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题库、习题与答案(全) 下载本文

第一章问答题

1、中国古典园林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分述这些时期的特点及成就。6-10

答:①生成期:皇家园林规划宏大、气魄雄浑、成为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殷、周朴素的囿;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西汉山水建筑园。②转折斯: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南北朝自然山水园;佛寺丛林和游览胜地。③全盛期:园林发展进入了盛年期,作为一个园林体系,所具有的风格特征基本形成。隋代山水建筑宫苑;唐代宫苑和游乐地,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唐宋写意山水园。④成熟时期及成熟后期:园林的发展,一方面继承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于精致,另一方面暴露出某些衰颓的倾向。北宋山水宫苑;元、明清宫苑; 2、综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0-16

答:①出于自然,高于自然;②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③诗画的情趣;④意境的涵蕴 3、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地方特色。16-19

答“①江南园林②北方园林③岭南园林④巴蜀园林⑤西域园 4、简述中国近代公园发展主要标志。19-21 答:公园出现了,西方造园艺术大量传入中国。 5、简述中国现代公园的发展过程及主要特点。21-23

答:①恢复、建筑时期(1949-1959);②调整时期(1960-1965):③损坏时期(1966-1976):④蓬勃发展时期(1977-1989)⑤巩固前进时期(1990年至今)⑥ 6、简述环境可持续思想园林本质的基本内容。25

答:①功能原则:必须把维护居民身心健康,维护自然生态过程作为园林的主要功能来评价。②经济与高效原则:强调用最少的人工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满足人灯 身心再生功能,强调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来实现上述功能,用大量化肥,花坛植物,进行人工或化学除草都是违背这一原则。③循环与再生原则:强调利用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构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④乡土与生物多样性原则:强调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乡土植物和乡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之一,应节制引用外来特种上,保护和发展乡土特种。⑤地方和地方精神原则:强调线一地方都有其自然和文化的历史过程,两者相适应而形成了地方特色及地主含意。⑥整体与连续性原则:园林绿地不是一个独立的游学空间,而是城市与大地综合体的有机部分,应作为人类生活空间和自然过程的连续体来设计和管理。

7、简述中国园林面临的城市环境问题和园林专业人员应承担的任务。24-26

答:①城市人口急速膨胀,居民的基本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②户外体育休闲空间极度缺乏,广大劳动者的身心再生过程不能满足。③土地资源极度紧张,因此通过大幅扩大绿地面积来改善环境的途径较难实现,通过郊区化来改善居民环境的道路在中国难以行得通。④财力有限,难以高投入的城市园林绿化和环境维护工程。⑤自然资源有限,生物多样性保护迫在眉捷,整体自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⑥欧美文化侵入,乡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专业人员应承担的任务:园林专业人员应勇敢地承担以下几个领域的工作①居住社区的规划设计②城市设计③城乡与区域景观及生态规划④自然与文体保护地规划设计⑤旅游地规划⑥

第二章问答题

1、日本古代园林的造园要素有哪些? 30-31

答:①石组②飞石地、延段③潭和流水④石灯笼⑤石塔⑥种植⑦手水钵⑧竹篱、庭门和庭桥。 2、简述古埃及与西亚园林的特点。32-34

1

答:古埃及园林的特点:内容与形式已超出实用价值具有观赏和游憩的性质。奴隶主的私园把绿阴和湿润的小气候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把树木和水池作为主要内容。园中挖有池塘渠道,利用机械工具进行人工灌溉。西亚园林的特点:在私宅附近建造各式的花园,一般都建在幼发拉底河沿岸的谷地平原上,引水注园,花园内筑有水池或水渠,道路纵横方直,花草树木充满其间,布置非常整齐美观。 3、简述欧洲古代园林的主要特点。35-43

答:一、①古希腊庭园、柱廓园庭园内花草树木栽植规整,终年开花或结果;柱廓园变成了喷水池占据中心位置,符合人的意志有秩序的整形园。②古罗马庄园:对水法的创造更为奇妙。③意大利庄园:④西班牙红堡园、园丁园。二、法兰西园林:城堡园在地形、理水或植树等方面都比利简述;凡尔赛宫苑:古典建筑与山水、丛林相结合、规模宏大三、英国园林:传统庄园、整形园、自然风景园。

4、西方近代和现代园林发展分别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43-45

答:西方近代园林经历了两个阶段:①传统园林思想变革和城市公园的兴起:自然风景园的形成。②城市绿地系统出现:把公园、滨河绿地、林阴道 连接起来。现代园林经过了三个阶段:①徘徊阶段:摆脱了刻板的模式,变得丰富而充满活力。②萌芽阶段:反对传统模式,在设计中强调装饰效果。③成型阶段:现代主义之风渐渐刮起,不断的发展中到目前已基本成熟。

5、简述西方现代园林的特点和设计倾向。45

答:功能主义、日本庭园、现代艺术。九种倾向:①设计要素的创新②形式与功能的结合③现代与传统的对话④自然的精神⑤对意义的探索⑥场所精神与文脉主义⑦生态与设计⑧当代艺术影响(9)向传统挑战。 第三章问答题

1、综述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表现。53-63

答:①维持碳氧平衡②调节温度,缓解“热岛效应”③调节湿度④净化空气⑤杀死病菌⑥净化水体、土壤⑦通风、防风⑧减低噪音

2、城市园林绿化社会效益的表现在哪些方面?62-64

答:①创造城市景观②休闲、保健场所③文化教育园地④社会交往空间⑤保护、避难、减灾 3、简述城市园林绿化经济效益的特点和表现。64-65

答:有直接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是指园林绿化产品、门票、服务的直接经济收入,间接经济效益是指园林绿化所形成的良性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绿化间接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它本身直接经济效益的18-20倍,城市园林绿化的间接效益远比直接效益大得多。

第四章问答题

1、自然景观包括哪几类要素?这些要素在自然景观构成中起什么作用。66-72

答:①山岳风景景观:构成大地景观的骨架②水域风景景观:大地景观的血脉,是生物繁衍的条件;③天文气象景观:通过视觉体验而获得美的享受;④生物景观:是园林的重要要素,和保护生态平衡的主体。 2、山岳风景景观包括哪些景观因素?这些因素各有什么特点?66—68

答:①山峰:包括峰、峦、岭、崖、岩、峭壁等不同的自然景象;②岩崖:由地壳升降、断裂风化面形成;③洞府:构成山腹地下的神奇世界;④溪洞与峡谷:以其切割深陷的地形,曲折迂回的溪流、湿润芬芳的花草引人入胜;⑤火山品景观:火山活动所形成;⑥高山景观:有高山冰塔水晶世界,有高山珍奇植物景观;⑦古化石及地质奇观。

3、水域风景景观包括哪些景观因素?这些因素各有什么特点?68-71

2

答:①泉水:分冷泉和温泉②瀑布:形态各异,气势非凡;③溪涧:④峡谷⑤河川;大地的动脉⑥湖池:悠荡安详,孕育丰富水产资源⑦滨海:碧海蓝天,气象万千⑧岛屿:增添了水体的景观层次。 4、天文气象景观包括哪些景观因素?这些因素各有什么特点?71

答:①日出、晚霞:霞光夕照,万紫千红,光彩夺目,令人陶醉。②云雾佛光景观:乘雾登山,俯瞰云海,仿若腾去驾雾,飘飘欲仙;③海市蜃楼景观:变幻莫测的幻影,把人带到另一个世界。 5、生物景观包括哪些景观因素?这些因素各有什么特点?71-72

答:①植物类景观:包括森林、草原、花卉三大类②动物类景观:包括鱼类、昆虫类、两栖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6、历史人文景观包括哪几类要素?72-80

答:包括名胜古迹景观、文物艺术景观,民间习俗与节庆活动、地主工艺、工业、生产观光类及地方风味风情。 7、名胜古迹景观包括哪些因素?古建筑包括哪些种类?72-76

答:名胜古迹包括:古代建筑遗迹,古建筑、古工程、及古战场,古典名园,风景区。古建筑包括:宫殿、府衙、名人居宅、寺庙,塔、教堂、亭台、楼阁、古民居、古墓、神道建筑等。 8、文物艺术景观包括哪些因素?民俗与节庆活动包括哪些内容?78-80

答:文物景观包括①石窟、②壁画③碑刻、穈崖石刻④雕塑艺术品⑤诗词楹联字画⑥出土文物及工艺美术品民俗巧取豪夺活动包括:①生活习俗地方节庆:春节饺,闹元宵,清明寺等②民族歌舞③民间技艺④服饰方面⑤神话传说。

9、园林工程包括哪些要素?这些要素各有什么作用?80-97

包括①山水工程:中国山水园的骨架;②道路桥梁工程:组织交通,引导浏览划分空间结构或景观序列;③假山置石工程:结合水景,配合雕塑,装饰园庭。④建筑设施工程:既能使用,又能与环境组成景致,供人们浏览和休憩。

10、山水工程包括哪些因素?水景工程包括哪些类型?各起什么作用?80-82

答:山水工程包括:(1)地形间架:地形是园林的基底和骨架;地形又可分为陆地和水体二部分。(2)水景工程。包括①驳岸:防止地面被淹和维持地面和水面的固定关系。②闸坝:控制水流出入某段水体的水工构筑物;③落水、跌水:④喷泉:常与水池、雕塑同时设计,结合为一体,起装饰和点景的作用。 11、园路按功能分为哪几类?按路面材料可分为哪些类型?82

答:园路按功能可分为主要园路(主干道),交要园路(次干道),和游憩小路(游步道)。按路面材料可分为:土草路、泥结碎石路、块石冰纹路、砖石拼花路、条石铺装路、水泥预制块路、方砖路、混凝土路、沥青柏油路、沥青砂砼路等。

12、园桥有哪些作用?83 简述假山的分类。84-85

答:作用:桥不仅是交通设施,而且是重要的水上景点,既是构筑物,又是园林建筑,既可通行过水,又可休息赏景,其种类之多,造型之美,令人赞叹。假山的分类:按构成材料分:以土为主,土包石;以石为主,石包土;土石相间大散点三大类;按堆叠的形式分为仿云式;仿山式、仿生式、仿器设、仿抽雕等。 13、叠山置石常用的石类材料有哪几种?我国常用的选石标准是什么?85

答:石材应因地制宜,就近取材。常用的有湖石类;黄石类;青石类;卵石类;剑石类;砂片石类和吸水石类。我国传统的选石标准是:透,漏、瘦、皱、丑。

14、建筑设施工程有什么作用?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哪几大类?85

3

答:作用:在风景园林中,园林建筑既能使用,又能与环境组成景致,供人们浏览和休憩。按使用中分为四大类:一、游憩设施:①科普展览建筑②文体游乐建筑③浏览观光建筑④建筑小品;二、服务设施:①饮食业建筑设施②商业性建筑设施③住宿建筑④摄影部、售票房;三、公用设施①导游牌、路标②停车场、存车处③供电及照明④供水与排水设施⑤厕所;四、管理设施①大门、门墙②其他管理设施:如办公室、广播站、宿舍食堂、医疗卫生、治安保卫、温室荫棚、变电室、垃圾处理场等。 15、游览观光建筑包括哪几种?各有什么作用?85-91

答:包括①亭:停憩流行②廓:作为导游参观和组织空间用,作透景、隔景、框景 ,使空间产生变化③榭:倚水观景,还可结合布置茶座或兼作水上舞台;④舫:运用联想使人虽在建筑犹如置身舟之感⑤厅、堂:可以坐于厅中观看四周景色⑥楼、阁:供登高远望,游憩赏景之用⑦殿:丰富园林景观,作为名胜古迹的代表建筑供人们浏览瞻仰。⑧斋:古人戒之所⑨馆:接待宾客的房舍(10)轩:为游人提供安静休息的场所。(11)码头:既是管理设施。又是点景建筑。

16、园林建筑小品包括哪几种?各有什么作用?91-94

答:包括①园椅、园凳、园桌:供游人坐息、赏景之用;②展览牌、宣传牌: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③景墙:有隔断、导游、衬景、装饰等作用。④景窗门洞:具有特色的景窗门沿,不仅有组织空间,采光和通风的作用,而且还能为园林增添景色⑤栏杆:防护、分隔和装饰美化的作用⑥花格:室内装饰和空间隔断⑦雕塑:表现园林意境、点缀装饰风景、丰富浏览内容的作用。除了上述设施外,园林中还有花池、树池、饮水池、花台、花架、瓶饰、果皮箱、纪念碑等小品。

第五章问答题

1、简述园林美的含义、属性及特征。99-100 园林美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100-101

答:园林美学是园林师对生活、自然的审美意识和优美的园林形式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高度整合。属性和特征:园林属于五维空间的艺术范畴,一般有两种提法:一曰长、宽、高、时间空间和联想空间(意境);二曰线条、时间空间、平面空间、静态立体空间、形态流动空间和心理思维空间。园林美学具有多元性,表现在构成园林的多元素和各元素的不同组合形式中。园林美学也有多样性,表现在历史、民族、地域、时代性的多样统一之中。

园林美的主要内容:①山水地形美②借用天象美③再现生境美④建筑艺术美⑤工程设施美⑥文化景观美⑦色彩音响美⑧造型艺术美⑨旅游生活美(10)联想意境美。

2、简述形式美的各种表现形态及其作用。101-104 形式美有哪些法则?104-125

答:表现形态:①线条美:线条是构成景物外观的基本因素。用它可以表现起伏的地形线、曲折的道路线、婉转的河岸线、美丽的桥拱线等②图形美:图形由各种线条围合而成的平面形,一般分为规则式、自然式图形两类。规则式图形的特征是稳定、有序、有明显变化,不规则图形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③体形美:由多种界面组成的实体,它给人以更深的印象。④光影色彩美:造型艺术的重要手段。⑤朦胧美:给游人留有圈套的虚幻空间和思维余地,给人朦胧的美感。

3、多样统一法则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达到?104-106

答:①形式与内容的变化统一②局部与整体的多样统一③风格多样与统一④形体的多样与统一⑤图形线条的多样与统一⑥材料与质地的变化与统一⑦线形纹理的变化与统一 4、均衡有哪些类型?108-109

两大类型:一、静态均衡:也称对称均衡,就是景物以某轴线为中心,在相对静止的条件下,取得左右(或上下)

4

对称的形式,在心理学上表现为稳定、庄重和理性;二、动态均衡,也称不对称均衡:即景物的质量不同、体量不同,但也使人感到平衡,有以下几各创作法:构图中心法,杠杆均衡法,惯性心理法。 5、哪些场所适用于对比? 获得对比有哪些方法?109-112

答:适用对比的场如花园入口、精品景点、建筑附近、渲染情绪。获得对比的方法如:水平与垂直的对比;体形大小对比、色彩与明暗对比、布局对比、开合对比、疏密对比。 6、简述园林设计中对比例的运用。113-116

7、简述尺度的基本含义和运用尺度规律进行设计的方法。116-119

答:尺度只反映景物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数比关系,不涉及具体的尺寸。尺度是景物和人之间发生关系的产物,凡是与人有关的物品或环境空间都有尺度问题。运用尺度规律设计的方法如下:①单位尺度引进法;②人的习惯尺度法③景物与空间尺度法;④模度尺设计法

8、园林中构成韵律的因素有哪些?园林中的韵律设计有哪几种?119-122

答:构成韵律的因素:①人工修剪的绿篱,可以剪成连续的城垛形、波浪形等;②乔木与灌木有规律的交叉种植,产生体形有、花色、高矮及季节变化的韵律;③花坛形状的变化,花坛内植物图案的连续变化等;④花境内植物花期的时序变化,花色的块状交替变化、边缘曲折变化、植物高低起伏变化等;⑤树丛内部及树丛之间的规律变化。⑥道路起伏、曲折的变化⑦踏步与台地的交替韵律;⑧各种栏杆的韵律,包括高低交错、不同材料编制的花纹及色彩的表现等变化;⑨喷泉弧线的变化韵律,加上声、光的配合,产生了韵律感最强的组合;⑩地面铺装花纹、道路铺装花纹、墙面花纹变化的韵律。⑾地形改造形成起伏或开辟错落平台产生的韵律感⑿水面在人工击荡下及鱼儿弄水时引起波纹的韵律。园林中韵律的设计①连续韵律②渐变韵律③突变韵律④交错韵律⑤旋转韵律⑥自由韵律。根据其表现形式又可分为三种类型:规则、半规则和不规律韵律。 9、综述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指导思想。125-129

答:①造园之始,意在笔先;②相地合宜,构园得体;③因地制宜,随势生机;④巧于因借,精在体宜;⑤欲扬先抑,柳暗花明⑥起结开合,步移景异⑦小中见大,咫尺山林⑧虽由人作,宛自天开(9)文景相依,诗情画意;(10)胸有丘壑,统筹全局。 10、综述园林造景艺术手法。129-130

答:①主景与配景(次景)②抑景与扬景③实景与虚景④夹景与框景⑤前景与背景⑥俯景与仰景⑦内景与借景⑧季相造景。

11、花坛或草坪花丛设计时应当注意哪些规律?133-134

答:①一个平面花坛,在其半径大约为4.5m左右的区段其观赏效果最佳②花坛图案应布置在离人1.5-45m之间,而靠近人1-15m区段只铺设草坪或一般地被植物即可③在人的视点高度不变的情况下,花坛超过4.5m以上时,花坛表面应做成斜面。④当立体花坛的高度超过视点2倍上时,应相应提高人的视点高度。⑤如果人在一般平地上欲观赏大型花坛或大面积草坪花纹时,可采用降低花坛高度的办法,形成沉床式效果。⑥当花坛半老徐娘加大时,除了提高花坛坡度外,还应把花坛图案成倍加宽,以便克服图案缩小变形的缺陷. 12、园林空间的展示程序有哪几种?135-136

答:有三种①一般序列:简单的展示程序有所谓两段式或三段之分;②循环序列:采用多向入口,循环道路系统,多景区景点划分,分散式浏览线路的布局方法,以容纳成千上万的活动需求。③专类序列:以专类活动内容为主的专类园林有着它们各自的特点。

13、简述风景园林景观系列的创作手法。137-138

5

答:①风景序列的起结开合②风景序列的断续起伏③园林植物景观序列的季相与色彩布局④园林建筑群组的动态序列布局。

14、色彩会使人产生哪些感觉?会表现哪些感情?140-142 答:①温度感②胀缩感③距离感④重量感⑤面积感⑥兴奋感。 色彩感情:

①红色: 给人以兴奋、欢乐、热情、活力及危险,恐怖之感 ②橙色:给人以明亮、华丽高中、庄严及焦躁、卑谷之感 ③黄色:给人以温和、光明、快活、华贵、纯净及颓废、病态之感 ④青色:给人以希望、坚强、庄重及低贱之感

⑤蓝色:给人以秀丽、清新宁静、深远及悲伤、压抑之感 ⑥紫色:给人以华贵、典雅、娇艳、幽雅及忧郁、恐惑之感 ⑦褐色:给人以严肃、浑厚、温暖及消沉之感

⑧白色:给人以纯洁、神圣、清爽、寒凉、轻盈及误伤、不祥之感 ⑨灰色:给人以平静、稳重、朴素及消极、憔悴之感 ⑩黑色:给人以肃穆、安静、坚实、神秘及恐怖、忧伤之感。 15、园林色彩构图应当注意哪些问题?142-143 答:

第六章问答题

1、种植设计有哪些意义?144

答:首先,以植物景观为主是现代园林与户外景观空间建设的基本原则。其次,园林环境的三大效益之首为生态效益。第三,园林环境整体景观艺术效果直接受种植设计影响。 2、什么是生态设计?生态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144-145

答:模仿自然风景,并将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园林设计,园林空间的营造着重体现自然生态环境和植物群落景观。这种设计思想和方法被称为“生态设计”基本内容大致包括四个方面:即自然式设计、乡土化设计、保护性设计和恢复性设计。

3、什么是环境?环境包括哪些因素?146

答:环境:一般认为专指有机体(人类和其他生物)周围的生存空间。就园林植物而言,其环境就是植物体周围的园林空间。包括生物因素(植物、动物、微生物及人类)及非生产因素(光、温、水、气候、土壤、岩石、人工构筑物以及许多化学物质。

4、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生态学各项原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146-148

答:①环境分析—植物个体生态学原理;②种群分布与生态位—植物种群生态学原理;③物种多样性—群落生态学原理;④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

5、简述种植设计的依据。种植设计应当注意哪些原则?148

答:依据:①社会法规依据:依据国家、省、市有关自然资源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绿地系统建设等方针、政策和法规;城市绿地总体规划等。②自然科学依据:设计场地内的植被资源、生境地形、土壤气候、植物生态习性与生长发育规律。原则:①尊重自然,保护利用。②尊重科学,符合规律;③因地制宜,适地适物;④合理布局,满足功能;⑤各类多样,季相变化。⑥密度适宜,远近结合。

6

6、简述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形式。149

答:三种形式: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①规则式:又称整形式,是指园林植物成行成列等距离排列种植,或做有规则的简单重复,或具规整形状。又分规则对称式和规则不对称式。②自然式:又称风景式,是指植物景观的布置没有明显的轴线,各种植物的分布自由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性。③是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形式,通常指群体植物景观(群落景观),又分三种情形:自然式为主、变化规则式、规则式为主点缀自然式;规则与自然式并重。

7、树木、草花及蕨类苔藓植物种植设计包括哪些具体的造景类型?150—154

答:树木造景类型:孤景树、对植树、树列、树群、树林、植篱及整形树等景观设计;草花造景类型:有花坛、花境、花台、花池、花箱、花丛、花群、花地、模纹花带、花柱、花钵、花球、花伞、吊盆以及其他装饰花卉景观等。利用蕨类植物和苔藓进行园林造景设计,具有相互、自然和宁静的艺术境界,多用于林下或阴湿,如贯众、凤尾蕨、肾蕨、翠去草等 。 加题: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类型:

答:一、根据园林植物应用类型分类:树木种植设计;草花种植设计;二、按植物生境分类:陆地种植设计;水体种植设计;三、按植物应用空间环境分类:户外绿地种植设计;室内庭园种植设计;屋顶种植设计。 8、树列有哪几种形式?简述树列设计对树种的选择与应用。155

答:树列有两种形式:单纯树列和混合树列。单纯树列是用同一种树木进行排列种植设计,具有强烈的统一感和方向性,种群特征鲜明,景观形态简洁流畅,但也不乏单调感。混合树列是用两种以上的树木进行相间排列种植设计,具有高低层次和韵律变化,混合树列还因树种的不同,产生色彩、形态、季相等景观变化。树种的选择与应用:宜选择树冠整齐、个体生长发育差异小或者耐修剪的树种。树列景观适用于乔木、灌木、常绿、落叶等许多类型的树种。混合树列树种宜少不宜多,一般不超过三种,。树列常用于道路边、分车绿带、建筑物旁、水际、绿地边界、花坛等种植布置。

加题:行道树设计:行道树是按一定间距列植于道路两侧或分车绿带上的乔木景观。行道树设计要考虑的主要内容是道路环境、设计形式、树种选择、定干高度等。(设计距离,安全视距) 9、简述行道树两种设计形式的具体要求。156

答:设计形式有两种:绿带式和树池式。绿带式:是指在道路规划设计时,在道路两侧,位于车道与人行道之间,人行道 或混合道路外侧设置带状绿地,种植行道树。带状绿地宽度可宽可窄,但一般不小于1.5m宽,至少可以种植一列乔木行道树。树池式:是指在人行道上设计排列几何形的种植池以种植街道树的形式。树池面积小,可留出较多的铺装地面以满足交通及人员活动的需要。树池开关以 正方形较好,其次为长方形和圆形。树池规格因道路用地条件而定,一般情况下,正方形树池以1.5*1.5m较为合适。最小不小于1M*1m;长方形树池以1.2*2m为宜。圆树池直径则不小于1.5m.行道树宜栽植于树池的几何中心位置。 10、简述孤景树的设计环境与树种选择。157-158

设计环境:必须有较为开阔的空间功夫,既保证树木本身有足够的自由生长僮,也要有比较适宜的观赏视距和观赏空间,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观赏孤景树,孤景树设的具体位置除草坪、广场、湖畔等开朗空间处,还可布置于桥头、岛屿、建筑旁等。也可设计在规则式绿地环境中。树种的选择:一般要求树木形体高大,姿态优美,树冠开阔,枝叶茂盛,或者具有某些特殊的观赏价值,还要求生长健壮、寿命长、无严重浸染环境的落花落果,不含有害于人体健康的毒素等。常见适宜作孤景树的树种有香樟、榕树、朴树、雪松等。 11、简述对植树的设计形式和树种选择。158-159

7

答:设计形式有规则对称式和不对称均衡式两种。规则式对称多用于规则式庭园绿地,布局严格按对称轴线左右完全对称,树种相同,树林形态大小基本一致,采用单株结植,具有端庄工整的构图美。不对称均衡式:多用于自然式或混合式庭园绿地中,构图两侧不完全对称布置,稍有变化,可用形态不同的种树,植株与中心线的距离也可不等。位置也可略有错落。

树种选择与应用:一般要求树木形态美观或树冠整齐、花叶娇美。规则式多选用树冠形状比较整齐的树种如雪松等。不对称均衡式植树树种要求较为宽松。对植树配植时,要充分考虑树木立地位置和空间条件,既要保证树林足够空间生长,又不影响环境功能的发挥。适合对植设计的树木有雪松、南洋杉、云杉、柳树、罗汉树等。 12、综述树丛设计的构图法则。159-162

答:①两株树丛:一般采用同种树木,或者形态和生态习性相似的不同种树木。形态大小不要完全相同,要有变化和动势。两株树之间既有变化和对比,又要有联系,相互顾盼,共同组成和谐的景观形象。②三株树丛:采用同种或两种树木。平面布置呈不等边三角形。三株通常成“2+1”式分组设置。③四株树丛:宜用一种或两种树木。布局时同种树以“3+1”式分组设置,整体布局呈不等边三角形或四边形,树量比3:1。④五株树丛:若为同一种树则树木个体形态、动势、间距各不同,并以“3+2”式分组布局为佳。亦可采用“4+1”式组合配植。株数以3:2为宜。

13、植篱的设计形式有哪几种?166-168

答:①矮篱②中篱③高篱④树墙⑤常绿篱⑥花篱⑦果篱⑧刺篱⑨彩叶篱⑩蔓篱(11)编篱。 (植篱的造型设计:几何型、建筑型、自然型三种) 14、简述花坛的设计形式。168-172

答:花坛的设计有①独立花坛,独立花坛面积不宜太大,通常轴对称或中心对称设计,可供多面观赏,呈封闭式,人不能进入其中,一般多设置于平地,根据花卉景观内容的不同,独立花坛又有盛花花坛、横纹花坛和混合花坛三种设计形式。②组合花坛:由多个花坛按一定的对称关系近距离组合而成。③带状花坛:长宽比大于3:1的长条形花坛。④连续花坛群:由独立、带状、组合花坛等不同形式多个花坛沿某一方向布局排列。⑤沉床花坛:设计于低凹处,植床低于周围地面的花坛。⑥浮水花坛:采用水生或可进行水培的宿根花卉设计布置于水面之上的花坛景观。

15、草坪有哪些种类?各类草坪的坡度有哪些不同?174-175

答:按功能不同草坪可分为观赏草坪、游憩草坪、体育草坪、护坡草坪、飞机场草坪和放牧草坪等;按草坪组成成分分有单一草坪、混合草坪和缀花草坪;按草坪季相特征与草坪生活习性不同分有夏绿型草坪、冬绿型草坪和常绿型草坪;按草坪与树木组合方式分草坪、闭锁草坪、开朗草坪、稀树草坪、疏林草坪和林下草坪。按规划设计的形式不同分为规划式草坪和自然式草坪,按草坪景观形成不同分为天然草坪和人工草坪;按使用期长短不同分为永久性草坪和临时性草坪,按草坪植物科属不同分为禾草草坪和非禾草草坪等。

草坪坡度设计:一、体育场草坪:越平越好,自然排水坡度为0.2%-1%。①网球场坡度:由中央向四周的坡度为0.2%-0.8%②足球场草坪:由中央向四周坡度小于1%为宜。③高尔夫球场草坪:发球区小于0.5%,果领小于0.5%,障碍区可达15%或更高 。④赛马场草坪:直道1%-2.5%,转变处7.5%,弯道5%-6.5%,中央草坪1%左右。二、游憩草坪坡度:规则式以0.23%-5%为宜,自然式以5%-10%为宜,通常不超过15%。三、观赏草坪坡度:平地不小于0.2%,坡地不超过50%。

16、简述水体种植设计原则。176

答:①水生植物占水面比例适当;②因“水”制宜,选择植物种类;③控制水生植物生长范围。

8

17、攀援植物的种植设计形式有哪些?177-178 答:①附壁式②廓架式③篱垣式④立柱式⑤垂挂式。 18、简述屋顶花园种植床设计的基本要求?

答:屋顶花园设计形式有地毯式、花圃式、自然式、点线式和庭院式。种植床设计的基本要求:①土层厚度:草坪及草本花卉较浅就能生长,灌木比草坪要厚,乔木厚度要求更高,有时要达到1m以上。②种植床布局:应结合屋顶承重结构进行合理布局。③屋顶花园植床构造:包括轻质培养土、过滤层、排水层和屋面防水层等组成。④屋顶植床排水坡度与管道排水系统:排水坡朝向主要排水通道和出水口,排水管道出水端应与屋顶出水口相配合,并保持一定的坡度。

第七章问答题

1、简述城市的概念及城市发展的阶段。181-182

答:城市:依一定的生产方式攻生活方式把一定地域组织起来的居民点,是该地域或更大腹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中心。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发展阶段:①奴隶社会的城市②封建社会的城市③资本主义的城市④近、现代的城市。

2、城市规划要经过哪些阶段?各阶段要承担哪些任务?185-196

答:一、大纲阶段: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二、总体规划阶段: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三、分期规划阶段:任务是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的配置做出进一步的安排;四、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的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地建筑高度,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形、色彩要求,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确定工程管线,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五、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认证,做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布置总平面图,道路交通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工程管线规划,竖向规划设计,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3、怎样编制城市总体规划?186-195

答:即先认证城市发展性质,估算人中规模,再确定土地使用方式,组织建筑空间结构,确定道路交通系统及其主要市政工程设施等。一、确定总纲:城市类型、性质、规模、城市用地及其评价。二、总体布局:城市布局形式、功能分区、城市艺术布局;三、其他规划:专项用地规划、专题规划、工程规划。 4、简述城市设计的含义、内容、任务。195-196

答:城市设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三维空间的合理设计。②城市设计要考虑空间艺术处理和美学原则。③城市设计目的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必须考虑市民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

内容:1、工程设计①城市居住区空间设计②城市园林绿化空间设计③城市地下空间设计④旧城保护与一时间空间设计⑤建筑小品和城市细部空间设计;2、政策过程型:①公共政策制②建设管理和社会干预。

任务和目标:①要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宜人、方便高效、卫生优美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②要为城市社区建设一种有机的秩序,包括空间秩序和社会秩序。③是一项综合规划设计工作,要求能综合各专业的需要,做到合理安排,协调发展④是对城市空间贵妇人合理设计,主要立足于现实,又要有理想并要有丰富想像力。⑤是城市空间环境的统一、完美;综合效益上的最佳优化,社会生活上的有机协调。 5、简述城市设计的程序与方法。196-199

答:程序:①资料收集:主要包括基地、人口、交通、使用职能、民俗习惯、自然条件、景观资源、技术规范指

9

标、经济投资计划等②分析:主要包括职能分析和空间形态分析。③提出设计目标、做概念设计和将概念化为图解方案、设计准则。

方法:城市设计一般通过图、文两种方式进行设计思想的表达,其中图的表达可用各种手段,一般包括现状图、分析图、设计概念图、设计图、而且既有平面,也有三维示意图。

第八章问答题

1、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和任务。200-201

答:目的:目的是创造优美自然、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科学文明的最佳环境系统。具体目的是保护与发送城市的自然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保持城市生态我,增加城市景观与增强审美功能,为城市提供生产、生活、娱乐、健康所需要的优越条件。

任务:①根据实际条件与发展前景,确定全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总原、目标。②决定园林绿地的性质,划定各类绿地的位置、范围、面积,找按照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生产与生活水平、城市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水平,拟定园林绿地分期建设的各项指标。③提出城市园林绿地调整、充实、发行与提高的设想,划出应控制、保留的绿化用地,订出分期建设与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④绘出重点公共绿地示意图,订出规划方案,写出设计任务书,以说明绿地性质,位置环境,布局形式,服务对象和游人量等。 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应贯彻那些方针原则?201-202

答: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城市园林绿化的法规贯彻为生产服务、为生活服务的总方针:①从实际出发、综合规划②远近结合,创造特色;③功能多梓,力求高效;④网络分割;⑤均匀分布,比例合理。 3、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的类型及作用。202-203

答: ①公共绿地:供全市人民浏览休息,开展文体活动。②居住区绿地:改善居住区生产环境卫生和小气候、美化环境。③道路河道绿地:绿化用地,防护用地。④单位附属绿地:减轻有害物质的危害,美化环境。⑤生产绿地:植物材料的生产基地,也可定期供游人观赏。⑥防护绿地:用于隔离、卫生、安全防护等目的。改善城市的污染环境,卫生条件,另外,防风沙、农田防护、水土保持等。⑦城市郊区风景林地:供人们节假日游览休息之用的绿地。

4、简述城市绿化用地的选择。203-204

答:一、公共绿地的选择:1应选用各种现有公园、苗圃乖发地或现有林地、树丛等加以扩建、充实、提高或改造。2要充分选择河、湖所在地、利用河流两岸、湖泊的外围创造带状、环状的公园绿地。3选择名胜古迹、革命遗址,配植绿化树木。4结合旧城改造,5充分利用街头小块地,二,生产绿地的选择:常在郊区2选择交通方便、土壤及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三、防护绿地的选择:防风林选城市外围上风向与主导风向位置垂直的地主;卫生防护按工厂有害气体,噪音等对环境影响响度不同,选定有关地段设置不宽度的防护林带,农田防护选择在农田附近,利于防风的地带营造林网,水土保持林带选河岸、山腰坡地等地带种植树木。四、郊区内景林地:尽可能利用现有自然山水森林地貌,规划风景旅游,休养所、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等。 5、城市园林绿地有哪些布局形式?206

答:①块状绿地②环状绿地③楔形绿地④混合式绿地⑤片状绿地、 6、城市园林绿地布局的手法?207-208

答:①制定城市绿色空间系统建设总体目标②群休闲行为的研究与预测③绿色空间序列规划④绿色空间功能规划⑤绿色空间系统特色风貌规划⑥绿化规划对“点、带、场 ”空间进行全面的绿化指标控制。⑦空间环境规划⑧论述城市绿色空间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⑨城市园林绿地布局方式。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

10

7、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程序。209-214

答:一、资料调查与整理:①地形图②自然资料调查③社会条件及人文资料调查④城市环境质量调查⑤城市现有绿地技术经济资料。二、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评价:①城市构图分析评价②环境保护分析评价③文化娱乐分析评价④灾害分析⑤景观分析评价⑥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评价⑦城市形态和绿地构图的分析。三、绿地的配置规划:①环境保护系统绿地②娱乐系统绿地③防灾系统绿地④景观构成系统绿地。四、文字说明和图纸的编制:①文字说明书的编制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图的绘制。 8、树种规划要注意哪些原则?214-215

答:①因地制宜,因树制宜②选择乡土树种③人有利于观赏和人体健康④要有经济效益。 9、简述树种规划准备与规划的程序。215

答:①调查研究②树种选定③树种比例的制定④树种规划文字编制⑤附表。 第九章问答题

1、按功能不同,我国公园分成哪几类?225-227

答:①市、区级综合性公园②儿童公园③动物园④植物园⑤体育公园⑥纪念性园林⑦古典园林⑧带状公园⑨街旁游园⑩风景名胜公园;(11)、其他专类公园 2、简述公园系统分类。228

答:①分散式公园②绿道式(又称联络式)③环状绿带式④放射状绿地⑤放射环状式⑥分离绿带式 3、公园规划设计应当注意哪些原则?229

答:①为各种不同年龄的人们创造适当的娱乐条件和优美的休息环境。②继承和革新我国造园传统艺术,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创造社会主义新园林。③充分调查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爱好及地方特点,努力表现地方特点和时代风格。④在城市单体规划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下,使公园在全市分布均衡,⑤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状及自然地形,有机组合成统一体,便于分期建设和日常管理。⑥正确处理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的关系。以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关系。

4、简述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形式和内容。229-230

答:一、规则式:以建筑或建筑式空间布局作为主要风景题材。它有明显的对称轴线,各种园林要素都是对称布置。二、自然式;无明显的对称轴线,各种要素自然布置,创造手法是效法自然、服从自然,但是高于自然,具有灵活,幽雅的自然美。缺点是不易与严整对称的建筑广场相配合。三、混合式:把规则式和自然式的特点融为一体。

5、综述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239-241

答:一、调查研究阶段:①建设单位的调查②社会环境的调查③历史人文资料调查④用地现状调查⑤自然环境的调查⑥规划作业调查⑦调查资料的分析与利用⑧规划设计图纸的准备;二、编写计划任务书阶段:①明确规划设计原则②弄清园林绿地在全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③设计功能分区和活动项目④确定建筑物的项目、容人量、面积、高度建筑结构和材料的要求⑤撰写规划布置在艺术风格上的要求⑥做出近期、远期的投资以及单位面积造价的定额⑦制定地形地貌的图表⑧拟出该园分期实施的程序。三、总体规划阶段:需作出如下所图面①公园绿地的位置图②现状分析图③功能区图④道路系统规划图⑤园林建筑规划图⑥竖向规划图⑦电气规划图⑧管线规划图⑨绿化规划图⑩总体规划平面图。四、技术设计阶段:根据总体规划设计要求,进行每个局部的技术设计。 6、简述我国公园规划的面积标准。234

答:①动物园面积一般在20hm以上,地主性特殊动物园一般在5-10hm.②植物园:综合性面积一般大于40hm2,专

11

2

2

类性的一般面积为10hm2,③儿童公园:2-5hm;④居住区的小公园:2-10hm,⑤带状绿地250m*10mn以上和小游园面积应在1000m以上。

7、简述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规划。241-242

答:①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区的功能规划②体育活动工功能规划③儿童活动区功能规划④游览休息区功能规划⑤公园管理区功能规划。

8、公园出入口的设立有哪些要求?242-244

答:公园的范围线应与城市道路红线重合,条件不允许时,必须设通道使主要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衔接。沿城市主、次干道的市、区级公园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必须与城市交通和游人走向、流量相适应,根据规划和准能的需要设置游人集散广场,根据城市规划和公园本身功能分区的具体要求与方便浏览出入,有利对外交通和对内方便管理的原则,设立公园出入口。

9、园路的分布包括哪几项具体内容?244-246

答:①园路宽度②园路线形设计③园路的功能与类型④园路布局⑤弯道的处理⑥园路交叉口处理⑦园路与建筑关系⑧园路与桥⑨路网密度。

10、公园中的建筑有哪几类?设计上有哪些要求?248-249

答:一、公园中的管理建筑,如变电室、泵房、厕所等要隐蔽,又要有明显的标志,以方便游人使用,二、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物设计应与地形、地貌、山石、水体、植物等其他造园要素统一协调。 11、综述公园中的地形处理。250-252 地形处理;植物种植设计

答:地形处理:以公园绿地需要为主题,充分利用原地形、景观、创造出自然和谐的景观骨架。要以最少的土方量丰富园林地形。地形设计应以总体设计所确定的各控制点的高程为依据,土方调配设计应提出利用原表层栽植上的措施。公园中的地形有平地、山丘、水体等。

12、公园中电器设施、防雷及给排水设计有哪些要求?249-253

答:一、电气设施:变电所:位置应设在隐蔽之处,闸盒、接线盒、电动开关等不得露在室外;电动游乐设施:必须漏电保护自动开关。

二、防雷: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线,线路应符合规范。应按有关标准执行,园内游乐设备,制高点的护栏等应装置防雷设备或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三、排水设计:污水应接入城市活水系统,不得在地表排泄或排入湖中,雨水排放应有明确的引导去向,地表排水应有防止径流冲刷的措施。

13、公园绿化应当怎样选择树种?253

答:因地制宜,以乡土树种为主,以外地珍贵的驯化后生长稳定的树种为辅,充分利用原有树木和苗木,以大苗为主,适当密植,要选择具有观赏价值,又有较强抗逆性、病虫害少的树种,不得选用有浆果和招引有害虫的树种,以易于管理。

14、简述公园绿化种植布局的原则要求。254

答:根据当地自然自然地理条件、城市特点、市民爱好、进行乔、灌、草合理布局,创造优美的景观。既要做到充分绿化、遮阳、防风、又要满足游人日光浴等的需要。 15、综述公园分区绿化的基本要求。254-255 答:

12

2

22

16、简述植物园、动物园、儿童公园、纪念性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257-266

第十章问答题

1、城市道路有哪些类型?267-268

答:①高速干道②快速干道③交通干道④区干道⑤支路⑥专用道路。 2、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270

答:①确定道路绿地率②合理布局道路绿地③体现道路景观特色④选择树种和地被植物。 3、城市道路绿地布置的常见形式有哪几种?270

答:①一板二带式②二板三带式③三板四带式④四板五带式⑤其他形式:按道路所处地理位置环境特点因地制宜设置绿带,如山坡、水道等的绿化设计⑥⑦⑧⑨⑩ 4、综述各种路侧绿带的设计原则。282-288 答:开放式绿地绿化设计:见资料 林阴路的绿化设计:见资料 滨河路绿化设计:见资料

步行街道绿化设计:步行街的设计在空间尺度和环境气氛上要亲切、和谐、人们在这里可感受到自我,完全放松和“随意”。绿地种植要精心规划设计,与环境、建筑谐调一致,使功能性和艺术性呈现出较好的效果。植物种植要特别注意植物的形态、色彩,要和街道环境相结合,树形要整齐,乔木要冠大荫浓、挺拔雄伟,花灌木无刺,无异味,花艳,花期长。街心可适当布置花坛、雕塑,增添步行街的识别性和景观特色。 5、简述公路绿化设计的原则。289=290

答:①应根据公路等级、路面宽度,决定绿化带宽度及树木种植位置②在遇到桥梁、涵洞等构筑物时,5米内不得种树,以防影响桥涵,③树种多梓,富于变化④就与农田防护林、护渠林、护堤林及郊区的卫生防护相结合。 6、简述高速公路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290

答:①高速公路经化以“安全驾驶、美化、环境保护”为宗旨,管理方便为原则,据此确定绿化栽植的形式与规模。②高速公踪影在将高速公路沿线、桥梁、隧道、互通式立交、沿线设施等人工构筑物同高速公路通过地带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构成景观。③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尽可能做到点、线、面兼顾,整体统一,使高速公路与沿线景观相协调。④根据调整公路沿线区域环境特征或行政区划,将高速公路分为若干景观设计路段。⑤高速公路绿化应满足交通要求,保证德国安顿,使司机视线畅通,通过绿化栽植以改善视觉环境,增进行车安全。⑥高速公路绿化应乔、灌木、草结合,注意植物的合理配植,力求全部绿地以绿色植物被覆盖。⑦高速公路的互通式立交区、服务区作景观绿化设计。⑧高速华中绿化植物应选择满足绿化功能,具较强的抗污染能力,净化空气,苗期生长快,根系发达,稳定边坡能力强,易繁殖,移植和管理,抗病虫害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能与附近的植被和景观协调的植物。

7、简述高速公路各处绿地规划设计的一般要求。291-294

答:一、高速公路沿线绿地规划设计要求:①分车带绿化:宽度4.5m以上,通过不同标准段的树种替换,消除司机的视觉疲劳及旅客心理的单调感。不宜种成行乔木,以免影响行进中司机的视力。②边坡绿化:要求有3.5m以上的路肩,以供出故障的车停放。路肩上不宜栽种树木。③防护带绿化:两侧要留出20-30m的安全防护地带,种植防污染林带。④挖、填方区绿化设计:恢复植被是绿化的重点。岩石裸露区可在上面预设一些草绳铁丝网边坡下种植挂号信攀缘植物。条件允许时适当成行或成群种植一些花灌木及乔木以丰富景观。⑤填方区绿化设计:路基两侧的边坡可采取一般绿化处理。为防止病虫害蔓延,每隔3-4千米,可适当变换树种。

13

二、服务管理区绿地的规划设计:①根据服务区的规划结构形式,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合理组织,统一规划,节省资金,早日形成绿化面貌。②以植物造园为主进行布局,适地适树,结合服务区的特点,利用植物的形状、色彩、质感,神韵创造各具特色的环境和景观。③在空间结构上,绿化应与建筑的风格、形式、色彩和功能等取得景观和功能上的协调。④功能明确、使用方便。⑤既要有统一的格调,又要在布局形式、树种的选择等方面做到多样而各具特色。

三、互通式立交区绿地规划设计:①建成与立交桥和谐,相互增辉、具有民族风格的高品位园林景点。②立交桥绿化是高速公路绿化的重点和核心地段,绿化要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锦上添花的效果。③应满足立交桥功能需要,使司机有足够的安全视线。④在转弯的外侧栽植成行的乔木,以便诱导司机的行车方向。⑤在出入口配植不同的骨干树种,作为特征标志。⑥小块绿地以疏林草地的形式群植一些常绿树和秋色叶树,以丰富季相变化。⑦⑧⑨⑩

8、铁路绿地规划应掌握哪些原则。295-296

答:①在铁路两侧种植的乔木距铁路外轨不小于10m,灌木不小于6m.②在铁路上边坡采用草本或矮灌木护坡,防止雨水冲刷,不能种乔木,以保证行车安全。③铁路通过市区或居民区,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当留出较宽的防护林带种植乔灌木,林带宽度在50m以上为宜,减少噪声对居民的干扰。④在公路与铁路的平交时应留出50m的安全视距,距公路中心400m之内不可种植遮挡视线的乔灌木。以平交中心100*80m的安全视阈,使汽车司机能及早发现过往火车。⑤铁路转弯处内径在150m内不能种乔木,可种植草坪和矮小的灌木。⑥在机车信号灯处1200m内不得种乔木,可种小灌木及草本花卉。⑦铁路绿化设计可参考高速公路路线形的设计及交叉口的设计。

第十一章题

1、现代城市广场有哪些类型?这些广场各有哪些特点?304-315

答:①市政广场:位于市中心,是市政府、城市行政区中心、老行政区中心和旧行政厅所在地;②纪念广场:可以是纪念人物,也可是纪念事件。布局严肃③交通广场:如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前广场,④休闲广场:灵活多样,空间多样自由,规模可大可小。⑤文化广场:有明确的主题,多种形式在广场上集中表现出来。⑥古迹广场:结合该城市的遗存古迹保护和利用而设⑦宗教广场:设有适合该教活动和表现该教之意的内部广场。⑧商业广场:形态空间和规划布局没有固定的模式。“有法无式,随形就势”。 2、综述现代城市广场的基本特点。315

答:①性质上的公共性②功能上的综合性③空间场所上的多样性④文化休闲性 3、综述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316

答:①系统性原则②完整性原则③尺度适配原则④生态性原则⑤多样性原则⑥步行化原则⑦文化性原则⑧特色性原则

4、上升式广场和下沉式广场有哪些不同?330-332

答:上升式广场一般将车行放在较低的层面上,而把人行和非机动车交通放在地上,实现人车分流。下沉式广场相比上升式广场不仅能够解决不同交通的分流问题,而且在现代城市喧嚣嘈杂的外部环境中,更容易取得一个安静、安全、围合有致且具有较强归属感的广场空间。 5、广场的空间围合有哪几种情形?334

答:①四面围合的广场②三面围合的广场③二面围合的广场④仅一面围合的广场 6、良好的广场空间应当具备哪些特点?336

答:良好的广场空间不仅要求周围建筑具有合适的高度和连续性,而且要求所围合的地面合适的水平尺度。

14

7、简述广场开口对广场气氛的影响。337

答:①矩形广场与中央开口(阴角空间):这种处理对市场广场四周的建筑具有限制,一般要求围合建筑物的形式应大体相似。②矩形广场与丙侧开口:打破了空间的围合感,③隐蔽性开口与渗透性界面: 设计隐蔽,广场空间相对闭合。

8、广场的序列空间可划分成哪几个部分?人们可以感受到哪些乐趣?341-342 答:

9、广场绿地规划设计应注意哪些原则? 342

答:①广场绿地布局应与城市广场总体布局统一,成为广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好地发挥其主要功能,符合其主工性质要求。②广场绿地的功能与广场内各功能区相一致,更好地配合和加强该区功能的实现。③广场绿地规划应具有清晰的空间层次,独立形成或配合广场周边建筑、地形等形成良好多元、优美的空间体系。④应考虑到与该城市绿化总体风格协调一致,结合地理区们特征,物种选择应符合植物区系规律,突出地方特色。⑤结合城市广场环境和广场的竖向特点,以提高环境质量和改善小气候为目的,协调好风向、交通、人流等诸多因素。⑥对城市广场场址上的原有大树应加强保护,保留原有大树有利于广场景观的形成,有利于体现对自然、历史的尊重,有利于对广场场所感的认同。

10、简述城市广场绿地种植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342

答:①排列式种植:属于整形式,用于广场周围或者长条形地带,用于隔离或遮挡,或作背景。②集团式种植:这种形式有丰富、浑厚的效果,排列整齐远看很壮观,近看很细腻。③自然式种植:这种形式从同角度望上去有不同的景致,生动而活泼。④花坛式种植:即图案式种植,装饰性极强,可以构成各种图案。 11、综述城市广场的环境特点及选择树种的原则。346—348

答:广场的土壤与环境:①土壤:比较复杂,土壤的自然结构已被完全破坏。②空气:城市道路、广场附近的工厂、居住区及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直接影响城市的空气。③光照和温度:城市内的温度一般比郊区要高。④空中、地下设施:地下设施交织成网,对树木生长影响极大。

选择树种的原则:①冠幅大,枝叶密②耐瘠薄土壤③具深根性④耐修剪⑤抗病虫害与污染⑥落果少或无飞毛⑦发芽早、落叶晚⑧耐旱、耐寒⑨寿命长。

第十二章问答题

1、居住区绿地有哪些功能?352

答:

2、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理念包括哪几个方面?353

答:一、园林设计工作者参与居住区总体规划,改变以往由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在建筑、道路及绿地布局确定之后,再进行居住区绿地的具体规划设计的工作方式。二,注重对居住区绿地质量的提高,要求充分体现绿地在构成居住区绿色开放空间、美化景观、改善小区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日常活动场所等方面的功能。 3、居住区绿地的部分组成有哪些?354—356

答:①居住区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公园、组团绿地;②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③道路绿地④宅旁绿地和居住庭园绿地。

4、简述组团绿地、居住小区公园、居住区公园的适用对象、设施内容和布局要求。354-356

答:组团绿地:又称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包括组团儿童游戏场,是、最接近居民的居住区公共绿地,它结合住宅组团布局,以住宅组团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在规划设计中,特别要设置老年人和儿童休息活动场所,。一

15

般面积1000-2000平方米,离住宅入口最大步行距离在100米左右。

居住小区公园:又称居住小区中心游园,亦包括小区级 儿童公园,一般通称居住小区公园,居住小区公园就近服务居住小区内的居民,设置一定的健身活动设施和社交游憩绿地,一般面积4000平方米以上,在居住小区中位置适中,服务半径400-500米。

居住区公园:是为全居住区服务的居住区公共绿地,规划用地面积大,一般在1hm2以上,相当于城市小公园。公园内设施比较丰富,有体育活动场地,各年龄组休息活动设施、画廊、阅览室、茶室等。与居住区服务中心结合布置,以方便居民活动和更有效地美化区形象,居住区公园一般服务半径为80-100米,居民步行到居住区公园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左右的路程。

5、影响居住区绿地定额指标的因素有哪几个方面?356-357

答:形成居住区必需的户外开放空间,使居住建筑的室内外空间环境能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方面对空间及环境卫生的要求和所必需的住宅建筑间绿地空间量,达到有效地改善居住区的小气候环境,满足居民日常户外活动要求,形成居住区优美的绿化景观。

(居住区绿地定额指标有: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居住区人均非公共绿地指标;居住区绿地率;绿地覆盖率。) 6、综述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原则及基础工作。359-362

答:设计原则:一、以服务居民为目标;二,充分利用居住区中保留的有利的自然生态因素;三、根据绿地中市政设施布局和具体环境条件进行绿化设计。

基础工作:一、居住区规划和部分工程图文资料;二、居住区绿地的立地条件和绿化基础;三、居住区周围的环境。

7、简述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公园、组团绿地的用地特点。362-366

答:居住区公园在选址与用地范围的确定上,往往利用居住区规划用地中可以利用且具有保留或保护的自然地形地貌基础或有人文历史价值的区域。相对地一般城市公园,规划用地面积较小,因此布局较为紧凑。

居住小区公园:在用地性质上属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公共绿地。一般要求面积在4000平方米以上,布局在居住人口10000人左右有居住小区中心带。相对于公园而言,利用率较高,能更有效地为居民服务。

组团绿地主要依靠园林树木围合绿地空间。一般组团绿在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服务居民约2000人以上。 8、居住区公园的规划布局应当达到哪些要求?362-363

答:一、满足功能要求,划分不同功能区域。二、满足园林审美和游览要求,以景取胜,充分利用地形、水体、植物及园林建筑,营造园林景观,创造园林意境。三、兼顾游览交通和展示园景两方面的功能。三、形成优美自然的绿化景观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居住区公园应保持合理的绿化用地比例,发挥园林植物群落在形成公园景观和公园良好生态环境中的主导作用。

9、居住小区公园的规划布局应当注意哪些问题?363-365

答:一、协调好公园与其周围居住小区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二、居住小区公园用地规模较,但为居民服务的效率较高,在规划布局时,要以绿化为主,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尽量满足居民日常活动对铺装地的要求。三、、适当布置园林小品,丰富绿地景观,增加游憩趣味。建筑小品的布置和造型设计应特别注意与居住小区公园用地的尺度和居住小区建筑相协调。

10、简述组团绿地的规划布局要求。366-367

答:规划布局时中,出入口、园路和活动场地要与绿地周围的居住区道路布局相协调。绿地内要有一定的铺装地面,满足居民邻里交往和户外活动要求,并布置幼儿游戏场地,设置园林小品。

16

11、常见的组团绿地形式及布局方法有哪几种?综述各类组团绿地的布局要求。367-369

答:①庭院式组团绿地:位于建筑组群围合砀的庭院式的组团中间,平面多呈规则几何形,不设专门的出入口或管理房。活动场 地中布置花坛、艺术小品、小水景等,在绿地西北部布置树丛,园椅等安静休息设施。 ②林阴道式组团绿地: 多采用规则式,沿组团绿地平面的长轴构成一定景观序列,根据绿地长度和宽度布置数个有特点、风格协调的活动场地。场地中配备花架、廓、花坛、宣传廓等。

③山墙间组团绿地:点式或行列式住宅布局区中,扩大部分东西相对或错位的住宅建筑间距离,在建筑山墙之间布局组轩绿地,至少有一侧邻居住小区主干道或组团道路。

④结合公共建筑、社区中心的组团绿地:布局上一般使活动场地与社区中心紧密联系。

⑤临街组团绿地:在布局中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一般采用规则式布局,与组团道路和街道均构成交通联系。 ⑥独立式组团绿地:布局不便布置住宅建筑的角隅空地,以更经济地利用土地。在朝向居民进入绿地的部位,可设立醒目的标志和布置出入口。

12、简述居住区公共设施专用绿地的布局要求。369-370

答:在主入口和中心地带等开放空间系统的重要部分,往往布局有标志生的喷泉或环境艺术小品的景观集散广场;居住区学校、幼儿园以及社区中心、商场周围如有充足的绿地,这些公共建筑的周边绿化应以常绿乔木为主。公共绿地一与功能中心在空间上一般应相互分隔,使绿化作为功能中心的优美背景,但两者之间应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13、居住区道路包括哪几级?这些道路的绿化有哪些要求?370-371

居住区内一般由居住区主干道、居住小区干道、组团道路和宅间道路等四级道路构成交通网络。居住区主干道路幅较宽,绿化必须结合在道路两侧的其他居住区绿地中,根据安全视距进行绿化布置。在居住小区干道、组团道路两侧以及宅前道路靠近建筑一侧的绿地进行绿化布置时,常采用绿篱、花灌木来强调道路空间,减少交通对住宅小区建筑和绿地环境的影响。

14、综述宅旁宅间绿地和庭园绿化布置的原则及不同建筑类型的绿化要求。372-376

答:一、宅间宅旁绿地贴近住宅建筑,其绿地平面开关,尺度及空间环境与共近硬碰硬的住宅建筑的类型、碰面布置、间距,层数和组合及宅前道路布置直接相关,绿化设计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二、应体现住宅标准化与环境多样化的统一,在数处相同的绿地环境中,绿化布局要求风格协调,基本形式统一又各有特点。三、要注意绿地的空间尺度。四、住宅周围地下管线和构筑物较多,须与他们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五、重视耐阴树木、地被的选择和配植,形成和保护整体良好的绿化效果。

居住区建筑类型有四个:①周边式布置的住宅群宅间宅旁绿地:以衬托中心绿地或小游园为基本格局。②多层、低层行列式住宅群的宅旁宅间绿地:绿化不能影响建筑物北窗、门的通风采光。③多层点式及高层塔式住宅群的宅间宅旁绿地:宜成片种植地被、草坪和布置乔灌木树丛。④独立式别墅庭院绿地:要与住宅区的道路绿化、公共绿地的景观布置相协调。

15、综述郊野高档住宅社区的特点及绿地规划设计的原理和方法。376-378

答:特点:需要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不但要考虑内外交通便捷安全,设施齐全,物业管理社区服务配套,而且要融入生态景观、历史文脉、可持续发现等新的社区规划建设的理论和方法,将建筑形态、山水景观园林环境和社区文化结合起来,形成居住游憩相结合的景观生态住宅社区。

原理和方法:一、规划目标: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充实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内涵、形成社区可居可游的综合功能。二、布局:把社区主干道作为展示社区内山水园林景观、联系规划景点的游览路线。三、住宅建筑群或社区

17

公共功能中心。四、规划设计手法:①保护自然山林,进行林相改造,形成社区最主要的自然生态景观。②湖泊水塘及滨水地带是社区中宁静又活泼的空间环境,由缓坡草地过度到自然山林或配植的树丛。③住宅建筑群的环境绿化应注意把握原则:布局上以自然式为主。④主干道两侧结合不同景点和建筑组群的绿化布置,疏密相间。⑤通过绿化弥补或修复对地形的破坏。⑥在绿化材料的选择方面,可选用当地山野生长的观赏价值较高的乡土植物和对环境条件较敏感而观赏价值较的园林植物。

第十三章问答题

1、简述工业企业绿地规划原则。答:①纳入总体规划②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自成体系③以植物景观为主④充分利用绿地资源。

2、设计建设工业企业绿地时应当怎样选择植物种类?383

答:除根据当地自然环境选择外,还须考虑①依各类工厂排出的污染物质和污染程度的不同选择植物。②依工业企业的生产工艺要求选择植物。③依照管理要求选择。④确定骨干、基调树种。⑤树种配比。

3、工厂排出的常见有害气体有哪些?举出对这些有害气体抗性极强的代表树种(各3种见书383页表)。 ①二氧化硫:柏树、杨树、刺槐、桑树、无花果、菊花;②二氧化硫:龙柏、构树、香椿、黄杨、八仙花;③氧化氢:黄连木、丁香、木芙蓉、罗汉松;④氯气:合欢、乌柏、接骨木、木槿、紫荆;⑤氯化氢:杨树、国槐、龙柏、苦楝、美人蕉。6、硫化氢:构树、樱花、罗汉松、月季、羽衣甘蓝、蚊母。 4、工业企业绿地设计前应当做哪些准备?385

答:①了解工厂庭园绿地规划方案和有关资料。②搜集工厂总平面图、管线分布图及竖向设计图③绿地现状测量图、现状调查资料。④绿地现状资料数据整理与分析。

5、工业企业绿地的设计形式有哪几种?这几种设计形式分别适用于什么条件?385

答:①规则式:适用于占地规模较小,建筑密度较大的工业企业。②自然式:用于大型工业企业,建筑密度较小 企业。③混合式:适用于较大面积的建筑环境绿化,小游园集中绿地等。 6、厂前区绿地设计包括哪些内容?385

答:包括:厂大门、行政福利建筑、厂前区广场和主干道以及厂前区与生产区之间的过渡地段等环境绿地内容。 7、工厂道路绿地设计有哪些要求?有哪几种设计形式?387

答:要求:首先创造良好的行道环境,其次保证安全,第三,与工程管线相配合,第四 ,不影响车间通风采光。设计形式有三种:规划式,自然式,混合式。 8、工厂道路绿地设计应当怎样选择树种?387

答:适宜工厂立地条件的优良行道树种,要求形态美观,树冠高大,枝繁叶茂,耐修道,适应性的抗污染力强,病虫害不;没有或较少产生污染环境的落花、落果等。 9、简述各类车间环境绿地设计对树种的要求。390

答:①精密仪器车间:栽植树冠庞大的树种,阻滞粉尘、减少空气中的含尘量。②化工车间:设置抗污耐污和吸污能力较强的植物,进行卫生防护,净化空气。③粉尘车间:选择叶面积大,表面粗糙,具有绒毛或分泌黏性物质的植物,以提高植物吸附、阻滞粉尘的能力。④噪声车间:选择枝叶茂密分枝低,叶面积大的乔灌木,或常绿,阔叶枯木组成隔离混交林带,⑤恒温车间:设置大型常绿、落叶混交型自然式绿地。并多种草坪及其他地被植物。⑥食品、医疗车间:选择能发挥杀菌素、抑菌素的植物。⑦易燃易爆车间:选择防火树种。⑧露天工场:周围布置2-3行常绿乔灌木混交林带,中间主道上布置1-2行落叶阔叶乔木。⑨高温车间:高大阔叶和色彩淡雅,具有芳香的花灌木。⑩工艺美术车间:姿态优美,色彩丰富的植物,⑾供水车间:利于降温、减少辐射热的植物。⑿感

18

光材料、暗室作业及矿井作业区:在室外通道上种植枝叶茂密的大树。形成荫蔽的过渡环境。 10、工厂周边绿地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392

答:沿围墙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带,起防风沙,防污染,减少噪声以及遮挡、隐蔽和美化环境的作。周边绿地较宽时,用3-4层乔灌木组成防护隔离绿带,较窄时,设1-2排乔木,或用攀缘植物对围墙垂直绿化。 11、工厂的防护林带由哪几种类型?设计这些防护林带应当怎样选择植物?392—396

答:一、卫生防护林带;林带的设置要根据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排放形式、污染源的位置、高度、排放浓度及当地气象特点等因素而定。二、防风林带。林带的设置走向与位置应根据主导风向而定,一般瓦导风向成90度或不低于45度,并根据主导风向选择树种的栽植形式。

12、公共事业庭园绿地规划应当注意哪些原则?常用哪些布局形式和手法?396-399

答原则:①与单体规划同步进行,②执行国家与地方标准。③体现时代精神④因地制宜,合理布局。⑤以生态造景为主,满足多功能要求。⑥远近结合,便于实施与管理

布局形式和手法:形式:规则式布局、自然式布局、混合式布局。手法:较大规模的公共事业单位庭园绿地,常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布局手法,将整个庭园环境绿地连成一个统一的绿色自然空间体系。 13、简述公共事业庭园大门内外广场设计要求。399

答:外广场通常可设置花坛、路标等,广场外缘可设工作台、花境,多配植花灌木和草本花卉,以观赏植物群体色彩美为主,创造热烈的氛围和活泼的精神面貌,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门内广场多与能向庭园内部的主干道,期间可布置花坛、水池、喷泉、雕塑、花台、花境、草坪、树坛或小型游憩绿地等。

14、简述行政办公、教学、生活、体育活动、医疗卫生、游憩等绿地设计的内容及对植物的选择。401—408 答:行政办公环境绿地的设计:设计内容:宜采用规则对称式布局,以创造整洁而有理性的空间环境,植物种植设计除衬托主体建筑外,还注重艺术造景效果,多设置花坛,花台,观赏草坪、树木造景景观等,空间组织上采用开朗空间,楼前空间较大可设喷泉、水池、雕塑等。植物的选择:花培植物主要是采用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和少量花灌木及宿根、球根花卉,周围常以雀舌黄杨等小灌木或麦冬等多年生植物。

教学环境绿地:常采用规则式布局,植物造景可采用规划式或混合式。教学楼周围的植物以树木为主,且常绿与落叶相结合,大楼入口两侧可种植对植树,南侧种高大落叶乔木,北侧种耐阴怀的常绿树木,整个教学区以绿色街景为,点缀香花植物。

生活环境绿地:学生生活区要充分考虑方便学生生活,采用合适的绿地类型,条件时设置小游园,满足学生课余时间学习和休息,宿舍南北侧不宜种植高大乔木,宿舍与楼之间铺装地面,并点缀花灌木,教职式生活区采用规则式布局,科研院所生活区基本同学校生活区,以创造高质量的生活居住环境为主要目标,宾馆、庭园还要考虑人员和车辆的频繁进出。

体育活动环境绿地:绿地设计要考虑运动设施和周围的环境特点,足球场选用耐踏的狗牙根,蓝球、排球场周围栽植高大挺拔树冠整齐,分枝点高的大乔木,网球、排球场设置金属网,大门两侧可设花坛,游泳池周围以乔木为主,还要考虑体育运动对植物的影响,要求树种发芽力强,柔韧性好,受损后易恢复生长。

医疗卫生环境绿地:要注重卫生防护隔离,减弱噪音,阻滞烟尘,创造安静幽雅,有益健康的户外绿色环境,设小游园供病人游赏,病区管理区应有绿化隔离,周围密植乔灌木,避免选用有绒毛和花絮的植物。

游憩绿地规划设计:要根据庭园用地条件,地形地势特征充分利用山丘,水塘、河流、林地等自然风景资源,并进行科学合理规划,种植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环境条件和庭园特点,规则式游憩草坪,可铺设大面积草坪,多用乔木或灌木树丛,树群,进行分隔或景观布置,绿地中可点缀凉亭。

19

第十四章问答题

1、我国确定风景名胜区的标准是什么?410

答: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浏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

2、我国风景名胜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各包括哪些内容?411

答:自然资源包括山川、河流、湖泊、海滨、岛屿、森林、动植物、特殊地质、地貌、溶泂、化石、天文气象等。人文资源包括:文物古迹、历史遗址、革命纪念地、园林、建筑、工程设施、宗教寺庙、民俗风情等。 3、风景名胜区有哪些特征?包括哪些类型?412

答:特征:类型众多;自然景观奇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类型:一、按景观类型分①以山景取胜的风景区②以水景取胜的风景区③山水结合、交相辉映的风景区④以历史古迹为主的风景区。⑤休疗养避暑胜地⑥近代革命圣地⑦自然保护区中的游览区因现代工程建设而形成的风景区。二、按级别分: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区胜区、市级风景名胜区、县级风景名胜区等四个等级类型。 4、风景名胜区有哪些功能?413

答:①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维护自然生态平衡②供人游览、开展娱乐活动。③发挥美学价值,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④供人们特别是科技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活动。⑤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教育的良好园地。 5、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包括哪些内容?420—423

答:总体规划:包括一、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二、分区、结构与布局;三、容量、人口及生态原则。 专项规划:一、保护培育规划;二、风景游赏规划;三、典型景观规划;四、游览设施规划。五、基础工程规划;六、居民社会调控规划;七、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八、土地利用协调规划。九、分期发展规划,十、投资匡算与效益分析。

6、森林公园规划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包括哪些内容?430—434 答:总体规划:①功能分区②环境容量③游客规模

专项规划:①森林公园景观系统规划,②森林公园游览系统规划;③森林公园道路交通系统规划;④森林公园旅游服务系统规划;⑤森林公园保护工程规划;⑥森林公园基础设施系统规划。

20

园林景观设计练习题 名词解释:

1、人工山水园 是我国造园发展到完全自觉创造阶段而出现的审美境界最高的一类园林,即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2、皇家园林 2 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称为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的,都可以归属于这个类型。

3、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称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的,大抵都可以归入这个类型。

4、寺观园林5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1、人文景观 66是园林的社会、与历史性要素,包括名胜古迹类、文物与艺术品类、民间习俗与节庆活动类、地方特产与技艺类。

2、园林工程 66广义是指园林建筑设施与室外工程,包括山水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假山置石工程和建筑设施工程等。

3、名胜古迹 72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纪念意义、观赏效果的各类建设足迹建筑物、古典名园、风景区等。

4、山水工程 80主要指园林中发行地形、模山范水、创造优美环境和园林意境的工程,山水是中国山水园的骨架。 5、建筑设施工程 85在风景园林中即能使用,又能与环境组成景致,供人们浏览和休憩的园林建筑,包括游憩设施、服务设施、公用设施和管理设施。

6、古典美学 98-99是依附于哲学的,在美学范围内美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审美对象;第二层含义是审美性质;第三层含义是美的本质。

7、现代美学 99答:美学逐渐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形成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的趋向是各门社会科学和各门自然科学的综合应用。

8、意境 101就是通过意象的深化而构成心境应合,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也就是主客观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9、形式美 101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发现和积累起来的,但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和意识形态在不断改变着,并且还存在着民族、地域性及阶层意识的差别。

10、整齐一律 107指景物形式中多种相同或相似部分之间的重复出现,或是对等排列与延续,其美学特征是创造庄重、威严、力量和秩序感。

11、参差率 107指各风景要素和要素中的各部分之间,有秩序的变化与组合关系,形成无秩序的秩序,不整齐的整齐。

12、韵律 119在音乐或诗词中按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相近似的音韵即称为韵律。

13、园林空间艺术布局130是在园林艺术理论指导下对所有空间进行巧妙、合理、协调、系统安排的艺术。目的在于构成一个既完整又变化的美好境界。

14、风景序列 137是由多种风景要素有机组合,逐步展现出来的,在统一基础上求变化,又在变化之中见统一,这是创造风景序列的重要手法。

15、园林植物种植 144也称植物造景、景观种植或植物配植,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进行自然景观的营造,即按照植物生态学原理、园林艺术构图和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合理配植,创造各种优美、实用的园林空间环境。以充分发挥园林综合功能和作用,尤其是生态效益,使人居自然环境得以改善。

21

16、生态园林 145即将生态学原理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园林规划设计和建设,并注重植物群落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营造。其核心内容就是“植物造景与生态保护”

17、树木种植设计 150是指对各种园林树木(包括乔木、灌木及木质藤本植物等)景观进行设计。

18、草花种植设计 151是指对各种草本花卉进行造景设计,着重表现园林草花的群体色彩美、图案装饰美,并具有烘托园林气氛、创造花卉特色景观等作用。

19、植篱 166是指由同一种树木(多为灌木)做探路焦裂是植成篱状的树木景观。

20、花台 172是在较高的(一般40-100cm)空心台座式植床填土或人工基质,主要种植园林草花所形成的景观。 21、花镜172是以多年生草花为主,结合观叶植物和一二年生草花,沿花园边界或路缘设计布置而成的一种园林植物景观。

22、动物园 226是集中饲养、展览各种野生动物和优良家禽的绿地。

23、植物园 227广泛收集和栽培植物品种,驯化、定向培育、综合利用,并按生物学要求布置的城市特殊绿地。 24、纪念性园林:以革命活动故地、烈士陵墓、历史名人活动旧址及墓址等为中心的园林绿地,供人们瞻仰、凭吊及浏览休息之用。

25、带状公园:城市中具有相当宽度的(8m以上)有一定服务设施的带状公共绿地,特别是设在临海、沿江、湖滨或有河流蜿蜒穿越市区的河流沿岸地带。

26、公园游人容量 230即公园的浏览旺季(节日)游人高峰每小时的在园人数。

27、行道树 272是有规律地在道路两侧种植浓荫乔木而成的绿带,是街道绿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最普遍的形式。 28、专用道路 268是城市交通规则考虑特殊要求的专用公共汽车道、专用自行车道、城市绿地系统中和商业集中地区的步行林阴路等。

29、红线 268在城市规划建设图纸上划分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线,常以红色线条表示,故称红线。是街面或建筑范围的法定分界线,是线路划分的重要依据。

30、道路总宽度也叫路幅宽度,即规划建筑线(建筑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用地范围,包括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用地的总称。

31、分车带:车行道上纵向分隔行驶车辆的设施,用以限定行车速度和车辆分行。常高出路面10cm以上。 32、道路绿带: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带和路侧绿带。

33、分车绿带:车行首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位于上下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 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

34、行道树绿带:又称人行道绿带、步道绿化带,是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绿化带,以种植街道树为主的绿带。 35、路侧绿带:在道路侧方,面市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36、基础绿带;又称基础栽植,是紧靠建筑的一条较窄绿带

37、园林景观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绿化特色的道路。 35、装饰绿地:以装点、美化街景为主,不让行人进入的绿地。

39、开放式绿地:绿地中铺设游步道,设置坐凳等,供行人进入浏览休息的绿地。 40、安全视距281是行车司机发觉对方来车、立即刹车恰好能停车的视距。

41、视距三角形:根据两条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可在交叉口平面图上绘出一个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 42、绿岛282为了保证车辆安全和保持规定的转弯半径,匝道和主次干道之间往往形成几块面积较大的空地。在国外,有利用这此空地作为停车场的,一般多作为绿化用地,称为绿岛。

22

43、公路289是联系城镇乡村及风景区、旅游胜地等的交通网。

44、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最具公共性、最具艺术性、最具活力、最能体现都市文化和文明的开放空间,它是大众群体聚焦的大型场所,也是现代都市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

45、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352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结合居住区范围内的功能布局、建筑环境和用地条件,在居住区绿地中进行以绿化为主的环境设计过程。

46、居住区绿地 352: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指在居住小区范围内,住宅建筑、公建设施和道路用地以外布置绿化、园林建筑和园林小品,为居民提供游憩活动场地的用地。

47、居住区绿地定额指标356指国家有关条文规范中规定的在居住区规划布局和建设中必须达到的绿地面积的最低标准。

48、骨干树种 384 主要指用作行道树及遮阳的乔木树种,同城市其他类型绿地中的行道树一样,工业企业行道树通常成为工厂经地空间景观的骨架,是联系工厂各类绿地的“线”。

49、基调树种 384是指能够适应工厂多数区域种植,用量大,容易成活和管理的绿化树种。

50、公共事业庭园附属绿地396包括行政机关、学校、科研院所、卫生医疗机构、文体体育设施、商业金融机构、社会团体机构、旅游娱乐设施等单位的庭院环境绿地。

51、风景名胜区 410是经政府审定命名的风景名胜资源集中的地域。

52、国家公园 411是指面积较大的自然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有的也包括一此历史遗迹。

53、自然保护区411是指国家为保护自然环境效益和自然资源,对挖根生的不同自然地带的环境生态系统,珍稀有动物的自然栖息地,珍稀的植物群落,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历史遗迹地区和重要水源地等,划出界限加以特殊保护的地域。

54、森林公园414即在具有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通常没有或极少受到社会开发的特殊地域内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特别是对以森林为主体的,具有科学、教育或游憩作用和美学价值的自然地区和风景区,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科学的保护、管理和发展。

55、风景名胜区规划418也称风景区规划,是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风景区,并发挥其多种功能作用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二、填空:

1、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园林类型是 人工山水园 。2 2、建置在城镇里的私家园林,绝大多数为 宅园 。5 3、皇家园林(宫苑)中池山之筑的范例形式是 一池三山 。7

1、东方园林的代表是 中国园林 ,主要特色是 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 。 2、西亚园林的代表是 叙利亚 ,主要特色是 花园与教学园 。 3、欧洲园林的代表是 古代意大利 ,主要特色是 以规则式布局为主 。

1、由于城市的新鲜空气主要来自园林绿地,所以城市园林绿地被称为 “城市的肺脏” 。54 2、园林植物能通过吸附有毒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因此被称为 “过滤器” 。 3、园林植物能杀死病菌,因此被称为“净化器” 。57

4、园林植物对土壤的净化作用是因为植物的根系能 吸收、转化、降解和合成土壤中的有害物质 。59 1、园林是 自然风景景观 和 园林景观 的综合概念。66

2、园林的构成要素包括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工程设施 三个方面。66

23

3、植物类景观包括 森林、草原、花卉 三大类。71 4、山水是中国山水园的 骨架 。80

5、地形是园林的 基底骨架 ,地形分为 陆地和水体 二部分,陆地分为 平地、坡地、山地 三类。80 6、山地包括自然山地和 人工堆山叠石 ,按山体的构成材料分为 土山 石山 土石山 。80 7、石山分为 天然山石和 人工塑石 两种。土石混合的山有 土山点石 和 石山包土 两种做法。80 8、一般山体可分为观赏山和 登临山 ,又有 主山 次山 客山 之分。 9、按水体的使用功能,可分为 观赏的水体和 开展水上活动的水体两类。

10、闸坝的主要作用是 蓄水和排水 ,喷泉常与 水池、雕塑 同时设计,结合为一体。81 11、汀步石既是 水中道路,又是 点式渡桥 。84 12、中国造园历来盛行用山石 特置观赏峰石 。85 1、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最大特点是 艺术意境美 。100 2、园林美包括 自然美 、 社会美 、 艺术美三种形态。100

3、图形是由线条围合而成的平面形,一般分为 规则式 和 自然式 两类。 4、静态均衡也叫 对称平衡 ,动态均衡也叫 不对称平衡 。 动态均衡创作法有 构图中心法、杠杆均衡法 、 惯性心理法 。108-109 5、产生和谐的来源,一是 同类景物之间, 二是 不同景物之间。113

6、创造和谐的方法有 相似协调法 、近似协调法 、整体与局部的协调。7、世界公认的最佳数比关系是 黄金分割理论 ,基本含义是:两个因素的比值近似 1:0.618 。114 8、三远视景包括 仰视高远、 俯视深远、 平视中远。133 9、园林风景景观序列包括:基调 、 主调、 配调、 转调。137

10、光谱中近于红端区的颜色为 暖 色系,近于蓝端区的颜色为 冷 色系。 11、在春秋或寒冷地区宜多用 暖色花卉,夏季或炎热地区宜多用 冷 色花卉。141

12、园林内色彩的来源有三大类: 自然山水和天空的色彩、 园林建筑和道路、广场、假山石的色彩、 园林植物的色彩。142

1、树列设计的形式有两种: 单纯树列和 混合树列 。154 2、行道树设计形式通常分为 树带式和 树池式两种。156 3、树群设计有 单纯树群和 混合树群两种。162

4、混交树群的树木种类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 10 种。163 5、树群一般应用于 具有足够观赏视距的环境空间里。163

6、疏林可设计成 疏林草地、 疏林花地、 疏林广场 三种形式。164-165 7、根据树种特性,林带的株距一般为 1-6米。165 8、植篱造型设计一般有 几何型、 建筑型 、 自然型。168 1、公园出入口的主要设施有 大门建筑,出入口内外广场。244 2、山地公园园路的坡度应小于12%,如超过12%应当做 防滑处理。245 3、公园中广场的形式有 自然式和 规则式。247

1、常用的行道树种植方式有 树带式和 树池式两种。272

2、人行道绿化带上的株距一般不小于树冠直径的 2 倍,雪松等宜遮挡实现的常绿树,株距应为树冠冠幅的 4-5

24

倍。274

3、人行道绿化带的设计以 规则与自然相结合形式最为理想。275 4、分车绿带的种植可分为 封闭式种植和 开放式种植。276

5、中心岛俗称 转盘,为了避免影响视线,装饰绿地切忌种植 常绿小乔木或大灌木。281 1、广场空间形态主要有 平面型和 空间型 两种,已建成的城市广场绝大多数是 平面型。330 2、一般来说,广场围合程度越高,越容易形成 “图形”。334

3、德国学者克里尔认为,广场空间有三种基本形态,分别是 矩形、圆形、三角形336 4、被建筑完全包围的广场称作 封闭式 ,被建筑部分包围的广场称作 开放式。336

1、在居住区公共绿地中,绿化用地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 70% ,其他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宽度不小于 8m ,面积不小于 400平方米。357

2、在组团绿地中,为了保持较高的绿化覆盖率,又有充足的铺装活动场地,可以在铺装地上 留种植穴种植高大乔木,形成树荫式铺地广场。366

3、组团绿地主要依靠 园林树木围合绿地空间,在具体配置中应避免在靠近住宅建筑处 种树过密,组团绿地内必须有一处 开敞明亮的园林空间。

4、临街组团绿地在布局中一般采用 规则式布局。368

5、宅旁宅间绿地和庭园绿地时居住区绿化的 面积的50% 。371 6、一般在宅间道路北侧布置 落叶乔木做行道树。373

7、高层塔式住宅四旁绿地宜成片种植 地被、草坪和布置乔灌木树丛。374

8、郊野高档住宅社区一般容积率为 04—0.6、绿地率为 40%以上、人口密度为每公顷 40-60人。377 1、单位附属绿地不对 社会公众开放,也被称为 专用 绿地。379

2、工业企业绿地规划和建设的优点是:投资小、见效快、 收益时间长。3、工业企业绿地布局一般分为 厂前区绿地和 生产区绿地,大型工厂还有 生活区绿地。382

4、工厂大门绿地布置首先要考虑 方便交通,其次要与 建筑物形体色彩 相协调。385

5、工厂行政福利建筑区绿化,一般在建筑物附近采用 规则式布局,远离建筑物的块状绿地可以根据地形变化采取 自然式布局。386

6、如厂区道路较窄只能种植一行树,应将树木设计在东西向道路的 北 侧,以利采光;南北向道路应设计在 西 侧,以利遮阳。387

1、风景名胜区也称为 风景区,海外的国家公园相当于 国家级风景区。 2、我国风景名胜资源包括 自然景物和 人文景物。411 3、国家公园应当有超过 20 km的核心景区。411 三、选择

第一章中国园林概述

1、中国古典园林按基址和开发方式,可分为( B) 中国古典园林按布置形式,可分为(A ) 中国古典园林按隶属关系,可分为(C ) 中国古典园林按地域,可分为(D )

A、自然式和规则式 B、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C、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D、江南、北方、岭南、巴蜀、西域

2、一般来说,人工山水园按面积划分,小型的为(A ),中型的为(B ),大型的为(C )2

25

2

A、0.5hm 以下 B、0.5-3hm

22

C、3hm以上

2

D、5hm

2

3、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生成期相当于(A ),转折期相当于(B ),全盛期相当于(C ), 成熟期相当于(D ),成熟后期相当于(E )6-10

A、殷、周、秦、汉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两宋到清初 E、清中叶到清末

4、古籍里称为苑、苑囿的园林属于(A),称为园、池馆、别业、草堂的属于(B )2-5 A、皇家园林 B、私家园林 C、寺观园林 D、公共园林 5、中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是( D)7

A、草圃 B、瀛洲 C、精舍 D、灵囿 6、中国园林最主要的特点是(C )10

A、诗情画意 B、蕴涵意境 C、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D、建筑美与自然美融糅 多项选择

1、下列各项中属于皇家园林的是(ABC )2 A、御苑 B、苑 C、宫苑 D、山池 E、园墅 2、下列各项中属于私家园林的是( ADE )3 A、园 B、苑 C、苑囿 D、草堂 E、别业 3、中国古典园林按使用性质,可分为( ABCE )2--6

A、宫廷园林 B、陵墓园 C、府园 D、私家园林 E、公共园林 4、中国南北气候差异悬殊,根据不同地域特点,中国古典园林分为(ABCDE) A、北方园林 B、江南园林 C、岭南园林 D、巴蜀园林 E、西域园林 5、按园林布置形式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 BD )2 A、天然式 B、自然式 C、人工式 D、规则式 E、混合式 第二章 外国园林概述 (一般)

1、日本古代皇家园林把“一池三山”的格局进一步发展成为具有自己特点的(D )28 A、枯山水 B、茶庭 C、离宫书院 D、水石庭 2、日本古代园林学习和借鉴的主要是(A )27-30

A、中国园林 B、西亚园林 C、欧洲园林 D、古印度园林 多项选择

1、世界园林公认的三大系统是( ABC )27

A、东方 B、西亚 C、欧洲 D、古埃及 E、古印度 2、在日本古代园林发展的中期出现的造圆形式有(BCD )28-30 在日本古代园林发展的后期盛行的是( CE )

A、水石庭 B、寺园 C、茶庭 D、枯山水 E、离宫书院 1、地球上由森林绿地供给的氧为(D )53 A、30% B、40% C、50% D、60%

2、垂直绿化的墙面温度比没有绿化的墙面温度(C )54

A、高5度左右 B、高8度左右 C、低5度左右 D、低10度左右

26

3、大片绿地调节湿度的范围可以达到的距离为相当于树高的(D ) A、2倍 B、5倍 C、10倍 D、10-20倍 4、城市空气中污染物质中,数量最多的是(B )56

A、粉尘 B、二氧化硫 C、氯气 D、氟化氢 第四章 园林构成要素 (次重点) 1、构成大地景观骨架的是(D )66

A、植物 B、河流 C、道路 D、山岳 2、划分名山类型的一般原则是( D)66

A、以历史为依据 B、以尺度为标准C、以其时作参照 D、以岩性为基础 3、大地景观的血脉是( C)68 A、山脉 B、植物 C、水 D、道路

3、平地坡度为(A ),缓坡的坡度为(B ),中坡的坡度为( C),陡坡的坡度为( D),80 A、0.5-2% B、8-10% C、10-20% D、20-40% 4、山地的坡度一般大于等于(B )

A、40% B、50% C、60% D、70%

5、园林绿地中最常见的建筑是(A)85 有平台挑出水面观赏风景的园林建筑是(C )86在园林中作透景、隔景、框景,起导游和组织空间等作用的建筑是(B )86 A、亭 B、廊 C、榭 D、厅、堂

6、园林中供登高远望的高层建筑是(A ),高且大的建筑称为(B ), 成组的游宴场所、起居客舍称为(C ),较为高敞、安静的园林建筑称为(D ) A、楼、阁 B、殿 C、馆 D、轩 多项选择

1、园林工程包括(ABCD )66

A、山水工程 B、道路桥梁工程 C、假山置石工程 D、建筑设施工程 E、城市改造工程

2、动物类景观包括(ABCDE )72

A、鱼类 B、昆虫类 C、鸟类 D、两栖爬行类 E、哺乳类 3、鸟类一般可分为(ABCDE )72

A、鸣禽 B、猛禽 C、走禽 D、游涉禽 E、攀禽 4、名胜古迹景观包括( ABCD )72-77

A、古代建设遗址 B、古建筑 C、古工程 D、古战场 E、石窟 5、文物艺术景观包括( ABCDE )78-79

A、石窟、壁画 B、碑刻、摩崖石刻 C、雕塑艺术品 D、诗词、楹联、字画 E、出土文物、工艺美术品 6、民间习俗与节庆活动包括(ABCDE )79-80 A、民族歌舞 B、生活习俗、地方节庆 C、民间技艺 D、民族服饰 E、神话传说

27

7、平地按地面的材料分为( ABCE )80 A、土草地面 B、砂石地面 C、铺装地面 D、彩色地面 E、绿地种植地面 8、山在园中可做(ABCD )81

A、主景 B、前景 C、隔景 D、障景 E、漏景

9、按水体的形式,水体水景可分为(ABC),按水流的状态,水体水景可分为(DE )81 A、自然式 B、规则式 C、混合式 D、静态 E、动态 10、园路按功能可分为( ABC )82

A、主干道 B、次干道 C、游步道 D、土草路 E、混凝土路 11、游憩建筑设施包括(ABCD )85-94

A、科普展览建筑 B、文体游乐建筑 C、游览观光建筑 D、园林建筑小品 E、餐饮类建筑 12、服务类建筑设施包括( ABCD )94

A、饮食业建筑设施 B、商业性建筑设施 C、住宿建筑设施 D、摄影售票房 E、大门

13、公共类建筑设施包括( ABCDE )94-97 A、导游牌、路标 B、停车、存车处 C、供电照明 D、供水、排水 E、果皮箱、厕所 14、管理类建筑设施包括( ABCDE )97

A、大门、围墙 B、办公室、广播站 C、变电室、温室 D、医疗、保卫 E、食堂宿舍

第五章 园林艺术基本原理(次重点) 1、构成景物外观的基本因素是( A)101 A、线条 B、图形 C、体形 D、韵律

2、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得统一,说的是(A )104-109

景物形式中多种相同或相似部分之间重复出现、对等排列与延续,说的是( B) 各风景要素和要素中各部分之间,形成无秩序的秩序、不整齐的整齐,说的是(C ) 对风景艺术品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矛盾加以利用,取得相互比较的呼应关系,说的是( D) A、多样统一法则 B、整齐一律 C、参差率 D、对比法则 3、使一种或多种景观要素有序排列,保持相对稳定的距离关系是(C )

连续出现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是(A ),景物以较大的差别和对立形式出现是(B ) 两组以上的要素按一定规律相互变化是( D)

A、渐变韵律 B、突变韵律 C、连续韵律 D、交错韵律

4、某种要素或线条按照螺旋状方式反复进行是(C ),类似云彩或溪水灵动的表示方法是(D ) A、连续韵律 B、渐变韵律 C、旋转韵律 D、自由韵律 5、在北方的种植设计中,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数量比一般为(D )116 在北方的种植设计中,乔木与灌木之比一般为(B ) A、1:1 B、7:3 C、3:1 D、1:3

28

6、建筑室内空间与室外庭院空间之比至少为(D ) 景物高度与场地宽度的尺度比例关系,一般为(B )117 A、1:1 B、1:3--1:6 C、1:5 D、1:10

7、地(D)与墙(H)的比例关系小于1时(A ),大于1时( C),等于1时(B )117-118 A、空间通过感快而强 B、空间通过感平缓 C、没有通过感 D、产生隔离感

8、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D ),能明确看到景物细部的视距为(C ), 能识别景物类型的视距为(B ),能辨认景物轮廓的视距为(A )131 A、500m B、150-270m C、30-50m D、25-30m

9、人静观景物时,最佳视距为景物(D )132 A、高度的5倍 B、宽度的3倍 C、高度宽度的各1倍 D、高度的2倍或宽度的1.2倍

10、视景仰角为45度时可以产生(A ),视景仰角为60度时可以产生(B ), 视景仰角为90度时可以产生(C ),视景仰角大于90度时可以产生(D ) A、高大感 B、宏伟感 C、崇高和威严感 D、危机感

11、俯视角小于45度时可以产生(A),俯视角小于30度时可以产生(B), 俯视角小于10度时可以产生(C),俯视角小于0度时可以产生(D)133 A、深远感 B、深渊感 C、凌空感 D、欲坠危机感

12、人的视距(D)与四周景物高(H)之比为1时,给人以(A ),为2-3时,给人以(B ),为4-8时,给人以( C)134

A、室内封闭感 B、庭院亲切感 C、空旷开阔感 D、朦胧感 13、给人以兴奋欢乐或危险恐惧感觉的颜色是( A), 给人以明亮高贵或焦躁卑俗感觉的颜色是( C), 能给人以温和纯净或颓废病态感觉的颜色是(B ), 能给人以希望庄重或低贱感觉的颜色是( D) 142 A、红色 B、黄色 C、橙色 D、青色

14、能给人以秀丽宁静或悲伤压抑感觉的颜色是(D ), 能给人以华贵典雅或忧郁恐惑感觉的颜色是(B ), 能给人以严肃温暖或消沉感觉的颜色是( C), 能给人以神圣清爽或哀伤不祥感觉的颜色是(A ) 142 A、白色 B、紫色 C、褐色 D、蓝色

15、能给人以平静朴素或消极憔悴感觉的颜色是(C ), 能给人以肃穆坚实或神秘忧伤感觉的颜色是(B )142 A、白色 B、黑色 C、灰色 D、黄色 四、多项选择

1、形式美的表现形态包括(ABCDE )101-104

A、线条美 B、图形美 C、体形美 D、光影色彩美 E、朦胧美

29

2、下列各项关于墙或绿篱的高度在空间分隔上的感觉规律,正确的表述是(ABCD )118 A、高不超过30cm时,有图案感,没有空间隔离感,多用于花坛草坪边缘处理 B、高为60cm时,稍有边界划分和隔离感,多用于台边或建筑边缘处理 C、高位90-120cm时,有强烈的边界隔离感,多用于安静休息区的隔离处理 D、高160cm时,产生空间隔离或封闭感,多用于障景、隔景或封闭处理 E、高200cm及以上时,恢复图案感

3、韵律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 ABC )121

A、不规则 B、规则 C、半规则 D、对比 E、朦胧 4、就造园而言,取得整体性的一般方法有(ABCD )125

A、分隔与联系法 B、主次分明法 C、层次联系法 D、形体对位法 E、旋转法 5、对景物观赏的最佳视点位置(垂直视角)为(ABC )132 A、45度 B、27度 C、18度 D、15度 E、6度 6、园林道路系统布局的类型有( ABCDE )137

A、串连式 B、并联式 C、放射式 D、分区式 E、环形和多环式 第六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重点)

1、根据园林植物应用不同,可以把种植设计分为( A)150-154 根据植物生境不同,可以把种植设计分为(B ) 根据植物应用空间不同,可以把种植设计分为( C) A、树木种植设计、草花种植设计、蕨类与苔藓植物设计 B、陆地种植设计、水体种植设计

C、户外绿地种植设计、室内庭园种植设计、屋顶种植设计 D、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2、按一定间距,沿直线或曲线排列种植的园林树木景观叫(B )154-159 按一定间距,列植于道路两侧或分车绿带上的乔木景观叫(A ) 用一株树木单独种植成景的园林树木景观叫(D )

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对应种植的两株或具有两株整体效果的两组树木景观叫( C) A、行道树 B、树列 C、对植树 D、孤景树 3、树列设计一般乔木间距为( C)、灌木为( A)154 A、1-5米 B、2-3米 C、3-8米 D、5-10米

4、正方形树池边长宜为(B ),长方形树池边长宜为( C),圆形树池直径宜为(D )156 A、2m B、1.5m C、1.2mx2m D、不小于1.5m

5、行道树定植株距一般为(B ),高大乔木为(D ),初种小树可(A ),最后定植(C )156 A、2.5-3m B、5m C、5-6m D、6-8m 6、行道树的安全视距一般采用( C)156 A、50m B、40m C、30-35m D、20m

7、用多株(两到十几株)树木做不规则近距离组合种植的园林树木群体景观叫(A )159- 用几十株树木组合种植的树木群体景观叫(C ),成片成块种植的大面积树木景观叫(B )

30

A、树丛 B、树群 C、树林 D、林带

8、树列常用于(A ),行道树常用于(B),对植树常用于(D),孤景树常用于(C )155-159 A、道路边、分车绿带、建筑物旁、水际、绿地边界、花坛 B、道路两侧、分车绿带 C、局部空间的主景,如草坪、广场、湖畔、桥头、岛屿、路端、花坛、建筑前庭 D、路端、出入口、公园两侧、桥头、石级两侧、庭院左右

9、混交树群对乔木层树种的要求是(A ),对亚乔木层树种的要求是(B )162 A、树冠姿态优美、树群冠际线富于变化 B、开花茂盛或有艳丽叶色 C、以花灌木为主 D、适当点缀常绿灌木

10、混交树群设计应考虑群落生态,乔木层树种应为(A ),亚乔木层树种应为(B ), 灌木层多为(C )162-163 A、阳性树种 B、稍耐荫阳性或中性树种C、半阴性或阴性树 D、喜阴树种

11、树林根据结构不用分为(B ),根据树种不同分为(C ),根据形态不同分为(D ),根据用途不同分为(A )163

A、休憩林、防护林B、密林、疏林C、单纯林、混交林D、片状林、带状林 12、密林的郁闭度一般为(D ),疏林的郁闭度一般为( C)163 A、20-30% B、30-40% C、40-60% D、70-100%

13、矮篱的设计高度为(D ),中篱为(C ),高篱为(B ),树墙为(A ) A、150cm以上 B、120-150cm C、50-120cm D、50cm以下 四、多项选择

1、行道树设计要考虑的主要内容是(ABCD )155-156

A、道路环境 B、设计形式 C、树种选择 D、定干高度 E、风俗习惯 2、行道树一般要求树木具有的特点包括(ABCDE )156

A、适应性强 B、姿态优美 C、生长健壮、树冠宽大 D、萌芽性强 E、无污染、过敏性少 3、孤景树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ABCDE )157 A、形体高大 B、姿态优美 C、树冠开阔 D、枝叶茂盛 E、花果叶枝等有观赏特质 4、混交树群的多层结构包括( ABCDE )162

A、大乔木层 B、亚乔木层 C、大灌木层 D、小灌木层 E、草皮层 5、屋顶花园的设计形式有(ABCDE )178

A、地毯式 B、花圃式 C、自然式 D、点线式 E、庭院式 第九章 公园规划设计(次重点)

1、公园按隶属关系可分为(A ),按位置可分为(C),按性质可分为( B) A、国家公园、省市县区属公园B、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体育公园 C、室内公园、郊外公园、火山公园 D、文化休息公园、近邻公园、陵园 2、内容和设施比较完善的公园是(D )225

A、儿童公园 B、纪念性园林 C、古典园林 D、市区级综合性公园

3、市级公园面积一般为(C ),区级公园面积一般为( B),儿童公园面积一般为(A )225 A、5hm B、10hm 左右 C、10hm 以上 D、20hm

2

2

2

2

31

4、居民可以到达市级公园的时间应为(D ),居民可以到达区级公园的时间应为(A )225 A、步行20分钟(min) B、步行30分钟(min) C、乘车20分钟(min)D、乘车30分钟(min) 5、公园游人容量是服务区范围居民人数的( B), 50万人口的城市公园游人容量应为全市居民人数的(A )230 A、10% B、15%-20% C、20% D、40%

6、市、区级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宜为( C)230-231 居住区公园、带状公园、居住小区游园的游人人均面积宜为(B ) 风景名胜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宜为(D ) A、15m

2

B、30m

2

C、60m

2

D、100m

2

7、动物园面积一般为(C ),地方性特殊动物园面积一般为(A ), 综合性植物园面积一般为(B ),专类性植物园面积一般为(D )234 A、5-10hm B、10hm 左右 C、20hm 以上 D、大于40hm

8、儿童公园面积一般为(B ),居住区小公园面积一般为(C ),小游园面积一般为(D ), A、10-20 hm B、2-5 hm C、2-10 hm D、1000 mA、B、C、D、

2

2

2

2

2

2

2

2

以上

四、多项选择

1、应当作为公园规划设计依据的是( ABCDE )229

A、国家和地方城市园林绿化的有关政策 B、国土规划 C、区域规划 D、城市规划 E、绿地系统规划

2、公园中广场按功能不同可分为( ABC )247 A、集散广场 B、休息广场 C、生产广场 D、机动车停车场 E、非机动车存放处 第十章 道路绿地规划设计(重点)

1、高速干道的联系距离为(B ) 快速干道的联系距离为(A )267 A、10-40km B、20-60km C、30-70km D、40-80km 2、 快速干道的行车速度为(D ) 交通干道的行车速度为( C) 区干道的行车速度为(B ) 支路的行车速度为(A )267 A、15-25km/h B、25-40km/h C、40-60km/h D、70km/h以上 3、人行道的宽度一般不小于(B )274 A、1.0m B、1.5m C、2.0m D、2.5m

4、人行道绿化带宽度在2.5m以下的(A ),人行道绿化带宽度在2.5m以上的(B ),人行道绿化带宽度在26m以上的( C),人行道绿化带宽度在10m以上的(D ) 274 A、考虑垂直绿化 B、种植一行乔木一行灌木 C、种植两行乔木或复层式种植

D、株行数和树种可多些或布置成花园式林荫路 四、多项选择

32

1、城市道路绿地布置形式有(ABCDE )270-271

A、一板两带式 B、二板三带式 C、三板四带式 D、四板五带式 E、其他形式 2、城市道路绿地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ABCDE )272

A、行道树绿化设计 B、绿化带绿化设计 C、交叉路口绿化设计 D、交通道绿化设计 E、路侧绿化带绿化设计 3、树带式种植行道树的布置方式有(ABCDE )272

A、间植式 B、花坛式 C、通透式 D、空间开合式 E、宽带游览式 4、在交叉路口视距三角形内不能有( ABC )281

A、建筑物、构筑物 B、广告牌 C、树木 D、矮灌木 E、丛生花草 5、路侧绿带可分为(ABCDE )282

A、开放式休息绿地 B、园林景观路C、林荫路D、步行街 E、滨河绿带 第十一章 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次重点)

1、一般位于城市中心位置、通常是城市行政区中心的广场是( D)304-309 供市民游玩、娱乐、交流的广场是(C ) 有明确主题、展示城市历史的广场是( B)

在轴线和中心位置以雕塑、碑、柱等为标志的广场是(A )

A、纪念广场 B、文化广场 C、休闲广场 D、市政广场 2、以有效地组织城市的人流、车流为主要目的城市广场类型是(B )B 最古老的城市广场类型是(D )

结合城市遗存古迹保护和利用设置的城市广场是( C)

在设计上具有“有法无式”、“随形就势”特点的城市广场是( D) A、宗教广场 B、交通广场 C、古迹广场 D、商业广场 3、按照广场的平面形式,城市广场可以分为(B )315 按照广场的剖面形式,城市广场可以分为(A )

A、平面型和立体型 B、单一形态和复合形态 C、上升式和下沉式 D、圆形和梯形 4、单一形态广场可以分为( B),复合形态广场可以分为(A ), 规整形广场可以分为(C ),立体型广场可以分为(D )315 A、有序复合和无序复合 B、规整形和自由形 C、方型、梯形、三角形、圆形 D、上升式和下沉式

5、在广场空间围合各种类型中封闭性极强的是(D),封闭感较好的是(C ), 领域感较弱的是(C),封闭性很差的是(A),最传统、最多见的是(C D) A、一面围合 B、二面围合 C、三面围合 D、四面围合

6、人与物体能产生亲切感的距离是(B ),人看不到物体具体形象的距离是(C ), 宏伟街道和广场空间的最大距离是(D )334

A、500m B、25m左右 C、1200m D、不超过140m

7、当建筑物围合界面高度和人与建筑物的距离为1:1、夹角为45度时(B ), 当建筑物立面高度和人与建筑物的距离为1:2、夹角为30度时(C )

33

当建筑物立面高度和人与建筑物的距离为1:3、夹角为18度时(D ), 当建筑物立面高度和人与建筑物的距离为1:4、夹角为14度时( A), A、围合感消失 B、产生良好的封闭感

C、是创造封闭感的极限 D、后侧建筑成为组织空间的一部分 8、封闭式广场与开放式广场的区别是(D )336 A、地形的高低 B、面积的大小 C、周围建筑的高低 D、围合界面开口的多少

9、主要用于广场周围或长条形地带,用于隔离遮挡或作背景的绿地种植形式是( C)342- 把几种树组成一个树丛,有规律地排列在一定地段上的绿地种植形式(A)

在一定地段内,花木种植疏落有致,不受统一的株行距限制的绿地种植形式是(D ) A、集团式 B、花坛式 C、排列式 D、自然式 第十二章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重点)

1、一般城市居住生活用地占城市总用地的(D )352 居住区绿地占城市居住区生活用地的(C )352 A、10-15% B、20% C、25-30% D、50%左右 2、居住区绿地面积一般为(A )354 居住小区绿地面积一般为(B )354 组团绿地面积一般为(C )354-355

A、10000(1h)m以上 B、4000 m以上 C、1000--2000 m以上 D、20000(1h)m以上 3、居住区公园的服务半径一般为(A )354-356 居住小区公园的服务半径一般为(C ) 组团绿地距离住宅入口最大步行距离应在( B)

A、80-100m B、100m左右 C、400-500m D、1000m 4、居民步行到居住区公园的时间距离一般为(B )354-356 居民步行到居住小区公园的时间距离一般为(D ) 居民步行到组团绿地的时间距离一般为(A )

A、2-4分钟(min) B、5-8分钟(min) C、8-15分钟(min) D、20分钟(min)

5、要形成舒畅自然的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绿地的规划面积应占居住区总用地的(B )356 要形成舒畅自然的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居住区内的绿化覆盖率应达到(D)356 A、20%以上 B、30%以上 C、40%以上 D、50%以上

6、1993年我国规定,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 B),旧居住区改造绿地率不低于(C )357 A、50% B、25% C、30% D、40%

7、1993年我国制定的绿地率标准为,低层住宅区的绿地率为(B ), 多层住宅区的绿地率为(C),高层住宅区的绿地率为(D )。357 A、20-30% B、30-40% C、40-50% D、60%

8、1993年我国规定,居住区公共绿地面积应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C ),居住小区公共绿地面积应占居住小区

34

2

2

2

2

总用地面积的(A ),组团公共绿地面积应占组团总用地面积的(B )357 A、5-2% B、3-8% C、7.5-15% D、20%

9、1993年我国规定的人均指标为,组团公共绿地不少于(A ),小区公共绿地不少于(B ),居住区公共绿地不少于(C )357

A、0.5 m/人 B、1 m/人 C、1.5 m/人 D、2 m/人

10、1993年我国规定的各类公共绿地的面积标准为,居住区公园不小于(B ),居住小区公园不小于(A ),组2

2

2

2

团公共绿地不小于(A )357

A、0.4hm2

B、1.0h m2

C、1.5h m2

D、2h m2

11、“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要求绿地率达到( B),公共绿地中绿化用地面积不小于(D )357 A、30%以上 B、35%以上 C、50% D、70% 12、居住区内的道路一般占居住用地总面积的( C)370 A、5% B、20% C、8-15% D、30% 四、多项选择

1、居住区绿地的功能概括地说,包括(ABCD )352

A、生态环保 B、环境美化 C、休憩社交 D、疏散避难 E、获取利润 2、居住区绿地包括( ABCDE )354

A、居住区范围内的公共绿地 B、宅旁宅间绿地

C、公共设施专用绿地 D、居住区道路绿地 E、庭园绿地 3、居住区公共绿地包括(ABC )354

A、居住区公园 B、居住小区公园 C、组团绿地 D、道路绿地 E、宅旁绿地

4、居住区绿地的定额指标通常包括(ABCD )356

A、居住区绿地率 B、绿化覆盖率 C、平均每人公共绿地 D、平均每人非公共绿地 E、平均每人用地率 5、常见的组团绿地形式有(ABCDE )367

A、庭院式组团绿地 B、山墙间组团绿地 C、独立式组团绿地 D、临街组团绿地 E、结合公共建筑社区中心的组团绿地 第十三章 单位附属绿地规划设计(重点) 1、工业企业绿地规划应当以(C )为主。382

A、地形和道路 B、水景 C、植物景观 D、建筑物

2、我国森林法规定,有条件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均绿地面积不少于(A ) A、5 m2

B、8 m2

C、10 m2

D、15 m2

3、精密仪器工厂的绿地率应为(A )381 轻纺工业工厂的绿地率应为(B ) 化学工业工厂的绿地率应为( C)重工业工厂的绿地率应为(D ) A、50%以上 B、40—45%以上 C、20—25%以上 D、20% 以上 4、工业企业绿地空间景观的骨架是(D )384

A、灌木 B、花草植物 C、地被植物 D、行道树

35

5、厂前区绿地多采用的布局设计形式是(D )385 A、规则式 B、自然式 C、开放式 D、混合式 6、工厂大门前或大门内一般要设置(D )386 A、建筑物 B、主干道 C、办公室 D、广场 7、厂前区广场花坛植物的设计高度一般不超过(C )386 A、30CM B、50CM C、70CM D、100CM 8、在厂区限定车速的情况下,路口安全视距为(C )387 A、10M B、15M C、20M D、30M

9、工厂道路多为(A )387大型或特大型工厂主干道路绿地厂设计成(C ) A、一板两带型 B、两板三带型 C、三板四带型 D、一板一带型 10、车间北侧应当布置( B)390 车间南侧应当布置(A ) 车间东西两侧应当布置(C )

A、大型落叶乔木 B、常绿和落叶乔木 C、大乔木 D、大型常绿乔木 11、精密仪器车间要求自然采光良好,乔木种植距离建筑应当在(D )390 A、5米以内 B、10米以内 C、5—10米 D、10米以上 四、多项选择

1、搞好工业企业绿地规划和建设的意义有(ABCDE )379 A、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B、创造精神文明 C、防止和减轻工业污染 D、弥补工艺治理不足 E、保护工厂环境和区域环境 2、工业企业绿地规划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ABCDE )380

A、了解建设的目的和要求 B、了解企业的总体规划 C、详细调查环境条件D、了解企业的绿化经费情况 E、了解绿化施工力量情况 3、工业企业绿地的用地特点有(ABCDE )379-- A、绿地面积少 B、土质不良 C、地上地下管线纵横 D、绿化用地临时性强 E、绿地使用常受工艺更新的冲击 4、关于工业企业绿地树种比例的正确说法是(CDE )384 A、灌木为主 B、乔木为辅

C、注意有适当的常绿和落叶树种的比例 D、花草地被植物越多越好 E只要有裸露的地面,就应有化草地被植物覆盖 5、厂前区绿地设计包括(ABCDE )385

A、工厂大门 B、行政福利建筑 C、厂前区广场 D、主干道 E、厂前区与生产区之间的过渡地带 6、厂前区广场可以设置(ABCDE )386 A、喷泉 B、水池 C、花坛 D、花台 E、雕塑 7、在工厂的行政福利建筑附近可以设计(ABCDE )386 A、花坛 B、花台 C、水池 D、草坪 E、雕塑

8、设计工厂休憩绿地应当考虑的设计要求有( ABCDE )387--

36

A、依据不同的生产性质和特征 B、结合厂内的自然条件 C、绿地大小因工厂和场内环境而异 D、可与俱乐部、活动场、人防设施结合 E、工厂规模大、附近无公园,可建成厂内公园 第十四章 风景名胜区与森林公园规划(一般) 三、多项选择

1、风景名胜区的功能涉及( ABCDE )413

A、保护生态 B、游览娱乐 C、精神享受 D、科学研究 E、教育园地 2、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构成概念包括( ABCDE)418

A、风景名胜区规划 B、风景资源 C、景点 D、景群 E、景区 3、森林公园的构成概念有(ABCD )428

A、森林旅游资源 B、景观资源 C、景点 D、景区 E、古建筑

第一章问答题

1、中国古典园林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分述这些时期的特点及成就。2、综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0-16 3、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地方特色。16-19 4、简述中国近代公园发展主要标志。19-21 5、简述中国现代公园的发展过程及主要特点。21-23 6、简述环境可持续思想园林本质的基本内容。25

7、简述中国园林面临的城市环境问题和园林专业人员应承担的任务。24-26

第二章问答题

1、日本古代园林的造园要素有哪些? 30-31 2、简述古埃及与西亚园林的特点。32-34 3、简述欧洲古代园林的主要特点。35-43

4、西方近代和现代园林发展分别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5、简述西方现代园林的特点和设计倾向。45

第三章问答题

1、综述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表现。53-63 2、城市园林绿化社会效益的表现在哪些方面?62-64 3、简述城市园林绿化经济效益的特点和表现。64-65

第四章问答题

37

1、自然景观包括哪几类要素?这些要素在自然景观构成中起什么作用。66-72 2、山岳风景景观包括哪些景观因素?这些因素各有什么特点?66--68 3、水域风景景观包括哪些景观因素?这些因素各有什么特点?68-71 4、天文气象景观包括哪些景观因素?这些因素各有什么特点?71 5、生物景观包括哪些景观因素?这些因素各有什么特点?71-72 6、历史人文景观包括哪几类要素?72-80

7、名胜古迹景观包括哪些因素?古建筑包括哪些种类?72-76 8、文物艺术景观包括哪些因素?民俗与节庆活动包括哪些内容?78-80 9、园林工程包括哪些要素?这些要素各有什么作用?80-97

10、山水工程包括哪些因素?水景工程包括哪些类型?各起什么作用?80-82 11、园路按功能分为哪几类?按路面材料可分为哪些类型?82 12、园桥有哪些作用?83 简述假山的分类。84-85

13、叠山置石常用的石类材料有哪几种?我国常用的选石标准是什么?85 14、建筑设施工程有什么作用?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哪几大类?85— 15、游览观光建筑包括哪几种?各有什么作用?85-91 16、园林建筑小品包括哪几种?各有什么作用?91-94

第五章问答题

1、简述园林美的含义、属性及特征。99-100 园林美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2、简述形式美的各种表现形态及其作用。101-104 形式美有哪些法则?104-125 3、多样统一法则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达到?104-106 4、均衡有哪些类型?108-109

5、哪些场所适用于对比? 获得对比有哪些方法?109-112 6、简述园林设计中对比例的运用。113-116

7、简述尺度的基本含义和运用尺度规律进行设计的方法。116-119 8、园林中构成韵律的因素有哪些?园林中的韵律设计有哪几种?119-122 9、综述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指导思想。125-129 10、综述园林造景艺术手法。129-130

11、花坛或草坪花丛设计时应当注意哪些规律?133-134 12、园林空间的展示程序有哪几种?135-136 13、简述风景园林景观系列的创作手法。137=138 14、色彩会使人产生哪些感觉?会表现哪些感情?140-142 15、园林色彩构图应当注意哪些问题?142-143

第六章问答题

1、种植设计有哪些意义?144

2、什么是生态设计?生态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144-145

38

3、什么是环境?环境包括哪些因素?146

4、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生态学各项原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146-148 5、简述种植设计的依据。种植设计应当注意哪些原则?148 6、简述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形式。149

7、树木、草花及蕨类苔藓植物种植设计包括哪些具体的造景类型?150—154 8、树列有哪几种形式?简述树列设计对树种的选择与应用。155 9、简述行道树两种设计形式的具体要求。156 10、简述孤景树的设计环境与树种选择。157-158 11、简述对植树的设计形式和树种选择。158-159 12、综述树丛设计的构图法则。159-162 13、植篱的设计形式有哪几种?166-168 14、简述花坛的设计形式。168-172

15、草坪有哪些种类?各类草坪的坡度有哪些不同?174-175 16、简述水体种植设计原则。176

17、攀援植物的种植设计形式有哪些?177-178 18、简述屋顶花园种植床设计的基本要求

第七章问答题

1、简述城市的概念及城市发展的阶段。181-182

2、城市规划要经过哪些阶段?各阶段要承担哪些任务?185-196 3、怎样编制城市总体规划?186-195

4、简述城市设计的含义、内容、任务。195-196 5、简述城市设计的程序与方法。196-199

第八章问答题

1、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和任务。200-201 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应贯彻那些方针原则?201-202 3、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的类型及作用。202-203 4、简述城市绿化用地的选择。203-204 5、城市园林绿地有哪些布局形式?206 6、城市园林绿地布局的手法?207-208 7、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程序。209-214 8、树种规划要注意哪些原则?214-215 9、简述树种规划准备与规划的程序。215

第九章问答题

39

1、按功能不同,我国公园分成哪几类?225-227 2、简述公园系统分类。228

3、公园规划设计应当注意哪些原则?229 4、简述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形式和内容。229-230 5、综述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23-241 6、简述我国公园规划的面积标准。234 7、简述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规划。241-242 8、公园出入口的设立有哪些要求?242-244 9、园路的分布包括哪几项具体内容?244-246

10、公园中的建筑有哪几类?设计上有哪些要求?248-249 11、综述公园中的地形处理。250-252地形处理;植物种植设计 12、公园中电器设施、防雷及给排水设计有哪些要求?249-253 13、公园绿化应当怎样选择树种?253 14、简述公园绿化种植布局的原则要求。254 15、综述公园分区绿化的基本要求。254-255

16、简述植物园、动物园、儿童公园、纪念性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257-266

第十章问答题

1、城市道路有哪些类型?267-268

2、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270 3、城市道路绿地布置的常见形式有哪几种?270— 4、综述各种路侧绿带的设计原则。282-188 5、简述公路绿化设计的原则。289=290 6、简述高速公路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290 7、简述高速公路各处绿地规划设计的一般要求。291-294 8、铁路绿地规划应掌握哪些原则。295-296

第十一章题

1、现代城市广场有哪些类型?这些广场各有哪些特点?304-315 2、综述现代城市广场的基本特点。315- 3、综述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316- 4、上升式广场和下沉式广场有哪些不同?330-332 5、广场的空间围合有哪几种情形?334 6、良好的广场空间应当具备哪些特点?336 7、简述广场开口对广场气氛的影响。337—

8、广场的序列空间可划分成哪几个部分?人们可以感受到哪些乐趣?341-342 9、广场绿地规划设计应注意哪些原则? 342

40

10、简述城市广场绿地种植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342— 11、综述城市广场的环境特点及选择树种的原则。346—348

第十二章问答题

1、居住区绿地有哪些功能?352

2、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理念包括哪几个方面?353— 3、居住区绿地的部分组成有哪些?354--356

4、简述组团绿地、居住小区公园、居住区公园的适用对象、设施内容和布局要求。354-356 5、影响居住区绿地定额指标的因素有哪几个方面?356-357 6、综述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原则及基础工作。359-362

7、简述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公园、组团绿地的用地特点。362-366 8、居住区公园的规划布局应当达到哪些要求?362-363 9、居住小区公园的规划布局应当注意哪些问题?363-365 10、简述组团绿地的规划布局要求。366-367

11、常见的组团绿地形式及布局方法有哪几种?综述各类组团绿地的布局要求。367-369 12、简述居住区公共设施专用绿地的布局要求。369-370

13、居住区道路包括哪几级?这些道路的绿化有哪些要求?370-371

14、综述宅旁宅间绿地和庭园绿化布置的原则及不同建筑类型的绿化要求。372-376 15、综述郊野高档住宅社区的特点及绿地规划设计的原理和方法。376-378 第十三章问答题

1、简述工业企业绿地规划原则。

2、设计建设工业企业绿地时应当怎样选择植物种类?383---

3、工厂排出的常见有害气体有哪些?举出对这些有害气体抗性极强的代表树种(各3种)。 4、工业企业绿地设计前应当做哪些准备?385

5、工业企业绿地的设计形式有哪几种?这几种设计形式分别适用于什么条件?3 6、厂前区绿地设计包括哪些内容?385

7、工厂道路绿地设计有哪些要求?有哪几种设计形式?387 8、工厂道路绿地设计应当怎样选择树种?387 9、简述各类车间环境绿地设计对树种的要求。390— 10、工厂周边绿地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392

11、工厂的防护林带由哪几种、类型?设计这些防护林带应当怎样选择植物? 12、公共事业庭园绿地规划应当注意哪些原则?常用哪些布局形式和手法? 13、简述公共事业庭园大门内外广场设计要求。399

14、简述行政办公、教学、生活、体育活动、医疗卫生、游憩等绿地设计的内容及对植物的选择。401—408第十四章问答题

1、我国确定风景名胜区的标准是什么?410

2、我国风景名胜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各包括哪些内容?411

41

3、风景名胜区有哪些特征?包括哪些类型?412 4、风景名胜区有哪些功能?413

5、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包括哪些内容?420--423 6、森林公园规划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包括哪些内容?430—434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