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一年过四科考试心得体会 下载本文

有重点可言,无掌握了解之分。常见的、不常见的都可能成为出题点,所以在复习实务的时候要摆正心态,每个地方都不能放过,茫茫书海,就更要讲求方法了。最好准备两本实务书吧,我就用了两本。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复习:

一、第一遍是听老师讲,看视频。第一遍我推荐听同济大学的陈明老师的视频。陈明老师讲的细,并且把个中道理都讲得比较清楚,有点像大学老师上课的感觉,会把基础的理论、原理讲比较清楚。所以第一遍过教材接受起来稍微省力一点。市政里面专业涵盖广泛,公路、桥梁、地铁、排水场站、管道、燃气、热力、垃圾填埋、绿化工程,一共九个专业,每个人都不可能在工作中全部接触得到,总有自己不熟悉的专业。所以第一遍听完课,教材其实还是相对陌生的,只不过画了好多老师讲的可能考的重点而已。其实这仅仅是个开始。

二、第二遍复习要分专业各个击破了。个人建议第二遍开始之前先看一下往年的真题,脑子里有个大概印象,不用做,只看下出题方式及问题就可以了。第二遍花费的时间就多了,是最痛苦的一个过程,是把所有的陌生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实务涉及了很多施工的规范、工序、做法、工法等等,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简单的记忆和背诵(想单凭借记住重点就想通过考试是不可能的)。首先主要是看书,教材上面每个角落的内容都要看到,出题点总是那么意想不到。自己先看书,通读至少两遍吧,再配合建工网曹明铭老师的精讲视频听课。这一遍要做

5 / 7

到的就是明确各章节出题比重、常规出题点、重点。虽然没有记住,要做到心中有数,掌握每章的专业工法、施工工序。掌握每章的知识构架,教材编写规律,做到整本书内容熟悉。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三、第三遍复习就是巩固、强化、记忆的过程,核心还是一遍一遍的看书,建议用新书去看。第一、二遍一定已经把书画的密密麻麻了,再看就是先入为主、被动接受了。所以要换一本新书,还是全书通读,去找知识点、再划重点,加深印象。这一遍就要配合做各章节的真题去进行了。做题才会发现自己哪里是薄弱环节,才能有针对性强化。做题一定要写,心里想和写出来是两回事,要训练组织语言能力,答案要尽量言简意赅。我在复习实务之前在网上看前辈写的实务书看了不下十遍,我当时还有点怀疑,但在自己复习的过程中才发现,其实一点都不夸张。前前后后还多于十遍。所以没有捷径可以走。书本知识相对枯燥,想大部分熟悉、掌握,只能一遍遍去熟悉教材,多读几遍好处多多。

四、第四遍是去听课,听曹老师讲的真题班、实战班,去学习怎么审题、怎么思考、问题设问方式、类型以及答题技巧。并且与第三遍自己答题练习进行对比,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听完以后再做,再自己写答案。这个过程很重要,一定要去动手写,不能想当然,答案都听了一定会了之类的。写出来才是检验掌握的唯一标准。

五、第五遍就是查漏补缺、强化记忆了,如果都坚持到这个

6 / 7

阶段来了,那你一定很有想法,怎么继续进行能加分自己心里应该有数了。最后补充一点,个人觉得实务听两至三个老师的课程就足够了,不过真题解析班可以多听几遍,对做题帮助很大。

考试前一天,我在前文提到的群主那里看到一份神秘押题,没想到实务部分的考点,基本都提到了。真心感谢群主的帮助!

总之,想要通过考试,努力与运气都要有。

只是简单的叙述复习的步骤和过程,真正实践还需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去调整。总之就是写一点心里的想法与大家分享,希 望可以帮到一些人,我就很满足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也不光为了通过考试,也是对专业理论知识的一大提升,对我们以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还奋战在备考路上的同仁们,加油吧!!!

于2015年12月24日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