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2002级逻辑导论期末考试试题A 下载本文

中国政法大学2002级逻辑导论期末考试试题A答案 一、填空题

1、并非只有??才 2、特称肯定命题 3、假真真 4、定义过宽 5、SIM SAM 6、属种关系 7、假可真可假 二、选择题:

1、B D 2、B C E 3、A 4、B 5、C 6、A D 7、B E 8、C 9、 D 10、A D 三、简答题:

? 根据 A先生的谈话,可作出如下推理:

A先生要么来自东京,要么来自巴黎,要么来自华盛顿,要么来自纽约,要么来自堪培拉, A先生不来自华盛顿和纽约(因为他多次访问过美国), A先生不来自堪培拉拉(因为他从没有去过澳大利亚), A先生不来自巴黎(因为他下个月将首次去巴黎旅游), 所以, A先生来自东京。

根据 B先生的谈话,可作出如下推理:

B先生要么来自巴黎,要么来自华盛顿,要么来自纽约,要么来自堪培拉(因为A先生来自东京),

B先生不来自巴黎(因为他准备到那里去旅游),

B先生不来自华盛顿和纽约(因为他曾经到过美国首都华盛顿和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纽约), 所以, B先生来自堪培拉。

根据 C先生的谈话,可作出如下推理:

C先生要么华盛顿,要么来自纽约,要么来自巴黎(因为A来自东京,B来自堪培拉), C先生不来自华盛顿和纽约(因为他曾经三次去美国探亲), 所以, C先生来自巴黎。

根据 D女士的谈话,可进行如下推理:

D女士要么来自华盛顿,要么来自纽约(因为A、B、C分别来自东京、堪培拉和巴黎), D女士不来自华盛顿(因为她从未去过华盛顿), 所以, D女士来自纽约。

剩下的 E女士当然是来自华盛顿了。

2 、根据前提条件,第一次猜的结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的话说对了。其中甲的命题和丙的命题是矛盾的。根据矛盾律的要求,不

可能都是真的,其中必然有一真,有一假。这样,其余两个人的话就必假。这样,乙的命题就与事实相反,所以纸条上就一定写的是乙 的名字。

3、题干的结论是通过共变法得出来的。 选项A为求同法。 选项B为求异法。 选项C为求异法。 选项D为共变法。 选项E为求同法。

选项F为错误的求同法。

所以,选项D与题干所使用的方法最为类似。

5

4、解答此题要运用二难推理。 我们先假设汤姆是罪犯。

如果汤姆是罪犯,那么他一定要伙同山本或吉宁士作案,因为汤姆不会开汽车,不可能一个人单独作案。又因为吉宁士要伙同山本才能 作案,所以山本一定是罪犯。

如果汤姆不是罪犯,那么山本或吉宁士一定是罪犯。因为吉宁士只有伙同山本才能作案,即没有山本他不能一人作案,所以,山本一定 是罪犯。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不论汤姆是不是罪犯,山本总是罪犯。

上面的分析,实际上是一个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它可简化如下: 如果汤姆是罪犯,那么山本是罪犯, 如果汤姆不是罪犯,那么山本也是罪犯, 汤姆或是罪犯,或不是罪犯, 总之,山本是罪犯。

5、题干是一个枚举归纳,最有力地削弱它的可靠性的论证是提出反例。选项 B 的论证就是提出了反例。而其他的选项,论证虽也有

理,但不能最有力地削弱题干的论证。所以,正确的选项是 B 。 四、 1 、类比推理。 2、(1)三段论推理。无效,因为它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的逻辑错误。或:违反了三段论第二格“两个前提中必须 有一个否定命题”的逻辑规则。

(2)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无效。因为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否定前件并不能必然否定后件。

(3)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无效。

(4)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有效。因为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中,否定前件必然要否定后件。

(5)反三段论推理。有效。如果p且q则r,所以如果非r且q,则非p.

(6)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无效。因为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中否定后件不能必然否定前件。 3、(1)违反同一律,偷换论题。第一个“没有失去的”指原来就有而没有失去的东西,第二个“没有失去的”指从来就没有的东西。 ( 2)没有逻辑错误。 五、 1、(┑ p ∨ q)∧┑p → q 0 1 1 1 0 0 1 1 0 1 0 0 0 0 1 0 1 0 1 1 1 1 1 1 1 0 1 0 1 1 0 0

所以,不是重言式。 2、(p∧q∧r → s)→(┑ s →(p →(q →┑ r))) 1 1 1 1 0 0 1 0 0 1 0 1 0 0 1 0

所以,是重言式。

6

中国政法大学2004级逻辑导论双学士入学考试试题A

一、名词解释( 16分)

1. 重言式 2. 换质法 3. 类比推理 4. 间接反驳 二、推理题( 20分)

某地发生一起凶杀案,经分析是 A 、 B 、 C 、 D 、 E 、 F 、 G 七人中一个人或一伙人所为。侦查机关还掌握了如下情况: 1、如果 A 作案,那么 E 不作案; 2、 B 与 C 至少有一个人不作案; 3、 D 不和任何人一起作案;

4、如果 C 作案,则 D 作案或 F 不作案;

5、只有 D 与 E 至少有一个人作案, B 与 C 才不都作案; 6、或者 G 不作案,或者 A 与 D 至少有一个人作案; 7、 E 与 F 或者都作案,或者都不作案。

问: 1 、如果此案是一个人所为,那么谁是凶手? 2 、如果此案是一伙人所为,那么哪些人是凶手? 请写出推理过程。 三、简答题( 12分)

某商场失窃,甲、乙、丙、丁四人被调查。 甲说:我没有作案,作案的是乙。 乙说:我和丙都没有作案。 丙说:除非甲作案,乙才作案。 丁说:甲和丙至少有一个人作案。

已知甲、乙、丙、丁这四人有且只有一个人说真话。 问:1、谁是作案人? 2、谁说真话? 请写出理由。

四、判断题( 12分)

英国某医学研究会考察了英国 12 个城市 30 年间水的硬度变化情况和心血管病死亡率的变化情况。这个研究会指出:在饮用水变硬时

,心血管病死亡率逐渐下降;而在饮用水变软时,心血管病死亡率逐渐上升。因此,饮用软水是心血管病死亡的一个原因。

问: 1、在这个实例中运用了探求因果联系的何种方法? 2、下述哪些实例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A.某甲失踪多日,后在铁道旁发现其尸体。侦查员怀疑某甲是自杀身亡。

B.李四光发现我国东北松辽平原与中亚西亚的地质结构极为相似。他认为:既然中亚西亚有大量的石油,因此,我国东北松辽平原可 能蕴藏大量的石油。

C.西红柿、萝卜、芹菜、黄瓜等蔬菜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因此,所有蔬菜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

D.棉花是植物纤维,疏松多孔,能保温;积雪有40%到50%的空气间隙,也是疏松多孔,也能保温。虽然两者很不相同,但两者都是疏

松多孔。由此可以断定,疏松多孔的东西是保温的原因。

E .游泳时游得越快,遇到的阻力越大;游得越慢,遇到的阻力越小。可见,游泳时遇到的阻力与游泳速度有关。

7

五、分析题(12分)

某证人声称:甲、乙、丙这三人至少有一个人是凶手,但他们不全是凶手。仅当谋杀发生在汽车里,甲才是凶手。如果谋杀不发生在汽

车里,则丙不是凶手。假如谋杀是三人预谋的,那么除非乙是凶手,甲才是凶手。但乙不是凶手,谋杀是三人预谋的,并且谋杀未发生 在汽车里。

问:该证人的证言都是真实的吗?为什么? 六、简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在1945年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辩护人雅尔赖斯认为:“国家的行为是人的行为,但是,国家的行为是国家通过其机构的国家行

为,而不是某某先生个人的行为。如果涉及的行为是国家的行为,那么,执行这种国家行为的个人并不负有任何责任。对此负有责任 的只有德国,而不是某一个人。”英国首席起诉人肖克罗斯反驳道:“既然国家的行为必须通过个人实施,那么不惩办个人就难以惩 办国家。”

问:双方争论的焦点是什么?肖克罗斯运用了何种反驳方法? 2、“你不是一个外国人,你怎么能说中国人的坏话?你爱说中国人的坏话,你不就是一个外国人了吗?崇洋媚外者总爱讲自己国家的

坏话,你爱讲自己国家的坏话,你就是一个崇洋媚外者。” 问:上述议论有哪些逻辑错误?

8

中国政法大学2004级逻辑导论双学士入学考试试题A答案 一、名词解释( 16 分)

1、对于其中出现的命题变项的各种可能的真值赋值,总是真的命题公式。 2、通过改变前提命题的质进行的直接推理。

3、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它们在其它属性上也相同的非演绎推理。 4、通过证明反论题成立,从而确认被反驳论题不能成立的反驳方法。 二、推理题( 20 分) ( 1 ) A →┐ E ( 2 )┐ B ∨┐ C ( 3 ) D 单独作案 ( 4 ) C → D ∨┐ F

( 5 )┐( B ∧ C )→ D ∨ E ( 6 ) G → A ∨ D ( 7 ) E ←→ F 1、 D

2、 E 、 F

三、简答题( 12 分) 甲:┐甲∧乙丙:乙→甲 乙:┐乙∧┐丙丁:甲∨丙 1、乙 2、甲

因为甲和丙的说法矛盾; 所以乙和丁说假话。 所以乙是作案人。 所以甲说真话。

四、判断题( 12 分) ? 共变法 ? ( E )

五、分析题( 12 分)

1 .┐( A ∧ B ∧ C )∧( A ∨ B ∨ C ) 2 . A → Q 3、┐ Q →┐ C

4、 G →( A → B ) 5、┐ B ∧ G ∧┐ Q

证言不都真实,因为其证言自相矛盾。 六、简述题( 28 分) 1 .( 1 )个人是否应对纳粹犯罪行为负有责任。 ( 2 )归谬法。

2、论证犯有如下错误: (1)大项不当周延 (2)中项不周延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