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
(四)年级(七)册(数学)科 备课教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63页的第7—11题 1、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运算。 2、进一步理解关于两位数相乘时,积随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教学目标 3、通过应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并感受接替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4、提供独立思考的环境,通过习题教学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5、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1.重点:能正确熟练的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进一步理解关于两位数相乘时,积随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2.难点:通过应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课前准备 口算卡片 教 学 过 程 一、基础练习。 1、教科书62页的第7题。 以口算卡片的形式出示算式,个别答与开火车相结合,以作到人人参与。 2、教科书63页的第8题。 (1)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 (2)汇报结果,要求学生说明因数中间的零和因数末尾的零在笔算时的不同操作办法,教师进行演板。 个人增减 61
3、教科书63页的第8、9题。 (1)列出原算式:63×4= (2)改变因数,再分别计算出它们的积。 (3)利用算式进行对比。 (4)仔细观察,请你说一说哪个因数的变化了,怎样变的,积又是怎样变的。 二、提高练习。 1、出示(1)12×18 = 216 (12×3)×(18÷3)= 请你猜一猜结果会是几?你的理由是什么?教师结合算式进行详细的讲解。 2、那么(2)(12÷3)×(18×3)=的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3、而(3)(12×10)×(18×10)=又该等于多少呢? 三、综合应用练习。教科书63页的第11题。 1、认真读题,你知道了什么,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多种解法。 如:用估算,430、380、407都看作400,因此400×30=12000(千克)或(400×3)×10=12000(千克)。 用笔算,430+380+407=1217(千克),1217×(30÷3)=12170(千克);(430+380+407)÷3=406(千克)把406看作400,因此400×30=12000(千克)。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综合练习,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收获,谁来说一说。 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进行指导和帮助。 62
板书设计: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 教后反思: 课题 垂直与平行
(四)年级(七)册(数学)科 备课教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65页例1,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十一的第1、2、3、4、5题。 1、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存在着相交、平行的位置关系,掌握垂直、平行的概念。 2、能正确判断在同一个平面内两线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3、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1.重点: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2.难点:会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及他们的应用。 课前准备 直尺、三角板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在玩游戏的时候,请你们注意观察你扔出的筷子会是什么情形?开始吧。 2、你们知道吗?在这个游戏中存在着许多的数学知识?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把他找出来,好吗? 3、出示扔筷子的情境图,让学生找出哪种情形是在同一平面内? 4、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63
个人增减 5、板书:在同一平面内 二、动手实践,感悟新知。 1、学生画直线。 (1)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白纸,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把白纸无限扩大。然后,出现一条直线,再出现另一条直线。好,请把眼睛睁开,把你刚想到的两条直线画在白纸上,只画一种情况,开始吧。 (2)巡视学生画直线情况,张贴不同情形于黑板。 2、小组探索学习。 (1)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了这么多的情形。老师把这些作品编上号码。 (2)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按什么标准把这些作品进行分类?怎样分? (3)四人小组讨论。 (4)学生汇报交流,并上台尝试分类。 (5)板书:相交不相交 3、揭示“互相平行”的概念。 (1)请问你们对哪一号作品产生疑问? (2)(课件出示):你是怎样知道的? (3)小结:这种看似相交,实际不相交的情形,在判断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延长后再判断。 (4)(课件出示):这种情形相交吗?延长后,相交了吗?(没有)再延长,相 交吗?(没有)无限延长,相交了吗?(没有) (5)象这种情形,在数学叫做什么?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