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试题 下载本文

已不能与之抗衡。外强中干的法国想加以阻挠,但也不堪一击。意大利在统一之前不仅四分五裂,而且除撤丁王国外,其他邦国均处于异族(主要是奥地利)统治之下。撒丁王国而临双重任务:首先推翻异族压迫,同时克服分裂状态*但是,从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看,撤丁难以独自完成统一大业,因此要利用国际形势或与大国结盟。国际形势的逆转往往造成统一事业的挫折或停顿*

(2)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不同。意大利统一主要涉及与奥地利的关系。第二次反奥战争胜利,奥地利的势力退出意大利。意奥之间不再有纠葛。而德意志统一则留下严重后遗症。普法战争使法国割地赔款。从此法因念念不忘复仇,德国则竭力阻止法国复兴。法德矛盾成为欧洲大陆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并由此演化出两大军事集团,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农奴制和美国奴隶制都是在19世纪60年代退出历史舞台的。

3、

不同之处在于,俄国农奴制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被废除的,而美国奴隶制则是在内战炮火中被埋葬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复杂,试简析如下;(1)①俄国是一个政治上高度统一的集权专制国家;农奴制是全国性的而不是区域性的。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沙皇以自上而下通过一项法令来废除农奴制。农奴制在19世纪亡半期已日益衰落,而且它严重阻碍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俄国愈益落后于西欧,最终导致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的失败。战争失败促成农奴制的面危机,也危及了沙皇专制统治和俄国的生存。②从19世纪初,俄国先进人士就主张改革农奴制。克里木战争后,更进一步形成了要求废除农奴制的社会视围。①在改革前夕和改革之初,农民暴动频仍,但这些斗争是自发的和分散的,不可形成革命。这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先进代表——革命民主主义者力量极其薄弱,其活动仅停留在宣传上。②沙皇政府是俄国最有力量的权威。它也逐渐认识到改革农奴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19世纪初起,沙皇政府就开始设立秘密委员会,拟定改革方案。克里木战争失败后,新沙皇亚历大二世痛下决心,实行改革。(2)①美国的种植园奴隶制集中于南部地区;由于种植园经济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配合部分,随着资本主义纺织业对棉花需求的增长,种植园奴隶制也兴旺发达,极力膨胀。因此,围绕着奴隶制展开的矛盾冲突表现为区域斗争,即奴隶制的南方和工业的北方的对立。一直到19世纪中叶,双方基本上势均力敌。当时,美国出现的危机不是奴隶制本身的衰落和危机,而是由扩张和限制奴隶制的斗争所产生的国家分裂危机。而制止国家分裂,当时只有诉诸战争手段。②在内战前,美国尚未形成普遍声讨奴隶制的氛围。除少数激进的废权主义者要求立即废除奴隶制外,反对奴隶制的政党及其领袖只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扩展。而且由于种族主义的毒害,即使在北方也有不少白人反对解放黑奴。⑤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又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的体制。美国总统不可能像俄国沙皇那样用一纸宣言就废除一种制度。因此,内战初期,林肯政府是以维护统一、分对分裂作为战争口号的。在战争形势发展到一定时机时,林肯才发布《解放宣言》。而且他特别强调,这是“以合众国陆海军总司令的身份采取的”镇压南方武装叛乱的“一个适当的、必需的战争措施”。

4、.在世界近代史上,法国是阶级斗争最激烈、政治发展最曲折的国家。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70年代,其国家政体的变化就集中反映了这一点。 在法国革命前,波旁王朝实行专制君主制。

大革命开始后,制宪议会通过1791年宪法,按照分权原则,规定了立宪君主制的政体。

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君主制。9月22日,国民公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园,文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因。到180 4年为止,其具体形式多次变化。1793年秋天起,由雅各宾派领导的救国委员会行使行政、司法和监察的全权,实行“恐怖统治”,史称雅各宾专政。1794年热月政变后,于1795年建立督政府。1799年雾月政变后,拿破仑建立执政府,实行个人独裁,共和制名存实亡。180d年,字破仑废除共和制.建立帝国制,称法兰西帝国。帝国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成果,但其形式与君主制相似。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但面对现实,不得不颁布宪章,实行君主立宪制。 1830年七月革命后建立七月王朝,形式上是改朝换代,实际上完成由君主立宪制向立宪君主制的转变。

1848年二月革命后,建立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二共和因,实行总统共和制。总统路易〃被拿巴于1852年改共和国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苦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巴黎爆发革命,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一1940年)。1875年宪法正式确定总统共和制。 5、

.在前资本主义时代,人类的交往受到很大局限,以农饼游牧为基础的各文明地区具有相当大的闭塞性。资本主义的产生与扩张,打破了这种闭塞性,把世界连成一气,形成密本主义世界体系。从结构上,这一体系分为先进资本主义中心区和受其支配的边缘区。从时间上,其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商业资本主义时期(16世纪一18世纪末)。

早在15、16世纪,资本主义开始在欧亚大陆西端破土而生。西欧社会由农本转向重商,积极开辟通往东方市场的海洋航路。佛兰箔尔、尼箔兰、英国和法国的商业和手工业发展迅速。16世纪末和17世纪中,资本主义制度首先在荷兰、英国确立。英、荷、法、俄,继葡、西之后,到处殖民扩张。南北美洲、西伯利亚、亚洲东海海岛、印度沿岸、非洲东西岸都放臵于欧洲殖民强国的统治或控制之中。殖民扩张和掠夺,支持和保证7欧洲贸易的兴隆、手工工场的繁荣和原始资本的积累。到18世纪中叶,初步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2)工业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前70年)。

到这一时期结束时,资本主义在欧洲、北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大国确立。1857年发生的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也就是说,能够参加国际竞争的国家已达到一定数量,并超出欧洲范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已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主要国际竞争的对手们,其对外贸易在全部贸易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方面,欧美国家凭俗船坚炮利,通过不平等贸易,对经济落后国家进行扩张和掠夺。亚洲北非文明古国先后沦为殖民池或面临半殖民地危机(唯有日本例外,经过明治维新,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拉美国家也成为欧洲、美国的附庸。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基本形成。

(3)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确立时期(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韧)。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更加迅速,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从而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为了掠夺原料、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及投资场所,镕、美、日、意等后起诸强,同英、俄、法三国争相瓜分世界。到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控制下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其标志是,非洲大陆被瓜分,地球上最后一个有人居住的大陆被臵于资本主

义控制之下;亚洲北非文明古国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同时由于进一步卷人世界市场和外国资本的输入,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交通手段(运河、轮船、铁路)大发展,世界通讯网建成,使世界商品价格统—.6来,从而形成统一的国际经济体系。1914年在欧洲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把战火蔓延到亚洲、非洲、美洲,英后大洋洲国家也派兵参战,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也正表明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全球性。

拿破仑、执政府、雾月政变、《教务专约》、重商主义、吕内维尔和约、亚眠和约、拿破仑法典、法兰西第一帝国、特拉法加海战、奥斯特利茨战役、莱茵邦联、耶拿战役、提尔西特和约、大陆封锁体系、 库图佐夫、莱比锡战役、 元老院、滑铁卢战役、维也纳会议、 神圣同盟、

13、拿破仑帝国衰落的原因。14、英国工业革命的特点。15、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16、宪章运动的历史意义。14、怎样认识拿破仑的军事家才能和他的对外战争。15、试分析拿破仑时代在法国和欧洲的历史地位。 16、以复辟王朝为例,说明资产阶级革命后封建王朝复辟的性质问题。17、从维也纳会议剖析近代欧洲历史的曲折性与复杂性。18、分析比较英、法、德、俄、美等国工业革命的特点。19、分析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20、分析法国1789—1870年政体变化不定的原因。 48. 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后果。 38. 如何评价拿破仑?

39. 德、意统一运动有何异同特点?

40. 德国是如何统一的?试析俾斯麦在统一过程中的作用。 41. 略述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分析其改革的性质及影响。

第五章第一节 一、名词解释:

《谷物法》 彼得卢屠杀 1867年议会改革 民族同盟 “铁血政策” 民族自由党 加富尔 全德工人联合会 俾斯麦 俄国1861年改革 西进运动 门罗宣言 废奴运动 “地下铁道” 《宅地法》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二、简答题

1、英国两党制的历史作用。 2、德国统一的背景。 3、意大利统一运动的特点。

4、1861年改革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5、俄国1861年改革历史意义。 6、美国内战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三、论述题:

1、如何评价英国的议会改革?

2、德意志的统一是如何实现的?如何评价俾斯麦在德国统一过程中的作用? 3、分析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第五章第二节 一、名词解释:

孔德 实证主义 马尔萨斯 国富论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边沁 功利主义尔 贡斯当 民族主义 自由主义 二、简答题

1、自由主义思潮产生的背景。 2、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产生的背景。 3、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4、近代欧洲的民族主义思潮。 5、如何评价穆勒的自由学说。 三、论述题:

1、如何看待19世纪自由主义思潮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性。

第五章第三节 一、名词解释:

三大政策 明治维新 废藩置县 戊辰战争 尊王攘夷派 锁国政策 兰 学 二、简答题

1、明治维新的背景。。

2、明治政府废除封建制度的措施。 3、明治政府建国的三大政策。 4、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 5、武士在维新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

1、为什么中国的百日维新以失败告终,而日本明治维新却能获得成功? 2、日本明治维新对亚太地区的影响。

托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