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质粒DNA的转化 下载本文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质粒DNA的转化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实验学习氯化钙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和外源质粒DNA转入受体菌细胞的技术。了解细胞转化的概念及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s):

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如:CaCl2,等化学试剂法)的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成为能容许外源DNA的载体分子通过的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 。

转化(transformation):

是将异源DNA分子引入一细胞株系,使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一种手段,是基因工程等研究领域的基本实验技术。

进入细胞的DNA分子通过复制表达,才能实现遗传信息的转移,使受体细胞出现新的遗传性状。转化过程所用的受体细胞一般是限制-修饰系统缺陷的变异株,即不含限制性内切酶和甲基化酶的突变株。

转化的方法:

化学的方法:使用化学试剂(如CaCl2)制备的感受态细胞,通过处理将载体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电转化法:使用低盐缓冲液或水洗制备的感受态细胞,通过高压脉冲的作用将载体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克隆的筛选:

主要用不同抗生素基因筛选。常用的抗生素有: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等;

将经过转化后的细胞在选择性抗生素培养基中培养,才能较容易地筛选出转化体,即带有异源DNA分子的受体细胞。否则,如果将转化后的菌液涂在无选择性抗生素的培养基平板上,会出现成千上万的细菌菌落,将难以确认哪一个克隆含有转化的质粒。 三、操作步骤

1)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l2法)

(1)从E.coli DH5α菌平板上挑取一单菌落,接种于3ml LB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过夜。将该菌悬液以1:100~1:50转接于200ml LB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扩大培养,当培养液开始出现混浊后,每隔20~30min测一次OD600nm,至OD600nm≤0.5时停止培养(约2-3小时);

(2)每人取1个离心管,转入1ml培养液,在冰上冷却2-3min,于4℃,5000rpm/min离心5min(从这一步开始,所有操作均在冰上进行,速度尽量快而稳);

(3)吸干上清培养液,用0.5 ml冰冷的0.1 M CaCl2溶液轻轻悬浮细胞,,冰浴15 min ;

(4)5000rpm/min离心5min;

(6)弃去上清液,加入100μl冰冷的0.1 M CaCl2溶液,小心悬浮细胞,冰上放置超过1小时后,即制成了感受态细胞悬液;

(7)制备好的感受态细胞悬液可直接用于转化实验,也可加入占总体积15%-20%左右高压灭菌过的甘油,混匀后分装于1.5ml离心管中,置于-70℃条件下,可保存半年至一年。

2)细胞转化

(1) 取1 μl质粒DNA加入 100μl感受态细胞,轻轻混匀,冰上放置30min,

(2) 于42℃水浴中保温1min,然后迅速冰上冷却2min

(3) 立即向上述管中分别加入1ml LB液体培养基,摇匀后于37℃振荡培养约45-60min ,使受体菌恢复正常生长状态,并使转化体表达抗生素基因产物(Ampr)(该步骤可以省略)。

3) 平板培养

(1) 取各样品培养液20ul或50ul,涂布于含Amp抗菌素的LB平板培养基上,(用玻璃棒涂抹,酒精灯烧过后稍微凉一下再用,不要过烫)。 (2) 菌液完全被培养基吸收后,倒置培养皿,于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过夜(12-16小时)。

用 CaCl2法制备的感受态细胞,可使每微克超螺旋质粒 DNA产生

5?106-2?107个转化菌落。在实际工作中,每微克有105以上的转化菌落足以满足一般的克隆实验。 五、实验结果

实验中使用自制的质粒,结果成功,观察到如下图中所示的培养结果。转化成功的质粒DNA呈蓝色。

转化效率

(1)转化子总数=菌落数×稀释倍数×转化反应原液总体积/涂板菌液体积

(2)感受态细胞总数=受体菌对照组菌落数×稀释倍数×菌液总体积/涂板菌液体积

(3)转化频率(转化子数/每μg质粒DNA)=转化子总数/质粒DNA加入量(μg)

(4)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转化子总数/感受态细胞总数 六、实验讨论

1. 应设立对照:

2. 应注意涂板用菌液浓度:

一般应对菌液进行等比稀释,用不同稀释度菌液进行涂板(每一稀释度涂布

二皿),使生长出来的菌落互相独立、不混淆,便于挑取单菌落。

3. 防止杂菌和杂DNA的污染

(1)整个操作过程均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2)所用器皿, 如离心管、 tip头等最好是新的,并经高压灭菌处理; (3)所有的试剂都要灭菌,且注意防止被其它试剂、DNA酶或杂DNA所污染, 否则会影响转化效率或杂DNA的转入, 为以后的筛选、鉴定带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