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22讲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人口数(百万人) 比重(%) *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1 338 17 1 155 13 82 8 307 45 (1)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 ) (2)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 (3)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 ) (4)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 ) 答案:(1)× (2)× (3)√ (4)×

解析:中国总人口比印度多,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亦比印度高,因此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德国属于发达国家,其城市化水平高于中国;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多;该年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多。

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 )

A.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的 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的

D.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

2.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的主要变化有( )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中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 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答案:1.C 2.C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890~1950年美国的城市化进程速度比英国的快,美国晚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的。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第2题,英国是发达国家,

- 5 -

城市化水平高,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应是第三产业比重增加,A项错误;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重视环保,城市环境得到关注和治理,且其城市化水平在此期间未大幅上升,故其环境质量应提升,B项错误;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D项错误。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中国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幅度大,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减少,故农业机械化水平将提升。

[解题秘诀] 城市化过程和特点的分析思路

①根据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来判断城市化速度; ②根据城市面积、范围的变化来判断城市化速度;

③根据不同区域类型(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判断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④根据产业结构特点及变化分析城市化特点; ⑤根据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分析城市化特点。

考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1)环境质量下降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 (2)城市交通问题

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繁;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场紧张。 (3)城市住宅问题

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

- 6 -

窟。

(4)城市社会问题

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

3.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整治措施 主要表现 成因 城市居民燃烧和取暖排大气 污染 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主要表现 成因 危害 使江河湖海水质和地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城市水源 下水水质变坏,饮用水质量下降,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固体垃 圾污染 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垃圾 噪声 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等产生的噪声 城市人口增多,汽车交通拥挤 增加,交通出行频率增加 城市人口增加过快,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住房缺少 城市人口增加和农村和交谈,损害人体健康 拥挤、堵塞,造成时间和能源浪费,污染加重 居住简陋、拥挤,环境卫生差,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身体健康 造成贫困、内城衰落、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加快城市住房建设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市,建立绿化隔离带 合理布局城市交通,加快城市交通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及时清理,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和利用 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建立污水处理厂 整治措施 使城市空气污浊,危害人们的健康 实行集中供热,合理布局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建立绿化隔离带 危害 整治措施 水污染 居住条 件差 就业困 - 7 -

难,失业 人数增多 人口迁入,产业结构调整,等等 社会治安等问题 就业岗位 4.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方法突破] 图解“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深挖高考命题点]

1.[判断]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钟摆”交通现象。(2015·山东卷改编)

(1)上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下班时段。( )

(2)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