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减载。
b) 10kV电容器保护
10kV电容器测控、保护一体,配置三段式电流、过电压、低电压及不平衡电压保护。 c) 10kV分段
过电流保护;母线充电保护. 2.1.6全站时钟同步系统
全站配置一套GPS/北斗双时钟源时间同步系统,配置两套主时钟对时装置,分别接收GPS卫星和中国北斗卫星发送的协调世界时钟(UTC)信号作为外部时间基准信号,互为备用。对时精度≤1μs,满足站内所有设备对时精度的要求。自守时时钟信号采用通信系统的全网统一时钟。
对时方式推荐采用IEC61588网络对时。由于 IEC61588 同步对时技术现阶段尚处于试点阶段,因此要求间隔层及过程层设备同时具备接收 IRIG-B码对时信号,如果本工程实施阶段IEC61588网络对时仍不成熟,则改采用光纤IRIG-B码同步对时方式。
GPS主时钟对时装置单独组屏,布置于综合控制室。 2.1.7 图像监视与安全警卫系统
为了便于运行维护管理,保证变电站安全运行,在变电站内设置一套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按主要以实现全站安全、防火、防盗功能配置,同时满足通信设备动力环境监测功能要求,留有实现远方监视接口,暂不考虑对设备的操作进行监视。
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设备包括视频服务器、多画面分割器、录像设备、摄像机、编码器及沿变电站围墙四周设置电子围栏等。
配置原则及要求如下:
a) 监视范围:对全站主要电气设备、建筑物及周边环境进行全天候的图像监视,满足生产运行对安全、巡视的要求。
b) 设备监视:利用安装在监视目标区域的摄像机对变电站内主要设备进行全方位监视。
c) 环境监视:通过目标区域的电子围栏对变电站围墙、大门进行全方位布防监视,不留死角和盲区。
d) 动力环境监测:完成对合控制室温、湿度等环境量及门禁(可选)、空调等动地设备的监视。
e) 在综合控制室、主变压器、66kV配电装置区、10kV高压柜室等设置摄像头。
f) 视频信号在综合控制室及调度端监视终端显示并报警。 2.1.8 智能交直流电源与UPS电源系统
本站的站用交直流采用一体化电源系统方案,即分散测控、集中管理的模式,将交流进线智能监控单元、交流馈线智能监控模块、直流馈线智能监控模块等智能监控设备分散安装在各电源柜内,蓄电池在线监测模块布置在蓄电池室,各智能监测设备通过总线方式与一体化总监控装置连接。
一体化总监控装置作为生产辅助系统中的一个智能电子设备(IED)以 IEC61850 标准协议接入生产辅助系统网络,实现对一体化电源系统的分散数据采集和集中管理,远程可实时查看各电源的参数、运行状态、事件信息等,可修改系统参数、运行方式,遥控开关设备,实现一体化电源电源系统的在线监测和远程维护管理,提高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
至生产控制系统
2.1.8.1 直流系统
本站对二次、通信专业进行大二次整合,通信专业电源系统设置两套DC/DC转换装置,不设单独的高频开关电源及蓄电池组,DC/DC转换模块电源由二次直流系统引入。220V直流系统容量满足全站交流事故断电后工作2小时,并可继续为48V直流系统供电至4小时。
为保证对变电站监控系统、继电保护、事故照明、断路器操作及通信设备等负荷的供电,依据DL/T 5044-2004《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该变电站设置220V蓄电池1组,配置2套高频开关电源。直流屏及充电设备布置在综合控制室内,不单独设置蓄电池室,电池采用组屏安装方式。
a) 蓄电池容量选择
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蓄电池放电末期终止电压按1.80V考虑,浮充电压为2.23V,均充电压为2.35V,事故放电时间按2小时考虑,蓄电池容量按变电站最终规模计算。蓄电池容量选择按《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 5044-2004)推荐的阶梯负荷计算法计算。
本工程直流负荷按最终规模统计结果见表“直流负荷统计表”。
直 流 负 荷 统 计 表
序号 负荷名称 放电持续时间及电流(A) 0--1分 1 2 3 4 5 6 7 8 连续负荷 事故照明 电能处理器 直流常明灯 UPS电源 其它事故负荷 保护 恢复合闸 合 计 20 4.55 2.27 1.82 13.6 4.55 6 52.8 I1 1—59分 20 4.55 2.27 1.82 13.6 4.55 46.8 I2 59--60分 20 4.55 2.27 1.82 13.6 4.55 2 48.8 I3 功耗 (W) 4400 1000 500 400 3000 1000 1320 备 注 经计算选用1组220V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每组容量为200Ah,充电装置采用1套高频开关充电装置,采用N+1模式,根据计算选择5个10A模块。
b) 充电(浮充电)设备及直流馈线屏选择
直流电源采用一套智能高频开关操作电源,可通过RS-485串口与站内监控系统通信,实现“四遥”功能。每组蓄电池设蓄电池在线检测装置1台,可实时检测每节蓄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及容量等参数。
充电屏、直流屏和馈线屏都布置在综合控制室,采用柜式结构,防护等级不低于 IP40。直流屏主母线采用绝缘铜母线。馈线屏内各馈线开关均选用小型自动空气断路器,并带报警接点和辅助接点,以满足运行监视要求。
直流馈线屏内设置1台微机绝缘监测装置,监视直流母线的电压以及自动检测各馈线支路对地绝缘电阻,如发生接地故障装置能及时告警。
c) 直流系统接线及供电方式
直流系统采用单母线接线,直流系统供电采用辐射状供电方式。由馈线屏对各保护测控装置及断路器控制回路采用辐射状供电。
d) UPS电源
全站设一套UPS电源,为站内计算机监控系统、时钟同步系统等装置提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