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广东地理第19,20题)
读图7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20题。 19.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 D.东北风 20.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 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 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09年海南地理第10,11,12题)
图2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 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 mm。图3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据此完成10~12题。 10.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C.地形 D.洋流 11.图3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乙地位于亚热带的
A.常绿阔叶林带 B.草原带 C.常绿硬叶林带 D.荒漠带
(09年上海文综第18题)
18.2008年初的雪灾与大气的逆温现象有关。逆温是指对
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下列四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 )。
(09年上海地理第六题)
(六)大气圈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大气分层中,演绎着各种自然现象。 12.在下列各组大气垂直分层中,总体而言,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的一组是
A. 对流层、电离层 B. 平流层、电离层 C.. 平流层、中问层 D. 对流层、中间层 13.下面四图中,与澳大利亚发生的热带风暴对应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
(09年广东文基第37,43题)
37.气候变化与异常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原因不可能是
A.太阳黑子增多 B.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差异 C.大气环流的多年变化 D.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大 43.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三) 海洋及海洋环境 (09年北京文综第6题)
读下表,回答 表: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
5
6.该海域沿岸
A.存在上升流,为热带雨林气候 B.有暖流经过,为热带草原气候 C.有寒流经过,为热带沙漠气候 D.盛行东南风,为热带季风气候 (09年江苏地理第19,20题)
图10为大陆西岸四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l9~20题。 19.若不考虑地形因素,四个地点中1月份降雨较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甲、丁两地近海的洋流性质及其对当地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 A.同属暖流 B.同属寒流 C.增温增湿 D.降温减湿
(四) 陆地及陆地环境 (09年北京文综第4, 5,7,9题) 4.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A.随海拔升高而递减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
5.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 7.图中:
A. 乙处为河流冲积扇 B. 丙处侵蚀比对岸强 C. 丁处矿床为天然气 D. 戊处位于背斜谷内
9.则在海岛开发的过程中,该岛: A.人口容量最主要受耕地资源、矿产资源限制 B.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甜菜、香蕉和橡胶 C.河流入海口处地势开阔,适宜建设深水港 D.需要防范强风、暴雨、风暴潮等自然灾害
(09年全国卷文综Ⅰ第9题)
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2,表1为该地区域部分土地
覆盖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的地形构成。
表1 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
9.在该水源地内:
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B.平均海拔水
类型 箭竹及 阔叶林 旱地 灌丛 25.30 水田 石砾地、 高山灌丛 裸地 10.40 3.10 5.70 草甸 田低于旱地 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 比重(%) 28.90 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
(09年天津文综第1,2,4题) 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
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A.地壳上升 B.水源减少 C.气候变干 D.物质沉淀
2.湖泊的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脆弱性
6
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图)
4.地质队员发现乙处有金矿出露,考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能找到沙金(沉积物中的细小金粒)的地方是
A. a B. b C. c D.d (09年重庆文综第4,6,7,10,11题)
读图2,回答
4.乙气候类型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A.棕壤B.黑土C.黄壤D.红壤
图3中,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读图回答
6.游客在甲景观地可普遍观赏到 A.奇松、云海 B.石林、石芽
C.椰林、孤峰 D.森林、冰川
7.两地地貌形成主导外力作用与岩石组合正确的是:
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B.乙——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C.甲——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D.乙——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图5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A.夏季流量小B.补给以降水为主 C.水量向下游增大 D.径流年际变化小 (09年浙江文综第1题)
1.读图①,②,③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 A.荒漠土壤, 森林土壤,草原土壤 B.草原土壤, 荒漠土壤 森林土壤 C.森林土壤, 草原土壤 荒漠土壤 D.草原土壤 森林土壤,荒漠土壤 (09年江苏地理第1,5,6题)
图1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据此回答 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雨林
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5~6题。
5.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② B.③ C.④ D.⑤ 6.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
7
A.I——① B.Ⅱ——③ C.Ⅲ——⑤ D.⑥——I (09年广东地理第1,2,9,10,17题)
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图1,回答1~2题. 1.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A. 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 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 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 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2. 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个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 ....A. 取水——保护水源地 B. 输水——减少过程损耗 C. 用水——节约、综合利用 D. 排水——防止当地污染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 “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 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 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10. 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流向 B. 含沙量 C. 汛期 D. 流量
17.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可能对河口三角洲带来的影响是:
A.地下水位下降 B.河水流速减慢 C.淤积速度加快 D.出现侵蚀后退 (09年海南地理第13,14,15题) 读图4,完成13~15题。
13.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D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14.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B 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15.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B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地面沉降
(09年上海地理第三,四, 七题)
(三)从古到今,各种各样的地质、地貌现象激发了多少探索者为之不懈努力。 5.具有层理构造的岩石是:
A. 侵人岩 B. 喷出岩 C. 变质岩 D. 沉积岩 6.下列地貌形态中,经过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A. 石林 B. 沙丘 C. 海蚀柱 D. V型谷 (四)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右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7.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 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 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8.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A. 东非大裂谷 B. 日本列岛 C. 阿尔卑斯山脉 D. 落基山脉 9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 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③
(七)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盆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