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获奖范文 下载本文

对以上两种模型的评价:

对模型一的评价:

我们利用神经网络的可预测性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改变运行次数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增加运行次数或对多次运行结果进行处理可以得到较为准确、合理的预测结果。

对模型二的评价:

利用spss回归模型拟合的曲线,一些点偏离曲线,但对于一般状况的定性分析仍然居于一定的参考使用价值。

模型一与模型二对比:虽然可以利用spss回归模型拟合曲线,但由于一部分点的偏离,造成了所得数据的片面性,而神经网络可以很好的预测数据,通过多次试验还可以得到精确的结果。

应对措施:

经过模型的预测,未来两年北京市水资源仍然短缺,主要在于第三产业及生活等其它用水量的增加。政府部门应通过完善立法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正确引导服务行业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节约用水的意识,广泛宣传,提高人们节约用水的觉悟;继续加强对工农业用水的监管,对工业废水的处理和农业灌溉的方式深入研究;加大水利设施的建设,完善水利设施的管理,合理利用现有的设备加大北京的储水量。

17

问题四

对北京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议报告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离不开水。水资源短缺已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并逐渐显示出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水资源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以北京市为例,北京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大都市之一,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mm,为全国人均的1/8,世界人均的1/30,属重度缺水地区。面临日趋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危机,我们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努力探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改变北京市水资源缺乏的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被明确提出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广泛为世人所接受。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把是否有利于持续发展作为衡量自己行为是否得当的最重要的出发点之一。水资源作为维持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环境资源和经济资源之一,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和永续利用是保证实现整个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支持基础之一。也就是说,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而要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又必须要借助科学的水资源管理。

通过前面数据的分析,我组得出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的主要风险因子是气候条件,水利工程设施,人口规模和管理制度。分析其原因,气候条件,水利工程设施影响可用水资源总量,人口规模和管理制度影响用水量的多少以及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现针对以上风险因子提出建议: 1、气候条件

北京地处华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而大陆性也比较强,冬季降水稀少,虽然夏季降水较多,但由于森林覆盖率低,储水功能不好,雨季也很短暂而且近年来,沙尘暴天气多,加剧了北京的干旱。年际变化很大、年内分布不均、缺水地区河流普遍多沙。应大量植树造林,改善气候条件。 2、水利工程设施

大批量地砍伐树木、开垦荒地使得森林植被锐减,而进行农业作业又需大量的灌溉用水,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滞后,只能引地表水进行灌溉,大水漫灌使得地下水位的抬高,

18

造成土地的次生盐渍化。持续过量地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破坏地下水资源,引起地表植被灭亡、土地旱化、沙漠化。积极开发和引进高科技的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人口规模

随着北京城市面积迅猛扩大,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北京的人口从1978年,北京市人口为871.5万,而2009年北京人口大到了1755万,今后如不加以控制,用水量肯定会大增,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

人口规模的扩大,使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并且也带来了污染的问题,在过去三十年里,尽管中国为控制污染作出了很大努力,但水污染依然日益加剧,从沿海向内陆地区、从地表水向地下水蔓延。2006年,中国污水排放总量上升到了537亿吨。从2000年开始,生活污水排放超过工业污水排放,成为最大的污染源。直到2007年,水污染排放上升的势头才开始显现下降的迹象,据报告,2007年的COD排放比2006年减少了3.14%。不过,水污染的形势依然严峻。水污染事件也构成严重威胁。频繁发生的水污染事件加大了对本已相当脆弱的水环境的压力,导致下游地区数百万人口饮用水受污染,严重威胁公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水稀缺也削弱了水体发挥其生态功能的能力。由于取水过量,华北地区一些主要河流连最低的环境和生态流量也不能保证。为补足地表水的供求赤字,华北地区越来越依赖于地下水的抽取,而且抽取量往往超过可持续的水平。这样的过度开采已造成地下水源的迅速耗竭,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湖泊和湿地干涸以及很多城市地面沉降。应积极宣传引导市民自觉节约用水,提高节水意识。 4、管理制度

根据潮白河、北运河、蓟运河、大清河、永定河、拒马河6条主要河流的总径流量统计,上个世纪60年代为46.38亿立方米,至20世纪90年代,降至12.94亿立方米;密云、官厅、怀柔、海子四大水库总库容88亿立方米,2000年年末蓄水量只有20.18亿立方米。地表径流量大幅度减少主要与上游水库层层拦截、上游水资源大量消耗、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等有关。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水资源管理责、权、利界定不清,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所有权主体唯一而水资源使用权主体多元造成了水资源管理责、权、利界定的复杂性。水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目前,

19

我国有关水资源管理和水体保护的法律、法规及规章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应对措施:

1、节约用水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效措施

建立节水型社会是解决北京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措施,而在水资源综合规划指导下,建立初始水权的分配制度,并通过制定水权交易市场规则,建立用水权交易市场,合理核定基本水价和超定额用水累加价,实行水权有偿转让,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并引导水源向节水、高效领域进行配置,满足建立循环经济对水资源节约和保护要求。总之,建立节水型社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 2、加强水资源的法制建设,强化水资源保护

加强水资源的法制建设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要建立健全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已有的《水污染防治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的规定》、《水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和《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等法律、法规虽已体系化,但却未达到协调化和完善化,而且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够,缺乏相应的配套法规。法制建设的另一方面是执法。加强执法管理一是要做到执法要严、违法必究,对违法的责任人除警告、经济制裁外,还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二是要对有影响的违法案件公开处理、严厉打击;三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监督。

总之,要做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发展,以上措施只是主要的几个方面。政府、社会和公民个人必须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过程中,更加开阔思路,减少错误决策,提高行动效率,这样必能实现人与水资源利用的和谐发展。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