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基础教育成功原因 - 图文 下载本文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芬兰法律就规定,中小学教师必须具有硕士文凭。教师教育的一大指导思想就是把教师视为“基于研究的职业”,目的在于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这是芬兰教师培养的一大特色。“基于研究的教师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所教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必须以研究者的态度看待其教学工作;教师教育本身也应成为研究的对象。同时,为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及时更新知识,各教育机构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免费为他们提供在职或脱产培训甚至攻读学位。另外,芬兰从幼儿园教师到大学教师都是在综合性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这与大多数国家的教师在学术性不强的师范学院或师范学校所接受的教育不同。芬兰大学培养的教师知识面较宽,知识结构较为合理,教育创新能力较强,综合素质高,在社会上象医生、律师那样受人尊敬。

许多教育界人士认为,芬兰义务教育的成功与其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密不可分的。

四、灵活的全国教学大纲

为适应综合学校改革之需,1985年芬兰颁发了新的全国核心课程大纲(National Core Curriculum),规定义务教育的目标和教学核心内容,规范了综合学校的课程设置。与以前不同的是,此次颁布的教学大纲弱化了中央政府的指导作用,加强了地方和教师的自主性和决定权,满足学生的需要成为教学大纲的中心。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学生家长都有机会参与学校课程

的制定,使义务教育的课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进一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未来工作的要求。 自1994年后,综合学校均以国家核心课程为指导,同时结合本地、本校和学生实际情况设置课程。

目前,芬兰综合学校低年级(1-6 年级)阶段即有语言类选修课,高年级(7-9 年级)阶段开设的选修课比例占总课时的22%。允许学生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进度学习,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到其他学校选修课程。灵活的教学安排和自主的课程选择,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通过选修课,学生有了自主选课的经历,为将来进入不分年级的高中,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做好心理上和经验上的准备。

芬兰教育专家称,国家核心课程是继综合学校之后的又一个“新发明”。

五、普通高中实行“无固定班级授课制”

芬兰高中试行“无固定班级授课制”(non-graded system)始于1987年,1998年颁布《普通高级中学法案》后,规定所有高中都要实行“无固定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无固定班级授课制”取消了年级的划分,学制极富弹性,学生在2-4年的高中阶段无需留级或升级,只需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课程以安排学习进度。“无固定班级授课制”打破了传统的固定班级授课模式,改变了过去灌输型的教学方法。它根据学生成绩和学习能力安排教学进度,将主动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纳入教学过程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个体不同倾向、爱好和发展要求的需要,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产生了根本性的冲击。

芬兰基础教育还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在宏观方面,比如持续稳定的教育政策法规、国家的财政支持; 在微观方面,比如以评估代替督导、注重后进生的教育、强调学习减少考试,等等。可以说,芬兰教育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人人成才”,从而实现了对基础教育的最高期盼。

芬兰基础教育民主化初探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理念下,基础教育民主化越来越受关注。基础教育“芬兰模式”独具特色。本文以文献研究方式总结出芬兰基础教育民主化的教育制度、学习方式、课程设计、教师素质、终身教育5大特点以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芬兰;基础教育;民主化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10)07-0034-04

在以高科技、信息化为特点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交互越来越频繁。国与国的竞争不再是物质数量上的竞争,更多关注地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教育培养人的赛跑。地域小,人口少,而教育全球第一,教育体制全世界落差最小的芬兰,是如何办出成功的“芬兰模式”的基础教育民主化的呢?笔者就芬兰基础教育民主化问题进行了文献分析研究。

一、芬兰基础教育综述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04年在有世界4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PISA(国际学生评价项目)测试项目中,芬兰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居世界前列。这个国家的竞争力世界有名,连续数年全球成长竞争力排第一,仅在全球竞争力的单项评比中,芬兰名列第一的就高达10项之多,教育制度品质最佳、公立中小学品质最好等。其中一个让其竞争力如此厉害的原因就是教育。芬兰人重视和关心教育,体现在每一个孩子、每一名教师和每一所学校上。

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基础教育“芬兰模式”是具有芬兰国家的自身文化特色、人性化的改革教育制度,主要体现在义务教育上。

芬兰早在1921年就开始施行九年义务教育,为使全国坚持7~16岁的义务教育,从1980年起在全国实行学费、书本费、医药费等全免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并由基础学校来实施。1998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不进行全国考试,学生按规定完成义务教育大纲的所有要求后,就可以填报5个志愿升学。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根据学生各学年的成绩及面试结果决定是否录取。

九年义务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向所有适龄学子提供免费教育,通过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学会选择,并为其进入“不分年级制”高中学习做好准备。芬兰基础教育强调地方分权,国家教育部负责宏观上的国家教育文化工作,大多数学校有董事会,由5名家长、1名教师、1名学生和几名社会成员组成,讨论课程安排及与当地社团合作等问题,校长任秘书,而且在规定范围内学校和教师享有很大自由。

芬兰基础教育不仅整体水平很高,而且不同地区各校的差异很小。芬兰的基础教育指的不只是一个教育系统,而是一种教育哲学与教育理念的实践。这样的哲学强调学校是属于所有学生的,且学校必须根据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来调整教学。在学校的制度里也明确写着,所有学生都有寻求特殊教育辅助的权利。所谓的特殊教育不只是针对有严重学习障碍的学生。所有学生在学习科目上有困难时,都可以寻求一定时数的特别辅导,特殊教育与正常课程进度相辅相成,有效地提高了在特定科目上较弱学生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习者的整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