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原文 下载本文

xx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

颂曰:

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xx xxxx 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xx 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 淤泥定生xx 苦口的是良药 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xx 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 xx向外求xx 听说依此修行 天堂只在目前

xx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xx,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定慧品第四

师示众xx: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xx为本。大众勿迷,xx别。定xx一体,不

二。定是xx体,xx是定用。即xx之时定在xx,即定之时xx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xx等学。

xx道人,xx先定发xx,先xx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xx,定xx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xx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

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

13 / 42

一。此定xx,亦复如是。

师示众xx: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净名经》xx: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xx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

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师示众xx: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xx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xx。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xx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xx立无念为宗。

14 / 42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坐禅品第五

师示众xx: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xx著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xx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xx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善知识,xx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

师示众xx:善知识,xx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善知识,xx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xx:我本性元自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忏悔品第六

时,大师见xx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xx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

15 / 42

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xx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xx,次授无相忏悔。众xx跪。

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三xx,自心无碍,常以xx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xx下,矜恤孤贫,名xx。

四解脱xx,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xx。 五解脱知见xx,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xx。

善知识,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

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

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骄诳染;从前所有恶业骄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善知识,以上是为无相忏悔。

xx名忏?xx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xx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xx忏悔?

16 /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