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论算法》教案 4章(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下载本文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第 4 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内容 1. 二次同余方程,平方剩余 2. 模为奇素数的平方剩余 3. 勒让德符号、雅可比符号 4. 二次同余方程的求解 二次同余方程有解的判断与求解 要点 4.1 一般二次同余方程

(一) 二次同余方程

ax2+bx+c≡0(mod m),(a

(二) 化简

0(mod m)) (1)

?1?2设m=p1p2?pkk,则方程(1)等价于同余方程

??ax2?bx?c?0(mod?2?ax?bx?c?0(mod?????ax2?bx?c?0(mod?问题归结为讨论同余方程

?1p1)?2p2) ?kpk)ax2+bx+c≡0(mod p?), (pa) (2)

(三) 化为标准形式

p≠2,方程(2)两边同乘以4a,

4a2x2+4abx+4ac≡0(mod p?)

?2ax?b?2≡b2-4ac(mod

1/49

p?)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变量代换,

y=2ax+b (3)

y2≡b2-4ac(mod p?) (4)

当p为奇素数时,方程(4)与(2)等价。即 ? 两者同时有解或无解;有解时,对(4)的每个解

通过式(3)(x的一次同余方程,且(p, y?y0?modp?,

2a)=1,所以解数为1)给出(2)的一个解x?x0?modp?,由(4)的不同的解给出(2)的不同的解;反之亦然。 ? 两者解数相同。

结论:只须讨论以下同余方程

x2≡a(mod p?) (5)

【例】化简方程7x2+5x-2≡0(mod 9)为标准形式。 (解)方程两边同乘以4a=4×7=28,得

196x2+140x-56≡0(mod 9)

配方 (14x+5) 2-25-56≡0(mod 9) 移项 (14x+5) 2≡81(mod 9) 变量代换 y=14x+5 得 y2≡0(mod 9)

(解之得y=0, ±3,从而原方程的解为

x≡14?1(y-5)≡5?1 (y-5) ≡2(y-5)≡2y-10≡2y-1

≡-7, -1, 5≡-4, -1, 2(mod 9))

2/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四) 二次剩余

【定义4.1.1】设m是正整数,a是整数,ma。若同余方程

x2≡a(mod m) (6)

有解,则称a是模m的平方剩余(或二次剩余);若无解,则称a是模m的平方非剩余(或二次非剩余)。

问题:

(1) 设正整数a是模p的平方剩余,若记方程(6)中的

解为x≡a(mod m),那么此处的平方根a(mod m)与通常的代数方程x2=a的解a有何区别? (2) 如何判断方程(6)有解? (3) 如何求方程(6)的解? (五) 例

【例1】1是模4平方剩余,-1是模4平方非剩余。 【例2】1、2、4是模7平方剩余,3、5、6是模7平方非剩余。

【例3】直接计算12,22,…,142得模15的平方剩余(实际上只要计算(12,22,…,72)

1,4,9,10,6

平方非剩余:2,3,5,7,8,11,12,13,14

【例4】求满足方程E:y2≡x3+x+1(mod 7)的所有点。

(解)对 x=0,1,2,3,4,5,6分别解出y: ,y≡1,6(mod 7) x=0,y2≡1(mod 7)

3/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无解 x=1,y2≡3(mod 7)

,y≡2,5(mod 7) x=2,y2≡4(mod 7),无解 x=3,y2≡3(mod 7),无解 x=4,y2≡6(mod 7),无解 x=5,y2≡5(mod 7),无解 x=6,y2≡6(mod 7)

所以,满足方程的点为(0, 1),(0, 6),(2, 2),(2, 5)。 说明:方程E:y2≡x3+x+1的图形称为椭圆曲线。

4.2 模为奇素数的平方剩余与平方非剩余

模为素数的二次方程

x2≡a(mod p), (a, p)=1 (1)

因为??x?=x2,故方程(1)要么无解,要么有两个

解。

2(一) 平方剩余的判断条件

【定理4.2.1】(欧拉判别条件)设p是奇素数,(a, p)=1,则

(i)a是模p的平方剩余的充要条件是

a?p?1?2 ≡1(mod p) (2)

(ii)a是模p的平方非剩余的充要条件是

a?p?1?2 ≡-1(mod p) (3)

并且当a是模p的平方剩余时,同余方程(1)恰有两个解。

(证)先证pa时,式(2)或(3)有且仅有一个成立。 由费马定理 ap?1≡1(mod p)

4/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a??a?p?1?2?-1≡0(mod p)

?1??a???1?≡0(mod p) (4)

p?1?22p?12即 pap?1?1=a?p?1?2?1a?p?1?2?1 但 a?p?1?2?1,a?p?1?2?1=1或2

且素数p>2。所以,p能整除a?p?1?2?1a?p?1?2?1,但p不能同时整除a?p?1?2?1和a?p?1?2?1(否则,p能整除它们的最大公因子1或2)

所以,由式(4)立即推出式(2)或式(3)有且仅有一式成立。

(i)必要性。若a是模p的二次剩余,则必有x0使得

2≡a(mod p), x0??????????因而有

??2?p?1?2x0≡a?p?1?2(mod p)。

即 x0p?1?a?p?1?2(mod p)。 由于pa,所以p

x0,因此由欧拉定理知

。 x0p?1≡1(mod p)

即(2)式成立。 充分性。已知a一次同余方程

?p?1?2 ≡1(mod p),这时必有pa。故

bx≡a(mod p), (1≤b≤p-1) (5)

有唯一解,对既约剩余系

-(p-1)/2,…,-1,1,…,(p-1)/2 (6)

由式(6)给出的模p的既约剩余系中的每个j,当b=j时,

必有唯一的x?xj属于既约剩余系(6),使得式(5)成立。若a不是模p的二次剩余,则必有j?xj。这样,既约剩余

5/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系(6)中的p-1个数就可按j、xj作为一对,两两分完。 (b1≠b2,则相应的解x1≠x2,且除了±1之外,每个数的逆不是它本身) 因此有

(p?1)!?a?p?1?2?modp?.

由威尔逊定理知

a?p?1?2??1?modp?.

与式(2)矛盾。所以必有某一j0,使j0?xj0,由此及式(5)知,a是模p的二次剩余。

(ii)由已经证明的这两部分结论,立即推出第(ii)条成立。

其次,若x00(mod p)是方程(1)的解,则-x0也是其解,且必有x0-x0(mod p)。故当(a, p)=1时,方程(1)要么无解,要么同时有两个解。

(说明:本定理只是一个理论结果,当p>>1时,它并不是一个实用的判断方法)

小结:对于任何整数a,方程(1)的解数可能为

T(x2-a;p)=0, 1, 2

【例1】设p=19,验证定理4.2.1的证明过程。 (解)由费马定理知,对任何a=1, 2, …, 18,都有a18≡1(mod 19)。方程x2≡1(mod 19)只有两个解,即x≡±1(mod 19)。从而必有

a9≡±1(mod 19)

(视a18?a9≡1(mod 19),即x?a9)

针对必要性:例如a=17是模19的二次剩余,即存在x0≡6使得62≡17(mod 19)。那么必有

6/49

??2《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a?p?1?2≡179≡618≡1(mod 19)

针对充分性:例如a=6,a?p?1?2≡69≡1(mod 19),验证6是二次剩余。解方程

bx≡6(mod 19), (1≤b≤18)

当b≡1, 2, 3, 4, 5, …, 17, 18(mod 19)时,方程有唯一解x≡6, 3, 2, 11, 5, …, 16, 13(mod 19) 其中 5?5≡6(mod 19)

即当b≡5时,x≡5。所以6是二次剩余。

又选a=8,a?p?1?2≡89≡-1(mod 19),验证:解方程

bx≡8(mod 19), (1≤b≤18)

得 1?8≡8, 2?4≡8, 3?9≡8, 4?2≡8, 5?13≡8, 6?14≡8, 7?12≡8, 8?1≡8, 9?3≡8, 10?16≡8, 11?18≡8, 12?7≡8, 13?5≡8, 14?6≡8, 15?17≡8, 16?10≡8, 17?15≡8, 18?11≡8

1?2?…?18≡

(1?8)( 2?4)( 3?9)( 5?13)( 6?14)( 7?12)( 10?16)( 11?18)( 15?17)

≡89≡-1(mod 19)

【例2】判断137是否为模227的平方剩余。 (解)首先,227是素数。其次,计算

137?227?1?2≡-1(mod 227)

所以,137是模227的平方非剩余。

【推论】设p是奇素数,(a1, p)=1,(a2, p)=1,则 (i)若a1,a2都是模p的平方剩余,则a1a2是模p的平方剩余;

(ii)若a1,a2都是模p的平方非剩余,则a1a2是模p

7/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的平方剩余;

(iii)若a1是模p的平方剩余,a2是模p的平方非剩余,则a1a2是模p的平方非剩余。

(证)因?a1a2??p?1?2=a1?p?1?2a2?p?1?2

(二) 平方剩余的个数

【定理4.2.2】设p是奇素数,则模p的既约剩余系中平方剩余与平方非剩余的个数各为(p-1)/2,且(p-1)/2个平方剩余恰与序列

?p?1?221,2,…,?? ?2?中的一个数同余。

(证)由定理4.2.1,模p的平方剩余个数等于方程

2x的解数。但

p?12≡1(mod p)

xp?12?1xp?1

p?1由定理3.4.5知,方程的解数为,即平方剩余的个数是

2p?1p?1p?1,且平方非剩余的个数是(p-1)-=。 222p?1p?1其次,可以证明当1≤k1≤,1≤k2≤,且k1

222≠k2时,有k12 mod p。故结论成立。 k2(定理3.4.5:设p为素数,n为正整数,n≤p。则同余方程

nn?1f?x?=x?an?1x???a1x?a0≡0 mod p有n个解

?xp?x被f?x?除所得余式的所有系数都是p的倍数)

8/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4.3 勒让德符号

目的:快速判断整数a是否为素数p的平方剩余。 (一) 勒让德符号

【定义4.3.1】设p是素数,定义勒让德(Legendre)符号为:

?1,当a是模p的二次剩余;?a??L(a, p)=? ?p??=??1,当a是模p的二次非剩余;????0,当pa。?a?【推论】整数a是素数p的平方剩余的充要条件是??p??=

??1。

(证)由定义4.3.1。

因此,判断平方剩余转化为计算勒让德符号的值。

【例1】直接计算,得

?1??2??4??8??9??13??15??16?????????????????????????17??17??17??17??17??17??17??17?=1

?3??5??6??7??10??11??12??14?????????????????????????17??17??17??17??17??17??17??17?=-1 (注:本例仍是利用平方剩余而得到勒让德符号值)

问题:反过来,如何快速计算勒让德符号的值,以判断平方剩余。

9/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二) (勒让德符号的)性质

【性质1】(欧拉判别法则)设p是奇素数,则对任意整数a,有

?a???p??=a??

p?12(mod p)

(证)由定理4.2.1即知。

?1?【性质2】??p??=1

??(证)显然(因为方程x2≡1(mod p)始终有解x≡±1(mod p),或者由性质1立得)。

??1??p?1?2??【性质3】?=。 ?1??p???(证)由性质1即得。

??1???1?【例2】??=1,??=-1

?17??19?

??1??1,p?1?mod4?【推论】??p??=??1,p?3?mod4? ???(证)p≡1(mod 4)? p=4k+1?

??1??p?1?22k????===1 ?1?1???p???p≡3(mod 4)? p=4k+3?

10/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1??p?1?22k?1????===-1 ?1?1???p???另一种描述:设素数p>2,则-1是模p的二次剩余的充

分必要条件是p≡1(mod 4)。

【性质4】???a?p??a???=? ????p??p?(证)因x2≡a+p(mod p)? x2≡a(mod p)

?a??b?【推论】若a≡b(mod p),则??p??=??p??

????

?ab??a??b?【性质5】??p??=??p????p??

??????p?1?ab?(证)因??p??=?ab?2=a??p?1p?1?2b2=?a??b??p????p?? ?????ak【推论1】??p???a??=?? ??p????k?a2??【推论2】当pa时,??p?=1 ??

讨论:确定a是否是模p的平方剩余就变为如何计算

?a??a?Legendre符号?的值。上述性质可以用来计算???p??p??,并由

????算术基本定理,设a 的分解式为

11/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a=±p11?k?k?2?1?2=??1?p1, (t=0, 1) p2?pkp2?pkt则

?a????1?t??p??=?????p??q1???????p????1?q2??qk??????p??p???????2?k

(t=0, 1)故只要能计算出

??1??2??q???p??,??p?? ?p??,????????a?就可以计算出任意的??p??,其中q?2是小于p的素数。

????1?已经解决的计算:??p?? ??剩余的问题:???2??q???,?的计算。 ????p??p?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是下面的二次互反律(Gauss定理)。

p?1?2?【性质6】??p??=??1?8

??17?11816?2??【例3】??=??1?8=??1?24=1,

?17?2219?12018?2????=??1?8=??1?42=-1,故2是模17的平方?19?2剩余,但不是模19的平方剩余。

【推论】p为奇素数,则

12/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2??1,p??1?mod8???p??=??1p??3?mod8? ???(证)因为 当p=8k+1时

p2?1?p?1??p?1??8k?2?8k===k(8k+2)=偶数 888当p=8k+3时

p2?1?8k?4??8k?2?==(2k+1)(4k+1)=奇数

88?2?【例4】由于31≡7≡-1(mod 8),59≡3(mod 8),故???31??2?=1,??=-1,即2是模31的平方剩余,但不是模59

?59?的平方剩余。

【性质7】(二次互反律,高斯定理)p≠q且均为奇素数,则

p?1q?1?p??q???=??1?22?? ???q??p?p?1q?1?q??p??另一表示形式:???=??1?22 ???p??q??q??p??说明1:符号??和?分别刻画了二次同余方程 ???p??q?x2≡q(mod p)

x2≡p(mod q)

13/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是否有解,即q是否是模p的二次剩余和p是否是模q的二次剩余,其中正好是模与剩余互换了位置,而性质7恰好刻画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故称为二次互反律。

说明2:由欧拉提出,高斯首先证明。已有一百五十多个

不同的证明。由二次互反律引伸出来的工作,导致了代数数论的发展和类域论的形成。

【推论】(i)设奇素数p、q中至少有一个模4为1,则 方程x2≡q(mod p)有解?方程x2≡p(mod q)有解 (ii) 若p≡q≡3(mod 4),则

方程x2≡q(mod p)有解?方程x2≡p(mod q)无解 (证)(i)设p≡1(mod 4),即p=4k+1,则

p?1p?1?p?4kp?1?p??p??q???2222????p??=??1??q??=??1??q??=??q??

????????(ii)此时,p=4s+3,q=4t+3,则

p?1p?1?p?4s?24t?2?p??p??q???2222????p??=??1??q??=??1??q??=-??q??

????????

【例5】判断3是否是模17的平方剩余。

17?13?117?3????2??(解)??=??1?22??=??=-1

?17??3??3?所以,3是模17的平方非剩余。(不但如此,17也是3的平方非剩余,即2是3的平方非剩余)

【例6】判断同余方程x2≡137(mod 227)是否有解。 (解)已知137与227均为奇素数,所以

14/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227?137?1227?137????90??22???1=????=??

?227??137??137??2?32?5??2??5??5?=????=?? ?137??=????137??137??137?=??1?137?15?122?137??2???=??=-1 ?5??5?所以,方程无解。

2?137???90???1??2?3?5??另法:? ?=??=??????227??227??227??227?227?15?1227?2??5???=-????=??1?22??

?227??227??5??2?=??=-1 ?5?【例7】判断同余方程x2≡-1(mod 365)是否有解,若有解,求解数。

(解)由于365=5·73,所以

2?x??12

x≡-1(mod 365)? ?2?x??1?mod5?

?mod73???1???1???=??=1 ?5??73?所以方程有解,且解数为4。

【例8】判断同余方程x≡2(mod 3599)是否有解,若有解,求解数。

(解)由于3599=59·61,所以

215/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2?x?22x≡2(mod 3599) ? ?2?x?2?mod59?

?mod61??2?因为59≡3(mod 8),即??=-1,故方程x2≡2(mod 59)

?59?无解,从而原方程无解。

【例9】证明形如4k+1的素数有无穷多。

(证)反证法:不然,形如4k+1的素数为有限个,设为p1,p2,…,pk,令

a=?2p1p2?pk?2?1=4b+1

即a 也形如4k+1且a>pi(i=1,2,…, k)。所以a 为合数,设其素因数p 为奇数,则

2??1???1?a???2p1p2?pk???=1 ??p??=??p??=???p??????所以-1为模p平方剩余。由性质3的推论,p≡1(mod 4),??1?即p也是形如4k+1的素数。(【推论】??p??=???1,p?1?mod4?) ???1,p?3?mod4?但显然p≠pi(i=1, 2,…, k),矛盾(否则,。 p?2p1p2?pk?,且由p│a知p│1)2

4.4 二次互反律的证明

(一) 证明

16/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二) 应用

【例1】求所有奇素数p,它以3为其平方剩余。

?3?(解)即求所有奇素数p,使得??p??=1。

??易知p>3。由二次互反律

p?1?3??p?2????1=??? ?p??3???因为

??1?以及

p?12?1,p?1?mod4?=? ??1,p??1?mod4???1????1,p?1?mod6???p???3?(排除偶数) ??=??3????1???,p??1?mod6????3?知

?3???p??=1 ??即

?p?1? ??p?1?mod4??p??1?mod4? 或 ? ?mod6??p??1?mod6?p≡1(mod 12)或p≡-1(mod 12)

故3是模p二次剩余 ? p≡±1(mod 12)

?d?【例2】设p为奇素数,d是整数。若??p??=-1,则p一

??定不能表示为x2?dy2的形式。

(证)用反证法。设p有表达式x2?dy2,则由p是素数

17/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可知(x, p)=(y, p)=1。这是因为若(x, p)≠1,则必有

px

?

px2?p?dy2

?d?2

但由?=-1知(d, p)=1,所以p│y,进而p│y。那么 ??p???p2│x2,p2│y2 ? p2│x2-dy2=p

矛盾。(即(x, p)=(y, p)=1成立)

?x??y?由(x, p)=(y, p)=1知,??p??=±1,??p??=±1,从而

?????d??d??y2??dy2??x2?p??x2??????????p??=??p????p?=?p?=?p?=?p?=1

????????????与题设矛盾。

?a?【性质8】同余方程x2?a?modp?的解数是1???p??。

??

【问题】求所有奇素数p,它以5或-2为其平方剩余。

4.5 雅可比符号

?a?(1) 问题:在计算勒让德符号??p??时,若a为奇数,但非

???a?素数,如何快速计算??p??。

??(2) 目的:为了快速计算勒让德符号。 (一) 雅可比符号

18/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定义4.5.1】设m=p1p2…pk是奇素数pi的连乘积(pi可以重复),对任意整数a,定义雅可比(Jacobi)符号为:

?a??a??a??a?????J(a, m)=??=? ?????????m??p1??p2??pk?说明:

?a?(1) 上式右端的??p??为勒让德符号,即

?i?k?a??a??a??a?????J(a, m)=??=?=?L?a,?????????m??p1??p2??pk?i?1pi?

(2) 雅可比符号形式上是勒让德符号符号的推广。但与

勒让德符号意义不同。 (3) 两者的本质区别:勒让德符号可用来判断平方剩余,

但雅可比符号却不能。即当k>1时,如果J(a, m)=-1,则方程x2≡a(mod m)无解(因为至少存?a?2?在一个pi,使得?=-1,即方程≡a(mod x?p??i?,pi)无解,从而原方程x2≡a(mod m)也无解)但当J(a, m)=1时,方程x≡a(mod m)则不一

定有解。

(4) 当k=1时,J(a, m)= L(a, m),即此时勒让德符号

的值与雅可比符号的值相等。 (5) 因此,求勒让德符号的值转化为计算雅可比符号。

【例1】由定义4.5.1

2?2??2??2???=????=(-1)(-1)=1 ?9??3??3?但可以验证2是模9的平方非剩余。

19/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又如当奇素数p≡3(mod 4)时,由勒让德符号的性质知,-1是模P的非平方剩余,即方程x2≡-1(mod p)无解,从而方程x2≡-1(mod p)也无解。即-1是模p的平方非剩余。但若取m=p,则总有

222??1???1???1???p????p??=(-1)(-1)=1 ?p2??=???????

问题:如何快速计算雅可比符号的值,以帮助加速勒让

德符号的求值过程,从而加速判断平方剩余。 (二) (雅可比符号的)性质

?a?【性质1】若(a, m)=1,则J(a, m)=??=±1;若(a, m)

?m??a?>1,则J(a, m)=??=0。

?m??a?(证)因(a, m)>1时,至少有某个pia,即??p??=0,从

?i??a?而??=0。 ?m?【例2】a=15,m=39,则

?a??15??15??15?J(a, m)=??=??=????

?m??39??3??13??2??0??2?=????=0??=0

?13??3??13?

?1?【性质2】??=1

?m?20/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1??1??1??1?????(证)J(1, m)=??=?=1 ?????????m??p1??p2??pk?

m?1??1?【性质3】??=??1?2

?m?(证)因为

m=?pi=??1??pi?1??

i?1i?1kk=1+??pi?1?+??pi?1?pj?1+…??pi?1?

i?1i?1k??k故 m≡1+??pi?1?(mod 4),即

i?1km-1≡??pi?1?(mod 4)

kp?1m?1≡?i(mod 2)

22i?1所以

i?1k??1???1???1????1?J(-1, m)= ? ?=???????m??p1??p2??pk?=??1?p1?1p2?1p?1???k222??????=??1?m?12

??1??1,m?1?mod4?【推论】? ?=??m???1,m?3?mod4?(证)m≡1 mod 4 ? m=4k+1?

m?1??1?2k??=??1?2=??1?=1 ?m?m≡3 mod 4

? m=4k+3?

m?12k?1??1?=-1 ??=??1?2=??1??m?21/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1???1?【例3】?=1,???=-1

?33??51?

?a?m??a?【性质4】??=??

?m??m?(证)首先,由m=p1p2…pk和m+a≡a(mod m)知

m+a≡a(mod pi)

其次,由雅可比符号和勒让德符号性质知

?a?m??a?m??a?m??a?m????? ????=????????m??p1??p2??pk??a??a??a??a?=?? ?p????p?????p??=??1??2??k??m?

?a??b?【推论】若a≡b(mod m),则??=??

?m??m?(证)显然

?ab??a??b?【性质5】??=????

?m??m??m??ab??ab??ab??ab?????(证)因??=? ?????????m??p1??p2??pk??a??b??a??b??a??b?=??p????p????p??·…·??p??·??p????p?? ?1??1??2??2??k??k??a??a??a??b??b??b?=??p????p??…??p??…??p????p??·??p?? ?1??2??k??1??2??k?22/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a??b?=???? ?m??m?

k?ak??a?【推论1】??m??=?m?

?????a2?【推论2】当(m, a)=1时,??m??=1

??

m2?18

?2?【性质6】??=??1??m?(证)因为

kkm2=?pi2=?1?pi2?1

i?1i?12=1+?pi2?1+?pi2?1p2j?1+…+?pi?1

i?1i?1kk??????????k??∴ m-1≡?pi2?1(mod 64)

2??i?1而对任何奇数q,都有q≡1(mod 8)(i=1,2,…, k),故

kpi2?1m2?1≡?(mod 8)

88i?1kpi2?1m2?1≡?(mod 2)

88i?12?2??2??2??2?????所以 J(2, m)= ??=?…? ???????m??p1??p2??pk?=

??1?222p1?1p2?1pk?1???888=

??1?m2?18

【推论】m为奇数,则

23/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2??1,m??1?mod8? ??=??m???1m??3?mod8?(证)因为 当m=8k+1时

m2?1?m?1??m?1??8k?2?8k===k(8k+2)=偶数 888当m=8k+3时

m2?1?8k?4??8k?2?==(2k+1)(4k+1)=奇数 88

?2??2??2??2?【例4】??=??=1,??=??=-1。

?3?19??57??5?7??35?

【性质7】(二次互反律,高斯定理)设m、n都是奇数,

m?1n?1m?n???22???1=?? ???n??m?m?1n?1?n??m?或 ????=??1?22

?m??n?

【性质8】m1、m2、a为整数,则

?a??a??a???mm??=??m????m?? ?12??1??2?(证)设m1=p1p2…ps,m2=q1q2…qs,则

?a??a??a??a左边=J(n, m1m2)=??p??…??q??…??p????q?1??s??1??t24/49

???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 J(a, m1)·J(a, m2)=右边

这样,计算勒让德符号的值就转化为了计算雅可比符号

的值。而后者的求值要比前者快了许多。

【例5】用雅可比符号计算: (i) L(51, 71) (ii) L(-35, 97) (iii) L(313, 401) (iiii) L(165, 503)

71?151?171?51????20?(解)(i) ??=??1?22??=-??

?71??51??51?51?15?151?22?5??5???22?????1=-?=-=-??? ?51??51??5????1?=-??=-1

?5?97?13597?135?197??35?????(ii) ??=??1?2??=??1?22??

?97??35??97?35?127?1?27??8??2?22???1=??=??=-?? ?35??27??27?=-??1?272?18=1

401?1313?1401???88??313?????1(iii) ?=22??=?? ??401??313??313?313?1313?111?1?2??11??5??22=????=??1?8??1???

?11??313??313?2=??1?11?15?11???22??=1

?5?25/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503?1165?1503???8??2??165??(iv) ?2??=??=?? ?=??1?2?503??165??165??165?

=??1?

1652?1=-1 8【例6】同余方程x2≡286(mod 563)是否有解。 (解)563为素数,计算勒让德符号

?286??2??143???=????=??1??563??563??563?5632?18??1?563?1143?122?563??? ?143?143?1??9???1?=??=??=??1?2=-1 ?143??143?所以,原方程无解。

【例7】判断同余方程x2≡88(mod 105)是否有解。 (解)105=3·5·7为合数,直接计算雅可比符号

3105?111?11051052?1?88??2??11????228????1??=?1??=??? ?????105??105??105??11?143?1?6???1?=-??=??=??1?2=-1

?11??143?

所以,原方程无解。(因为原方程等价于方程组?x2?88?2?x?88?2?x?88?mod?mod?mod3?5?,而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勒让7??88??88??88??88??88??88?德符号??=??=??=1。但??????=?3??5??7??3??5??7??88??88??88??88???=-1,说明??、??、??三者中至少有一个?105??3??5??7?26/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为-1,即方程组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无解,从而原方程无解)。

再次说明雅可比符号可以用来否定方程有解,但不能肯定方程有解。

【例8】求同余方程x2≡38(mod 385)的解数。 (解)385=7·5·11为合数,直接计算雅可比符号

315?119?1315315?1?38??2??19????2???=????=??1?8??1?2?

?315??315??315??19?2=??11??=??1??19?19?111?1??22?8??=-??1??11?112?18=1

?38???=1?315??x2??2断方程组?x??2?x?并不能肯定原方程是否有解。所以,还须判

383838?mod?mod?mod5?7?中的每个方程是否有解。故再11??38??3?计算勒让德符号??=??=-1,因此方程x2≡38(mod

?5??5?5)无解,最终说明原方程解数为零。

4.6 模p平方根

(1) 目的:解同余方程

x2≡a(mod p),p为素数且pa (1)

(2) 方法:逐步迭代

设p-1=2ts。

27/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一) 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a是模p的平方剩余的充要条件(欧拉定理)

Z=a若t>1则(p?12≡1(mod p)

p?1?2t?1s=偶数) 2p?12Z≡a2≡±1(mod p)

若Z≡1(mod p)且t>2,继续开方;否则,构造N,使

NrZ≡1(mod p)

又可以继续开方。其中N为模p的平方非剩余(即

Np?12??1?modp?)。

g?目标:构造N,使得:??a?从而得方程(1)的解:x≡±(二) 算法

s?12?N??≡a(mod p)

?g2s?1a2Ng(mod p)

将偶数p-1表为p-1=2s,t≥1,s为奇数。

t?N?sN?(1)选模p的平方非剩余N,即?=-1,令b≡?p???(mod p),则有

b=?N2tt?1ts2?=Nt?12ts=Np?12p?1≡1(mod p)

b2=N2s=N≡-1(mod p)

tt?1即b是模p的2次单位根,但非模p的2次单位根。

(2)计算: xt?1≡

s?1a2(mod p)

28/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则y=a(因y2?1x2t?1满足方程:

y22t?1≡1(mod p)

p?12t?1=a?1xt2?12??2t?1=at?1s=a≡1(mod p))

即y=a?1xt?1是模p的2t?1次单位根。

s?1a2(3)若t=1,则x=xt?1=x0≡程

(mod p)满足方

x2≡a(mod p)

(此时p-1=2s,x2=as?1=a已经解出) p?1?12≡a(mod p)。即方程2否则,t≥2,寻找xt?2,使得y=a?1xt?2满足方程

y22t?2≡1(mod p)

t?2即y=a?1xt?2是模p的2(a)若

次单位根。

?a(b)若

?1x2t?22t?1?≡1(mod p)

令j0=0,xt?2=xt?1b0≡xt?1(mod p),则xt?2即为所求。

j?a2t?2?1x2t?22t?1?j≡-1(mod p)

令j0=1,xt?2=xt?1b0=xt?1b(mod p),则xt?2即为所求。 (因y

29/49

=ax=axb≡(-1)(-1)≡1(mod p))

??12t?22t?2???1t?2222t?1?=ax??1t?222t?1?b2t?1《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4)若t=2,则x=xt?2=x0=x1b0≡p)满足方程

js?1a2bj0(mod

x2≡a(mod p) p?1(此时p-1=2s,x≡ap)) 22s?1b2j0≡a22?1b2j0≡a(mod 2否则,t≥3,寻找xt?3,使得y=a?1xt?3满足方程

y22t?3≡1(mod p)

t?3即y=a?1xt?3是模p的2(a)若

次单位根。

?a(b)若

?1x2t?32t?2?≡1(mod p)

令j1=0, xt?3=xt?2b所求。

j12≡xt?2(mod p),则xt?3即为

?a…… 依次类推

?1x2t?32t?2?≡-1(mod p)

令j1=1,xt?3=xt?2b所求。

j12≡xt?2b2(mod p),则xt?3即为

(k+1)设找到整数xt?k满足

y即y=a?12t?k≡1(mod p)

xt2?k是模p的2t?k次单位根:

30/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a?1x2t?k2≡1(mod p) t?k?(k+2)若t=k,则x≡xt?k≡x0(mod p)满足方程

x2≡a(mod p)

否则,t≥k+1,寻找整数xt??k?1?,使得y=a?1xt??k?1?满足方程

2y22t??k?1?≡1(mod p)

t??k?1?即y=a?1xt??k?1?是模p的2(a)若

次单位根。

?a?1x2t??k?1?2t?k?≡1(mod p)

=xt?k(mod p),则

令jk?1=0,xt??k?1?≡xt?kbjk?12k?1xt??k?1?即为所求。

(b)若

?a?1x2t??k?1?2t?k?≡-1(mod p)

=xt?kb2k?1令j0=1,xt??k?1?≡xt?kb则xt??k?1?即为所求。

最后,k=t-1:

jk?12k?1(mod p),

x=x0

≡x1bjt?22t?2

(mod p)

≡x2b………… ≡xt?1b≡

s?1a2jt?32t?3?jt?22t?2j0?j12?j222???jt?32t?3?jt?22t?2j0?j12?j222???jt?32t?3?jt?22t?2b31/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满足方程:x2≡a(mod p),p为素数且pa

(三) 例

【例1】用上述方法解同余方程x2≡186(mod 401) (解)a=186,p=401。

判断:p=401为素数,且(用雅可比符号计算)

?186??2??93???=????=1·1=1 ?401??401??401?或(用勒让德符号计算)

?186??2??3??31?(-1) ·(-1)=1 ??=??????=1·

?401??401??401??401?故原方程有解。

准备:p-1=401-1=400=2·25,其中t=4,s=25。

4?3?(1)由上边计算,??=-1,即N=3是模401的

?401?s25平方非剩余。令b≡N≡3≡268(mod 401)。

(2)计算

s?1a225?12x3≡

(3)因为

≡186≡103(mod 401)

a?1≡ap?2≡186399≡235(mod 401)

?a?1x2223?≡235?103j?222?≡?98?≡-1(mod 401)

4故令j0=1,x2≡x3b0≡103·268≡336(mod 401)。 (此时,x3?a(4)因为

s?12?18613,x2?as?12b?18613?325)

32/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a?122x2≡

??235?336?≡1(mod 401)

22故令j1=0,x1?x2bj1?2?x2≡336(mod 401)。 (此时,x1?x2b0?a(5)因为

s?12b?18613?325)

?a?1x0221?3362≡-1(mod 401) ≡235·

2故令j2=1,x0≡x1bj2?2≡336·2684≡304(mod 401)。 (此时,x1?x1b4?a则

s?152b?18613?3175)

x≡x0≡304(mod 401)

满足原方程。

2(验证,x0) ?3042=92416=186(mod 401)

【例2】设p是形为4k+3的素数,若方程

x2≡a(mod p)

有非零解,则其解为

x≡±ap?14(mod p)

p?1为奇数,而方程 2(解)因为p=4k+3,故q=

x2≡a(mod p)

有解,则a是模p的二次剩余,从而有

p?12aq≡1(mod p)

即 a≡1(mod p)

33/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已知原方程有非零解,即(a, p)=1,故有

aq?1≡a(mod p)

aq?1≡

?q?1?a2????≡a(mod p) ??2?122∴ x≡±

q?1a2?p?1?≡±a≡±ap?14(mod p)

?a??a?【例3】设p≠q均为形如4k+3的素数,且??q??=?p??=?????1,求解同余方程:

x2≡a(mod pq)

(解)首先

2?x?a?modp?2 x≡a(mod pq)??2?x?a?modq?而两个方程的解分别为

x??a?p?1?4(mod p)和x??a?q?1?4(mod q) 利用中国剩余定理解联立方程

p?1??x??a4?modp? ?q?1?x??a4?modq??得原方程的解为

x??(a其中,

p?14

(mod p))uq±(aq?14(mod q))vp (mod pq)

34/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 vp≡1(mod q) uq≡1(mod p)

【例3】解同余方程x2≡3(mod 253)。

(解)253=11·23,11≠23,二者均为形如4k+3的素数,

且??3??11??=??3??23??=1, 解方程 x2≡3(mod 11),得

11?1x??34≡±33≡±5(mod 11)

解方程x2≡3(mod 23),得

23?1x??34≡±36≡±7(mod 23)

利用中国剩余定理解联立方程

??x??5?mod11??x??7?mod23? M=11·23=253,M1?23,M2=11,计算

M?11=1(mod 11)

,M?12=21(mod 23) ∴ x≡±5·23·1±7·11·21(mod 253)

≡±115±99

≡±16,±39,(mod 253)

4.7 合数的情形

方程

x2≡a(mod m)

,(a, m)=1 m=2?p?11p?p?22?kk x2≡a(mod p?)

,(a, p)=1 ,?>1 35/49

1) 3) (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一) P为奇素数

?a?【定理4.7.1】设p是奇素数,则(3)有解???p??=1。

??且有解时,(3)的解数为2。 (证)必要性

?a?2?x≡a(mod )有解≡a(mod p)有解p???x?p??=1

??2?a?充分性:设??p??=1,则存在整数x≡x1(mod p)使得

??2≡a(mod p) x1令f(x)=x2-a,则f??x?=2x,?f??x1?,=1,故方程(3)的解数为2。

【推论】同余方程(3)的解数为

p?=(2x1,p)

?a?T=1+??p??

??(二) P=2

,(a, 2)=1 ,?>1 (4) x2≡a(mod 2?)

(当α=1时,方程x≡a≡1(mod 2)有一个解x≡1(mod 2))

【定理4.7.2】设?>1,则同余方程(4)有解的必要条件

(i) 当?=2时,a≡1(mod 4); (ii) 当?≥3时,a≡1(mod 8)。

若上述条件成立,则(4)有解。且当?=2时,解数是2;

36/49

2《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当?≥3时,解数是4。

(证)必要性:若(4)有解,则存在整数z,使得

z2≡a(mod 2?)

由(a, 2)=1知(z, 2)=1,记z=1+2t,则上式可表为

a≡1+4t(t+1) (mod 2) (5)

?(注:z2=?1?2t?2=1+4t+4t2)

所以当?=2时,a≡1(mod 4)。

而当?≥3时,由(5)知

a≡1+4t(t+1) (mod 23=8)

又由2│t(t+1)知,a≡1(mod 8)。

充分性:

(i)当?=2时,a≡1(mod 4),方程

x2≡a≡1(mod 22)

显然有两个解 x≡1,3(mod 22)

(ii)当?≥3时,a≡1(mod 8)。此时, 若?=3,易验证方程

x2≡a≡1(mod 23) 的解为 x≡±1,±5(mod 23),即

x=±(1+22t3),t3=0, ±1, ±2…

或 x=±(x23+2t3),t3=0, ±1, ±2… 其中,x3=1, 5。

若?=4,方程为

37/49

6)

7)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x2≡a(mod 24) (8)

令 x3?22t3≡a(mod 24)

(由第三章结论,希望从方程(6)的解的值(7)中去找方程(8)的解,即确定t3)

22即 x3+2x3(22t3)+24t3≡a(mod 24) 2亦即 x3+23x3t3≡a(mod 24)

??24223x3t3≡a-x3(mod 2)

2a?x3所以 x3t3≡(mod 2) 322a?x3t3≡3(mod 2)

2(注意x3≡1(mod 2))或

2a?x3+2t4,t4=0, ±1, ±2… t3=32代入(7),方程(8)的解可表为

(x=±(x3+2t3),t3=0, ±1, ±2… (7))

2a?x3x=±(x3+2t3),t3=3+2t4,t4=0, ±1, ±2…

2222a?x332+t4),t4=0, ±1, ±2… x=±(x3+2322或 x=±(x4+2t4),t4=0, ±1, ±2…

2a?x23其中x4=x3+2,且x4≡1(mod 2)。 323(因为a≡a?x32x3≡1(mod 8),故3238/49

22a?x3=整数,从而2322《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为偶数)

……………………

依次类推,对于α≥4,设同余方程

x2≡a(mod 2??1) (9)

的解为

x=±(x??1+2??2t??1),t??1=0, ±1, ±2… (10)

,t??1=0, 1 x≡±(x??1+2??2t??1)(mod 2??1)且x??1≡1(mod 2)。

为了从方程(9)的上述解的值(10)中找出方程

x2≡a(mod 2?) (11)

的解,令

?x即

??1?2??2t??1?≡a(mod 2?)

2??22???2?22?22tx?2+2()+≡a(mod ) xt??1?1??1??1亦即

??1?222+≡a(mod ) tx?x?1??1??1?22??1x??1t??1≡a-x?2(mod ) (12) ?1所以

2a?x?x??1t??1≡??1?1(mod 2)

22a?x?t??1≡??1?1(mod 2)

239/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2a?x?t??1=??1?1+2t?,t?=0, ±1, ±2…

2代入(10)式,方程(11)的解可表为

(x=±(x??1+2??2t??1),t??1=0, ±1, ±2… (10))

2a?x?1+2t?, x=±(x??1+2??2t??1),t??1=???12t?=0, ±1, ±2…

即 x=±(x??1+2??22a?x???1?12+t?), ??12t?=0, ±1, ±2…

x=±(x?+2??1t?),t?=0, ±1, ±2…

其中x?=x??1+2??22a?x??1,且x?≡1(mod 2)。 ??1222a?x?a?x??2??1(因为由式(12)可知??1?1=整数,从而2为??122偶数)

【例1】解方程x≡57(mod 64)。

(解)64=2,即?=6。因57≡1(mod 8),故方程有4个解。

62?=3时,解的值为

x=±(1+2t3),t3=0, ±1, ±2… (13)

(解的表示:x≡1,3,5,7(mod 8),

40/49

2《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或 x≡±1,±5≡±7,±3(mod 8)

或 x≡±(1+4t)≡±(3+4 t)(mod 8),t =0, 1

还可表为: x≡±1,±3≡±7,±5(mod 8)

或 x≡±(1+2t)≡±(5+2 t)(mod 8),t =0, 1

此时方程为x2≡57≡1(mod 8)) (x3=1)

?=4时,在式(13)的所有值中找方程

x2≡57(mod 2) (14)

的解。

4为此,令 ?1?2t?≡57(mod 2)则

223442412+2·1· (4t3)+2t3≡57(mod 2)

12+23·1·t3≡57(mod 24)

23·1·t3≡57-12(mod 24)

57?121·t3≡3≡1(mod 2)

257?12t3≡3≡1(mod 2)

2或

57?12t3=3+2t4=1+2t4,t4=0, ±1, ±2…

2代入(13)式得方程(14)的解为

(x=±(1+2t3),t3=0, ±1, ±2… (13))

41/49

2《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x=±(1+2·1+2t4)=±(5+2t4),t4=0, ±1, ±2… 或 x≡±(5+2t4)(mod 2),t4=0, 1 或 x≡±5,±13≡±3,±5(mod 2) (x4=5)

2,则 ?=5时,令 ?5?8t4?≡57(mod 25)

23334462552+2·5· (23t4)+2t4≡57(mod 2)

24·5·t4≡57-52(mod 25)

57?525·t4≡≡0(mod 2) 4257?52≡0(mod 2) t4≡42或 t4=0+2t5=2t5,t5=0, ±1, ±2… 故方程 x2≡57(mod 25)的解为

x=±(5+2·0+2t5)=±(5+2t5),t5=0, ±1, ±2… 或 x≡±(5+2t5)(mod 2),t5=0, 1 或 x≡±5,±21≡±5,±11(mod 2) (x5=5)

,则 ?=6时,令 ?5?24t5?≡57(mod 26)

23444554252+2·5· (2t5)+28t5≡57(mod 26)

25·5·t5≡57-52(mod 26)

42/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57?525·≡1(mod 2) t5≡5257?52≡1(mod 2) t5≡52或

t5=1+2t6,t6=0, ±1, ±2…

故方程 x2≡57(mod 26)的解为

1+25t6)=±(21+25t6),t6=0, ±1, ±2… x=±(5+24·或

56,t6=0, 1 x??(21+2t6)(mod 2)

6x≡±21,±53≡±11,±21(mod 2)

(x6=21)

4.8 解同余方程总结

(一) 方法

(1) 一般方程方程 f(x) ≡0(mod m)化为等价方程组

?f?x??0??f?x??0??f?x??0?????f?x??0??k?1?2其中m=2?p1 p2?pkmodmodmodmod2??1p1?2 p2?kpk(2) 解素数幂方程

43/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f(x)≡0(mod p?), p为素数

(3) deg(f)=2,?=1,p=2或奇素数的解法 (4) deg(f)=2,?≥2,p=2或奇素数的解法 (5) deg(f)>2,若已知?=1时的解,求?≥2时的解

(二) 问题

(1)m的分解

(2)deg(f)>2,?=1时的解法

习题4

1. 求满足下列方程的所有整点: (1)E:y2?x3?2x?3(mod 7); (2)E:y2?x3?5x?1(mod 7); (3)E:y2?x3?x?1(mod 17); (4)E:y2?x3?3x?1(mod 17)。 2. 利用欧拉判别条件判断:

(1)-8是否是模53的二次剩余; (2)8是否是模67的二次剩余。 3. 求下列同余方程的解数: (1)x2≡2(mod 67); (2)x2≡-2(mod 67); (3)x2≡2(mod 37); (4)x2≡-2(mod 37); (5)x2≡1(mod 221); (6)x2≡-1(mod 427); 4. 计算下列勒让德符号:

44/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143??13??30?(1)??; (2)??; (3)??;

?47??53??53??71???35???23?(4)??; (5)?; (6)???;

?73??97??131??7???105??91?(7)?; (8); (9)????; ??223??563??223???70???286??789?(10)?; (11); (12) ??。????1193??571??647?5. 判断下列同余方程是否有解,若有解,请求其解数:

(1)x2≡7(mod 227); (2)x2≡249(mod 257) (3)x2≡79(mod 433); (4)x2≡365(mod 389) (5)x2≡11(mod 511); (6)x2≡2495(mod 5249); (7)11x2≡-6(mod 91); (8)5x2≡-14(mod 6193)。 6. 解下列同余方程:

(1)8x2?15x-6≡0(mod 56); (2)x2?x+4≡0(mod 32)

7. 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 求以-3为其二次剩余的全体素数; (2) 求以±3为其二次剩余的全体素数; (3) 求以±3为其二次非剩余的全体素数; (4) 求以3为二次剩余、以-3为二次非剩余的全体

素数; (5) 求以-3为二次剩余、以3为二次非剩余的全体

素数; 8. 求以3为二次非剩余、以2为二次剩余的全体素数(即以3为正的最小二次非剩余的全体素数)。

9. 完成以下问题:

?5?(1) 求满足??p??=1的全体素数p;

??45/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5?(2) 求满足??p??=1的全体素数p;

??(3) 求1212?5,822?5?112,2732?5?112的素因

数分解式;

(4) 判断方程x4≡25(mod 1013)是否有解。 ?d?10. 设素数p=4m+1,d│m。证明: ??p??=1。

??11. 设p是奇素数,pa。证明:存在整数u和v,使得u2?av2≡0(mod p)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是模p的二次剩余。其中?u,v?=1。

12. 设p是奇素数,证明:

(1) 模p的所有二次剩余的乘积对模p的剩余是

??1??p?1?2;

(2) 模p的所有二次非剩余的乘积对模p的剩余是

??1??p?1?2;

(3) 模p的所有二次剩余之和对模p的剩余是(1当

; p=3时)或0(当p>3时)

(4) 所有模p的二次非剩余之和是多少? 13. 证明下列形式的素数均有无穷多个: (1)8k-1,8k+3,8k-3;

(2)3k+1,6k+1,12k+1,12k+7; (3)十进制表示末尾为9的数。

14. 设n4?n2?1的素因数为p,证明:p≡1(mod 12)。 15. 设p是奇素数,且p≡1(mod 4)。证明:

(1) 1, 2, …, (p-1)/2中模p的二次剩余与非剩余

的个数均为个(p-1)/4;

(2) 1, 2, …, p-1中有(p-1)/4个偶数为模p的

二次剩余,(p-1)/4个奇数为模p的二次剩余; (3) 1, 2, …, p-1中有(p-1)/4个偶数为模p的

46/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二次非剩余,(p-1)/4个奇数为模p的二次非剩余;

(4) 1, 2, …, p-1中全体模p的二次剩余之和等

于p(p-1)/4;

(5) 1, 2, …, p-1中全体模p的二次非剩余之和

等于p(p-1)/4。 16. 设p是奇素数。把集合Z?p??1,2,?,?p?1??分为两个非空子集S1和S2,且满足:属于同一个子集中的两个数的乘积必与S1中的某个数同余于模p,属于不同子集的两个数的乘积必与S2中的某个数同余于模p。证明:S1由Z?中的所以模p的二次剩余组成,S2则由其中的所以模p的二次非剩余组成,且各有?p?1?2个数。

17. 利用雅可比符号性质计算:

?51???35?(1)??; (2)??;

?71??97??165??313?(3)?? ?; (4)??503??401?18. 设p为奇素数,证明:方程x2≡-4(mod p)有

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p≡1(mod 4)。

19. 设p为素数且p≡3(mod 4),证明2p+1是素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2p?1?mod2p?1?。

20. 设素数p≥3且pa。证明:??21. 设素数p≥3且p-1。

22. 设x mod m表示x遍历模数m的完全剩余系,证明:

(1)若?a,m?=?b,m?=1,则

p?ax?b??=0。 p?x?1?p?x2?ax?p?x2?x?a。证明:??????=?ppx?1??x?1??47/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ax2?bx?m?1?ax?b??a????????????; mm??m?x?1??x?1?m?1(2)?a,m?=1时,

?ax?b???=0 m?xmodm??(3)设f?x?为整系数多项式,则当?a,m?=1时,有; ?f?ax?b???f?x???????; ??xmodm?m?xmodm?m?23. 设p为奇素数,证明以下等式: (1)若p≡1(mod 4),则?r?r?=0;

r?1p?1???p?2p?1?r??r?r?pr???; (2)若p≡3(mod 4),则???r?1r?1?p??p?p?1(3)若

p?1?r?3p?12?r?,则?r???p?r??; p≡1(mod 4)

r?1?p?2r?1?p?3p?1(4)若

4p≡3(mod 4),则

p?1p?1?r?3?r?22?r?r?2pr?pr?????????; ppr?1r?1r?1?????p?24. 设a,b为正整数,b为奇数。证明对Jacobi符号有公式

??a???b?,a?0,1?mod4??a???? ?????2a?b???a????,a?2,3?mod4????b?25. 设a,b,c为正整数,b为奇数,?a,b?=1且b?4ac。

证明对Jacobi符号有公式

?a??a?????? ?4ac?b??b?26. 证明:

(1)若p为奇素数,q为2p?1的素因数,则q??1?mod8?。

(2)不用计算,证明:23211?1,47223?1,5032251?1。

27. 证明:对于任给的n>1,存在m>0,使同余方程

48/49

《数论算法》 第四章 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

x2?1?modm?的解数大于n。

???pk28. 设m?2?p1?p2,pi是不同的奇素数,?i≥1

012k(1?i?k),?0≥0,求同余方程x2?1?modm?的解数。 29. 设k是模数m的不同素因数的个数,求同余方程

x2?x?modm?的解数。

x2?a?modm?的解数。其中pi是不同的奇素数。

30. 设m?p1p2?pk,a为任意整数,求同余方程

31. 设正整数m>1,a为任意整数,求同余方程x2?a?modm?的解数。

32. 把

x2?1?modm?0写为

?k?1?2时,利p1p2?pk用把同余方程化为同余方程组的方法,给出一种求x2?1?modm?的全部解的具体方法。并用以求解m?23?32?52和m?2?32?5?7的情形。其中pi是不同的奇素数,?i≥(1?i?k),?0≥0。

?x?1??x?1??0?modm?。当m?2?

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