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石学复习题 下载本文

沉积岩石学复习资料

1物理风化作用:在温度变化、晶体生长、重力作用、生物、水、冰及风的作用下,岩石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不改变的风化作用。

2凝灰岩:主要由粒度在0.01-2mm的火山碎屑物质组成的火山碎屑岩。 3风暴岩:由风暴流作用形成的一套沉积岩组合。

4清水沉积作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环境。 5扇三角洲:是由冲积扇体系前积到停滞水体中形成的富含砂和砾石的三角洲。

6成岩作用:沉积物沉积后在其上覆水层和沉积层的重荷下,或在构造形变应力的作用下,发生水分排出、孔隙度降低、体积缩小、沉积物固结成岩的作用

7杂基:碎屑岩中与碎屑颗粒一起沉积下来、充填于颗粒孔隙间的细粒填隙物质。 8凝灰岩:主要由粒度在0.01-2mm的火山碎屑物质组成的火山碎屑岩。

9槽模: 是定向水流在尚未固结的泥质表面侵蚀冲刷的凹槽被砂质充填而成。形态特点是略对称、伸长状、起伏明显,向上游一端具有圆滑的球根状形态,而另一端则呈倾伏渐趋层面而消失。具指示古流向意义,多出现在浊流环境中。

10羽状交错层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交错层理,其特点是纹层平直,相邻层系的纹层倾斜方向相反,延伸至层系界面时彼此呈锐角相交,呈羽毛状。这种层理是在有反向水流存在的情况下形成的。

11泥裂:是一种层面构造,它是沉积物露出水面时因曝晒干涸所发生的收缩裂缝。常见于泥岩及碳酸盐岩中,平面呈网格状龟裂纹,剖面呈“V”字型或“U”字型,是很好的相标志,亦可用来指示地层的顶底。

12盐岩:即蒸发岩,是指由于含盐度较高的溶液或卤水,通过蒸发作用产生化学沉淀而形成的岩石。它们的主要组分都是盐类矿物,所以称为“盐岩”。

13相序递变原理: 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相依次叠覆而没有间断。 14陆缘海:是指位于大陆边缘或陆棚边缘或大洋边缘的、坡度较大的、范围较小的、深度较大的的浅海。 15羽状交错层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交错层理,其特点是纹层平直,相邻层系的纹层倾斜方向相反,延伸至层系界面时彼此呈锐角相交,呈羽毛状。这种层理是在有反向水流存在的情况下形成的。

16泥裂:是一种层面构造,它是沉积物露出水面时因曝晒干涸所发生的收缩裂缝。常见于泥岩及碳酸盐岩中,平面呈网格状龟裂纹,剖面呈“V”字型或“U”字型,是很好的相标志,亦可用来指示地层的顶底。

17冲积扇:在空间上是一个沿山口向外伸展的巨大锥形沉积体,锥体顶端指向山口,锥底向着平原,其延伸长度可达数百米至百余公里。

18同生作用:是指沉积物刚刚沉积后而且尚与上覆水体相接触时的变化,也称“海底风化作用”或“海解作用”。 19胶结物: 成岩后生期,从孔隙水中沉淀出来、对颗粒起胶结作用的化学物质。

20火山碎屑岩:火山喷发的同期物质,在水、大气、重力等营力的影响下搬运、沉积并固结而成的岩石。 21槽模:是定向水流在尚未固结的泥质表面侵蚀冲刷的凹槽被砂质充填而成。形态特点是略对称、伸长状、起伏明显,向上游一端具有圆滑的球根状形态,而另一端则呈倾伏渐趋层面而消失。具指示古流向意义,多出现在浊流环境中。

22冲洗交错层理:层系呈楔状,层系界面成低角度相交,一般2°~10°左右,相邻层系的细层倾向可相同或相反,细层平直,延伸较长,常被误认为平行层理,层系顶部被侵蚀而底部完整,纹层内粒度分选好,可有粒度变化,常出现在后滨—前滨带及沿岸沙坝等沉积环境中,另在湖泊缓岸滩坝沉积环境也可见到。 23晶体印痕 :是沉积岩中的一种层面构造。在含盐度高、蒸发量大的咸水盆地泥质沉积物中,常有石盐、石膏等晶体沉积。当成岩作用时,泥质沉积物失水、压缩、厚度减薄,而盐类物质收缩小,突出于岩层表面,并嵌入上覆岩层中,故使上下岩层的底面和顶面留下晶体的印痕。若易溶矿物晶体被溶解移去,也可留下晶体的痕迹。如其空间被后来的矿物体所充填,还可产生矿物假象。石盐、石膏等盐类晶体印痕或假象是大陆干燥地区沉积物的特征。

24盐岩: 蒸发岩的一种,是指由于含盐度较高的溶液或卤水,通过蒸发作用产生化学沉淀而形成的岩石。它们的主要组分都是盐类矿物,所以称为“盐岩”。

25沉积环境: 物理上、生物上、化学上有别于相邻地区的一块地球表面。 26陆表海:是指位于大陆内部和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范围广阔的、很浅的浅海。

27湖底扇:指湖泊重力流沉积,由于洪水或滑塌事件产生的砂、泥、砾混杂的重力流水流体系,直插湖底沉积而成的一种粗碎屑岩沉积体系。

1碳酸盐岩中灰泥与亮晶方解石胶结物的异同点 亮晶胶结物和灰泥是碳酸盐岩的两种结构组分。

1)含义:碳酸盐泥:指泥级的碳酸盐质点,“微晶碳酸盐泥”、“微晶”、“泥晶”、“泥屑”,多同颗粒一起沉积、充填在碳酸盐岩颗粒之间。亮晶方解石胶结物为充填于碳酸盐岩原始粒间起胶结作用的化学沉淀物,通常是方解石,还有白云石、石膏等,多形成于成岩后生期。

2)相同点:都充填在碳酸盐岩颗粒之间,起到填隙物的作用。

3)不同点:a.形成时期:碳酸盐泥形成于同生期,亮晶方解石胶结物形成于成岩后生期。b.水动力:碳酸盐泥多水动力弱,少则强;亮晶方解石则相反。 2碎屑岩胶结类型及特征

1) 胶结类型:基底式胶结、孔隙式胶结、接触式胶结、镶嵌式胶结。

2)各个胶结类型特征:a.基底式胶结:填隙物(杂基)含量较多,碎屑颗粒在杂基中互不接触呈漂浮状。b. 孔隙式胶结:碎屑颗粒构成支架状,颗粒之间多呈点状接触,胶结物充填在碎屑颗粒之间的孔隙中。 c. 接触式胶结:

亦为一种颗粒支撑结构,颗粒之间呈点接触或线接触,胶结物含量少,分布于碎屑颗粒相互接触的地方,孔隙中无胶结物。d.在成岩期的压固作用下,特别是当压溶作用明显时,砂质沉积物中的碎屑颗粒会更紧密地接触,颗粒之间由点接触发展为线接触、凹凸接触,甚至形成缝合线接触。 3内碎屑的含义、类型及特征

1)含义:内碎屑主要是沉积盆地中沉积不久的、半固结或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受波浪、水流等作用,破碎、搬运、磨蚀、再沉积形成的盆内碎屑。

2)内碎屑的类型:按粒度粗细分为:砾屑(>2mm)、砂屑(2-0.1mm)、粉屑(0.1-0.01mm)及泥屑(<0.01mm);砂屑可按粒度进一步细分为粗砂屑(2-0.5mm)、中粗砂屑(0.5-0.25mm)和细粗砂屑((0.25-0.1mm)。

3)内碎屑的特征:内碎屑的成分常为泥晶组成;砾屑多为风暴成因,其特征明显,砾屑大小不等、分布杂乱;砂屑的粗细及多少和水动力强弱有关,粉屑水动力弱,泥屑则和碳酸盐岩泥相似,其含量多少亦与水动力强弱相关。 4比较分析浪成波痕与流水波痕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1)波痕指数及不对称度

2)波痕的峰、谷形态及波痕的规模 3)波痕出现的环境

5水平层理与平行层理的异同:

1)共同点:纹层呈直线状互相平行,并且平行于层面。

2)不同点:但平行层理是在较强水动力条件下,由砂质颗粒在床沙表面连续滚动发生粗细分离而形成,因此,纹层侧向延伸较差,沿层面易于剥开,主要出现在中、细粒砂岩中。而水平层理是在较弱或较安静的水动力环境中由悬浮物质沉积或沉淀而形成,纹层侧向连续性好,主要出现在泥(页)岩及粉砂质泥(页)岩中。 6比较杂基与胶结物异同点:

1)含义:杂基与胶结物均为粒间填隙物,杂基是碎屑岩中与粗碎屑一起沉积下来的细粒填隙组分,为机械成因组分,粒度一般小于0.03mm(>5Ф),成分可以是粘土矿物,也可以是细小的石英碎屑或其他碎屑。胶结物是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于粒间孔隙中的自生矿物。

2)在碎屑岩中的分布状况及所起的作用:多对颗粒起到胶结作用。

3)搬运方式、沉积方式及控制因素:杂基多为悬浮搬运,其含量和性质可以反映搬运介质的流动特性,反映碎屑组分的分选性,是碎屑岩结构成熟度的重要标志,杂基含量多少受水动力强弱控制。胶结物是成岩期产物,是化学成因的物质,其结构与化学岩类似,其特点是由晶粒大小、晶体生长方式及重结晶程度等决定的,受化学作用定律控制。

4)水动力条件:杂基的多少可以反映流体水动力的强弱,胶结物不能反映岩石形成时水动力条件。 5)形成阶段:杂基形成于沉积期,胶结物形成于成岩期。

7福克石灰岩分类的特点及基本内容:

1)福克分类的特点:把碎屑岩的结构观点系统地引进到碳酸盐岩中,即石灰岩中亦存在与碎屑岩类似的成因和类似的结构组分;从此打破石灰岩陈旧一统的“化学岩”的概念。

2)内容:据石灰岩中异化颗粒、微晶方解石泥及亮晶方解石胶结物三种结构组分作为三个端元把石灰岩分分为微晶石灰岩、微晶异化石灰岩及亮晶异化石灰岩,再加上由生物格架组成的生物岩共四种基本岩石类型;然后据颗粒类型及特征细分为十一个类型。

3)描述四种基本岩石类型形成时的相对水动力强弱。

8浊积岩和风暴岩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从下面5个方面进行阐述: 1)含义2)形成作用3)形成环境4)沉积构造5)垂向层序

9沉积构造在古流向研究中的意义,并举例(至少3种)说明这些指向构造是如何指示水流方向的(绘图示之): 从

下面4个方面进行阐述:

1)沉积构造在古流向中研究意义:

2)举3种以上具有指向构造沉积构造类型,绘图示之 3)沉积构造类型的成因

4)沉积构造类型是如何指示水流方向

10石英砂岩与长石砂岩的形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