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之家乡产业经济分析论文 下载本文

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每年举办中国五金博览会、国际门博会、中国五金产品工业设计大赛、“科技架桥”、市外永康商会会长会议等,全力为工业提供服务和支撑。

(3)做好增长“稳定器”。先后筹建金融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转贷中心,用好用活3亿元应急转贷资金,开展政银企互动系列活动和打击非法集资“除霾”专项行动,建立企业风险“四色”预警机制、信息互通联动机制和“政府主导”的企业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开展异地授信划转和规范清理企业互助基金会等,全力维护经济稳定。 (二)突出重点抓“强镇”、“强区”

及时下发《关于推进工业强镇(街道、区)建设的意见》,深入实施“1153”计划,力争到2016年,工业强镇(街道、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工业总产值规模超50亿元的镇(街道、区)10个,其中超150亿元5个,超200亿元1个,超600亿元1个。

1. 抓建设。按照“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的要求,加强工业园区(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综合开发建设水平和产业承载能力。重点做好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村集体留用地开发利用、道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加快工业园区(工业功能区)循环化、生态化改造,扎实推进园区集约化、生态化、特色化发展。

2. 抓规划和整合。永康原先八大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总体较为混乱,同质化竞争激烈,要素制约凸显,整合提升难度大。为此,2012年我们围绕新型工业化目标,积极探索工业园区整合提升新机制和新途径,遴选现代五金、汽车及零配件、现代农业装备三大产业作为今后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按照企业进园区、园区强产业、产业有特色的要求,重点做好重大工业项目招引推进、低小散污染行业整合整治等,扶持主导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力推动强镇(街道、区)建设。

3. 抓培育。我们充分结合发展条件、产业基础、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进一步集聚园区的资源要素和政策要素,重点打造设计、物流、检测、技术创新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招商选资、招才引智力度,重点通过“一企一策”招大引强选优,培育科技型、成长型、产业提升带动力强的特色企业,打造一批产业集聚化、高新化和特色化工业园区(工业功能区)。 (三)打造标杆抓“强业”、“强企”。

1. 抓协会建设。从政府职能转变的角度看,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是政府机构改革实现职能转变的需要;从企业发展看,需要行业协会统一协调利益关系,规范经营行为,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截至目前,永康市建有13个工业行业协会。近年来,行业协会在标准制定、产品和人才维权、行业自律、突发事件应对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文教用品行业协会,成功争创“中国文教用品生产基地”,并牵头组建文教用品生产联合体,加快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有力促进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 9 页 共 9 页

2. 抓“四换三名”和“四破整治”。将“四换三名”与“四破整治”有机结合,重点从政策扶持、发展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强势引导和督促企业转型升级,我们构建并严格执行“亩产论英雄”约束评判机制、土地使用税征奖机制、用地用能清算机制和高门槛项目准入机制,进一步强化奖优惩劣,全面提升精细化生产水平,提升工业基础和条件,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2013年永康市的“低效厂房改造”、“机器换人”工作得到李强省长批示肯定,并先后承办全省“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现场会,永康经验全省推广。 3. 抓人才引育。我们积极发挥“总部中心”、“丽州英才联谊会”、“商会人才工作站”等平台作用,通过研究制订《重点企业研究院专项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支持企业采取聘用、技术合作等形式引进各层次、类型的人才。鼓励和支持企业参照重点企业研究院的模式,成立科研院校人才工作站,加大高端人才、紧缺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工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2011年2月28日 星期一《浙江日报》 王俊豪 《产业经济学》(第二版)

2014年 《永康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永康统计信息网 2013年7月23日 新华网 中国行业研究网

浙江省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会

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