当着观众大骂“这些人都是恶棍”,批判这是英国民主史上极其悲哀的一天。同样被一枚鸡蛋袭中,卡梅伦选择宽容,于是他的被袭击,人们认为是意外;格里芬由于指责和恼怒,于是他被袭,人们称之为抗议。可以说,正是格里芬的“鸡肠小肚”,才被英国民众所唾弃。

点拨:文段首先提出“宽容是一种美德”的观点,然后运用卡梅伦和格里芬在对待同一件“蛋袭”的事件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由于两者宽容及小肚鸡肠的行为差别而产生的不同结果,有力地证明了观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