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九年级化学5月期中练习(一模)试题 下载本文

教育配套资料K12

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由氢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氢。金属氢具有金属的性质,储藏着巨大的能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金属氢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同

C.金属氢形成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了改变

(2)实验室采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0.(3分)化石燃料不可再生,且其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工程师们最

近开发出一款太阳能板,它可以直接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其在光照、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和一氧化碳。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上述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上述反应中,吸收2.2 kg 二氧化碳时,产生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kg。

〖科普阅读理解〗

31.(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红肉是指猪、牛、羊等哺乳动物的肌肉。因为所含肌红蛋白较多,肉质鲜红。红肉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脂肪中含有的ω-3脂肪酸与人体内饱和脂肪酸相互作用,可以降低血栓成。研究表明,饮食中适量摄入红肉可以帮助降低血压。

当然,关于红肉的致病风险也有许多研究。有研究者对食用红肉及其加工品与患心脏病和糖尿病风险的关系进行了实验分析。发生相应疾病的风险范围如下图所示。

患病风险

所以红肉的形

平均风险

每天食用100 g红肉

每天食用50 g红肉加工品

心脏病

糖尿病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对红肉和加工红肉的致癌性进行了评价,认为其致癌可能性较高。还有研究者认为红肉的加工方式会导致致癌风险的增高。加工红肉指经腌制、烟熏或其他工艺处理后的红肉类食品,如香肠,熏制火腿等。在红肉加工过程中,会形成亚硝酸复合物、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

教育配套资料K12

教育配套资料K12

其中,由木材不完全燃烧产生多环芳烃类物质苯并芘(C20H12)具有很强的致癌性。红肉加工工艺和苯并芘含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样品名称 苯并芘含量(ug/kg) 熏制温度(℃) 香肠 香肠 熏制火腿 熏制火腿 0.5 1.1 0.5 1.3 ~ 1.5 67 77 65 35 熏制时间(小时) 3 3 14 500 虽然加工红肉中含有一定的致癌物质,但红肉中还有大量的保护因子(如叶酸、维生素A、硒等),因此,因噎废食的做法是不合理的。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合理均衡膳食,维持人体的健康。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红肉肉质鲜红是因为 。

(2)红肉中包含的营养素有 (填字母序号,下同)。 .. A.蛋白质 B.脂肪 C.维生素 (3)推测熏制红肉所用木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4)从表中数据推测,影响加工红肉中苯并芘含量的因素可能包括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血压患者一定不能食用红肉 B.加工红肉中的亚硝酸复合物是致癌物质 C.苯并芘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是5:3

D.食用等量的红肉加工品,比食用红肉引发心脏病风险更低

〖生产实际分析〗

32.(3分)海水中含有NaCl、Na2CO3等物质。海水脱硫技术是用海水吸收燃煤烟气中SO2。

(1)海水脱硫设备中,排出的海水呈碱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海水泵 B.吸收塔 C. 曝气池① D.曝气池②

(2)向曝气池①内通入空气后,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i. 2H2SO3 + O2 ==== 2H2SO4 ii. 2Na2SO3 + O2 ==== 2Na2SO4

反应i、ii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 。

(3)曝气池②排放的海水中不含H2SO4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教育配套资料K12

教育配套资料K12

33.(4分)矿山废水中含有大量的H2SO4和CuSO4,直接排放会影响水体酸碱性,并造成 重金属污染。通过处理可以回收金属铜,并使废水pH和重金属含量达到排放标准。

已知:步骤I无蓝色沉淀生成。

(1)步骤Ⅱ和步骤Ⅲ都需进行的操作是 。 (2)步骤Ⅱ得到金属铜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加入Ca(OH)2可以降低铁屑的消耗量,原因是 (请用文字并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 (4)步骤Ⅲ需加入Na2S才能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由此推测废水③不达标的主要原因 是其中含有 。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

34.(5分)《神秘岛》是儒勒·凡尔纳海洋三部曲的第三部,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被困在南

军城中的几个北方人乘气球逃脱之后,飘落到“林肯岛”上求生的故事。

(1)将两片怀表上的玻璃合在一起,中部灌满水,边缘用泥粘合,制成凸透镜;用透镜 集聚太阳光,照射下列物质,可以燃烧起来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

A.晒干的草 B.贝壳 C.赤铁矿石

(主要成分CaCO3) (主要成分Fe2O3)

(2)将岛上的水生植物晒干、焚烧后,可获得Na2CO3等。Na2CO3中含有 种 元素。

(3)将赤铁矿石和木炭一层又一层叠加起来,用鼓风机吹进空气,高温加热后可以获 得铁。写出一氧化碳与赤铁矿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岛上的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在空气中高温加热时生成一种有激性气味的气 体,该气体可用来制造硫酸。这种气体是 。

A.O2 B.Fe C.SO2 D. NH3

(5)上述过程中涉及到的部分物质有C、O2、Fe、CO、Fe2O3、H2SO4、CaCO3,其中

的某种物质至少能与其他3种物质反应。找出该物质及能与其反应的另外3种物 质,填入下图中。

〖基本实验〗 教育配套资料K12

教育配套资料K12

35.(4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一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并选择相应的发生装置。

① 化学方程式: 。 ② 发生装置: 。

(2)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用装置C而最好不用装置D的原因是 。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 。 36.(3分)配制20%的NaCl溶液100 g。

序号 操作 水① ② ③ ④ (1)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接下来的操作是 (填 字母序号)。

A.继续添加氯化钠 B.减少砝码

3

(2)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为 mL(ρ水≈1 g/cm)。 (3)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数字序号)。

37.(3分)为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两步实验。

铜丝 铜片 铁片

溶液甲

AgNO3溶液 第2步

第1步

(1)第1步实验的目的是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第2步实验中,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溶液甲可以是 (填字母序号)。 A.稀盐酸 B.FeSO4溶液 C.CuSO4溶液 D.ZnSO4溶液 38.(2分)某同学利用如下实验研究酸的性质,并进行未知物检验。 序号 ① ② ③ ④ 实验 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现象 红色固体消失,溶液变黄 (1)进行实验①、②的目的是 。

(2)依据实验③、④的现象,可得出关于方解石和云白石成分的结论是 。

教育配套资料K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