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教案6新人教版必修1 下载本文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蒸馏和萃取》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本课时选自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中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在课程内容标准中主题2化学实验基础中是这样规定的:让学生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等实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并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思维活跃,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好奇心强,同时以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知识储备上,他们已经熟悉了过滤和蒸发这两种固体液体的分离方法,但对于两种都是液体的混合物如何分离还不太明确,有这方面的学习渴望,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重点 蒸馏及萃取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 萃取的操作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萃取原理,掌握萃取的实验操作。

2、了解蒸馏原理,练习蒸馏操作。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3、会用合理的方法检验离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安全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对实验探究有进一步的认识

2、通过对初中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以及分离提纯物质一般方法的复习巩固,培养学生综合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设计和评价辨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组织学生完成实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体验成功的乐趣。

2、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实验仪器和实验设计的巧妙,感受化学之美 五、教学用品、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1 (一)教学用品

药品:制取蒸馏水装置1套、50ml分液漏斗、10ml量筒、烧杯、铁夹台、铁圈、CCl4、碘水。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实验探究

(三)主要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阅读、讨论、实验探究、练习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情景引入 教师活动 【展示图片】美味的鱼汤制作过程。做汤的时候,观察过锅盖吗?锅盖上有水珠,这水珠与汤不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水珠?水蒸汽凝结?为什么水蒸汽会凝结成水珠?汤沸腾后,水蒸汽遇温度低的锅盖而凝成水珠附于锅盖。这是一个怎么样的过程,在化学中应怎么称呼? 环节一 体验蒸馏 【引入】自来水厂使用消毒剂氯气对水进行消毒,因此我们饮用的自来水中含有Cl。如何检验其中的氯离子? 【实验演示】自来水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讲解】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呢? 【演示】教师演示实验室制蒸馏水的全过程。 实验完毕,检验锥形瓶中的液体是否含有氯离子。 ―学生活动 倾听 设计意图 设置情景 引入课题 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是否含有氯离子。 有明显白色沉淀生成。 可能的回答: ①加入新试剂(但是会引入新杂质) ②使用加热将水变为水蒸汽,然后再冷凝为纯净的液态蒸馏水。 没有白色沉淀。证明没有氯离子。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的能力 2 【提问】通过观察教师的整个蒸馏实验操作,你觉得如果想要保证实验的成功,需要哪些注意示项? 学生讨论,回答: ①自来水不超过蒸馏烧瓶的13 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③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液体暴沸。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 善于总结、归纳 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 【讲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或制造无水酒精。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先蒸馏出来的物质是什么? 【思考】从这个实验中,大家可以看出蒸馏适用于什么类型的混合物的分离? 【扩展】 如果把书上P7图1-4的装置里的蒸馏烧瓶的活塞改成一个插入温度计的活塞,你认为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扩展】展示海水淡化的新闻和图片。 学生回答:酒精沸点低,先蒸出的是酒精。 蒸馏是利用液态混合物沸点不同来进行的分离。 学生讨论,回答 水银球应放在烧瓶的支管口处。 通过理解蒸馏的概念得出结论。 观看,倾听 了解蒸馏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环节二 【展示图片】还是美味的鱼可能回答:勺子舀和用吸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