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龙骐金融学课后答案 下载本文

商品交换有两个原则:①用来交换的两种商品必须有不同的使用价值;②相交换的两种商品必须具有相等的价值,即等价交换的原则。 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商品的价值表现经历了四个阶段,有过四种价值形式:①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②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③一般价值形式;④货币价值形式。 (2)具体的历史分析法

马克思运用具体的历史分析方法,通过考察商品内在矛盾的发展来揭示货币的产生,侧重于说明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

马克思运用上述两种分析方法,科学地揭示了货币之“谜”。从中可以得出:

①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为了适应交换的需要而自发地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的。 ②商品变成货币是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发展的产物,解决这一矛盾,只有通过交换,而货币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自发地产生的。

③商品变成货币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即四种价值形态),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总之,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根源于商品,并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自发地产生。

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并反映特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

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有两个基本特征:①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工具;②货币具有直接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对于货币性质的理解,马克思强调指出: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方面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他又指出:货币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却又采取了具有一定属性的自然物的形式。可见,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不同社会形态下货币的共性;货币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体现了不同的生产关系,这是一定社会形态下货币所具有的特性。

不同社会形态下的货币所反映的社会关系是有差异的。随着各国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不同国家的货币最终都将反映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统一关系,即商品的生产、交换和分配关系。总之,货币所反映的社会生产关系应该是与特定社会形态密切联系的。

3.货币形态及其功能的演变

我们将货币形态的类型分成以下三种:

(1)实物货币

人们在长期的交换活动中,逐渐运用具有下述条件和特征的实物充当货币:①普遍接受性;②价值稳定;③价值均质可分性;④轻便和易携带性。

据此条件和特征,金属货币最为适宜。 (2)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作为实物货币的替代物,其一般形态是纸制的凭证,故亦称纸币。

代用货币较实物货币有明显的优点:①印制纸币的成本较铸造金属币为低;②避免了金属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和有意切割;③降低了运送的成本和风险。 (3)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由国家和银行提供信用保证的流通手段。其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货币价值,而且与代用货币不同,不再代表任何贵金属。它是货币形式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贵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直接后果。信用货币通常由一国政府或金融管理当局发行,其发行量要求控制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之内。从理论上说,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须有两个条件:①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②人们对该货币抱有信心。

信用货币包括以下几种主要形态:①辅币;②现钞;③银行存款;④电子货币。

其中,电子货币是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采用电子数据形式实现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功能的货币形式。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的延伸,是信用货币发展到信息时代高级阶段的产物。

二、货币“量”的规定性

货币供求理论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货币的量的问题,而货币“量”的规定性实际上是解决“货币是什么”,即货币包括的范围问题。 1.西方学者的观点

关于货币量范围的定义尚无定论,但目前大多数经济学家比较倾向性的看法是,应将m1作为货币的基本定义。这是因为:①货币的主要职能除价值尺度外,主要是用于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价值贮藏毕竟是次要职能;②作为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m1的交易成本比任何其他定义的货币都低;③不论货币的定义如何扩大,m1始终是货币定义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马克思关于货币量范围的论述

大致归纳起来,马克思对货币量有“窄”的定义和“宽”的定义之分。 (1)“窄”的定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l卷中明确指出,“在商品世界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就是货币,并且:“有一种商品在历史过程中夺得了这个特权地位,这就是金。”在《资本论》第2卷中,马克思指出:“在考察循环的一般形式时,总的说来,在这整个第2卷中,我们所说货币是指金属货币,不包括象征性的货币、单纯的价值符号(只是某些国家所特有的东西)和尚未阐明的信用货币。”在《资本论》第3卷中,马克思又说:“我们这里所说通货的量,指的是一个国家内一切现有的流通的银行券和包括贵金属条块在内的一切硬币的总和。”这些可以视为马克思对货币量的“窄”的定义。 (2)“宽”的定义

①马克思指出货币的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职能资本家“要预付的资本必须以货币形式预付,并不会由于这个货币本身的形式——不论是金属货币、信用货币、价值符号或其他等等——而消除”。有时还把各种货币称为“货币的不同的文明形式”。

②马克思认为,信用货币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银行券是典型的信用货币,但信用货币决不只限于银行券,汇票、支票等也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一种象征性的货币,而“用一种象征性的货币来代表另一种象征性的货币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样,货币所可能采取的形式就具有无限多样性。

马克思之所以要将货币量的范围作宽窄不同的划分,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3.我国传统货币量范围的片面性及其纠正 (1)片面性的传统观念形成的原因: ①出于“理论考证”; ②来自“国外引进”; ③依据“实际情况”。

(2)认识的片面导致了实践的片面,主要表现为:

①不承认转账结算领域中的存款属货币,实质上否认了这个领域里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存在,这显然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状况不符;

②衡量货币流通状况是否正常只着眼于一个指标,即现金流通量和社会商品零售额之间的比例;

③分析物价上涨只局限于一个原因,即现金发行过多,由此认为控制现金发行和组织现金回笼是稳定物价的唯一办法;

④无视存款通货的膨胀,简单推论只要现金发行不超计划,预期的信贷平衡即可实现,通货膨胀(确切地说是指现金的膨胀)也能得到遏制。

(3)实践证明:统一的货币流通不能只是现金,或称“小货币流通范围”,而应该包括现金和存款在内的“大货币流通”范围。这主要是因为:

①货币流通规律的客观要求;

②正确、全面地衡量货币供给状况所必需; ③真正解决整个货币流通中存在问题的条件。 4.货币量的层次划分

(1)货币量层次划分的含义

所谓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是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进行相应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货币量层次划分的目的是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的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拟订有效的货币政策。

(2)流动性——层次划分的基本依据

关于我国货币量层次指标系列的划分,具体如下:①按货币周转速度来划分;②按货币变现率高低划分;③按货币的流动性来划分。 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具有可以及时变为现实的购买力的性质。流动性程度不同,所形成的购买力也不一样,因而对社会商品流通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以货币的流动性为主要依据,必须把握以下两个原则:①现实性;②可测性。

按流动性划分,一是能准确地把握流通中货币的各种具体形态在运动特性或活跃程度上的区别.为中央银行制定宏观金融政策提供一个清晰的货币流通结构图;二是流动性是相对于货币与商品换位来说的,这有利于掌握不同货币构成和大体相对应的商品构成之间的对应关系;三是货币的流动性本身也包含有中央银行在分析经济变化基础上对某一层次货币的控制能力。 (3)相含层次中的控制重点

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分为m0、m1、m2、m3等(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最明显的差别是单列了m0这个层次),由于各国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