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下载本文

搭跟步(左右足迹内侧边沿线互相移位到对方一侧) 交错步(左右足迹后跟中心各向对侧交错)

以上分类是针对外展步而定的,若是内收步,分类是以前掌内侧边沿为准,可分为分尖步、并尖步、搭尖步和交尖步四种。 3、步角

步角——足迹中心线与同侧步行线相交于前进方向所构成的角度。分为左步角和右步角。 步角分类 :

外展角——足迹中心线位于步行线外侧,俗称外八字,步角>5°。 小外展(5°<外展角≤10°) 中外展(10°<外展角≤20°) 大外展(外展角>20°)

直行角——足迹中心线与步行线构成0~5度的角。

内收角——足迹中心线位于步行线内侧,俗称内八字。角度以负号标注。

不对称角——左右足迹呈一直行一外展、一直行一内收、一内收一外展状态,并且左右步角相差10度以上。 4、步幅类型

步长、步宽、步角相互搭配构成了不同的步幅类型,确定步幅类型的顺序是,先定步角,再定步宽、步长。如:小外展分离中步,中外展并跟长步等。

每个人的步幅类型有一定的稳定性,多次行走可重复出现,不同人的步幅特征又具有差异性。因此,步幅特征能反映出每个人的行走规律,能进行定量检验。

另外,步长、步宽、步角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以中青年为例,步长加大时,步角相对变小,步宽变窄;反之,步长缩短时,步角相对变大,步宽变宽。 5、步幅测量 (1)测量工具 卷尺,穿线量角器。 (2)测量方法 ①测量步长

用卷尺量出右足迹后跟后边沿中点至前边邻近的左足迹对应

点之间的距离,所得数据为左步长。

用卷尺量出左足迹后跟后边沿中点至前边邻近的右足迹对应点之间的距离,所得数据为右步长。

②测量步角

将量角器圆点对准后跟中心点,将细线拉出通过前掌中心点,此时细线为足迹中心线,然后将量角器的90°刻线与足迹中心线重叠,并固定量角器的位置,再把细线通过同侧相邻的足迹后跟中心点,此时细线为这侧足迹的步行线,细线所在刻度至90°之间的数据就是该足迹的步角度数。外展角为正数,内收角为负数。 ③测量步宽

用细线拉出足迹步行线,用尺量取对侧足迹后跟中心点至细线的垂直距离,便是此足迹这一侧的步宽,用同样方法侧量出另一侧的步宽。

因为步宽有分离、并跟、搭跟、交错之分,所以,步宽数据有正数、负数和零值。 (二)步态特征

步态特征——单个足迹中,反映遗留足迹人习惯性行走姿势及身体结构特点的痕迹。

每个人的足部形态结构及其行走习惯均具有特殊性,同一个人的赤足和穿鞋、袜形成的足迹所反映的步态特征基本是一致的。不同之处仅是赤足迹反映得更直接和明显,穿鞋、袜足迹会不同程度地受鞋、袜的影响,使特征间接地反映出来。 根据足迹的形成过程和左右脚的落足、支撑和起足的周期循环,步态特征的形成也可以划分为落足、支撑和起足三个阶段,分别称为落足阶段特征、支撑阶段特征和起足阶段特征。每个阶段都有必然出现的主体特征和伴生特征。

主体特征,是指起足阶段的蹬、挖、抠痕、落足阶段的踏痕和支撑阶段的压痕。这三种痕迹特征是每个正常人的足迹中都能出现的,且稳定明显,不易受外界条件影响。

伴生特征,即起足时的抬、挑、耠、划、扫痕,落足时的磕、推、跄、擦痕,支撑时出现的坐、迫、拧痕等,这些伴生痕是某些人或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可能出现的痕迹。如在积雪或松沙滩上,多数人的足迹均可能出现挑、擦痕等。

1、落足阶段特征(5种) 主体特征:踏痕

伴生特征:磕痕、推痕、跄痕、擦痕

(1)踏痕:落足时,由于迈大步,向前冲力较大,足后跟向前下方移动所形成的痕迹。

踏痕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后跟底部与后沿帮部呈斜坡状,二是潮湿松软的地面后跟部位有鳞状裂纹,裂口朝后。

踏痕常表现为锥体形、半月形、纸扇形前浅后深的凹陷状。踏痕的起缘多为鞋跟后缘或赤足跟后缘,呈圆弧状,止缘多位于跟中心区或跟前缘附近,呈圆弧状。踏痕一般出现在足迹后跟后部,或偏外、偏内侧。立体足迹常表现为前浅后深、前暗后明,呈斜坡状并伴有裂纹;平面足迹常表现为重叠擦蹭形成的半圆或空白。

踏痕是落足阶段的主体痕迹,踏痕的反映与人的年龄、行走速度、步幅大小、鞋底软硬、地面的干湿有关。一般年青人,落足低,速度快,小个迈大步,鞋底硬的人,踏痕较明显。 落足阶段还有以下伴生特征:

(2)磕痕:落足时,后跟边沿向后下方碰击地面形成的痕迹。 磕痕在足迹后跟边沿有堆土或喷土现象,较硬地面上反映呈月牙状印痕。

磕痕的出现与身体结构、行走姿势、鞋子种类、承痕体的条件有很大关系。一般是落地时足高而平的人易出现磕痕;穿硬底鞋易出现磕痕;在松软的地面上磕痕明显;经过长期正步走训练的人易出现磕痕。

(3)推痕:落足时,足掌与地面平行,后跟内侧先着地,足向内前方用力,在足迹后跟内前边沿形成的堆土痕迹。

正常人行走一般不会出现推痕,一般是膝关节、踝关节内凸、两腿分离较大、行走时躯干左右晃的人易形成推痕。 (4)跄痕:落足时,足底与地面向前做极短的平行滑动所形成的痕迹。

跄痕位于足迹的前掌及后跟前沿,痕迹反映为在足迹后跟前沿有堆土,足迹前掌部有向后开口的裂纹,或鞋底花纹出现变形、重叠的现象,有时,在足迹前边缘也可出现堆土现象。 一般是身体前倾、臀部后突、膝关节僵硬、行走时步长较短、

步频较快、身体上下起伏较大、有点头动作易出现跄痕,有时负重也可出现跄痕。出现跄痕的足迹比正常足迹要稍微长一些。

(5)擦痕:落足时,由于落足低,后跟部位与地面接触向前作擦拭移动,在足迹后跟边沿以外形成的痕迹。 擦痕位于足迹后跟后边沿,痕迹呈长条状或半月状。 擦痕的出现与年龄、身体机能、行走速度、负重、鞋合脚程度及承痕体的条件有关。年龄大、身体机能较弱、行走速度慢、身体后仰抱重物及小脚穿大鞋等易出现擦痕。另外,在较厚松软地面上易出现擦痕,较硬地面上反映不明显。 2、支撑阶段特征(4种) 主体特征:压痕

伴生特征:坐痕、迫痕、拧痕

(1)坐痕:受摆动腿前移力的作用,支撑腿后跟向后下方用力移动形成的痕迹。

坐痕位于足迹后跟边沿,坐痕特征在平面痕迹中表现不明显,在立体痕迹中表现为“双边”,后跟部位有鞋底和鞋帮印痕。 坐痕的出现与鞋子的种类、承痕体的性质及下肢结构有关。穿旧布鞋易出现坐痕,松软的土地面上易出现坐痕,膝关节后凸或走路时甩小腿的人易出现坐痕。

(2)迫痕:因摆动腿的影响或自身左右晃动,足底向内侧或外侧微动形成的痕迹。

迫痕位于足迹的外侧边沿或内侧边沿,分别称为外迫痕与内迫痕,能反映外侧或内侧鞋围条或鞋帮的痕迹。

迫痕与腿型、行走习惯、负重及鞋子是否合脚有关。一般是膝关节、踝关节外凸,走路左右晃动较大、大足穿小鞋、负重等易出现外迫痕;膝关节、踝关节内凸或内收步,易出现内迫痕。 (3)拧痕:因摆动腿或臀部扭动带动支撑腿转动,在足迹前掌侧、后跟侧部位出现的“麻花状”痕迹。

拧痕在较松软的土地上反映明显,足迹内外边缘向外扩展,有堆土现象。

拧痕的出现,与下肢结构、行走速度、负重等有直接关系。一般是行走速度快、臀部凸出、体态较胖或负重的人易出现拧痕。 以上是支撑阶段的伴生特征,主体特征为压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