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2 下载本文

一. 名词解释:

1.测时法p120 是以工序或某一作业为对象,按照操作顺序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测量和研究工时消耗的一种方法。

2.品味分类p130是指以人的学历、资历及贡献大小为条件,将人员分成不同的品级(等),为人员的聘用、考核、晋升、培训、奖惩以及薪酬等各项管理提供依据的一套原则、方法和规章制度。

3.劳动环境p171 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的外部环境条件。它主要包括生产场所的温度、湿度和气流、气压状况,生产场所的照明和色彩调节状况,噪声和振动的控制状况,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有毒有害物质和粉尘的防治状况等等。

4.综合评价p175 是在岗位调查的基础上,对岗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从而确定岗位相对价值的过程。

5.工作分析契约p207 是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认同观念,即认为工作分析的结果一一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等,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一种契约,员工和管理层都必须其所描述的那样履行工作。

6. 关键事件分析法p126 是指工作分析的调查人员、本岗位员工或与本岗位有关的员工,将劳动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加以记录,在大量收集信息之后,对岗位的特征和要求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7. 职系p4 又叫职种,指职责繁简易难,轻重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并不相同,但工作性质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

二.单选

1. p291916年,泰勒把工作分析列为科学管理五大原则的第一原则。 2. p3工作说明书,主要是对岗位或工作职责任务的说明。

3.p4职位指某一时间内某一主体所担负的一项或几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 4.p33闵斯特伯格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

5. p37国家研究会(NRC)的贡献,在于通过工作分析,为美国职业能力评价提出了一套生理指数体系。

6. p46人际关系运动起点就是20世纪20年代的【霍桑】实验。

7. p66对于只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中小型企业而言,职能式组织结构是一种最佳模式。

8.p72 管理跨度比较宽的【……】 9. p89工作分析的客体是工作岗位。 10.p90 非管理职责【……..】理解

11. p108工作分析的第一步,是确认被考察的各种职务的特点和属性。

12. p131岗位分类适用于专业性、机械性,事务性强的岗位,因为这类岗位的职务和工作量较容易定量化,而且工作比较固定。 13.p1371986年6月21日,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发布了此套标准,将全国职业分为8个大类,63个中类和【303】个小类。 14.p154社会心理因素主要采用人员流向指标。

15.p186等效性是指不同鉴定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工作信息进行鉴定所得到的结果的相似程度。

三.多选

1. p61工作设计的内容:a充实工作内容;b工作扩大化;c以员工为中心的工作再设计。

2. p96任何一个工作分析指标都可以由5个因素组成:a名称;b定义;c标志;d标度;e注释。

3. p135岗位横向分级原则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a单一性原则;b程度原则;c时间原则;d选择原则。

4.p159岗位评价所选定的因素是与执行岗位工作任务直接相关的重要因素,归纳起来大致有四个方面:a岗位的复杂难易程度;b岗位的责任;c劳动强度与环境条件;d岗位作业紧张、困难程度。

5.p203对于动态环境的问题解决办法是:a综合交叉使用年度工作分析;b适时工作分析

6.p190多元统计方法:a因素分析b聚类分析c多元回归分析d组间差异多因素方法e典型相关关系f多维度量表

四.简答

1.p50弹性工作制的优点是:员工可以自己掌握工作时间,为实现个人要求和组织要求的一致性创造了条件。可以降低离职率和缺勤率,提高工作绩效。

缺点:每天的工作时间延长,增加了企业的公用事业费,同时,要求企业有更加复杂的管理监督系统来确保员工工作时间总量符合规定。

2.p74按照企业职能设计的优点:可以合理的反映企业内的职能分布;有利于维护主要职能的权力和威信;符合专业化的原则;有利于简化企业培训;为企业高层提供了严格管理的方法。

3. p109工作分析的操作步骤的准备阶段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A建立工作分析小组B明确工作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C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D明确分析对象E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4.p153劳动强度分为:A.体力劳动强度B工时利用率C劳动姿态D劳动紧张程度E工作班制

5.p200员工恐惧的原因:A工作分析的减员降薪功能是员工恐惧产生的根本原因B测量工作负荷和强度是员工恐惧产生的现实原因

解决这种恐惧的方法:A让员工了解工作分析目的,参与工作分析活动B对员工要适当承诺,消除有关顾虑C工作分析活动结束后,应给员工一定的信息反馈

五.论述

1.p98指标体系的建构。建构的原则:A测定指标与评论指标相结合。B状态指标与结果指标相结合。C单项指标与综合指标。D相对性指标与绝对性指标相结合。E普遍性指标与特殊性指标相结合。F统一性指标与自拟性指标相结合. 建构方法;A对象分析法B模块结构分析法C调查咨询法D文献查阅法E理论推演法。F观察分析法。

2.p143企业中管理人员工作岗位纵向分级的方法: A精简企业组织结构,加强定岗定员管理,对企业岗位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改进B有效地对管理人员岗位进行横向分级工作C为了有效地完成管理人员岗位划岗归级的任务,评价要素的项目分档要多,职(岗)级数目也应多于直接生产人员岗位的职(岗)级数目(一

般为1.4—2.6倍)D在对管理人员岗位划岗归级后,应对管理人员岗位岗级进行统一列等,从而建立管理类、技术类以及事物类等管理人员岗级间对应的关系。

六.案例分析1.组织设计的相关知识等