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刍议 下载本文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实践教学论文

(二○一 二 至二○一 三 学年度第 1 学期)

论文题目: 论大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和创造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所在学院:

年级专业: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制

论大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和创造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在批判继承前人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学生在社会中,以马克主义理论为基础进行实践,把科学的实践观点引入到了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关 键 词】认识世界,创造世界,大学生

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曾科学地说到,“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所以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为了真确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要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而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从以上三点使我想起列宁曾说过的一句话“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在我们认识世界中,我们把自己做为主体所存在,有自己的思维能力并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各种活动的人,而其他外界是以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的客体所存在的。所以当我们大学生判断一件事的真伪性时,往往是以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判断的,并不以事情的真实性,也就是说我们判断的基础是以过往在实践的认识上决定的,这些认识完全符合主体的世界观与思维方式,这是长期实践的结果。但这种认识是双面的,这种认识往往能帮助人们更快的理解事物发展方向和规律,有利于处理接下来的种种问题。同时弊端也是显著的,错误的认识会加快并且加深失败的必然结果,造成种种不利的影响,或者影响今后对事物客观的判断。所以我们不单要重视主体,更不能忽视客体存在的必要性。在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是双向互动的过程中,要求我们善于运用辩证法,应用于考察认识和发展过程,科学的揭示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辩证关系。这样才能驳倒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

在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同时要了解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真理的客观性是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且经得起考验的。同时真理也具有相对性与绝对性,正如恩格斯所说:“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对的。”同时指真理是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人不能完全地把握=反映=描绘整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这里指的就是任何特定的真理都具有相对性,都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着的“过程”。也就是说,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在我们的认识中真理与悖论是相比较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即对立又统一的。我来简单的举一个例子,三国时期著名的大人物诸葛亮是为大家众所周知的,我们大学生对其认知大多都是从《三国演义》中得来的,在书中诸葛亮天文地理军事政治农业商业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草船借箭,火烧新野,三气周郎,空城计等在书中对诸葛亮大为吹捧,把其神话的地步,但我们经寻找相关文集发现,诸葛亮并没有书中写的那么完美,诸葛亮也会犯错,也有私心,有时候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这使诸葛亮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急剧下滑,这就是所谓的真理吗?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悖论吗?因为书中带有太多的作者个人感情,但也因为《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们了解了诸葛亮,并对其的赞扬,并被书中所描写的所误导。但在往前面看,在罗贯中写《三国演义》之前,也有很多人赞扬诸葛亮,其中有不少有名的大文豪,他们难道不比罗贯中更清楚历史吗,更能清楚地知道诸葛亮吗?但为什么他们任不惜笔墨地赞扬诸葛亮。原因同时也是诸葛亮不同常人之处,六出祁连山一次又一次的北伐,耗尽了诸葛亮的心力与体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付出了常人所不能付出的艰辛,正因为他是一个凡人,但仍要做出神才能做出的事,并为之付出了一生,这样的人才值得人们的敬仰。正是因为他以平凡之躯做不凡之事,仍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敬仰。

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世界真理的发展是通过与谬论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论被批驳被放弃最后被真理所取代。最后在一定条件下真理与谬论互相转化,没有谬论也就没有真理的存在。

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要受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既然如此,那么就有

必要了解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关系。首先,任何实践都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目的的,即以满足人类需要为目的。任何从事实践活动的人,都会以实现这个目标为出发点来进行实践活动。其次,从实践所改造的对象来看,正是那些尚不能使人的需要获得满足的事物构成了实践活动所需要改造的对象。再有,从实践所创造的产物来看,它们正是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事物。所以,我们说实践就是创造有价值的事物。那么,价值有什么特点呢?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人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价值和真理都是在实践和认识中相互制约,又相互为前提的。这就要涉及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与改变并创造世界。

二、未来,我们创造世界

当代中国大学生,与旧时代的关系已断绝殆尽。我们这辈人可以说是新的一代,说80后身上还有老一辈的影子,在我们身上能看到的已经微乎其微了,这是个新的时代。在我们创造历史时,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时我们的基本任务。

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真理和价值辩证统一的原理,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获得行动的自由。在我们真正创造世界之前,我们要了解到我们所面临的最大的矛盾,就是人的主观意识从本性上毫无遗漏的把握客观世界。但是客观还是界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自动地毫无保留的展现给人的主观意识。其次,人的主观需要只有从客观世界中得到满足,但是客观世界也不会自动地满足人的主观需要。不仅如此,客观世界甚至还会阻碍主观需要的满足。概括起来就是,你想知道的,它不告诉你。你想要,它不给你。这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主观与客观的这种矛盾,只有通过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反复认识和不断改造,才能逐渐地得到解决。而我们的实践场所就在大学里。这我就不禁想问我们大学生在大学中创造了什么,改变了什么,不论自身或者学校。

在大学中最能体现大学生创造世界的代表就是学生会,作为国家领导在大学中的缩影,他们肩负的责任的大小是由其权利的大小所决定的。运动会的举办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