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保护开发拆迁安置地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古建筑保护开发拆迁安置地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2.7环境保护条件

项目场区内生态环境无特殊生态保护物种,在以该场区为中心1.5公里的范围内无名胜古迹和自然保护区。本项目环境治理措施充分考虑环境现状,选择的施工技术方案得当。周围环境可接受本项目建设,本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无影响。 3.2.8施工条件

本项目水、电等条件也可满足施工需要。钢材、水泥、砂子等建筑材料供应充足,对保证工程进度和降低工程造价起一定作用。

古建筑保护开发拆迁安置地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0总图布置

4.1总平面布置

该小区拥有良好的交通地理区位条件,小区共设置两个出入口。两个出入口都位于南面道路,其中一个与双拼住宅区共同使用,有利于整个地块道路交通的合理性。住宅采用“标准化”设计理念,以条形住宅为主,套型比通过条形住宅进行调节,易于满足业主对户型比的要求。

整个小区分为东区、西区。东区为一期建设,西区为二期建设。西区内每个楼道口设置垃圾桶。物业管理用房、社区用房、二期配电房、小区内公厕均设于西区的综合楼中,需用面积要求符合有关规定的配置。

4.2道路交通系统

4.2.1动态交通

小区根据整体规划构成一条环形干道,环形道路宽为6米,消防车道为4米。贯通了整个住宅群。各宅前道路直接接到干道,很好的满足了车行、步行及紧急情况下的消防通行要求。

在主入口道路的转弯处理,可以促使车辆缓行,有效的维护小区内的交通管理。同时也结合了自身的地理环境,与河岸景观有效的贯通起来。并设计了纯步行道,以满足居民小区自然景观、晨练、散步、休憩等要求。 4.2.2静态交通

小区静态交通分为三种形式,一为地下停车库,共1个;二为室外

古建筑保护开发拆迁安置地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嵌草地停车位;三为室内自行车库。地下停车库和室外停车位分布合理,地下停车库可解决大部分有车居民的停车需求,室外停车位可解决外来访友车辆及商业停车。

4.3绿化景观规划

环境及景观主要有广场、绿化。与建筑相结合形成,以轴线为骨架,以绿化广场为节点,以借景、对景、景随步移的手法来设计。景观环境在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临绿色写意,酿鲜氧清新”,整个小区荡漾在绿意美景之中。通过几条展开的绿化带的贯穿,使得小区整体的构图更显整体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地块进行了很好的点缀。

4.4分期编制

整个小区分为东区、西区。东区用地面积

9924平方米,西区用地面积

10539平方米,东区为一期建设,西区为二期建设。一期建筑面积18975平方米,二期建筑面积19611平方米。小区内共有260户居民,其中东区140户,西区120户。

古建筑保护开发拆迁安置地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0建筑方案

5.1设计依据

1、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及标准。 2、某市规划局《某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3、建设方提供的地形图。

4、国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国标《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6、国标《总图制图标准》(GB/50103-2001) 7、国标《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8、省标《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 9、国标《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5.2工程设计的规模及项目组成

本工程位于镇海某镇,总用地面积为20463平方米。用地北边临河,规划河道宽度为80米,南面为24米道路,西面为24米道路,东面为十七房村新村双拼宅。

整个小区总用地面积为20463平方米,由9幢5层住宅楼及1个综合楼组成,物业用房等相关的配套设施都统一安排于综合楼,共同创造了一个相对完善的住宅区。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