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2002级逻辑导论期末考试试题A
一、填空题:( 12分) 1 .“并非只有 p ,才 q ”这一命题形式中的逻辑常项是()和()。 2.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的直言命题是()命题。
3.当p → q为假时,p∧q的真假情况是(),p∨q的真假情况是(), q → p的真假情况是()。 4.“新闻就是所发生事情的报道”,这个定义犯了()的逻辑错误。
5.已知一个第二格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PEM,结论为SOP,那么小前提应为()或()。 6.一个划分的母项与它的任一子项的外延之间应当具有()关系。
7.已知“某甲必然中奖”为假,则“某甲不可能不中奖”的真假情况是(),“某甲不必然不中奖”的真假情况是()。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 20分) 1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命题的主项“人”是()。
A .集合词项 B. 非集合词项 C. 单独词项 D. 普遍词项 E. 否定词项 2 .()是根据差等关系进行的有效推理。 A. ? SAP → ? SIP B. ? SIP → ? SAP C. Lp→Mp D. SOP → SEP E. ?P ? p → ? O ?p
3.以“甲和乙不都是律师”为前提,再增加()为一个前提,就可以有效地推出结论“乙不是律师”。 A.甲是律师。
B.如果甲不是律师,则乙是律师。 C.甲不是律师。
D.如果甲是律师,则乙不是律师。
4 .侦察员根据犯罪现场遗留的作案人的脚印尺码较大,推测作案人的身材高大。这是()的具体运用。
A. 归纳推理 B. 回溯推理 C. 类比推理 D. 求因果联系五法
5 .将“犯罪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先换质后换位,得到()。 A. 犯罪行为不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B. 犯罪行为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C. 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 D. 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6 .“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我是近视眼,所以我是聪明人。”()的推理形式与这个推理的形式相同。
A .所有的坏人都说谎,你说谎,所以你是坏人。
B .所有的猪都有四条腿,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猪。 C .某甲是快乐的人,所以某甲能长胖;因为快乐的人都能长胖。 D .所有的鸡都是尖嘴,这种鸟是尖嘴,所以它是鸡。
7 .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题必须保持同一”的规则,就会犯( )逻辑错误。 A. 论题含混 B. 转移论题 C. 循环论证 D. 推不出 E. 偷换论题
8. “并非如果某甲有罪则某乙有罪”的等值命题是()。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有罪而某乙无罪D .某甲无罪而某乙有罪 9 .“小王和小张是朋友”;“小李和小武是学生”。这两个命题()
1
A. 都是简单命题 B. 都是联言命题 C. 都是复合命题 D. 第一个是简单命题,第二个是复合命题 E .第一个是复合命题,第二个是简单命题 10 .“某甲并非既精通民法又精通经济法”为真,则()为真。 A.某甲或者不精通民法,或者不精通经济法。 B.某甲精通经济法,但不精通民法。 C.某甲既不精通民法,也不精通经济法。 D.如果某甲精通民法,他就不精通经济法。 E. 如果某甲不精通民法,他就精通经济法。 三、简答题:( 35分)
1 、有 A 、 B 、 C 、 D 、 E 等五位旅游者在北京机场的候机室里交谈,他们分别来自东京、巴黎、华盛顿、纽约和澳大利亚的 堪培拉。 A 先生说:“我到过很多地方,曾经多次访问美国,但我从没有去过澳大利亚。下个月我将首次去巴黎旅游。” B 先生说:“太好了!我将在那里遇见您,我也准备到那里去旅游。去年我曾经到过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和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纽约。” C 先生说:“去年我也去过华盛顿,那是我第三次去美国探亲。” D 女士说:“我还从来没有去过华盛顿,我很愿意到那里玩几天。我在中国能认识你们这几位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真是太高兴了!” E 女士说:“您说得很对。” 问:这些旅游者分别来自何地?
2、在一张纸条上,老师写了甲乙丙丁等四个人中的一个人的名字,然后握在手里,让这四个人猜一猜是谁的名字。 甲说:是丙的名字。 乙说:不是我的名字。 丙说:不是我的名字。 丁说:是甲的名字。 老师听完后说:“只有一个人说对了。请再猜一遍。”这四个人很快猜出了这张纸条上写的是谁的名字。
问:这张纸条上究竟写的是谁的名字?
3、保护森林资源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据统计,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19%,60年代为11%,70年代为6%,80年代
为4%。随着森林覆盖率的逐年降低,植被大量损失,洪涝灾害也逐年严重。由此可见,森林资源被破坏,是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
问:在这个实例中运用了何种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下述哪些实例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A.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经观察,各种物体的发声现象都伴有物体上空气的振动。由此可以断定,物体上空气的振动是发声 的原因。
B.把一群鸡分为两组,一组喂食精米,另一组喂食带壳稻谷。经过观察,喂食精米的一组鸡都得了一种病,两脚无力,不能行走,症
状与人得的脚气病相似。而另一组喂食稻谷的鸡却不得这种病。由此推断,带壳稻谷中含有某种精米中所没有的东西,它是避免得脚气
病的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东西就是维生素B 1 。
2
C.意大利的一位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实验,在四个广口瓶中,放进肉和鱼,然后盖上盖子,或蒙上纱布,苍蝇进不去,结果一个蛆都没
有产生。在另外四个广口瓶中放进同样的东西,敞开瓶口,苍蝇能飞进去产卵,结果肉和鱼很快就生了蛆。因此,他断定,苍蝇产卵是 鱼肉生蛆的原因。
D.在有空气的玻璃罩里通电击铃,随着抽出空气量的变化,铃声越来越小。如果把空气全部抽出,则完全听不到铃声了。由此可以断
定,空气多少是发出声音大小的原因,空气的有无是能否听到铃声的原因。
E.棉花是植物纤维,疏松多孔,能保温;积雪有40%到50%的空气间隙,也是疏松多孔,也能保温。虽然两者很不相同,但两者都是疏
松多孔。由此可以断定,疏松多孔的东西是保温的原因。
F.某人在一个晚上看了两个小时的书,又喝了几杯浓茶,结果一晚上没睡好觉。第二天晚上他又看了两个小时的书,抽了几支烟,结 果又是一晚上没睡好觉。第三天晚上他又看了两个小时的书,喝了几杯咖啡,结果还是失眠。因此他认为:失眠的原因是每天晚上看了 两小时的书。
4.在美国芝加哥市的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家百货商店在一天晚上被盗,损失了大批财物。案件发生后,芝加哥市警察局经过侦查 拘捕了三个重大嫌疑犯。他们是山本、汤姆和吉宁士。后来,又经过审问,查明了以下事实: ? 罪犯是带着赃物坐汽车逃走的;
? 如果不伙同山本,吉宁士决不会作案; ? 汤姆不会开汽车;
? 罪犯就是这三个人中的一个或一伙。 问:在这个案子里,山本是罪犯吗?
5.有人论证说,中国不适宜发展私人汽车。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城市人口密度大,交通设施落后,城市道路容量有限,现有的汽车流
量已经使城市交通不堪重负。如果再发展私人汽车,势必造成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问:以下哪些事实或理由将削弱上述论证?
A .随着经济大发展,无论从个人的经济能力还是从国家的经济实力看,都具备了发展私人汽车工业的条件。 B .日本东京的人口总量与密度都不亚于中国任何一个城市,它也曾经存在过交通设施滞后的问题,但东京现在是世界上拥有私人汽车
最多的城市之一,并没有出现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C .衣食住行是人的物质生活的四大要素,当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已经拥有了相应的经济能力之后,没有任何理由不让他们也享有私人汽 车的便利。
D .国外的跨国企业纷纷看好中国的私人汽车工业,这方面的外商投资有着光明的前景。 四、分析题:(共27分) 1、指出下列推理的种类。
动物学家在研究海豚和猿时发现,海豚与猿的大脑具有相似的结构和特性,它们的脑绝对重量大,相对重量(脑重与体重相比的重量) 也大,它们的大脑表层都有复杂的沟回即褶皱的皮质。研究证实,猿具有较高的智能。于是,动物学家得出结论:海豚也一定具有较高 的智能。
3
2、分析以下几位同学的推理是否合乎逻辑。
(1)中文系学生:洋奴会说洋话。你主张说洋话,可见,你就是洋奴。
(2)物理系学生:要是降落的球不受外力的影响,它就不会改变降落的方向。既然金属球在降落的过程中受到了外力的影响,所以,它 一定会改变方向。
(3)法律系学生:一个人犯罪或有其主观原因,或有其客观原因;这个人犯罪有客观原因,所以,这个人犯罪没有主观原因。
(4) 体育系学生:只有红队体力强,技术高,配合好,才能战胜黄队;红队体力不强,或技术不高,或配合不好;所以红队不能战胜黄 队。
(5) 生物系学生:如果所有的鸟都会飞,并且鸵鸟是鸟,则鸵鸟会飞。所以,如果鸵鸟不会飞,鸵鸟是鸟,则有些鸟不会飞。
(6) 哲学系学生:只有了解情况,才能避免主观性;钟洛主观,可见钟洛不了解情况。 3、下列议论是否违反逻辑基本规律。如违反,指出违反哪条逻辑基本规律,犯什么逻辑错误。
(1)凡是你没有失去的就是你所有的,你没有失去头上的角,所以你有角。
( 2)这次汽车撞人,司机既不是故意的,也没有过失。所以,我们不能说他有罪。 五、判定题:(6分)
1、用真值表法判定(┑ p∨q)∧┑ p → q是否是重言式。
2、用归谬赋值法判定(p∧q∧r →s)→(┑ s→(p→(q →┑ r)))是否是重言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